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式标语,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标语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涉及各行各业。中国的标语很多,刷在墙上、挂在树上、甚至像广告牌一样矗立在街上,外国学者称“标语”应和“长城”、“熊猫”、“孔子”一样,列为代表中国的符号。同时,标语不仅是政府的专利,商家也会使用。二是标语内容有“污染”地区形象之嫌。一些地方的标语内容被时代所抛弃、言之无物、形式主义、粗俗者居多,有的甚至违背法律,不但造成大量浪费,甚至污染城镇“软形象”。比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放火烧山,牢底坐穿”明显和刑法相悖,还有“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光纤没铜,偷也没用”、“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等,可谓花样百出。三是存在标语崇拜症和依赖症,形式主义严重。中国十分重视标语的作用,任何工作几乎都要辅助性地制造宣传标语,记者采访的官员大都认为:在开展一项工作前,宣传标语是必要的前期工作。有些地方,宣传标语甚至成为了政绩考核标准之一。
历史上,标语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标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为制造强大革命声势、鼓舞革命热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电视、报纸不很普及的建设年代,标语同样起着宣传鼓舞的作用。尽管今天我们有了强大的媒体平台,然而在广大的农村,标语有时仍然发挥着一些作用,至少老百姓知道,政府现在要做什么工作了,或是正在做什么工作。
但是,我们的标语进入了一个误区,标语的主要制作者——政府,没有公平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制作标语时,出发点大多是从政府如何管理的角度,都是要求“群众如何做?不做会怎么样?”而没有考虑群众知情的需要,没有告诉群众“政府应该怎么做?不做会怎么样?”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标语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生硬、强迫、威吓,只是宣传群众的义务,没有主张群众的权利;只是宣传政府的权力,没有主张政府的义务。比如计划生育宣传,为什么不宣传夫妇有“避孕知情选择权”呢?以致于一些地区“一孩上环、二孩结扎”,让老百姓心生怨言;关于上访的宣传,为什么单单强调禁止违法上访,而不宣传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接访呢?还有过去为了催缴农业税费,不知写过多少标语,可是免交农业税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谁又见到了多少这样的标语,如此等等。
归根结底,一些地方在标语的宣传上,更多的是关注政府部门的利益,关注政府怎么方便管理?而于政府管理不利、利益冲突的条款,就大大回避,不以宣传,以致于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法律,老百姓通过标语是很难看到的,却可能是通过电视等途径获得。
因此,标语不一定是坏东西,时下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如何用,在于“为谁而贴”,为官员本身而贴,还是为群众本身而贴,这才是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