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三大工程图片(怀念中)
yeguiren
yeguiren Lv.11
2004年09月07日 14:32:01
只看楼主

刚刚离开都江堰不久,这些图片多多少少勾起了一些回忆如果大家要去都江堰旅游的话,记得以下的几个地方一定要去哦网上见得最多的一个地点 鱼嘴通常就认为是都江堰主体旁边是玉垒山从堰上有一条索道连接到玉垒山上这个索道又名: 夫妻桥 :)

刚刚离开都江堰不久,这些图片多多少少勾起了一些回忆
如果大家要去都江堰旅游的话,记得以下的几个地方一定要去哦

网上见得最多的一个地点 鱼嘴
通常就认为是都江堰主体
旁边是玉垒山
从堰上有一条索道连接到玉垒山上
这个索道又名: 夫妻桥 :)

1173345367795.jpg

免费打赏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2:44
2楼
  鱼嘴设在岷江出山后的一段弯道上,把江流划然中分中分为左右两支。左为内江,引江水进入
成都平原以供灌溉、航运之用;右为外江,为岷江自然走水河道。内江处于岖江河床弯道凹岸,外
江处于凸岸。冬春小水时节,岷江主流随弯道绕行,直指内江,内江可得六成以上的水量,外江只
得四成左右,自然形成“四六”分水;夏秋洪讯时节,鱼嘴前的江心沙洲被淹没,江流不再受弯道
制约,主流直奔外江,此时,外江进水在六成以上,而内江进水只有四成左右。

  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
回复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3:38
3楼
都江堰三大工程之一:宝瓶口
从南桥上可以直接看到
回复
fjw_ok
2004年09月07日 14:33:49
4楼
哥们远走高飞,谋求更大的发展了,怀念是
应该的,祝哥们在新的领域里一帆风顺!
回复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4:00
5楼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
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且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
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
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
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
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
回复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4:57
6楼
都江堰三大工程之一:飞沙堰
回复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5:09
7楼
  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
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
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

  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提”,后又名“减水河”,它固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
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
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
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
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
(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回复
yeguiren
2004年09月07日 14:36:37
8楼
呵呵
感谢fjw_ok大姐
我会努力的
发这个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工程出来给大家做设计作参考了(感觉理由还是蛮冠冕的)

回复
marvin97
2004年09月07日 15:46:04
9楼
不错啊,我在这里生活了到上大学离开,了解还不如你详细:),看得出图片是早几年的资料,还
比较保持了原貌,现在变化比较大了!
其实最让我怀恋的不是这个水利工程本身,而是小时候每年岁修的时候可以下河捉鱼!
呵呵,现在,恐怕是一去不复返啦!
回复
xianghui701
2004年09月08日 11:15:52
10楼
呵呵,照片赵德不错啊
我 去过一次都江堰,也看过你说过的那三个地方,不过怎么觉得不怎么样啊!还是看照片
爽!!
回复
lyx0143063091
2005年10月13日 20:52:42
11楼
来看张三峡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