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柱网布置:主次梁楼盖的柱网不宜设计成正方形,而应该是矩形。以短跨为主梁,长跨为次梁,而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应小于0.75比较经济,一般比较常用的正交跨长比取0.65-0.7,这样设计出来的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从而保证楼盖的结构高度最小。框架设计时最好使边跨梁的截面高度或钢筋用量与内跨梁一致,则首先应设法使边梁的最大弯矩值与内跨的大致接近。柱网布置时,在荷载相同的基础上:(1) 边跨的柱间距宜比内跨柱间距短15%-20%;(2) 在等跨框架梁的两端设置一定长度的悬臂,理论上悬臂长度宜取边跨跨度的0.4倍,但在跨度较大(大于9M)或荷载较大的情况下,悬臂部分的挠度可能过大,所以实际工作中可选择取边跨跨度的0.25-0.3倍
2 结构受力分析时应考虑梁翼缘板共同参与受力。作为梁翼缘板内平行梁肋的钢筋参与梁端抗弯承载力的工作,支座处的负屈服弯矩要比无翼缘矩形梁的负屈服弯矩大。设计时如果不考虑此因素,可能造成塑性铰出现在柱上从而形成“强梁弱柱”。应将按设计荷载、地震作用计算所需的梁端负弯矩钢筋合理地分布在梁肋及其有效的翼缘宽度范围内。有效的翼缘宽度有些文章提出取梁每侧6倍板厚或该框架梁跨度的十分之一宽度范围,两者取较小者。分布在有效翼缘宽度内平行梁肋的钢筋应该在临近梁肋的区域内布置较密,然后向有效翼缘的端部逐渐加宽间距,这样可以避免由于T形梁中负弯矩钢筋数量分布的突变而可能引起靠近梁肋的翼缘板开列。
3 梁的抗扭刚度与梁短边的三次方成正比,如需增大梁的抗扭刚度不可一味增大梁的截面高度,可考虑增加梁的短边尺寸(一般是梁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