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实用技术
静振
静振 Lv.12
2004年09月03日 13:09:41
只看楼主

编前说明:看到本站不少资料被其它网站转载,甚是欣慰,因为他们无形中承认了本站资料的“权威性”,但也感到可悲,一是因为转载者未说明资料来源,二是因为有一些网友只求索取,不论回报,且还像小偷一样偷偷将资料偷走,不留痕迹......本人感慨万千,因此本帖稍作修改,不直接提供下载,请原谅。薄体连续截渗墙砼浇筑技巧开槽机连续成槽法修建混凝土薄体截渗墙(22---30cm)克服了其它工艺因跳跃式成孔,造成孔偏、孔斜、墙体不连续、墙体底部分离(俗称“裤裆叉”)。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影响墙体截渗效果等缺点。以连续成槽快、成墙质量高,成本低,施工便捷为优点,近几年在大江大河堤坝除险施工中得到应用,由于连续成墙每次进行泥浆下砼浇筑是多套导管同时进行,如何保证多套导管间砼面均衡上升,避免混凝土中夹裹泥浆给工程留下隐患,应做好以下几点。

编前说明:看到本站不少资料被其它网站转载,甚是欣慰,因为他们无形中承认了本站资料的“权威性”,但也感到可悲,一是因为转载者未说明资料来源,二是因为有一些网友只求索取,不论回报,且还像小偷一样偷偷将资料偷走,不留痕迹......
本人感慨万千,因此本帖稍作修改,不直接提供下载,请原谅。


薄体连续截渗墙砼浇筑技巧

开槽机连续成槽法修建混凝土薄体截渗墙(22---30cm)克服了其它工艺因跳跃式成孔,造成孔偏、孔斜、墙体不连续、墙体底部分离(俗称“裤裆叉”)。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影响墙体截渗效果等缺点。以连续成槽快、成墙质量高,成本低,施工便捷为优点,近几年在大江大河堤坝除险施工中得到应用,由于连续成墙每次进行泥浆下砼浇筑是多套导管同时进行,如何保证多套导管间砼面均衡上升,避免混凝土中夹裹泥浆给工程留下隐患,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理清砼配合比中各种原材料的关系

原材料的规格化是配合比中各种材料合理搭配保证机口砼达到质量的基础。由于截渗墙是直立的,两侧土体及临水面压力都不会对墙体产生大的挤压损坏,因此抗压不是截渗墙中的第一指标。进行配合比搭配时可适当加大砂的比例,在骨料中5---20mm的石料可平均配置,这样既满足抗压、抗渗指标,又可保证砼的和易性,便于砼在浇筑过程中泥浆下的扩散,保证导管间砼的相互掺合交融。

二、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关键

连续修建砼截渗墙重点在于多套导管同时浇筑。因此砼的坍落度、扩散度是保证各导管间砼交叉均匀上升的关键。在实践中,薄体截渗墙的砼坍落度应控制在20---21cm最好,此时扩散度已达到39---40cm。砼的搅拌应充分,水量宜少,谨防砼的“沥稀”。在导管间距3.5米时,砼面均匀上升0.8米,就可保证泥浆下砼的相互交叉,不会夹裹泥浆。而单套导管砼最大上升限度,不得超过1.2米。超出这个高度极易造成砼扩散时将淤积的泥浆压卷至斜面下,造成质量隐患。

三、导管埋深的合理性是保证砼面均衡上升的重要一环

导管在砼中埋的深浅应随着浇筑不断变化,在砼坍落和扩散稳定的情况下,导管埋深应有所控制,根据多年经验,砼距地面10米以下时,导管埋深以2---3米为宜。这时砼距地面较深。砼入导管冲击力大,扩散力强。距地面8米以上时由于砼面上淤积的泥浆浓度加大,重量增加,砼的冲击力逐渐减小,出导管扩散仅有翻升的力量,这时导管埋深应控制在4米。4米的埋深大于导管间距3.5米,便于砼在压力下的扩散掺叉上升,不致形成凹状,夹裹泥浆。在薄体混凝土截渗墙砼浇筑中,因导管较细不宜埋得过深,否则易造成起管困难,甚至弯曲拆裂,形成质量事故。

四、浇筑记录与绘制浇筑图

浇筑记录是通过测绳测量反映砼在槽内成墙的过程。但枯燥的数字不能把砼在槽内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的眼前,因此结合记录现场绘制一张涵盖墙体深度,导管长度、节数,砼浇入量,导管埋深米数,砼面上升高度,浇筑时间的彩图,可全面客观地反映浇筑过程。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分析情况,处理问题,随时掌握砼浇筑成墙的质量,特别是墙体深度超过30m时浇筑图应成为薄体截渗墙砼浇筑中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图可以确定浇入导管砼的数量,直观看到导管的埋深,及时拆除多余导管,从根本上消除了靠数字推测,凭经验施工造成导管拔脱,或埋入过深等现象,也保证了导管间砼面的均衡上升。

此外,截渗墙工程大部分选在险工险段和一些“老口门”处,历史上反复决口封堵给堤基深处留下许多隐患,成槽时这些隐患反映的不明显,而在砼浇筑过程中砼面上升的快慢、扩散的区域,在图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一旦过程出现问题,图就为处理事故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五、严格控制砼散落槽中、破坏泥浆

沿河道的淤土,经河水经年浸泡,含有盐碱成份。这些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对泥浆粘度和浓度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浇筑过程中少量砼散落在槽孔中,一方面对墙体形成质量影响,一方面水泥中的酸性成份破坏了泥浆中原有的构成,造成粘度急剧下降,土与水迅速分离后下落淤积在砼面上,给砼面均衡上升增加了压力,极有可能在扩散时夹压在砼中间,造成质量隐患。因此要采用必要的手段控制砼散落槽中,还可根据泥浆的变化加入有效成份,保证粘度,使浆液随砼面上升顺利排出槽外。

总之薄体混凝土截渗墙浇筑多套导管的工序是能否保证墙体质量的关键,现场技术人员除应做好浇筑记录观察施工过程外还应在“勤”上下手总结经验,分析现象。让此项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费打赏
静振
2004年09月03日 13:02:23
22楼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
的。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
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像在
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混凝土拌和物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
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
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
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为固相(水)。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
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
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

  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
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旱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
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
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
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
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
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
愈长,强度损失愈小。

  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
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
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
损失。
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
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临界强度,各国规定
取值不等,我国规定为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也不得低于35千克每平方厘米。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
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
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少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
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
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
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4种方法。

  调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①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
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
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②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
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③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
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
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④掺加早强
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
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⑤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
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蓄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
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
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
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外部加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
回复
静振
2004年09月03日 13:02:53
23楼
稻田里怎样养鱼

  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并改善通气
和光照条件,还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在一般情况下,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
的2~3倍。比单纯种植水稻,可节约人工、肥料、农药,水稻能增产10%~15%;比单纯养鱼,
可节约饲料和水、土地等。

  养鱼的稻田必须要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土质以黏壤土为好,这种土壤可
以保水保肥不坍塌。另外,稻田的进水排水系统要齐全通畅,便于操作。具备条件的稻田可在插
秧前进行改造,建设田间工程,包括环沟、田间沟、鱼坑、堤坝、进排水口及拦鱼网等。常用模
式有3种:一是宽沟高坝式。沿稻田边沿挖一道环沟,宽2~3米,深1.2~1.5米,用挖出的土在
环沟外侧筑坝,以防水溢时鱼苗外逃。鱼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二是传统模式。在田
间每隔5~8米开挖一条宽0.3米、深0.4米左右的鱼沟,并纵横交错,沟沟相连。再挖几个几平
方米大小的鱼坑,以备插秧前放养鱼苗和烤田时存鱼。三是改良模式。开挖一条宽1~1.5米、深
0.6~0.8米的环沟,筑1米左右高的坝。

  鱼的品种应根据稻田条件、经济实力、技术经验以及饲料来源而定,既可养常规鱼类,也可
养名优稀特品种,既可养鱼种也可养成鱼,还可养观赏鱼。鱼种放养一般分冬春放养和夏季放
养。能耐低温的鱼类宜于冬春放养,可放养在事先挖好的鱼沟鱼坑内;不耐低温的鱼则宜于夏季
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水体大小、管理水平、饲料来源而定,但放养密度要比池塘养殖时小。

  稻田养鱼要想获得高产高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合理选择种养品种。水稻应选用耐
大肥大水、茎秆粗硬抗倒伏、高产抗病的中晚熟品种。选鱼种时应考虑市场需求,瞄准消费者口
味,尽量放养需求量大、价值高的名优稀特品种。二要充分考虑饲料来源。虽然在稻田中不投饲
料也可养鱼,但产量很低。据测算,每亩稻田的天然产鱼力只有10公斤左右。若要大幅度提高产
量,必须不断地投料,饲料的使用与池塘养鱼基本相同。三要注意调节水质。由于田间水蒸发和
渗漏,加上施肥和残饵、鱼类粪便的作用,稻田里的水会不断发生恶化,酸性增加,溶氧减少,
所以要密切注意改良水质。可采用冲换新水、施用生石灰水、适当施用化肥等方法来解决。稻田
平时要保持5~10厘米的水深,春秋季每7~10天换一次水,夏季3~5天换一次水。每隔15~20天
要施用一次生石灰水。四要正确处理种稻和养鱼的矛盾。在种稻和养鱼之间也存在矛盾,养鱼需
要水多,水稻需要烤田;水稻需施肥打药,但又影响鱼苗生长安全。所以要注意解决两者之间的
矛盾,烤田时可先疏通所有鱼沟,缓慢放水,让鱼群进入鱼沟鱼坑内。追肥时可以把水放浅,施
肥要量少次多,不要直接撒到鱼沟鱼坑中。施用农药时则要尽量选用对鱼类较安全的品种,不得
已使用毒性药时可采用排水打药法,轻毒性药采用深水打药法,必要时分期分片打药。
(杨传灵)
回复
静振
2004年09月03日 13:03:37
24楼
板栗生姜套种技术

  板栗套种生姜是一项简单高效的实用技术,它充分利用了两种植物的互补效应。生姜耐阴不
耐强光,大田栽培需要遮阴,而栗树则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另外,生姜绝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土壤
上层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内,而板栗的根系主要分布土壤下层80厘米左右,两者互不干扰。套种
还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延长径流时间,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
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丘陵、平原、河滩板栗园均可套种生姜。套种方式可分为3种:1~3年生幼树一般两行栗树间
套种4~5行生姜,3~5年栗树两行栗树间套种3~4行生姜,成龄栗树两行栗树间套种2行生姜。套
种时,行距一般为50厘米,密植园株距为25~30厘米,稀植园为18~22厘米。套种前要施足底
肥,一般在冬季结合栗树管理进行,也可在播种前进行。施肥沟距50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15
厘米。一般每亩栗树套种带施优质厩肥2000~35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套种带施足肥
后,栗树可酌情减少施肥。要选择姜块肥大、光亮、无病虫害冻害的健康姜块做种姜,再把选出
的种姜晾晒一两天,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左右,经过20~30天幼芽长到0.5~1.5厘米
时即可播种。

  当本地春季地温稳定在16摄氏度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前1~2小时浇一次底水,水量不宜太
大。接着就可把姜块直插入泥中,姜芽向上,然后覆上一层4~5厘米厚的土。播种后,要加强姜
田管理。北方春末夏初天气比较干旱,而这正是生姜的幼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
右,注意及时给栗园浇水。同时可以及时进行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生姜根系发育。北方地
区立秋之后,生姜便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次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80%,如遇干旱应浇大
水,既可以促进生姜根茎生长,又能增加板栗的质量和产量。立秋前后,既是生姜枝叶和根茎生
长的转折期,也是栗蓬的速生期,此时应对两者同时进行追肥。每亩栗园套种带用饼肥30~40公
斤,复合肥15~20公斤或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并且及时结合浇水进行3次培土,把垄
面培宽培厚。在生姜生长期间,还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人工捕捉等方法,综
合防治生姜病虫害。

  套种的生姜一般可在10月中下旬初霜之前收获,嫩姜则可在白露至秋分时节进行。

(李永耐 )
回复
静振
2004年09月03日 13:04:22
25楼
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为防止江堤河坝的水土流失,维护边坡稳定,常用砌筑石块法加以解决。对
于设计标准高、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堤坝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有一种基坑边
坡支护的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在维护边坡稳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现以安徽省阜阳建行
的综合大厦工程为例,介绍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该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第一层为淤泥土,层厚平均为6.2米;第二层为黏土
层,层厚为2.7米左右;第三层为粉土层,层厚为1.5~2.3米。主楼地下工程需开挖土方6.2
米深,基坑的边坡稳定性很差。通过详细论证,决定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来解
决这个问题。

  该工程的土钉墙具体设计如下:根据现场地质地形条件,其坡面的坡度取1∶1,坡内的土钉
采用直径为14毫米的钢筋,长为1.5~3.0米之间,间距为0.6~1.0米之间,所钉钢筋外露出
土面100毫米。土钉钉好后,要在坡面上扎满直径6.5毫米的钢筋网片,间距为100毫米,双向布
置,随即浇上100毫米厚C20号混凝土,并在混凝土表面粉上水泥砂浆,以防止雨水渗入坡内。坡
底挡土墙采用370毫米厚砖墙,墙高为1.2米,并埋入基坑底部的土内500毫米。另外,在坡顶的
混凝土硬化层内也满扎直径为6.5毫米的钢筋,间距为150毫米,同样为双向布置,混凝土厚也为
100毫米,其目的是防止雨水从坡顶渗入坡内。施工时要按坡度要求,边挖土,边修整坡面,边钉
土钉,同时绑扎钢筋。挖至坡底后,要及时砌筑坡底挡墙和浇筑坡面混凝土硬化层。施工期间还
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大面积塌方。

  就该项工程来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结果比原计划采用
的钻孔灌注加锚杆支护方案节约投资110.5万元,工期缩短40天,同时还安全地度过了多雨的夏
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鉴于该工程地质条件与水利工程有较多相似之处,因而水利工程的边坡
维护也可借鉴土钉墙边坡支护技术。

(孙守亚)
回复
8110lxq
2004年09月03日 16:38:01
26楼
内容丰富,值得借鉴,谢谢提供。
回复
8110lxq
2004年09月03日 16:38:11
27楼
内容丰富,值得借鉴,谢谢提供。
回复
ypywf
2004年09月18日 18:45:33
28楼
谢谢!
回复
hxl.hhh
2005年10月18日 11:04:40
29楼
呵呵,辛苦辛苦
回复
zktl1933
2005年10月18日 17:44:09
30楼
谢谢楼主提供
回复
wenki2000
2005年12月09日 00:25:53
31楼
面比较广。支持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