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修剪整形技术要点(转载)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1:57:30
只看楼主

1 修剪和整形的原则在公园绿地中,对园林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可以调节树势,创建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地上、地下电缆和管道的关系,通常要通过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其与树木之间的矛盾。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修剪、整形措施可以减少风害,防止倒伏。对有生产作用的树种,如果树、桑、茶、用材树种等,修剪、整形措施更具有促进丰产、优质的作用。

1 修剪和整形的原则

在公园绿地中,对园林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可以调节树势,创建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地上、地下电缆和管道的关系,通常要通过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其与树木之间的矛盾。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修剪、整形措施可以减少风害,防止倒伏。对有生产作用的树种,如果树、桑、茶、用材树种等,修剪、整形措施更具有促进丰产、优质的作用。

“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诸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位进行剪截或剪除的措施。“整形”是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使之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的管理技术。显而易见,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来实施的。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同属于一定栽培管理目的要求下的技术措施。

在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整形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园林绿化要求

不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别的修剪整形要求,因此,首先应明确某一具体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例如,同是一种圆柏,它在草坪上独植用作观赏与培育用材林,就有完全不同的修剪整形要求,因而具体的整剪方法也各异,至于作绿篱用时则更是有大别了。

(2)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

明确目的要求后,具体整形修剪时还必须根据该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来实施,否则会步入事与愿违之窘境。一般地,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①树种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习性。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有很大差异,必须采用各不相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例如,很多呈尖塔形、圆锥形树冠的乔木,如钻天杨、毛白杨、圆柏、银杏等,顶端优势特强,形成明显的主干与主侧枝的从属关系。 对具有此类习性的树种就该采用保留中央主干的整形方式,使之呈成圆柱形、圆锥形。对一些顶端优势不很强,但发枝力很强,易于形成丛状树冠者,诸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梅、毛樱桃等,可修剪整形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

对喜光的阳性树种,如梅、桃、樱、李等,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它多结实,则宜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整形方式。而像龙爪槐、垂枝梅等,则应采用盘扎主枝为水平圆盘状的方式,以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

各种树种所具有的萌芽发枝力和愈伤能力的强弱,与耐整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萌芽发枝力强的树种,大都能耐多次的修剪,例如水蜡、悬铃木、大叶黄杨、圆柏、女贞等等。相而应之,萌芽发枝力弱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如梧桐、桂花、玉兰、枸骨等,则应少修剪或轻修剪。

园林中要经常运用剪、整形技术来调节各部位枝条的生长状况,以保持均衡的树冠,这就必须根据植株上主枝和侧枝的生长关系来运作。

按照树木枝条间的生长规律而言,在同一植株上,主枝愈粗壮则新梢就愈多,新梢多则叶面积大,制造有机养分及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亦愈强,因而使该主枝生长粗壮。反之,相对较弱的主枝则因新梢少、营养条件差而生长愈渐衰弱。欲借修剪措施来使各主枝间的生长势近于均衡时,则应对强主枝加以抑制,使养分转至弱主枝上来。故整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即留得短些)、弱主枝弱剪(即留得长些),这样就可获得调节生长,使之逐渐趋于均衡的效果。

对调节侧枝的生长势而言,应掌握的原则是对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这是由于侧枝是开花结实的基础,侧枝如生长过强或过弱时,均不易转变为花枝,所以对强者弱剪可产生适当的抑制生长作用,集中养分使之有利于花芽的分化。

花果的生长发育亦对强侧枝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弱侧枝行强剪,则可使养分高度集中,并借顶端优势的刺激而发出强壮的枝条,从而获得调节侧枝生长的效果。

树种的花芽着生和开花习性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先花后叶,有的是先叶后花,有的是单纯的花芽,有的是混合芽,有的花芽着生于枝的中下部,有的着生于枝梢。这些千变万化的差异均是在进行修剪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否则很可能造成不利后果。

②植株的年龄(生命周期)。植株处于幼年期时,由于具有旺盛的生长势,所以不宜行强度修剪,否则会使枝条不能在秋季充分成熟,降低抗寒力,亦会带来延迟开花年龄的后果。所以对幼龄小树除特殊需要外,只宜弱剪,不宜强剪。

成年期树木正处于旺盛的开花结实阶段,此期树木具有优美完整的树冠,这个时期的修剪整形目的在于保持植株的健壮完美,使开花结实和丰产、稳产能持续保持下去。关键在于配合其它管理措施,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以达到调节均衡的目的。

衰老期树木,因生长势衰弱,每年的生长量小于死亡量,修剪时应以强剪为主,以刺激其恢复生长势,并应善于利用徒长枝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3)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特点

由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具有相同的园林绿化目的要求,但由于条件的不同,在进行具体修剪整形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一株独植的乔木,在土地肥沃处以整剪成自然式为佳,而在土壤瘠薄时则应适当降低分枝点,使主枝在较低处即开始构成树冠,而在多风处,主干也宜降低高度,并应使树冠适当稀疏才妥。

2 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时期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因树种不同、修剪目不同和修剪性质的不同,各有其相宜的修剪季节。因此,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季节修剪,方能达到目的。

一般说来,落叶树木自晚秋至早春,即在树木休眠期的任何时段皆可进行修剪。但从伤口愈合速度上来考虑,则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生育机能即将开始时进行修剪为佳。

常绿树木,尤其是常绿花果树,如桂花、山茶、柑橘之类,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休眠期,根与枝叶终年活动、代谢不止。故叶片制造的养分不完全用于贮藏,当剪去枝叶时,其中所含养分也同时丢失,且对日后树木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也有较大影响。因此,修剪除了要控制强度,尽可能使树木多保留叶片外,还要选择好修剪时期,力求让修剪给树木带来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通常认为在晚春,树木即将发芽萌动之前是常绿树修剪的适宜期。

有些落叶阔叶树,如枫杨、薄壳山核桃、杨树等,冬春修剪伤流不止,极易引发病害。所以说此类树木的整形修剪宜于在生长旺盛季节进行,伤流能很快停止。绿篱、球形树的整形修剪,通常也应在晚春和生长季节的前期或后期进行。

一般花木如月季、山茶等,除更新修剪外,通常是结合嫩枝扦插在生长初期或花后进行修剪。为培养合轴分枝类树木的高干树形,要经常控制竞争枝生长而对它重度短截,最好在6~7月份新梢生长旺盛时期进行。

为了促进某些花果树新梢生长充实,形成混合芽或花芽,则应在树木生长后期进行修剪。具体修剪时期选择合宜,既能避免二次枝的发生,又能使剪口及时愈合。

常绿针叶树类的修剪,早春进行可获得部分扦插材料。6~7月份生长期内进行的短截修剪,则可培养紧密丰满的圆柱形、圆锥形或尖塔形树冠,同时剪下的嫩枝尚可用于嫩枝扦插。至于树冠内的细密枝、干枯枝、病虫枝等的修剪,则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进行。

不同树种的抗寒性、生长特性及物候期,对决定它们的修剪时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总的说来,整形修剪大体上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季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又称春季或夏季修剪)两个时期。前者视各地气候而异,大抵自土地结冻树木休眠后至翌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抗寒力差的种类最好安排在早春修剪,以免伤口遭受风寒伤害。对伤流特别旺盛的种类,如桦木、葡萄、复叶槭、核桃、悬铃木、四照花等,不可修剪过晚,否则会自伤口流出大量树液而使植株受到伤害。后者(生长期修剪),是自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延长生长停止前这一段时期内所进行的修剪,具体日期会因当地气候及树种而异,但勿过迟,否则容易促发新的副梢,非但消耗养分,而且不利于当年新梢的充分成熟。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1:57:49
2楼
3 修剪整形的方法和技术

(1)休眠期的修剪整形

①截干。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称为截干。截干有促进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在培育次生萌芽林以及对树木实施去顶的“头状作业”时均采用本法。

在截除粗大的侧生枝干时,应先用锯在粗枝基部的下方,由下向上锯入1/3~2/5,然后再自上方基部略前方处从上向下锯下,这样可以避免劈裂。最后再用利刃将伤口沿枝条基部切削平滑,并涂上护伤剂,以免病虫侵害和水分散失。

平滑的伤口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发展和伤口的愈合。护伤剂可以甩接蜡、白涂剂、桐油或油漆,以及专用伤口涂补剂等。

②剪枝。这是修剪中最常应用的措施。依修剪的方式可分为“疏剪”(也称“疏删”)及“剪截”两类。前者是将整个枝条自基部完全剪除,不保留基桩和芽,林业上的“打枝”和园艺上的“疏枝”均系应用此法。后者则是仅将枝条剪去一部分而保留基部几个芽。剪截又依程度不同而分为“短剪”(又称“重剪”或“强剪”)和“长剪”(又称“轻剪”或“弱剪”)。“短剪”即剪除整个枝条长度的1/2以上;“长剪”即剪除的部分不足全长的1/2。

疏剪可使邻近的其它枝条生长势加强,并有改善通风透光的效果。强剪可使所保留下的芽得到较强的生长势,弱剪后生长势的加强作用较强剪为小。

当然这种刺激生长的影响是仅就一根枝条而言的。实际上,各芽所表现出的生长势的强与弱还受着邻近枝以及上一级枝条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剪枝是修剪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应用广泛,除少数情况外,大抵在休眠期进行。

剪枝措施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对局部的影响:剪枝后,生长点减少,翌春发芽时可使留存下来的芽得到更多养分和水分供应,因而新梢的长势会得到加强。又由于剪枝的方法和强弱程度的不同,可以有效地调节各枝间的长势。实行剪截的植株,由于生长点降低,故前级枝与新梢间的距离缩短,故有避免树冠内部空虚的作用。

对全株的影响:对同一种树木进行修剪与不行修剪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修剪量的大小对全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但反应的程度则因树种而异。

那些长期进行较多量修剪的树木(例如果园中的果树)均会产生树体容积减少的效果,又由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平衡关系,所以枝梢及根系的总生长量要比不修剪者为少,而对幼树来讲更易产生矮化的倾向。

从生产果实角度来看,成年树年年修剪后虽树高不如未经修剪的树,但能达到年年开花繁茂、果实丰产及延长结果年限和保持树冠完整等目的。对施行自然式整形的庭荫树而言,适当疏去冗枝等的轻度修剪可促进树木的生长。对衰老树的修剪,尤其是进行重度修剪,能收到更新复壮的效果。

(2)生长期的修剪整形

①折裂。为防止枝条生长过旺,或为了曲折枝条使其形成各种苍劲的艺术造型时,常在早春芽略萌动时,对枝条施行折裂处理。较粗放的方法是用手将枝折裂,但对珍贵的树木进行艺术造型处理时,应先用刀斜向切人,深及枝条直径的2/3~1/2,然后小心地将枝弯折,并利用木质部折裂处的斜面互相顶住。要精细管理并对切口处涂泥,以免伤口蒸散水分过多。

②除芽(抹芽)。把多余的芽除掉称为除芽。此项措施可改善其它留存芽的养分状况而加强其生长势。其中亦有将主芽除去而使副芽或隐茅萌发的,这样可抑制过强的生长势或延迟发芽期。例如,国内某地花农为了延长蜡梅的嫁接时期,常将母本枝条上的主芽除去,使其再生新芽后,才采作接穗用。

③摘心。将新梢顶端摘除的措施称为摘心。摘除部分长约2~5cm。摘心可抑制新梢生长,使养分转移至芽、果或枝条,有利于花芽的分化、果实的肥大或枝条的充实。但摘心后,新梢上部的芽易萌发成二次梢,可待其生出数片叶后再行摘心。

④捻梢。将新梢屈曲而扭转但不使其断离母枝的措施称捻梢。此法多在新梢生长过长时应用。用捻梢法所产生的刺激作用较小,不易促发副梢,缺点是扭转处不易愈合,以后尚须再行一次剪平工作。此外,亦有用“折梢”法,即折伤新梢而不折断的方法代替捻梢的。

⑤屈枝(弯枝、缚枝、盘扎)。是将枝条或新梢施行屈曲、缚扎或扶立等诱引措施。由于芽、梢的生长存在顶端优势,故运用屈枝法可以控制该枝梢或其上的芽的萌发作用。直立诱引可增强生长势;水平诱引则有中等的抑制作用;向下方屈曲诱引,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一些绿地中,重点园景配植时常用此法,将树木盘扎成各种艺术性姿态。

⑥摘叶(打叶)。适当摘除过多的叶片,称之为摘叶。摘叶有改善通风透光的作用。在果实生产上尚有使果实充分见光而着色良好的效果。在密植的群体中施行该措施,有防止病虫滋生等作用。

⑦摘蕾。凡是为了获得肥硕的花朵,如牡丹、月季等,常可采用摘除侧蕾的措施而使主蕾更能充分生长。对一些观花树木,在花谢后常进行摘除枯花工作,不但能改善观赏价值,又可避免因结实消耗过多养分。

⑧摘果。为使枝条生长充实,避免养分过度消耗,常将幼果摘除。例如对月季、紫薇等,为使其连续开花,必须时时剪除果实。当以采收果实为目的时,为使果实肥大、提高品质或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亦常常摘除适量果实。

(3)休眠期或生长期皆可施行的修剪整形措施

①去蘖。是除去植株基部附近的根蘖或砧木上萌蘖的措施。这样做可使养分集中供应植株,促进生长发育。

②切刻。是在芽或枝的附近施行刻伤的措施。以深达木质部为度。当在芽或枝的上方进行切刻时,由于养分、水分受伤口的阻隔而集中于该芽或该枝条,可使其生长势得到加强。 当在芽或枝的下方切刻时,则使其生长势减弱,但由于有机营养物质的积累,能使枝、芽更加充实,有利于加粗生长和花芽的形成。切刻愈深愈宽,其作用亦愈强。

③纵伤。是在枝干上用刀纵切,深及木质部的措施。作用是减少树皮的束缚力,有利于枝条的加粗生长。细枝可纵伤一条,粗枝可纵伤数条。

④横伤。是对树干或粗大主枝用刀横砍数处,深及木质部。作用是阻滞有机养分下运,可使枝干充实,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能达到促进开花结实和丰产的目的。此法在枣树上常常应用。

⑤环剥(环状剥皮)。是在干枝或新梢上,用刀或环剥器切剥掉一圈皮层组织的措施。其功能同于横伤,但作用要强大得多。环剥的宽度一般为2~10mm,视枝干的粗细和树种的愈伤能力、生长速度而定。但切忌过宽,否则长期不能愈合会对树木生长不利。应注意的是对伤流过旺或易流胶的树种,不宜应用此项措施。

⑥断根。是将植株的根系在一定范围内全部或部分切断的措施。本法有抑制树冠生长过旺之特效。断根后可刺激根部发生新的须根,所以有利于移植成活。因此,在珍贵苗木出圃前或进行大树移植前,常应用断根措施。此外,亦可利用对根系的上部或下部的断根,促使根部分别向土壤深层或浅层发展。


作者简介: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中国林业网技术咨询专家、中国园林商情网资深专家和特约分析师、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园林绿化、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1:39
3楼
分类树木的修建技术
一、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每条道路上树种相同。城市中,干道栽植的行道树,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增温降温、滞尘和遮荫。行道树要求枝条伸展,树冠开阔,枝叶浓密。冠形依栽植地点的架空线路及交通状况决定。主干道上及一般干道上,采用规则形树冠,修剪整形成杯状形、开心形等立体几何形状。在无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或狭窄的巷道内,可采用自然式树冠。行道树一般使用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主干高要求在2m—2.5m。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行道树,主干高可达4m—6m或更高。定植后的行道树要每年修剪扩大树冠,调整枝条的伸出方向,增加遮荫保温效果,同时也应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与采光。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2:02
4楼
二、杯状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杯状形行道树具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萌发后选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5°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80cm—10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并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年夏季再剥芽疏枝,幼年法桐顶端优势较强,在主枝呈斜上生长时,其侧芽和背下芽易抽生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为抑制剪口处侧芽或下芽转上直立生长。抹芽时可暂时保留直立主枝,促使剪口芽侧向斜上生长;第三年冬季于主枝两侧发生的侧枝中,选1—2个作延长枝,并在80cm—100cm处再短剪,剪口芽仍留在枝条侧面,疏除原暂时保留的直立枝、交叉枝等,如此反复修剪,经3年—5年后即可形成杯状形树冠。 骨架构成后,树冠扩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发侧生枝,内膛枝可适当保留,增加遮荫效果。上方有架空线路时,勿使枝与线路触及,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一般电话线为0.5m,高压线为1m以上。近建筑物一侧的行道树,为防止枝条扫瓦、堵门、堵窗,影响室内采光和安全,应随时对过长枝条行短截修剪。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2:23
5楼
三、开心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多用于无中央主轴或项芽能自剪的树种,树冠自然展开。定植时,将主干留3m或者截干,春季发芽后,选留3—5个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匀的侧枝进行短剪,促进枝条生长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生长季注意将主枝上的芽抹去,保留3—5个方向合适、分布均匀的侧枝。来年萌发后选留侧枝,全部共留6—10个,使其向四方斜生,并进行短截,促发次级侧枝,使冠形丰满、匀称。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2:45
6楼
四、自然式冠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 在不妨碍交通和其它公用设施的情况下,树木有任意生长的条件时,行道树多采用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圆形、扁圆形等。
1、有中央领导枝的行道树。如杨树、水杉、侧柏、金钱松、雪松、枫杨等。分枝点的高度按树种特性及树木规格而定,栽培中要保护顶芽向上生长。郊区多用高大树木,分枝点在4m—6m以上。主干顶端如受损伤,应选择一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或在壮芽处短剪,并把其下部的侧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条代替,避免形成多头现象。阔叶类树种如毛白杨,不耐重抹头或重截,应以冬季疏剪为主。修剪时应保持冠与树干的适当比例,一般树冠高占3/5,树干(分枝点以下)高占2/5。在快车道旁的分枝点高至少应在2.8m以上。注意最下的三大枝上下位置要错开,方向均称,角度适宜。要及时剪掉三大主枝上最基部贴近树干的侧枝,并选留好三大主枝以上层枝留得长,萌生后形成圆锥状树冠。成形后,仅对枯病枝、过密枝疏剪,一般修剪量不大。
2、无中央领导枝的行道树。选用主干性不强的树种,如旱柳、榆树等,分枝点高度一般为2m—3m,留5个—6个主枝,各层主枝间距短,使自然长成卵圆形或扁圆形的树冠。每年修剪主要对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虫枝和伤残枝等。行道树定干时,同一条干道上分枝点高度应一致,使整齐划一,不可高低错落,影响美观与管理。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3:56
7楼
五、花灌木的修剪与整形 首先要观察植株生长的周围环境、光照条件、植物种类、长势强弱及其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进行修剪与整形。
1、因树势修剪与整形。幼树生长旺盛,以整形为主,宜轻剪。严格控制直立枝,斜生枝的上位芽有冬剪时应剥掉,防止生长直立枝。一切病虫枝、干枯枝、人为破坏枝、徒长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丛生花灌木的直立枝,选生长健壮的加以摘心,促其早开花。壮年树应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促使多开花。于休眠期修剪时,在秋梢以下适当部位进行短截,同时逐年选留部分根蘖,并疏掉部分老枝,以保证枝条不断更新,保持丰满株形。 老弱树木以更新复壮为主,采用重短截的方法,使营养集中于少数腋芽,萌发壮枝,及时疏删细弱枝、病虫枝、枯死枝。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4:32
8楼
2、因时修剪与整形。落叶花灌木依修剪时期可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花后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休眠期进行。夏季修剪在花落后进行,目的是抑制营养生长,增加全株光照,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来年开花。夏季修剪宜早不宜迟,这样有利于控制徒长枝的生长。若修剪时间稍晚,直立徒长枝已经形成。如空间条件允许,可用摘心办法使生出二次枝,增加开花枝的数量。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5:48
9楼
3、根据树木生长习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修剪与整形。春季开花,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二年生枝条上的花灌木。如连翘、榆叶梅、碧桃、迎春、牡丹等灌木是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温时进行花芽分化,经过冬季低温阶段于第二年春季开花。因此,应在花残后叶芽开始膨大尚未萌发时进行修剪。修剪的部位依植物种类及纯花芽或混合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连翘、榆叶梅、碧桃、迎春等可在开花枝条基部留2个-4个饱满芽进行短截。牡丹则仅将残花剪除即可。 夏秋季开花,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当年生枝条上的花灌木。如紫薇、木槿、珍珠梅等是在当年萌发枝上形成花芽,因此应在休眠期进行修剪。将二年生枝基部留2个—3个饱满芽或一对对生的芽进行重剪、剪后可萌发出一些茁壮的枝条,花枝会少些,但由于营养集成电路会产生较大的花朵。一些灌木如希望当年开两次花的,可在花后将残花及其下的2-3芽剪除,刺激二次枝条的发生,适当增加肥水则可二次开花。 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多年生枝上的花灌木。如紫荆、贴梗海棠等,虽然花芽大部分着生在二年生枝上,但当营养条件适合时多年生的老干亦可分化花芽。对于这类灌木中进入开花年龄的植株,修剪量应较小,在早春可将枝条先端枯干部分剪除,在生长季节为防止当年生枝条过旺而影响花芽分化时可进行摘心,使营养集中于多年生枝干上。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开花短枝上的花灌木。如西府海棠等,这类灌木早期生长势较强,每年自基部发生多数萌芽,自主枝上发生量直立枝,当植株进入开花年龄时。多数枝条形成开花短枝,在短枝上连年开花,这类灌木一般不大进行修剪,可在花后剪除残花,夏季生长旺时,将生长进行适当摘心,抑制其生长,并将过多的直立枝,徒长枝进行疏剪。一年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花灌木。如月季,可于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短剪或回缩强枝,同时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并生枝、弱枝及内膛过密枝。寒冷地区可进行强剪,必要时进行埋土防寒。生长期可多次修剪,可于花后在新梢饱满芽处短剪(通常在花梗下方第2芽—第3芽处)。剪口芽很快萌发抽梢,形成花蕾开花,花谢后再剪,如此重复。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7:25
10楼
六、绿篱的修剪与整形 绿篱是萌芽力、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呈带状栽植而成,起防范、美化、组织交通和分隔功能区的作用。适宜作绿篱的植物很多,如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桧柏、侧柏、冬青、野蔷薇等。绿篱的高度依其防范对象来决定,有绿墙(160cm以上)、高篱(120-160cm),中篱(50—120cm)和矮篱(50cm以下)。绿篱进行修剪,既为了整齐美观,增添园景,也为了使篱体生长茂盛,长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绿篱,采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下列2种。
回复
leshan-dafo
2007年08月01日 12:08:15
11楼
1、绿墙、高篱和花篱采用较多。适当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虫枝、干枯枝,任枝条生长,使其枝叶相接紧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于防范的绿篱和玫瑰、蔷薇、木香等花篱,也以自然式修剪为主。开花后略加修剪使之继续开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虫枝。对蔷薇等萌发力强的树种,盛花后进行重剪,新枝粗壮,篱体高大美观。
2、中篱和矮篱常用于草地、花坛镶边,或组织人流的走向。这类绿篱低矮,为了美观和丰富园景,多采用几何图案式的修剪整形,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篱面波浪形等。绿篱种植后剪去高度的1/3—1/2,修去平侧枝,统一高度和侧萌发成枝条,形成紧枝密叶的矮墙,显示立体美。绿篱每年最好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断发生,更新和替换老枝。整形绿篱修剪时,顶面与侧面兼顾,不应只修顶面不修侧面,这样会造成顶部枝条旺长,侧枝斜出生长。从篱体横断而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较好,下面和侧面枝叶采光充足,通风逼真,不能任枝条随意生长而破坏造型,应每年多次修剪。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