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着没事,我也是刚刚毕业,毕业设计的痛苦情景还历历在目,作为过来人很希望大家交流交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帮帮大家。
最近闲着没事,我也是刚刚毕业,毕业设计的痛苦情景还历历在目,作为过来人很希望大家交流交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帮帮大家。
2楼
好啊 太感谢了 有问题一定向您请教
您能留下联系方式吗
回复
3楼
毕业设计的痛苦情景还历历在目
兄弟你现在搞实际工程么?
回复
4楼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思路和设计说明, 比如,本案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人流、车流、停车场、主次出入口、环境的美化等总平面设计;主要功能房间以及辅助房间的平面布置、面积的确定、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水平和垂直交通联系的设计;立面设计等。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
结构平面布置
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
计算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结构刚度参数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自振周期、弹性层间位移计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本人认为这一部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是手算计算书中最能体现设计者能力的)
按组合内力进行梁柱配筋计算
是否需要进行薄弱层验算
结构施工图绘制(参见03G101-1)
楼板配筋计算绘图
楼梯计算绘图
基础计算绘图
这里只是笼统的介绍了一下各个具体步骤,完全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回复
5楼
当然是在搞工程啊,不然吃什么啊!!~~
赫赫
回复
6楼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思路和设计说明, 比如,本案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人流、车流、停车场、主次出入口、环境的美化等总平面设计;主要功能房间以及辅助房间的平面布置、面积的确定、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水平和垂直交通联系的设计;立面设计等。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
结构平面布置
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
计算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结构刚度参数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自振周期、弹性层间位移计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本人认为这一部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是手算计算书中最能体现设计者能力的)
按组合内力进行梁柱配筋计算
是否需要进行薄弱层验算
结构施工图绘制(参见03G101-1)
楼板配筋计算绘图
楼梯计算绘图
基础计算绘图
这里只是笼统的介绍了一下各个具体步骤,完全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回复
7楼
我在QQ上建了个群:36708851
回复
8楼
搂主你太伟大了 刚刚问的就建了个群加我啊
回复
9楼
客气!~~
回复
10楼
方案设计阶段考虑的结构问题
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确定结构形式、结构材料,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进一步通过计算解决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确定结构的构造措施。(抗震概念设计在做毕业设计的方案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在设计院里这种定方案的一般都是那些很N的人物,GB50011-2001中3.4.1条: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这在规范中可是黑体字哦!!)
下面写一点抗震设计的皮毛: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步骤:
开始
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初步选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
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结构刚度参数 竖向荷载计算
计算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
计算多遇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弹性地震作用
不满足 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弹性变形验算
满足
上述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
按组合内力进行梁柱配筋计算 基础设计
进行重要部位的抗震强度验算
需要作薄弱层变形验算否 否
不满足 按罕遇地震烈度验算薄弱
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或
延性构造措施
特殊延性构造
结束
第一步 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体系确定后,进行结构的总体布置,也就是对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的选择,除应考虑到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美学要求外,在结构上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地震区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还应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要达到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
(一)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控制高宽比
在高层建筑中,结构的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倾覆力矩将迅速增大。因此,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对于满足规范要求的高层建筑,一般可不进行整体稳定验算和倾覆验算。(房屋适用高宽比详见JGJ3-2002表4.2.3-1和表4.2.3-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7度 7)
2、减少平面和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
结构平面应尽量设计成规则、对称而简单的形状,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少因形状不规则产生扭转的可能性。(我认为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建筑结构的规则性GB50011-2001中3.4.2条: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构件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这里说的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不是笼统的概念,是有量化的数值详见GB50011-2001中表3.4.2-1和3.4.2-2。)
结构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避免刚度突变,避免薄弱层。结构上部形成缩小面积的突出部分,这种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鞭梢效应,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加强。
3、变形缝的设置
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用温度缝分开;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用防震缝分开。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在温差变化不大的地方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因此设缝距离可以适当加大,最大可加30%左右。在设缝的地方要做双墙、双柱、双梁,吝啬的甲方都不会让你做。别看他们平时任意挥霍,在这些地方抠的要命!~~~)
(二) 框架结构体系布置
1、结构布置原则
(1)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产生扭转的可能性。(在JGJ3-2002中4.3.3条规定的平面布置原则可操作性更强。)
(2)控制结构高宽比,以减少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其高宽比限值见规范。
(3)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简化设计及施工。
(4)房屋的总长度宜控制在最大温度伸缩缝间距内,当房屋长度超过规定值时,可设伸缩缝将房屋分成若干温度区段。
2、柱网和层高
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即平面框架的柱距(开间)与跨度(进深)和层高,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是满足建筑平面功能的要求,还要力求做到柱网平面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同时施工方便,有利于装配化、定型化和施工工业化。
3、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沿房屋纵横方向布置梁系,形成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作用。根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承重体系可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上布置主梁,在纵向上设置连系梁。楼板支承在横向框架上,楼面竖向荷载传给横向框架主梁。由于横向框架跨数较少,主梁沿框架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由于竖向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所以纵向连系梁往往截面尺寸较小,这样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对于给定的净空要求使结构层高增加。(建议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毕业设计一般都会要求手算,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跨数较少可以减少工作量。)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上布置框架主梁,在横向上布置连系梁。楼面的竖向荷载主要沿纵向传递。由于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这样对于大空间房屋,净空较大,房屋布置灵活。不利的一面是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主梁。楼板的竖向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柱网较大的现浇楼盖,通常布置成井字形式;柱网较小的现浇楼盖,楼板可以不设井字梁直接支承在框架主梁上。
由于这种方案沿两个方向传力,因此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也较好,通常按空间框架体系进行内力分析。
在地震区,考虑到地震方向的随意性以及地震产生的破坏效应较大,因此应按双向承重进行布置。高层建筑承受的水平荷载较大,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也不应采用横向为刚接、纵向为铰接的结构体系。
希望对做毕业设计的同学有所帮助!!~~~
回复
11楼
这个流程图没有放上去,郁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