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膜技术专家及膜应用工程师解答此问题
x58369999
x58369999 Lv.3
2007年01月03日 12:10:12
来自于纯水系统
只看楼主

问题我早就发上来了,看的人不多,不知是别人都没有碰到过类似情况还是没有办法回答,我整理了一下,重新发了上来。希望各位同仁能告之一二,我亟需解答:于06年6月份做了一套小纯水设备,一级RO三支4英寸膜,其中有二支是ESPA2-4040,一支是BW30-4040,单芯膜管2:1排列,前处理是砂虑+炭虑过滤,原水是自来水水质,在公司装好调试时进水电导是156μs/cm,产品水电导是2μs/cm,RO进水压力是12bar,在回收率50%时膜共产水量是950L/ h,出厂前累计运行大概20个小时,7月初用0.5%甲醛消毒溶液循环20分钟后,封装、打包后发往广东,到十一月底我过去安装,安装好调试发现,脱盐率下降很厉害,此时进水也是自来水质,其它值(产水量、回收率、进水压力)和原值基本没太大的变化,进水电导才110μs/cm,从初运行时产水电导是5μs/cm至20分钟后产水电导达到了96μs/cm,工艺还是先前的工艺流程,开始我也以为是O型圈漏,三支膜管都打开一一检查排除了(如果是O型圈漏产水量也会增大,实际情况是和没出厂前调试是一样的产量),最后重新换上了三支新膜ESPA2-4040)试了一下,产水量在2μs/cm,问题解决,知道肯定是膜出现了问题,接着怀疑的几个因素(时间存放太长、消毒不倒位、O型圈(密封圈)渗漏、运输等等)都被一一排除, 核心步骤是甲醛消毒托运(拆封时完好无损)存放了四个多月,就出现这种情况:产水电导在主机开机后慢慢上升,今年曾为另一个小系统安装的时候发现四支BW30-4040膜在膜管(单芯3:1排列)里放了一年多,之前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后来移到异地安装完毕运行时发现在进水电导352μs/cm,产水电导是6μs/cm,脱盐率在98%以上啊,我就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06年6月份做了一套小纯水设备,一级RO三支4英寸膜,其中有二支是ESPA2-4040,一支是BW30-4040,单芯膜管2:1排列,前处理是砂虑+炭虑过滤,原水是自来水水质,在公司装好调试时进水电导是156μs/cm,产品水电导是2μs/cm,RO进水压力是12bar,在回收率50%时膜共产水量是950L/ h,出厂前累计运行大概20个小时,7月初用0.5%甲醛消毒溶液循环20分钟后,封装、打包后发往广东,到十一月底我过去安装,安装好调试发现,脱盐率下降很厉害,此时进水也是自来水质,其它值(产水量、回收率、进水压力)和原值基本没太大的变化,进水电导才110μs/cm,从初运行时产水电导是5μs/cm至20分钟后产水电导达到了96μs/cm,工艺还是先前的工艺流程,开始我也以为是O型圈漏,三支膜管都打开一一检查排除了(如果是O型圈漏产水量也会增大,实际情况是和没出厂前调试是一样的产量),最后重新换上了三支新膜ESPA2-4040)试了一下,产水量在2μs/cm,问题解决,知道肯定是膜出现了问题,接着怀疑的几个因素(时间存放太长、消毒不倒位、O型圈(密封圈)渗漏、运输等等)都被一一排除, 核心步骤是:1.甲醛消毒 2.托运(拆封时完好无损)存放了四个多月,就出现这种情况:产水电导在主机开机后慢慢上升,今年曾为另一个小系统安装的时候发现四支BW30-4040膜在膜管(单芯3:1排列)里放了一年多,之前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后来移到异地安装完毕运行时发现在进水电导352μs/cm,产水电导是6μs/cm,脱盐率在98%以上啊,我就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我早就发上来了,看的人不多,不知是别人都没有碰到过类似情况还是没有办法回答,我整理了一下,重新发了上来。希望各位同仁能告之一二,我亟需解答:
于06年6月份做了一套小纯水设备,一级RO三支4英寸膜,其中有二支是ESPA2-4040,一支是BW30-4040,单芯膜管2:1排列,前处理是砂虑+炭虑过滤,原水是自来水水质,在公司装好调试时进水电导是156μs/cm,产品水电导是2μs/cm,RO进水压力是12bar,在回收率50%时膜共产水量是950L/ h,出厂前累计运行大概20个小时,7月初用0.5%甲醛消毒溶液循环20分钟后,封装、打包后发往广东,到十一月底我过去安装,安装好调试发现,脱盐率下降很厉害,此时进水也是自来水质,其它值(产水量、回收率、进水压力)和原值基本没太大的变化,进水电导才110μs/cm,从初运行时产水电导是5μs/cm至20分钟后产水电导达到了96μs/cm,工艺还是先前的工艺流程,开始我也以为是O型圈漏,三支膜管都打开一一检查排除了(如果是O型圈漏产水量也会增大,实际情况是和没出厂前调试是一样的产量),最后重新换上了三支新膜ESPA2-4040)试了一下,产水量在2μs/cm,问题解决,知道肯定是膜出现了问题,接着怀疑的几个因素(时间存放太长、消毒不倒位、O型圈(密封圈)渗漏、运输等等)都被一一排除, 核心步骤是甲醛消毒托运(拆封时完好无损)存放了四个多月,就出现这种情况:产水电导在主机开机后慢慢上升,今年曾为另一个小系统安装的时候发现四支BW30-4040膜在膜管(单芯3:1排列)里放了一年多,之前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后来移到异地安装完毕运行时发现在进水电导352μs/cm,产水电导是6μs/cm,脱盐率在98%以上啊,我就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06年6月份做了一套小纯水设备,一级RO三支4英寸膜,其中有二支是ESPA2-4040,一支是BW30-4040,单芯膜管2:1排列,前处理是砂虑+炭虑过滤,原水是自来水水质,在公司装好调试时进水电导是156μs/cm,产品水电导是2μs/cm,RO进水压力是12bar,在回收率50%时膜共产水量是950L/ h,出厂前累计运行大概20个小时,7月初用0.5%甲醛消毒溶液循环20分钟后,封装、打包后发往广东,到十一月底我过去安装,安装好调试发现,脱盐率下降很厉害,此时进水也是自来水质,其它值(产水量、回收率、进水压力)和原值基本没太大的变化,进水电导才110μs/cm,从初运行时产水电导是5μs/cm至20分钟后产水电导达到了96μs/cm,工艺还是先前的工艺流程,开始我也以为是O型圈漏,三支膜管都打开一一检查排除了(如果是O型圈漏产水量也会增大,实际情况是和没出厂前调试是一样的产量),最后重新换上了三支新膜ESPA2-4040)试了一下,产水量在2μs/cm,问题解决,知道肯定是膜出现了问题,接着怀疑的几个因素(时间存放太长、消毒不倒位、O型圈(密封圈)渗漏、运输等等)都被一一排除, 核心步骤是:1.甲醛消毒 2.托运(拆封时完好无损)存放了四个多月,就出现这种情况:产水电导在主机开机后慢慢上升,今年曾为另一个小系统安装的时候发现四支BW30-4040膜在膜管(单芯3:1排列)里放了一年多,之前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后来移到异地安装完毕运行时发现在进水电导352μs/cm,产水电导是6μs/cm,脱盐率在98%以上啊,我就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免费打赏
zmg188
2009年05月30日 23:24:01
12楼
我告诉你吧,这家公司就是海德能公司,不过是北京海德能。
我一直有个问题,海德能公司大家都知道是日本的企业,是比较著名的膜元件生产商,对吧?咱们中国人的企业按理说我们同行应该大力支持才对,但我觉得,你一个国内企业为什么要搞个什么北京海德能啦,其他哪个名字不行啊,你非得跟在别人后面狐假虎威,这里面的道道咱们明白人就不用说了,你要尊严,首先得有骨气,不要一开始就摆出浑水摸鱼的样子,我对此很少感到有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在我这个小圈子里面,北京海德能就是伪劣产品,假货,尽管很多人也在用,不说他的质量好坏,总觉得好像有点丢人,其他就不多说了,人家拒绝你,自己想想吧
我也是做水处理的,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能用国产的就尽量推荐用户使用国产膜,用得最多的就是汇通源泉
支持国货的顶起来
有骨气的有能耐的中国人顶起来
回复
channing2004
2009年06月12日 10:45:12
13楼
个人认为可能是消毒的问题!
回复
tesst
2009年06月12日 21:30:43
14楼
请问13楼,汇通源泉膜质量怎么样?
回复
tesst
2009年06月12日 21:31:45
15楼
宁与洋人不与家奴是继承前清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