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现行抗震理论
tomjilin
tomjilin Lv.2
2004年08月26日 21:46:45
只看楼主

有人说现行抗震理论已经成为一门学科, 她解决了许多抗震问题,使地震灾害减少。现行抗震理论还不断发展,还不断有新的思想、方法出现。大多数人私下对现行抗震理论持怀疑态度,但由于对现行抗震理论的认识不足,因此还提不出根本的解决办法,而默认现行抗震理论。那么,现行抗震理论是否已成为一门学科,下面笔者提出一些观点与同行专家商榷,促使抗震理论早日成熟,使地震早日被人类认识。 理论或学科是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她能使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她能使人类预测人类感官不能觉察到的自然现象。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现行抗震理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现象。现行抗震理论的核心是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计算。而现在的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计算模型是什么样子呢?它是将地震效应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而自然界中的地震反应是什么样子呢?她是地震仅作用在建筑物的基础上。有的人会认为地震波会“很快”地传到建筑物上,这里的“很快”是相对于人的感官而言,相对建筑物的反应来讲,地震波还能“很快”吗?若是,那么建筑物只产生第一振型振动;若是,底部剪力法就已使人类认识地震了;若是,现行的抗震理论就不是现在这样丰富了。有人会认为:现在的模型是将地震波“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只是“等效”而已,有的人还将静力学的推演方法用在将地震波“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的推导,证明这个“等效”是“可行”的,这个推导是以静力学理论为基础,那么这个“可行”也只能在静力学范畴内适用。若这个“等效”是可行的,那么人类是否认识了“等效”前后的差异,即:人类是否认识了地震效应作用于建筑物的基础与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差异。这个差异在工程上是否可忽略不计。综上所述,现行抗震理论——建筑物地震反应计算模型——未能真实反映自然现象。

有人说现行抗震理论已经成为一门学科, 她解决了许多抗震问题,使地震灾害减少。现行抗震理论还不断发展,还不断有新的思想、方法出现。大多数人私下对现行抗震理论持怀疑态度,但由于对现行抗震理论的认识不足,因此还提不出根本的解决办法,而默认现行抗震理论。那么,现行抗震理论是否已成为一门学科,下面笔者提出一些观点与同行专家商榷,促使抗震理论早日成熟,使地震早日被人类认识。
理论或学科是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她能使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她能使人类预测人类感官不能觉察到的自然现象。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现行抗震理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现象。现行抗震理论的核心是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计算。而现在的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计算模型是什么样子呢?它是将地震效应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而自然界中的地震反应是什么样子呢?她是地震仅作用在建筑物的基础上。有的人会认为地震波会“很快”地传到建筑物上,这里的“很快”是相对于人的感官而言,相对建筑物的反应来讲,地震波还能“很快”吗?若是,那么建筑物只产生第一振型振动;若是,底部剪力法就已使人类认识地震了;若是,现行的抗震理论就不是现在这样丰富了。有人会认为:现在的模型是将地震波“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只是“等效”而已,有的人还将静力学的推演方法用在将地震波“等效”地加在建筑物上的推导,证明这个“等效”是“可行”的,这个推导是以静力学理论为基础,那么这个“可行”也只能在静力学范畴内适用。若这个“等效”是可行的,那么人类是否认识了“等效”前后的差异,即:人类是否认识了地震效应作用于建筑物的基础与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差异。这个差异在工程上是否可忽略不计。综上所述,现行抗震理论——建筑物地震反应计算模型——未能真实反映自然现象。
理论或学科能使人类认识自然,地震作为自然现象被人类认识了吗?若认识了,那么人类还会害怕地震吗?若没有认识,那么反映建筑物地震反应的方法能称为理论或学科吗?认识了的自然现象是简单的,未认识的自然现象是复杂的。地震至今还未被人类认识,作为消除地震灾害的理论——现行抗震理论——未能指导人类去认识地震的产生、震源的性质及形态、地震波的传递规律、地震的区域性。为什么现行抗震理论不能指导人类去能动地认识地震呢?其根本原因是现行抗震理论对地震波的弱需求导致。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是由建筑物与地震组成,二者缺一不可,纵观现行抗震理论的计算方法,哪一个方法达到了此要求,时程分析法由于本身的局限性至今未达到大量实用的地步,时程分析对地震波的需求是被动的、简单的。因此,它不可能指导人类去能动地认识地震。
理论或学科能使人类征服自然,对于地震这个自然现象来讲,不要说征服自然,就连减轻地震灾害都达不到,消除地震灾害就更谈不上了。若有几次地震灾害较轻,或从时间序列上后一次比前一次震害轻,人类就认为是自己的抗震理论起了作用,当某一次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时,人类又惊呼:地震还是太复杂了,此时,人类认为地震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围,超出了人类的智慧。一句话,当地震灾害较轻时,人类就为抗震理论的成功而欢呼;当地震灾害较重时,人类就为抗震理论的失败而沮丧,但是人类绝对不会从根本上去怀疑现行抗震理论的正确性。当有人提出新的理论以至由此将消除震害时,许多人都认为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地震没有被人类认识、征服,就更谈不上利用地震造福人类了。
人类往往认为对于复杂的东西可利用模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地震这样复杂的自然现象,模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的思想与方法在抗震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在此,人类忽略了模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研究对象及产生研究对象的唯一性。让我们分析一下模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在抗震理论中应用的适用性。首先,讨论自然界中的地震。地震产生是有其必然的内在规律,只是人类还未发现这个规律,从而认为地震的发生是随机的。由于地震产生的原因、条件、特性等人类未认识,导致人类将地震不加分析地认为是一个自然现象。由于人类未认识地震波的传递规律,人类总是用一点的地震波的测取值代替整个地震波的传递规律等等。从而导致了利用模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方法得到地震灾害的结论是矛盾的,如唐山地震的结论是现浇钢筋砼结构比预制钢筋砼结构好,而阪神地震得到的结论刚好相反, 现浇钢筋砼结构比预制钢筋砼结构差。而丽江地震得到的结果是砖混结构比钢筋砼结构好。现行抗震理论认为拱形砖结构抗震性很差,而丽江地震后设砖拱的窗洞及屋面(连续拱)完好无损(丽江宾馆)。震害中砖砌体支承的水塔、砖烟囱有扭转的痕迹,这又使人类产生地震波为扭转波的误解。其次,讨论现行抗震理论的研究对象实际有两个,一个是地震波,一个是建筑物。地震又分为实际记录的地震波与人工地震波。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有石砌体结构、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砼框架结构、钢筋砼剪力墙结构、钢框架
免费打赏
a-load
2005年01月02日 23:43:53
2楼
帮忙顶一下
回复
smallyfish
2005年01月03日 10:59:26
3楼
顶一下 说得很好
回复
219wlyy
2005年01月11日 13:43:06
4楼
最上面那位同志说得好啊,但是我们目前也只能按现行抗震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回复
cjh_sh
2007年05月01日 20:24:18
5楼
楼主的文章写的不错,不过好像没有写完,希望楼主能继续把它完善一下。谢谢
回复
fhlyz
2007年12月14日 23:31:32
6楼
值得顶!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