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计算悬挑板时的缺陷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3日 09:09:11
只看楼主

由于悬挑板的导荷方式在strat的网格导荷中没有,所以一般使用板模型,这样如果使用板自重不计,那么仍然会漏掉一部分荷载,不管怎么说,扭矩的计算和手算有很大差距,因为程序会默认考虑板的一部分抗钮作用,往往我们悬挑板部分往往不会在端部加抗扭箍筋,所以梁的误差很大,尤其在构架计算时。希望改进

由于悬挑板的导荷方式在strat的网格导荷中没有,所以一般使用板模型,这样如果使用板自重不计,那么仍然会漏掉一部分荷载,不管怎么说,扭矩的计算和手算有很大差距,因为程序会默认考虑板的一部分抗钮作用,往往我们悬挑板部分往往不会在端部加抗扭箍筋,所以梁的误差很大,尤其在构架计算时。希望改进
免费打赏
yale16
2007年04月16日 11:10:18
2楼
悬挑板一般用板单元计算是合适的,如不希望板的对抗扭的刚度贡献,可将板的厚度人为减薄。板的自重可以不计,另外通过板面加荷载补足。
与手工计算相比,有限元计算,应该更准确。

承托悬挑板的梁,其扭矩总会是两端大,如需要另外加抗扭箍筋,总会是在两端加。“往往不会在端部加抗扭箍筋”是什么意义?希望解释一下。
回复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6日 21:52:14
3楼
我讲的意思是,在抗扭箍筋指在梁里面配,板的部分并不配置抗扭箍筋,但是按照有限元计算板却承担了不小的扭矩,并把这部分扭矩直接传给了柱子,这样很不合适。所以把板变薄计算是个折衷的办法。这个问题就像计算梁弯矩,你们采用网格荷载避免板把荷载直接传到柱子一样。你们应该增加网格荷载的导荷形势,来解决这类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与以前的结构的安全度一致。
回复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6日 22:12:02
4楼
另外发现一点,不明白archi中的内力包络是不是基本组合值包络。一般的软件包络都是基本组合包络。好像有点问题
工况内力没问题,活荷6,恒荷8,包络居然才12。应该6*1.4+8*1.2=18。刚用这个软件不久,可能是什么没摸清楚。但是关于组合内力,工况内力,显示的选项太少,让人感到有点遗憾
回复
yale16
2007年04月17日 10:49:40
5楼
除非专门的计算悬挑板的小程序,否则你的要求:既要进行有限元计算,有要按你的要求分配内力。这是不可能的。

总算明白了你的意思。这很容易解决:梁上同时加上Z向的线荷载、绕梁旋转的扭矩。STRAT可以直接在梁上加分布扭矩。不会认为加扭矩也是很复杂的的操作吧。

就算是STRAT加上了单边导算的网格荷载,也不是这种功能。网格荷载是近似地导算面积荷载,也就是将网格内荷载之和按一定方式分配到周边构件。导算网格荷载时不会同时导算弯矩、扭矩,这是需要用到板单元的分布荷载。

“基本组合值包络”是什么意思?Archi中的内力包络内力,是按荷载组合后的最大、最小值。你所说的“工况内力没问题,活荷6,恒荷8,包络居然才12。应该6*1.4+8*1.2=18”,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可以肯定是你操作有问题。可将数据发过来,我们帮助检查。

STRAT的可靠性是得到大量的工程实践检验的(不能完全排出漏洞),但需要较为充分地了解软件,才能用得较好。
回复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7日 11:49:43
6楼
不要激动,如果大家都要按照有限元计算你们干吗要采用,网格导荷这种近似手算的东西,还不是因为一个为了节省计算量。另外一个因为所有的工程经验都是基于这种形势,纯粹的有限元工程经验少么。
关于内力包络的问题帮我看看吧。我把文件传上来
回复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7日 11:57:00
7楼
我想让你们增加不是这种构架的这种简单的导荷方式,主要的是计算水池的勒墙,因为水池的勒墙实际上和悬臂梁的受力模式相同,但是纯粹考虑有限元,勒墙的弯矩值和以前手算差别太大,安全度不让人放心。希望能够像普通梁板结构一样用网格荷载来就算。当然把板变薄是个折衷的办法
回复
song4875343@co163
2007年04月17日 12:00:49
8楼
另外提醒,我说的内力包络,是扭矩的包络
回复
yale16
2007年04月18日 09:40:12
9楼
内力包络图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参数设置错误!

在Archi中,有扭矩折减系数0.7。计算工况扭矩,乘以该系数,在进行荷载组合,得到弯矩包络。18*0.7=12,就是你最终看到的结果。

该算例目的是计算挑板作用下梁的扭矩,这就需要了解软件对扭转刚度、扭矩的相关参数设置。不能盲目地,全部采用软件隐含设置。软件的隐含设置,主要针对框架、剪力墙等多高层结构。特殊计算,参数需要设置。

如此相同,前处理梁扭转刚度折减系数,也应设为1。如扭矩刚度折减,则板承担了过多的扭矩,使梁的扭矩偏小。这可能是你前贴所说的,扭矩配筋偏小的原因。

再强调一次:
手工计算,忽略了很多因素,是近似结果。有限元模型,将板细分,应该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完全可以用于设计,不应有任何疑豫。如果想借助电算,而又要与手工计算的结果相接近,则不应将板细分,而直接加上梁上竖向分布荷载、扭矩荷载。
回复
as1981
2007年04月18日 16:14:33
10楼
下载的是什么啊
回复
struct99
2007年04月19日 12:32:02
11楼


是一模型,您可以下载看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