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河流与其间的生物多样性共存共生,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环境与生命系统。健康的河流,可以涵养水土,保护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保证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链条的正常运转,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每一条河流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其承载力范围内,河流的健康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如果河流生命系统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河流为依托的其他生物物种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河流所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生命也将逐步衰竭。长期以来,人们只顾从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地掠夺索取资源发展经济,却忽视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逐步退化,河流出现生态危机,严重威胁河流健康。而水土保持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是江河治理和国土整治的根本,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是保证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对维护河流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从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河流健康的高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统筹协调和正确处理个方面的关系,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采用宣传、科技、法律、经济、行政、工程等手段,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通力协作,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人类活动,遵守自然经济规律,大力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实行自律式发展,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并举,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全面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河流健康,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河流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河流与其间的生物多样性共存共生,构成了一种互相耦合的生态环境与生命系统。健康的河流,可以涵养水土,保护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保证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链条的正常运转,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每一条河流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其承载力范围内,河流的健康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如果河流生命系统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河流为依托的其他生物物种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河流所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生命也将逐步衰竭。长期以来,人们只顾从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地掠夺索取资源发展经济,却忽视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逐步退化,河流出现生态危机,严重威胁河流健康。而水土保持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是江河治理和国土整治的根本,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是保证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对维护河流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从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河流健康的高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统筹协调和正确处理个方面的关系,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采用宣传、科技、法律、经济、行政、工程等手段,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通力协作,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人类活动,遵守自然经济规律,大力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实行自律式发展,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并举,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全面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河流健康,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中国水土流失状况及成因
根据2002年1月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m2,占46%,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m2,占54%,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水土流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1%。二是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三是土壤流失严重。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其中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就达24亿吨,占全国年土壤流失总量的48%。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坡陡、暴雨、土松、无植被),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我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据调查,坡耕地每亩每年流失土壤为:西北黄土高原区5—10吨;北方土石山区和南方丘陵区4—6吨;东北黑土漫岗区3—5吨。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别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坏,侵蚀量将成倍增加。三是沟壑。有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形式。人为因素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顺坡耕作,草原超载过牧,以及修路、开矿、采石、建厂,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这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而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这些自然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于有利状态,从而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
2楼
2、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影响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河流健康。
2.1破坏土地资源和地面完整,使土地退化沙化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和地面完整,主要表现在外营力对土壤及其母质的分散、剥离以及搬运和沉积上。由于雨滴击溅、雨水冲刷土壤,把坡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使细土变少,砂砾变多,土壤沙化,肥力降低,质地变粗,土层变薄,土壤面积减少,裸岩面积增加,土地日益瘠薄,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地力下降,生产条件恶化,人地矛盾突出,形成了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贫穷与水土流失。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6万hm2,平均每年6万hm2以上,每年流失土壤50亿t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 km2。目前,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山区占496个,全国9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2.2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气候,加剧水旱灾害
水土流失使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目前,我国植物种类有289种濒临灭绝,动物种类有近10种基本绝迹,20种处于濒危状态,个别已数量极少、濒临灭迹。同时,水土流失也对区域气候造成不良影响,使暴雨大风、沙尘暴、洪水、高温干旱等极端突发灾害天气事件增多,旱涝交替出现,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剧,直接危害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3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造成水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山丘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土壤蓄水量减少,并缺乏拦蓄降雨和径流的蓄水保水措施,使得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土壤入渗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下降。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方式汇集河道,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暴雨时山洪暴发,造成洪涝灾害,暴雨过后又出现河流干枯、水库露底、湿地干涸、土壤干旱、人畜吃水困难。同时,水土流失还使水环境恶化。流失的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使水体中含沙量增加,水的浊度加大,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土流失越严重,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
2.4造成江河湖库严重淤积,降低湖库调蓄和河道行洪能力
在黄土高原和山丘沟壑区,由于植被较差,表层土壤裸露,在水力的侵蚀下,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和固体废弃物,沿程淤积于水库与河流中,使河床拾高,河道萎缩,行洪能力下降,洪水宣泄不畅,同流量水位升高,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水大灾等现象,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直接威胁江河下游两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削弱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影响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
3、水土保持对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保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防洪减灾、治理江河、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水土资源、维护河流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是保证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是维护河流健康的根本大计,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由之路。
3.1水土保持能有效地保护和培育水土资源,减少水旱灾害
水土保持主要通过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利用树冠截留雨水、枯枝落叶层吸蓄、林地土壤渗蓄、根系固持土壤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凡森林覆盖较好的山区,很少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暴雨过后,仍然是清水长流,既不会造成洪水泛滥,也不会因干旱使河流枯竭。水土保持可以涵养保护和培育水土资源,增加土壤的降雨入渗量,变地面径流为地下径流,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承载力,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增强径流拦蓄和调节能力,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抑制洪水暴涨暴落,增补枯水流量,改善江河水流状况,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有效防止和减少沙化、石化、荒漠化、盐渍化和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大量事实证明,经过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结构明显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收入、人口环境容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水土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3.2水土保持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净化空气,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在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展封禁保护和林草植被建设,有效增加植被覆盖,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土壤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调节地表径流和区域小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并保持适度、均衡的入海水量,促进陆域和海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促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呈一片蓝天、绿地和碧水,进而夯实维护河流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基础。
3.3水土保持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江河糊库的淤积
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是造成河床抬高、湖库淤塞的直接原因,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灾害。因此,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大规模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通过工程措施的层层拦蓄和植被的覆盖保护、林冠截留,减缓水流速度和削弱水流对流域坡面的冲刷力,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和江河糊库的淤积,提高湖库调蓄能力和江河行洪能力,延长水利工程寿命,增加工程的效益,也大大减轻了防洪负担,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
3.4水土保持能有效减少水质污染,改善水环境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通过多措并举,大力进行植树种草,不断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蓄水、保土、保肥的同时,也拦截、过滤和吸收了大量有害物质,从而避免或减少进入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改善水体的质量。
3.5水土保持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能动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等。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否则,如果人类毫无顾及的侵害掠夺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水土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行为,遵守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坚持自律式发展,严格实行预防、修复、治理、保护,防止盲目无序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在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林草植被建设,增加植被覆盖,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和培育水土资源,增加了可利用的水土资源,提高了水土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收入、人口环境容量大幅度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果不进行水土保持,任凭对水土资源肆意进行开发利用,忽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必然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恶化,难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就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回复
3楼
4、加强水土保持,维护河流健康的对策和措施
4.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水土保持意识,崇尚生态文明
水土保持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各行各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水土保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规政策,积极开展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举办中国环保行、环境文化节等活动,切实搞好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生态警示教育和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术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崇尚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保护资源环境的自觉性,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一些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事件及时进行曝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理解并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自觉转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既要注重经济指标的考核,又要注重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的考核,彻底摒弃过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不文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方向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河流、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和绿色家园,并把水土保持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面源污染防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在严重水土流失区,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加大基本农田、坡面水系、农田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导群众发展主导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水源保护区和城市郊区,从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水源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出发,把水土保持与村容村貌整治、面源污染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以生态经济带动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使水土保持成为人民群众的一项“生态安全工程”;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秀美家园,使水土保持成为人民群众的一项“德政工程”。改善生产条件,突出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粮食生产,使水土保持成为人民群众的一项“粮食安全工程”;发展经果林,立足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水土保持成为人民群众的一项“致富工程”,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维护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2 统筹规划,严格实施,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协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防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兼顾国家、集体、个体利益,以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态自然修复为重点,对人口现状、经济状况、收入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用材和燃料结构、林草结构现状、林草管护现状及管护方式等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和自然资源状况,结合江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制定完善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为主体的全国面源污染水土保持防治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规划、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生态修复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和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依法划定流域内各类河流河段的功能区划,合理确定不同河流和河段的治理、开发和保护功能定位,系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流域下垫面改变,对流域洪水、干旱、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以及河流情势的影响,科学分析流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认真探索河流生态保护的指标体系,针对每条河流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阶段的河流生态保护或修复目标,研究具体的保护或修复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使水土保持规划与流域综合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相协调,并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规划和重大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坡、沟同步治理,工程、生物、农业、管理措施优化配置,形成全方位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立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维护河流健康,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维护。
4.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防治,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治理开发,应根据其地貌类型、生物气候特征、经济社会状况等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分类指导,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划分保护区、监督区、治理区,对林草覆盖度较大、水土流失较轻的区域确定为重点预防保护区,对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较集中、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确定为重点监督区,对以自然水土流失为主、给当地和江河下游造成严重危害的区域确定为重点治理区,分区实施不同的防治对策和治理措施。我国的东部及沿海地区,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较为轻微,水土保持的重点是加强预防和保护,要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保护水源作为重要目标,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的中部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过度利用,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预防保护,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同时对严重水土流失区尽快开展治理,提高人口环境容量,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我国的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干旱高寒,生态环境恶劣而脆弱,经济相对欠发达,水土保持工作应把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作为主要任务,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恢复生态系统。对开发建设集中的晋陕蒙等地区,要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坚决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在黄河中游地区,要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搞好治沟骨干工程和雨水集流、节水灌溉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在长城以北的风沙区,要节约保护、合理开发水土资源,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带,发展灌草植被,恢复生态,严格执法,保护植被,控制风沙危害。在塔里木河和黑河等内陆河流域,以调水为重要措施,开展绿洲生态建设。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突出的问题是山高坡陡,雨多土薄,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少,陡坡开荒普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化”问题突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很频繁,要以预防保护为重点,严禁陡坡开荒、毁林开荒,强化监督管理,因地制宜,搞好坡耕地改造和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加强蓄排灌兼具的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封禁治理为主,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回复
4楼
4.4 加强领导,严格管理,统筹协调,通力协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和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切实落实政府领导,流域机构统筹监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参与,公共监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水土流失治理体制,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监管、协调、指导等作用,强化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责任,把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建立各级领导任期水土保持目标考核责任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出其力,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强化社会参与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宣传、行政、法律、经济、工程、科技等手段,采取工程、植物与农业等措施,坚持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按照“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方式,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水利、农业、林业部门要根据统一规划,按照各自的职责,分部门组织实施,力求取得治理的整体效应。在监督管理中,计划、环保、土地、规划、矿管、工商等部门应严格把关,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开发项目不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环保部门不予评审,计划部门不予立项,土地部门不办理土地使用许可证,工商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矿产部门不发采矿许可证等,严禁在国家规定的禁垦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以及禁垦坡度以上的坡地上进行开荒。在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中,司法部门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对拒不申报水土保持方案,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而造成水土流失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在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要以质量为重点,以效益中心,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和管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资金报账制和合同制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逐步实现由政府组织群众治理为主向与政府推动和依靠市场机制相结合转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民办公助,滚动发展。在巩固和发展户包、租赁、拍卖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成分参与治理开发。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管理。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和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论证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划分工程性质,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水保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完善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政策,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等严格规范人类行为,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促进建设单位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在抓好方案审批的基础上,强化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督促指导建设项目落实相关水保措施,建立督察动态数据库,及时通报督察结果,有效提高开发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的自觉性。同时,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切实提高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能力,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对建设项目未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擅自投产的,要责令其停建或者停产,补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灾害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通过逐步公开水土流失信息,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建立举报人利益保障机制等方式,广泛接受公众监督,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处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有效制止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
4.5 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并举,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既要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更要注重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依靠大自然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要按照我国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成因,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和生态自我修复的规律,编制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生态修复的分区、目标、任务与措施,把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坡面水系整治等措施同生态自然修复有机结合,建立自然风景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小开发大保护,小治理大封育。对于水土流失轻微地区、重要水源型水库库区、江河源头地区,要坚决实施封禁保护。在长江上中游、淮河上游、珠江上游等降水在600毫米以上的区域,以保护和自然恢复植被为主,局部地区采取人工种植林草,同时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在黄河上中游等北方和西北内陆河流域,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植被并举的方式,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合理划定封育保护区,同时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保证林草成活率。对疏林地、残林地、荒山地进行统一规划,采取全封山育林育草或半封山育林措施,禁止人为破坏,促进森林植被生长,形成乔、灌、草多层次森林植被群落。对坡耕地要根据不同坡度及土层情况,采取退耕还林、修建梯田、坡面整治等方法进行治理。对轻、中度水土流失的疏林地,以封山育林为主,采取全封、轮封等形式。强度以上水土流失的疏林地,进行育苗补植、修枝疏伐,择优选育,以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植被恢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引进种植优良树草,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被生长能力。在农牧交错区,建设好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率和产出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压缩耕地,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保证群众的吃饭问题。在沙化、退化、荒漠化草原区,要全面加强草原的管理与保护,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有效遏制乱开滥垦、乱采滥挖、非法征占草原等行为,尽快恢复草原植被。在一些居民分散的边远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应采取生态性移民,实行缩并零散村屯或整体迁移,结合小城镇建设、基本农田建设,集中安置,移民后的山区实施封禁措施,依靠天然更新和飞播造林恢复植被。并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和生态用水保障机制,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的监测,对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调配,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
4.6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严格规范人类活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山区多、自然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遵守自然经济规律,完善各种法规制度,严格规范人类活动,实行自律式发展,要结合当地水土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和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的中、长期水土开发利用规划,使水土开发利用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严格审批水土开发利用项目,土地管理部门在审批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时应征求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不符合水土保持有关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不得审批,坚决杜绝不合理地开发水土资源。要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流或不同河段、不同地区的水土资源功能定位,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水土保持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生态环境一般的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要严格限制开发,实行强制性保护,切实加强水土资源管理。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的用地比例,正确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措施,围绕水源修梯田,围绕梯田建水源,围绕水源种林草,坡地实现梯田化,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沟道通过坝地建设,滞洪拦泥变良田,沙漠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变荒漠为良田绿洲;山原地区实行退耕还林,绿化荒地,通过兴修水利,发展集雨灌溉,实现旱地水利化,提高耕地质量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促进果、畜、经济作物的发展。并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畜禽和水产的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农田灌溉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实行以电代柴、以煤代柴,积极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向集约化经营、科学种田的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益,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回复
5楼
4.7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投入体系和保障机制
水土保持是一项全民环境保护运动,关系到全民利益,要充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实行中央投入与地方投入、政府投入和业主投入以及群众投入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一是国家预算内生态建设投资。二是各级政府要根据法律规定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由财政每年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三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及水利、农业、林业等资金的使用,都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四是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和其它水保规费,尽快研究设立水土保持建设基金。应从城镇土地出让金和矿山资源开发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水土流失的治理。从已经发挥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水土保持。从各级水资源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水源区水土保持。五是通过出台小额低息信贷、税收减让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农民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六是按照“谁使用土地,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使有关单位和个人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并由水土保持部门组织检查、验收。七是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联户等采取股份制、租赁或承包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开发治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形成“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格局。八是扩大利用外资的渠道和规模。充分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等有关机构的双边或多边技术合作的贷款和赠款。
4.8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科技是关键,要强化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意识,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一是建设高素质的水土保持专业队伍。大力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增强水土保持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水土保持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水土保持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和变化机理,水土流失时空分布和演变的过程、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典型生态脆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和治理模式,坡面降雨径流调控新技术,以及风沙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技术、小流域坝系相对平衡理论及指标体系、水土保持水沙效益评价、水土保持工作定额和各项技术标准等,并开展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建立起全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侵蚀预报模型,探索土壤侵蚀规律。三是加快“数字水土保持”建设。重点是将空间信息技术与监测网络结合起来,系统采集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与社会因子时空变化数据,建立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构建水土保持网络信息系统,确保互通互用,实现信息共享。四是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尽快建立和完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与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等之间的密切合作机制,大力推动生态清洁型示范流域、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加强面向基层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五是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有效整合、凝聚、协调各方面科技力量,构建起有效的科研、教学、生产紧密联系的科技协作平台,实现科技力量之间的高效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力,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并建立水土保持专家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推行重点建设项目专家咨询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六是强化水土保持基础工作。认真编制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构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立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健全的监测预报管理制度,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的服务职能,全面落实水土流失公告制度,使监测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七是加强国际合作项目与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吸收和消化国外水土保持科技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我国水土保持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鄂竟平 突出重点 加强科技 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张骅 陈谦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3、郝竹青 赵清侠 徐林飞 水土保持内涵和外延的解析与启示
4、周富春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5、刘震 尊重自然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6、管日顺 论水土保持与“四大安全”的关系
作者单位: 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
以上论文拽自《水信息网》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