近段时间有不少网友都提出了涉及消防水池的一些问题,大致就是什么样的建筑、小区需要设置、如何设置等?一:就此根据一些网友的意见,先总结一下需要设置消防水池的情况:1、多层建筑:市政供水是支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单体建筑室内外消防用水之和超过25,要设消防水池, 水池容量为室内外消防水量之和;2、多层建筑:市政供水是环状布置,但管网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要设消防水池,水池容量为室内外消防水量之和-市政供水所能提供的水量。
近段时间有不少网友都提出了涉及消防水池的一些问题,大致就是什么样的建筑、小区需要设置、如何设置等?
一:就此根据一些网友的意见,先总结一下需要设置消防水池的情况:
1、多层建筑:市政供水是支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单体建筑室内外消防用水之和超过25,要设消防水池, 水池容量为室内外消防水量之和;
2、多层建筑:市政供水是环状布置,但管网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要设消防水池,水池容量为室内外消防水量之和-市政供水所能提供的水量。
3、高层建筑:要设置消防水池,水池容量当市政供水是支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时,储存室内外消防水量,当市政为环状且能满足室外供水水量时,仅储存室内消防水量。
4、小区:按小区内火灾等级最高一栋建筑来考虑消防及水量。
二:需设置水池的室内外消防系统(市政管网为环状且水量满足系统的除外)
1、多层单体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仅设置消火栓及前十分钟用水量,室外由消防水池留取水口供给;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泵+消火栓+前十分钟用水量,室外由消防水池留取水口供给。
2、高层单体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泵+消火栓+前十分钟用水量,室外由消防水池留取水口供给。
3、小区(暂且考虑多高层混合):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泵+消火栓+前十分钟用水量,
3.1、室外消火栓系统:当小区面积较小,在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内时,由消防水池留取水口供给;
3.2、室外消火栓系统:当小区面积较大,超过一个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时,由多个消防水池留取水口组成;或者通过管道连接设置多个取水口组成;或者采用室外稳压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池+消火栓泵+气压罐+室外管道组成。
从以上来看,我觉得做法差别较大的就在于小区的室外消火栓系统了,除此之外,不知大家还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
欢迎讨论~~
2楼
有两个问题:1,前十分钟的水量有必要存在水池里吗,是否是存于水箱之中;2,当水池保护半径超过150米时,是否一定象楼主说的增加水池个数或加压给水呢,能否再增加取水口个数来解决?供商榷,我说的可能不一定对啊。
回复
3楼
1、帖子中提到的前十分钟是列于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水量储存于屋顶水箱之中。
2、对,通过管道连接增加取水口也是个设计方法(加到主题帖)。
回复
4楼
正好我对这个问题困惑,看了LZ的贴清晰了很多,感谢了,请教几个问题:
1、水池保护半径是150m,是那儿到哪儿的距离,建筑群共用消防系统的范围是多大?
2、如果有市政消火栓能满足要求是否还要设置室外系统,高规的室外消火栓没有间距和火灾次数标准,是否参考低规的要求120M和8.2.2表的同时火灾次数?
3、哪些情况需要设置高压室外消防系统,压力如何确定?
4、小区的室外消火栓是布置在小区内,外圈还是内外都设,一般水泵接合器根据什么情况设置,在室外什么地方合适,有间距要求吗?
谢谢。
回复
5楼
1、好比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只要满足系统的水量、水压,一般小区都能满足一个系统。
2、按照规范: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 以内,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 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可以按照低规,同时结合高规的相关要求。
3、没有强制要求。
4、根据消防通道、消防车的实际使用来布置室外消火栓、接合器的位置(如外部有市政消火栓,与市政消火栓错开),两者间距有要求,再看看规范吧。
回复
6楼
非常感谢,解答很详细,基本清楚了,还有一点是为啥要和市政消火栓错开?好像是和室外消火栓保持5~40m的间距吧,还有接合器的供水压力是多大呢?
回复
7楼
1,我认为半径是水池取水口到建筑物的距离(应该是路程而不是位移);
2,市政栓入满足可不设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我认为可以按低规。要注意的是高层建筑一般以自救为主(靠室内栓)
3,规范对何时采用高压的规定我也没找到,习惯做法一般不采用高压给水,关于高压压力的规定建规8。1。3有明确规定;
4,外网做几圈并不重要,关键看保护半径能否满足,接合器设置规范里好像也规定,接合器是消防车往室内管网注水的接口点,供水压力嘛,它自己说了不算,取决于消防车,呵呵。
个人观点。
回复
8楼
关键是什么情况采用室外高压系统不清楚,建筑群共用消防系统的范围是多大没有依据?
回复
9楼
1、指的是室外消火栓和市政消火栓错开设置,发挥各自作用。不至于重复。
2、各个系统都有各个特点,要做到经济合理才是最主要的。
也并不是每个系统都能用1或者2来就能定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