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说明:看到本站不少资料被其它网站转载,甚是欣慰,因为他们无形中承认了本站资料的“权威性”,但也感到可悲,一是因为转载者未说明资料来源,二是因为有一些网友只求索取,不论回报,且还像小偷一样偷偷将资料偷走,不留痕迹......本人感慨万千,因此本帖稍作修改,不直接提供下载,请原谅。薄体连续截渗墙砼浇筑技巧开槽机连续成槽法修建混凝土薄体截渗墙(22---30cm)克服了其它工艺因跳跃式成孔,造成孔偏、孔斜、墙体不连续、墙体底部分离(俗称“裤裆叉”)。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影响墙体截渗效果等缺点。以连续成槽快、成墙质量高,成本低,施工便捷为优点,近几年在大江大河堤坝除险施工中得到应用,由于连续成墙每次进行泥浆下砼浇筑是多套导管同时进行,如何保证多套导管间砼面均衡上升,避免混凝土中夹裹泥浆给工程留下隐患,应做好以下几点。
编前说明:看到本站不少资料被其它网站转载,甚是欣慰,因为他们无形中承认了本站资料的“权威性”,但也感到可悲,一是因为转载者未说明资料来源,二是因为有一些网友只求索取,不论回报,且还像小偷一样偷偷将资料偷走,不留痕迹......
本人感慨万千,因此本帖稍作修改,不直接提供下载,请原谅。
薄体连续截渗墙砼浇筑技巧
开槽机连续成槽法修建混凝土薄体截渗墙(22---30cm)克服了其它工艺因跳跃式成孔,造成孔偏、孔斜、墙体不连续、墙体底部分离(俗称“裤裆叉”)。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影响墙体截渗效果等缺点。以连续成槽快、成墙质量高,成本低,施工便捷为优点,近几年在大江大河堤坝除险施工中得到应用,由于连续成墙每次进行泥浆下砼浇筑是多套导管同时进行,如何保证多套导管间砼面均衡上升,避免混凝土中夹裹泥浆给工程留下隐患,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理清砼配合比中各种原材料的关系
原材料的规格化是配合比中各种材料合理搭配保证机口砼达到质量的基础。由于截渗墙是直立的,两侧土体及临水面压力都不会对墙体产生大的挤压损坏,因此抗压不是截渗墙中的第一指标。进行配合比搭配时可适当加大砂的比例,在骨料中5---20mm的石料可平均配置,这样既满足抗压、抗渗指标,又可保证砼的和易性,便于砼在浇筑过程中泥浆下的扩散,保证导管间砼的相互掺合交融。
二、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关键
连续修建砼截渗墙重点在于多套导管同时浇筑。因此砼的坍落度、扩散度是保证各导管间砼交叉均匀上升的关键。在实践中,薄体截渗墙的砼坍落度应控制在20---21cm最好,此时扩散度已达到39---40cm。砼的搅拌应充分,水量宜少,谨防砼的“沥稀”。在导管间距3.5米时,砼面均匀上升0.8米,就可保证泥浆下砼的相互交叉,不会夹裹泥浆。而单套导管砼最大上升限度,不得超过1.2米。超出这个高度极易造成砼扩散时将淤积的泥浆压卷至斜面下,造成质量隐患。
三、导管埋深的合理性是保证砼面均衡上升的重要一环
导管在砼中埋的深浅应随着浇筑不断变化,在砼坍落和扩散稳定的情况下,导管埋深应有所控制,根据多年经验,砼距地面10米以下时,导管埋深以2---3米为宜。这时砼距地面较深。砼入导管冲击力大,扩散力强。距地面8米以上时由于砼面上淤积的泥浆浓度加大,重量增加,砼的冲击力逐渐减小,出导管扩散仅有翻升的力量,这时导管埋深应控制在4米。4米的埋深大于导管间距3.5米,便于砼在压力下的扩散掺叉上升,不致形成凹状,夹裹泥浆。在薄体混凝土截渗墙砼浇筑中,因导管较细不宜埋得过深,否则易造成起管困难,甚至弯曲拆裂,形成质量事故。
四、浇筑记录与绘制浇筑图
浇筑记录是通过测绳测量反映砼在槽内成墙的过程。但枯燥的数字不能把砼在槽内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的眼前,因此结合记录现场绘制一张涵盖墙体深度,导管长度、节数,砼浇入量,导管埋深米数,砼面上升高度,浇筑时间的彩图,可全面客观地反映浇筑过程。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分析情况,处理问题,随时掌握砼浇筑成墙的质量,特别是墙体深度超过30m时浇筑图应成为薄体截渗墙砼浇筑中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图可以确定浇入导管砼的数量,直观看到导管的埋深,及时拆除多余导管,从根本上消除了靠数字推测,凭经验施工造成导管拔脱,或埋入过深等现象,也保证了导管间砼面的均衡上升。
此外,截渗墙工程大部分选在险工险段和一些“老口门”处,历史上反复决口封堵给堤基深处留下许多隐患,成槽时这些隐患反映的不明显,而在砼浇筑过程中砼面上升的快慢、扩散的区域,在图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一旦过程出现问题,图就为处理事故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五、严格控制砼散落槽中、破坏泥浆
沿河道的淤土,经河水经年浸泡,含有盐碱成份。这些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对泥浆粘度和浓度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浇筑过程中少量砼散落在槽孔中,一方面对墙体形成质量影响,一方面水泥中的酸性成份破坏了泥浆中原有的构成,造成粘度急剧下降,土与水迅速分离后下落淤积在砼面上,给砼面均衡上升增加了压力,极有可能在扩散时夹压在砼中间,造成质量隐患。因此要采用必要的手段控制砼散落槽中,还可根据泥浆的变化加入有效成份,保证粘度,使浆液随砼面上升顺利排出槽外。
总之薄体混凝土截渗墙浇筑多套导管的工序是能否保证墙体质量的关键,现场技术人员除应做好浇筑记录观察施工过程外还应在“勤”上下手总结经验,分析现象。让此项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楼
土坝劈裂灌浆技术
土坝劈裂灌浆技术是提高坝体防渗能力和改善土坝应力状况的一种加固坝体的技术措施。其
技术要点为:1.运用坝体应力分布规律,用一定的灌浆压力,将坝体沿轴线方向劈裂,同时,灌
注合适的泥浆,形成垂直的防渗泥墙,并堵塞漏洞、裂缝或切断软弱层,以提高坝体的防渗能
力。2.劈裂灌浆的布孔,应按槽段等不同部位分别布孔设计。在河槽段,一般沿坝轴线单排布
孔,如果坝体普遍碾压质量不好时,可双排或3排布孔。在岸坡段和弯曲段,应适当缩小孔距,并
应进行布孔设计,确定灌浆方法。3.造孔深度应较隐患部位增加2~3米,泥墙的设计厚度一般可
采用5~20厘米,应根据土坝土质、坝高情况等合理确定。4.泥墙的设计容量,可根据不同的土
坝,不同的灌浆方法和浆液中粘粒含量多少提出要求,灌浆一年后应为1.4~1.6吨/立方米。
为加速浆液凝固和提高后期强度,可掺入适量水泥,水泥掺量可为15%左右,必要时通过试验确
定。5.灌浆允许压力应经计算和现场试验确定。灌浆应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和分序灌注。
该技术适用于坝高50米以内的均质坝和宽心墙坝。对于坝高50米以上的均质坝和宽心墙坝以
及窄心墙坝要经过充分论证后确定。
回复
13楼
崩岸治理新技术
如何解决大江大河的岸线崩塌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利工作者的难题。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究院、江西省长江干流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三方共同完成的棉
船洲崩岸治理试验工程,为这一难题找到了解决办法。日前通过水利部科技成果鉴定的这套新技
术,在江西九江的棉船洲崩岸段得到成功应用,治理效果显著。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类似九江工程条件的崩岸治理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编
者
设计 分块模袋固化砂浆和管袋 固化砂浆软体排抛石压重
棉船洲位于江西省彭泽县,是长江干流下游马河段内的一个江心洲。向棉船洲镇供电的过
江高压线铁塔位于临江滩地上。由于该段淤泥质黏土性状较差,加之受马矶挑流作用的影响,
岸滩崩塌严重,形成了3个宽度都在120米以上相连的大窝。虽连年抛石,但岸线却崩进不止,高
压线铁塔的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
针对上述情况,该护岸工程设计为水上护坎与水下护岸两部分,两者以设计枯水位为界,其
分界处为锚定沟。该试验段全长约600米(防护面积5万余平方米)。
水下护岸将试验工程段分为两部分。下游段的浅水区采用分块模袋固化砂浆排,深水区采用
充灌固化砂浆的软体排抛石压重方案。上游段内采取补抛石方案,在抛石脚部再抛一定数量的正
六棱体框架以降低水流的淘刷力。
分块模袋固化砂浆排采用以下方法:模袋排布用机织土工布,充灌固化砂浆后为20厘米厚。
分块模袋固化砂浆排长度为20米、宽13米。排体两边与中间分格均用双层8厘米加筋带缝制,每块
大排由纵、横加筋袋分成44个小块,以适应可能的岸坡地形变化。
在复合土工布管袋软体排的设计上,考虑到软体排具有反滤与强度的双重要求,将排布设计
成下层机织布、上层无纺布的双层复合土工布。在软体排上沿横向(垂直水流方向)布置3条分段
充固化砂管袋,管袋直径0.32米、总长55~70米。两侧边缝在复合排布上,深水排头处有两节需
增加横向充固化砂管袋。沿纵向(顺水流方向)每隔5米布置1条分段固化砂管袋,管袋直径0.32
米、总长10米,两侧边缝在复合排布上。在每个分段充砂管袋的一头缝1个直径20厘米、长30厘米
的袖口,作为灌砂口。考虑到水下铺排施工的要求,每块排体不宜过大,设计成纵向13米宽,横
向55~70米长。
水上护坎水上护坎采用带锚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嵌混凝土锁块垫土工布或砌石护坎措施。
带锚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设计——根据锚定沟高程可确定框架梁(20厘米×40厘米)低
梁的高程为8.5~9.5米,框架梁底梁长取50米为一个结构整体,每隔10米有一根斜梁,所有梁
下均设置锚桩。
排水明沟与盲沟的设计——在护坎的变坡处应设置顺水流方向的明沟排水系统,在一定范围
内,每隔5米开挖一条排水盲沟。垫土工布或碎石反滤层——布置好排水盲沟后,在其上铺设土工
布反滤,将框架内整个坡面都覆盖起来,在砌石护坎中采用碎石、砂反滤层。混凝土预制锁块的
设计——预制混凝土块尺寸为50厘米×50厘米×12厘米,两腰部有梯形槽,腰部宽为36厘米,以
便自锁。
工程观测工程观测有岸坡位移观测、地下水位观测及水下地形观测,共设计了17个位移观测
点、2个地下水位观测断面(6个测压井)及32个水下地形观测断面。
应用 经受住了汛期和汛后的考验
该工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论证了传统抛石散体护岸的缺陷和软体排抛石压重整体平顺护岸
的优越性。针对棉船洲崩岸段水流深而湍急等特点,根据护岸工程水下、水位变动区和水上不同
位置的防护要求,设计人员提出了分段分区的分块模袋固化砂浆和管袋固化砂浆软体排抛石压重
的整体防护方案,具有创新性,解决了软基上模袋混凝土易断裂和大量抛石对经济与环保不利的
问题;同时还成功地解决了水深、流急条件下在已经抛石的河床上进行拖排施工的技术难题;将
砂浆充灌由水下作业变为水上充灌,克服了工期短及水位上涨的困难。此外,在沙质土壤河岸的
护岸工程施工中,用土工织物排布将等待铺排的坡脚泥土覆盖保护是一种有效的防风浪措施。
该试验工程经过了汛期高水位和汛后低水位的考验,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室)
回复
14楼
膜上灌水技术
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栽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即利用地膜在田
间灌水,水在地膜上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放苗孔或膜缝慢慢地渗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浸润灌溉,
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膜上灌水技术适合各种地膜栽培作物。膜上灌形式很多,
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种:
1.平铺打埂膜上灌,也叫高垄低膜细流沟畦膜上灌。是利用铺膜条播机在前面装上打埂器,
刮去地表5~8厘米干土,使膜床两侧筑起15~18厘米高的埂垄,形成一个条沟畦。2.开沟扶埂膜
上灌。这种形式是用铺膜机把地膜铺在地表,两侧埋入地下。灌水前在两膜之间用开沟器开一条
沟。3.翘边扶埂膜上灌。将地膜铺成梯形断面(两边翘起5厘米埋入土内),埂高15~18厘米。
可用膜上灌铺膜机一次完成。4.沟内膜上灌。把土地整成垄沟,沟深25~30厘米。将地膜铺在沟
底和土垅两边。5.膜缝灌。这种形式与前面沟内膜上灌的铺膜方法相反,把地膜铺在垄背上,相
邻两膜在沟底形成灌水缝隙。6.平铺压边小块田内膜上灌。实行塑膜栽培时将地膜平铺压土,通
过放苗孔以及地膜缝渗水灌溉。
膜上灌的节水机理。1.可有效杜绝深层渗漏损失。由于膜上灌是通过放苗孔或膜缝灌水,土
壤垂直受水面积小,仅为总面积的13%~15%,因此深层渗漏少。2.田间无效水分蒸发减少。由
于地膜覆盖避免了棵间土壤表面蒸发,保墒效果好。3.采用膜上灌杂草少,减少了杂草耗水。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证明,棉花采用膜上灌一般可节水30%左右,增产5%~8%。此
外,由于灌水定额降低,对防止因灌溉造成的地下水位上升及土壤次生盐渍化也有很大作用
回复
15楼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
不停歇。如果因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则停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凝
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捣完毕。规范规定一般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当待混凝土抗压强
度不低12千克每平方厘米时,才能继续浇捣。因为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水泥经拌和后2小时开始
初凝,但还不具备强度,如继续浇捣会使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因受震动而破坏凝结作用,所以必须
待混凝土能够抵抗外来震动时,允许继续浇捣,这时两层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
水工建筑物的构件混凝土工作量都比较大,一次浇筑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基础与上部结构一
般都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再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因模板工作
量大,支模时间较长,有的长达2天。这样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如不加处理,
势必影响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缝应认真处理。
过去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采取人工凿毛、刷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这些办法都行
之有效,但是冲毛的时间随气温而异,春秋季节,在浇筑完毕后10~16小时开始;夏季掌握在6~
10小时;冬季则在18~24小时后进行。如果时间掌握得不好,过早会使混凝土表面松散或冲击表
层混凝土;过迟则混凝土已硬化,不仅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也加大了凿毛、排清
和清洗的工作量,影响施工进度。
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用“栽石法”处理施工缝。具体做法是:当基础
混凝土浇捣完之后,应立即在基础与上部墙接触面的部位,将事先洗好浇筑混凝土用的碎石子栽
到已浇捣好的混凝土里面,石子栽深为碎石子直径的2/3左右,栽石面积约占接触面的2/3以
上。等待混凝土终凝后(夏季一般在14~20小时),用铁钩钩去栽石缝之间混凝土表面的乳皮,
使其露出沙粒。在支模板之前,将其冲洗干净,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铺一层2~3厘米与混凝
土同号的水泥砂浆,以利于上下层新老混凝土之间黏结,保证构件的整体性和防渗性。
用“栽石法”处理施工缝,一个人只用10多分钟就能栽完10多平方米的面积。在几个施工工
地推广,很受施工单位的欢迎。
“栽石法”处理混凝土施工缝,简单易行,既省工、省料,又不破坏混凝土结构,又有利于
新老混凝土的胶结质量,是保证构造物整体性良好的有效措施
回复
16楼
气力泵在生态清淤中的应用
□夏函杰 张雄金
河湖清淤的方式很多,水下施工的机械种类也很多,但实施生态清淤,对于削减内源污染整
治湖区底泥,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打下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清淤的主要要求
(1)彻底清除存在于淤泥表面(水上界面)以上的一层对水体造成危害的胶体状悬浮质及被
污染的底泥。(2)在实施清淤作业时,禁止由于施工机械作业而造成悬浮质的再悬浮和扩散所造
成的二次污染。(3)在清除有害泥层的同时,要保护下层底泥不被破坏,以利恢复水生植物、水
生生物种群的生态重建。(4)淤泥处置:清淤过程中要做好淤泥和退水水质的监测,对受重金属
污染的底泥单独堆放。为减少排泥场尾水二次污染,需要采取增加污染物质沉淀的措施,降低再
次排入水体的污染物量。如拉开排泥口与溢流口之间的距离,设立隔堤增加水流回旋,排泥场
内、排泥场之间间歇轮流施工,以增加沉淀时间;排泥场水面抛植水生植物等。
为达到生态清淤,气力泵清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施工方式和机械种类。气力泵清淤说得形象
一点,就像家庭中使用的吸尘器,有清除尘土的作用,而不会造成尘土污染。生态清淤的施工期
一般选择在冬初至春末,即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这一时期湖泊水位低、风浪小、水体交换缓
慢,沉积物基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气力泵在太湖生态清淤中的应用
2002年3月,有关部门用气力泵疏浚船在太湖进行了生态清淤示范工程施工。针对这次太湖清
淤中的工况条件,施工人员首先进行测量放样。按每3米宽的间隔(铲头宽3.5米)设置岸标及浮
标。排泥管采用直径180毫米(内径)MC尼龙管。由于是浅水疏浚,他们将泥缸在船艏平行排列,
配上比泵体宽的一体式大型铲头,泥泵安装在导架上,导架的上下可随时调节并根据浚深要求固
定在相对位置,这样可保证疏浚泥层厚度的精确性。船舶的定位及前后左右的移动均由锚、锚
缆、卷扬机来控制,一共配置4台卷扬机,2台前进、2台拖返。当一次完成规定的推挖长度后,将
船拖返到起始点横移3米后再向前推挖,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每次平均吸泥层厚为25厘米,推进速度每分钟1~3米。配置2台P1050空压机,每台产气量为
每分钟29.5立方米。施工过程中分别进行了3种不同排距的排泥气压和出泥口浓度的测试。结果
显示,排泥气压与排距成正比,出泥深度变化不大,基本相同。同时反复进行了0.5米、1.0
米、1.5米3种不同水深条件下吸泥作业时周边水体扰动及悬浮质有无扩散的观测。实践证明,由
于气力泵的清淤方式是真空负压吸入式,水下吸泥头部无转动部件,且前进速度为每分钟1~3
米。因此既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剧烈扰动,更不会形成悬浮类胶体状物质的再悬浮和扩散,从而
彻底避免了疏浚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通过这次试验性示范工程,并按计划对整个气力泵疏浚系统进行了多方位的现场试验,取得
了大量翔实的数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试验性示范工程开创了太湖生态清淤的先河,为今
后太湖及全国同类型湖泊的整治起到了示范作用。总结这次试验性示范工程,有如下体会:(1)
要着力解决淤泥中的垃圾处理问题。经过统计,淤泥中的垃圾含量在湖泊边缘和航道周边较其余
水域多,最高达到0.02%,垃圾的成份五花八门,其中80%以上是塑料袋、编织袋,这些垃圾很
难降解,极易堵塞进泥口,是今后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难题。(2)如借鉴绞吸船的方式,采用左
右摆动,呈现扇形向前推进,效率会更高一些。(3)湖泊面积大、工程量大,采用吸排量大的气
力泵效果更好。
回复
17楼
小型水泵的选择与使用
--------------------------------------------------------------------------------
中国水利报 2003-02-27
近年,我国农用水泵的社会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以潜水泵、自吸泵等为代表的小型农
用水泵,由于价格低、易操作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但是,由于小型水泵的生产厂家众多,
技术力量良莠不齐,致使产品质量优劣悬殊。再加上操作、使用不当等因素,使为数不少的用户
产生了新的烦恼,甚至经济上出现了不少的损失。据统计,目前我国农用水泵每年生产数量的一
半用来更换报废产品。因此,如何选择到一台经久耐用、称心如意的水泵和怎样延长水泵的寿命
就成为广大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选择标准化水泵
(一)何谓标准化水泵
标准化水泵就是国家根据ISO的要求,制定、推行的最新型号的水泵。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
重量轻、性能优、易操作、寿命长、能耗低等。它代表着当前水泵行业的最新潮流。
(二)如何选择水泵
用户选择水泵时,最好是到农机部门认可的销售点,一定要认清生产厂家。建议优先考虑购
买充水式潜水电泵,并且看清牌号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千万不能购买“三无”(即无生产厂家、
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证)产品,否则出现了问题,用户将束手无策。
(三)什么牌水泵好
作为用户,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很难定夺,最好的方法是咨询水泵方面的行家。如果
实在无人咨询,不妨去咨询一些老的水泵用户,尤其是那些与自己使用条件相近者,买这些用户
信得过、质量可靠而又比较成熟的产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同时,应根据当地的电源情况
来决定用单相泵或三相泵。
二、选择满足扬程要求的水泵
(一)水泵扬程选择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
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
米。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
使用会更经济。但并不是一定要求绝对相等,一般偏差只要不超过20%,水泵都能在较节能的情
况下工作。
(二)铭牌扬程多大为好
选择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的一台水泵,往往会不能满足用户的愿望,即便是能抽上
水来,水量也会小得可怜,甚至会变成一台无用武之地的“闲泵”。是否购买的水泵扬程越高越
好?其实不然。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
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三、选择合适流量的水泵
水泵的流量,即出水量,一般不宜选得过大,否则,会增加购买水泵的费用。应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如用户自家吃水用的自吸式水泵,流量就应尽量选小一些的;如用户灌溉用的潜水泵,
就可适当选择流量大一些的。
四、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掌握使用方法是延长水泵寿命、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
(一)对于潜水泵
启动前应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泵轴的转动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卡死现象;叶轮的位置是否正
常;电缆线和电缆插头有无破裂、擦伤和折断现象等。运行中要注意观察电压的变化情况,一般
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以内。另外,水泵在水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应尽可能选在水量充沛、
无淤泥、水质好的地方,垂直悬吊在水中,不允许横放,以免陷入泥中或被悬浮物堵塞水泵进
口,而导致出水量锐减甚至抽不上水来。
(二)对于自吸泵
应尽可能放置在通风较好的地方运行,以利于快速散热,降低电机温度。否则,长时间运
行,极易烧毁电机。如某农户在使用自吸泵时,由于没有拿掉覆盖在电机上塑料薄膜,致使电机
过热,烧坏了线圈。另外,在启动前,一定要检查泵体内的存水量,否则,不仅影响自吸性能,
而且易烧毁轴封部件。在正常情况下,水泵启动后3~5分钟即应出水,否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三)水泵维修
当水泵一旦出现了故障,切忌自己动手拆卸。因为自己拆卸时,一是不知故障在何处而造成
盲目地乱拆一通;二是无专用工具而往往损害了本来完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办法是到有经验、有
规模的维修点维修,并及时更换“超龄”零部件及某些易损件。正常情况下,水泵每半年应维修
一次,杜绝带“病”工作。
(四)非使用期存放
在非使用期,应及时将水泵提离水源,并排空泵内积水,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然后将其放置
干燥处,有条件的用户也可以在水泵的重点部位涂上黄油,在轴承内加上润滑油,以防零部件锈<
回复
18楼
植树造林时怎样防治水土流失
近几年来,各地的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但个别地方由于植被品种、种植技术或管理等问题,
水土流失仍较严重。作为水土保持工作者,笔者曾到一些乡镇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在植树造
林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人为水土流失。
产生原因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在植树造林中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开挖树蔸,大量松土造成水土流失。由于种树开挖树蔸破坏了土层原有的稳定,在客观
上给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加上一些地方山坡较陡,松土堆放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弃土下滑。二
是种植品种搭配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地方在植树造林时不注意“乔-灌-草”相结合,品
种搭配很不合理。三是只管种树种草忽视管理,成活率低造成水土流失。个别地方对种植的树木
缺乏有效管理,“年年植树不见林”,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产生。四是没有科学规划、随意种植造
成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也需要科学规划,特别是林果业开发动土量较大,必须进行等高种植,否
则容易在整好山地后加剧泥土下滑。
怎样防治
一是要科学规划。在植树造林时必须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松土。在地势平整、土壤
瘠薄的地方,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可以采取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种植,水土流失较重的地方则应
该密植。二是要合理开挖树蔸。在开挖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弃土的堆放,尽量放在树蔸上方及地
势平坦处,以减少泥土下滑。三是要因地制宜、科学搭配。要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如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造林应以营造混交防护林为主。在梁峁硬质地适宜栽种
的树种主要有油松、杜松、木荷、沙棘。在土层较厚,结构较疏松的梁峁凹地适宜的树种有油
松、杉树、木荷、苦楝等。在盐碱地段可选用胡杨、柽柳等造林。最好种植本地土生灌木及植
物,尽量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并尽快实现林地郁闭。四是要尽量做到等高种植。这样可
以逐级拦截,减少水土流失。五是要加强对所种林木的管理,确保成活率。植树造林必须注重质
量,确保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避免“年年植树不见林”的现象。
(李文煜)
回复
19楼
小河道疏浚怎样弃土
在小河道疏浚中,疏浚弃土的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工作。浙江省温岭市自1999年6
月开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疏浚河道1494公里,清淤、挖土1500万立方米。若这些淤泥
全部借用土地堆放,将损失土地2.26万亩,且需土地补偿费用9000万元。在疏浚实践中,温岭市
采取市场化手段,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解决疏浚弃土的多种形式。
一是卖土还泥,以土养河。在河道疏浚中,一些地方根据本地泥土适宜于制砖的实际,按照
河道疏浚规划,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在河道两岸离河岸5米左右的地方,有计划地先行取土,根
据疏浚土方量形成一条宽约4.5米、深约1.25米的壕沟,然后将取出的泥土卖给砖瓦厂,而疏浚
上来的淤泥则直接填补在沟里,并加以平整,既达到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又能有效保护良
田,还可开辟河道疏浚资金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农民负担。温岭市沿海的新街镇、镇海乡
等地,每立方米泥土价格在20元左右,而疏浚成本约每立方米8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全市约
10%的淤泥可用此方法进行处理。
二是泥浆灌田,肥田沃土。河泥中富含氮、磷、钾元素,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在河道疏
浚中,可把河泥稀释、过滤,再用泥浆泵直接输送到稻田里,进行肥田沃土,既可有效解决大量
弃土,降低疏浚成本,又能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肥力。这种方法的适用性较广,凡河泥中杂
质含量少,且又方便泥浆输送的地方均可采用。操作中要注意泥浆均匀输入,厚度控制在10~15
厘米,每亩约输入泥浆66~90立方米。待泥浆沉实后,插入秧苗,绿肥田不再施化肥,冬闲田每
亩仅施25公斤左右的氮肥即可代替1300公斤的绿肥。温岭市试验后发现,秧苗插种后分蘖较快,
有效穗数增加,植株抗倒能力增强,结实率提高,早稻平均亩产增加了25.8公斤。
三是平整土地,盘活利用。在河道疏浚中,可把泥浆用来平整土地,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
盘活利用。温岭市在五湾河、严家浦河疏浚中结合土地整理,将疏浚淤泥稀释后直接输送到坑洼
的田块上,共平整土地856亩,解决疏浚弃土28万余立方米,节约疏浚费用149.8万元,同时降低
了平整土地的费用。土地整理后,昔日无法耕种而荒芜的地块变成了“抢手田”。
四是抬高田面,抗涝保收。针对一些地方因地下水超采而造成地表沉降、农田无法耕种的实
际,可以采取河道疏浚与治理田面沉降相结合的方法,抬高田面,改善农田的耕作条件。温岭市
在双桥河疏浚中,利用7.38万立方米的淤泥,对138亩“水下田”进行抬高,使农田恢复耕作。
操作时先筑好1.5米高左右的弃土场围堰,再把河泥稀释用泥浆泵输入到弃土场里。在输入过程
中要在泥浆泵的进出口端安装滤网,并适时移动滤管出口端,使泥浆均匀输入。采用这种方法,
可使田面抬高0.5~0.7米。
对于集镇过境河段中杂质含量较高的淤泥,可采取填埋法,用来造路、护砌河岸等。
回复
20楼
苜蓿生物护坡技术
苜蓿生物护坡技术就是利用苜蓿喜温暖、耐旱、适应性强、匍匐地面、着地生根等特点,在整
修加固好的大堤内、外坡面种植白花苜蓿或紫花苜蓿,在堤顶、堤脚处植树固角,使大堤变成一
条绿色长廊。另外,苜蓿草质优良,每年可收获3~4茬,每亩可产干草800公斤。按能量计算,
1.6公斤苜蓿干草相当于1公斤粮食能量,是很好的家畜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整平坡面,合理密植。
苜蓿播种期与冬小麦基本一致,播种前要对大堤坡面进行清理、整平,表层划锄。根据苜蓿
的生长特性,每公顷用种为12~15公斤,可以将草种、肥料、保水剂、黏合剂、植物纤维覆盖物
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液力喷播机将其喷播到坡面上。此法适合在人员少、堤段长的区域。
也可沿坡面横向开沟播种,播种前,浅施底肥,行距控制在15~20厘米,播前若坡土含水量较
低,可喷洒少许水,以促进种子萌发。
设置集水沟。进行苜蓿护坡时要考虑到堤顶硬化路面的雨水排泄,从而把生物护坡与工程措
施结合起来。可通过设置坡面集水沟把雨水汇集到堤脚泄水沟,通过泄水沟排到规划的沟道。集
水沟的间距可根据当地暴雨强度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30~40米,内外坡的集水沟交错设置,保
证排水的均匀性,避免雨水集中冲刷堤肩。集水沟要以实用、美观、造价低为前提,可选择宽浅
式砌块槽或预制混凝土U形槽。
管理保护。为避免出现违章放牧,啃青、窃割等现象,水利、林业、农牧业及沿岸有关乡镇
政府应在上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苜蓿护坡管护组织,科学规划,共同实施。采取承包、拍
卖等形式,本着“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加强苜蓿护坡管理。大堤土壤一般比较贫瘠,为确
保苜蓿正常生长,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喷施适量的无机肥料,每公顷可喷施225公斤磷酸铵和450
公斤尿素。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利用移动式喷灌机进行喷灌。在喷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喷灌强度、匀度和打击强度,防止造成坡土流失,喷灌强度一般控制在每小时3.5毫米~5毫米。
在管理过程中还应注重“植检”工作,预防病虫害,促进苜蓿规模化发展。
(李彦德)
回复
21楼
沟头治理双层围堰技术
沟道不仅本身直接产生水土流失,而且还是泥沙下泄的通道。它不同于坡面和田地,要想完
全杜绝水土流失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沟头、沟岸、沟底、沟口采取多层次立体拦截方能奏
效。而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控制沟头延伸,控制沟岸扩张。修建沟头沟岸双层围堰便能达到这一目
的。
双层围堰由主围堰和副围堰组成。主围堰距沟边2~3米,副围堰到沟边距离一般不超过0.5
米。主副围堰之间要根据地形打横埂,隔成小水平格田,并在格田里种植柠条或沙棘等根系发达
的灌木或牧草等。双层围堰的类型,可根据沟的不同形状来确定。对于U形沟,沟壁呈悬崖,沟边
地面平坦,副围堰距沟边2~3米,有一层即可。对于V形沟,沟边地形较复杂,副围堰可修筑多
层,以利于平整格田。
主围堰的高度设计,必须考虑能安全拦蓄沟头以上集水面积的径流,因此修建围堰之前要确
定沟头以上集水面积和径流量,因地制宜。副围堰埂高一般采用0.4~0.5米。地形低的地埂可
高些。反之亦然。要尽量高低一致。主、副围堰之间的横梗,可和副围堰埂高一样,或稍低一
点。副围堰不起拦蓄径流的作用,只拦截主、副围堰之间的降水使之不进入沟道。种植根系发达
的灌木或牧草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切能力,不易坍塌。年久之后,即使沟岸坍塌也只是副围堰随
之毁坏,并且岸坡将形成安全坡角,而主围堰仍完好无损,径流仍不会进入沟道,从而使工程效
益能够得到长期发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