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是混凝土板中钢筋的构造详图,摘自美国混凝土构造手册ACI detailing manual (2004年).我看到板中的温度钢筋(temperature bars)仅布置在板底。不知道板顶部为什么不要求温度钢筋。哪位有中国构造图集的相应页,或者谁有现场的照片,请上传一下。还有温度钢筋布置的位置及长度,我也不太清楚,请指教。通常大家只说一个6@200,太笼统了,请有经验的朋友详细讲讲。
附件是混凝土板中钢筋的构造详图,摘自美国混凝土构造手册ACI detailing manual (2004年).
我看到板中的温度钢筋(temperature bars)仅布置在板底。不知道板顶部为什么不要求温度钢筋。
哪位有中国构造图集的相应页,或者谁有现场的照片,请上传一下。
还有温度钢筋布置的位置及长度,我也不太清楚,请指教。
通常大家只说一个6@200,太笼统了,请有经验的朋友详细讲讲。
另外,从我上传的这张图能看出,美国图集中,板中负弯矩钢筋的长度也与我们做的不同。
他们在中间跨是0.3L。咱们好像无论中间跨还是边跨,一律是0.25L.
谢谢!
3楼
米国和我国建筑使用环境应该有不同吧,所以考虑问题受力的时候会有不同,这样并不能完全照搬的
回复
4楼
我不是要照搬。大家说美国的情况与我国不同,请说说不同在哪里?
气候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养护方法不同?
我不觉得上面三方面有很大差异,美国各地的气候相差也很大吧,各地使用的砂石材料也不同吧。我想问对于常规的楼板(厚度不太大),一排温度钢筋是否可以?
可以或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谢谢!
回复
5楼
能把手册全部上传吗?
回复
6楼
确实值得讨论一下,咱们的规范好些也是学人家米国日本的
回复
7楼
美利坚万岁!!
回复
8楼
我想先是借鉴、参考...然后再加点特色
回复
9楼
谁能解释下吗?现场做的温度筋的确是在板的面层做的,有图集参考的,一般好像是圆6的钢筋@200,搭接300左右吧
回复
10楼
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
回复
11楼
受力钢筋一般8@200,而另一方向分布筋也作为温度钢筋用我院50年代起苏联专家规定6@250~300,室外250室内300,一般安全度各国规定不一样,可以承受的后果也不一样。74钢结构规范钢筋允许应力1700Kg,现在2050除以1.4分项系数约等于1500Kg,安全度提高了。A3钢
(冶金部出厂规定屈服点2400Kg)改名Q235(屈服点2350Kg)因为钱多了不是因为中国的钢材变坏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