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理论与方法
xingfu584518
2006年10月13日 18:00:06
只看楼主

【生态小区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理论与方法【生态小区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理论与方法王如松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摘要  世纪之交,各国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特别注重城市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耦合体的等级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注意城市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以及城市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其中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正逐渐形成几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生态学分支:一是产业生态学,研究产业及流通、消费活动中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方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正面影响的生态建设方法。二是人居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原理将城市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及消费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包括居室环境、交通环境和社区环境)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的生态学措施;三是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研究城镇发展的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网络关联、景观格局、风水过程、生态秩序、生态基础设施及生态服务功能等。







【生态小区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理论与方法

【生态小区建设】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转型理论与方法

王如松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
  世纪之交,各国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特别注重城市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耦合体的等级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注意城市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以及城市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其中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正逐渐形成几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生态学分支:一是产业生态学,研究产业及流通、消费活动中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方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正面影响的生态建设方法。二是人居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原理将城市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及消费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包括居室环境、交通环境和社区环境)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的生态学措施;三是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研究城镇发展的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网络关联、景观格局、风水过程、生态秩序、生态基础设施及生态服务功能等。

  城市建设的目标已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一是财富,包括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的持续增长与正向积累;二是健康,包括人的生理健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代谢过程的健康;三是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三者中,财富是形,健康是神,文明则是本。城市生态建设必须从本抓起,促进形与神的统一。21世纪的城市生态研究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研究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研究目的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上而下的生态单元研究(如生态建筑、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系统化:针对传统城市建设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引进生态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重视景观整合性、代谢循环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
  *自然化:营建一种朴实无华、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的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强调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低的风险。
  *经济化: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流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人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学习、健身、娱乐、美学及文化等社会需求,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合与升华。

  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研究要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城市生态建设或生态建设或生态城市建设,包括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发展水平的新老城镇的生态建设。生态城市是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与人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实、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推动城市的生态转型就是要促进城市产业从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都市景观从均一性的物理景观走向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城市文化从人定胜天的掠夺文化走向天人合一的共生文化,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生态”是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它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也不是人间仙境式的理想生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生态。生态建设既要立足于生存环境的保护,又要着眼于企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市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应包括:
  *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下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生产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当前特别要注意区域城镇化的生态规划与管理、城郊结合部的生态关系、城市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产业建设与生态建设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建设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市建设规划应向包括结构规划,空间规划,时间规划,功能规划,数量规划。

  城市是技术的还是生态的?小区规划的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总是冲突的吗?只有高档次人居环境才能建设生态小区吗?城市规划应是两维的还是三维或多维的?本文从传统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反思开始,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生态小区建设中“生态”一词的社会内涵:
  *生态是一种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
  *生态是一种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
  *生态是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
  *生态是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生态是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
  *生态是一种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


  我国人居环境急需四类生态转型:
  *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
  *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
  *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
  *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论述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十大基本要素,提出了生态化居住小区的整合性,多样化,进化性,生命力,畅达性,自然性,标识性,和谐性,经济性等9条生态设计原则;以及居住小区生态建设的8个目标;恢复被占土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建设适宜健康的室内外栖息环境;减少居民生活消费的物耗,能耗和水耗;减少小区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市政压力;改善城市的屋顶景观、水泥景观和垃圾景观;维持城市的生活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减少交通压力前提下加强社区人文生态交流;强化小区的生态安全、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人的空间生态需求包括了居住空间、活化空间、绿色空间和美学空间。计算容积率时不能只考虑居住空间容积率。绿是生命之道,城市绿化不止是一个乔、灌、草合理布局的植被绿,而且是一种包括技术、体制、行为的内在绿;结构、功能、过程的系统绿;以及竞争、共生、自生的机制绿在内的生态系统工程。生态小区的实质就是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是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是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交流量。

  居住小区的生态控制论指标应包括生态资产、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多样性、生态容积率、生态效率、生态整合力、生态足迹、生态风险等。

  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雅俗共赏、土洋结合、新老兼顾的8项重点领域是:
  *建设用地城市与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再造;
  *废弃物的就地经济处理、循环再生;
  *可再生水资源、能源的开源与节流;
  *健康建材的研制、开发与推广;
  *绿体的入户、上楼和物顶景观、水泥景观的改造;
  *人类生态公共空间的营造;交通、建筑和居住拥挤状况的缓解;
  *小区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式生态管理。

  文章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小区建设的结构活化、能源优化、生态建材、生态智能、废弃物再生、活水净水、景观生态、居室环境、土地恢复及社区生态等十项生态工程的研制进展。

  附:作者简介
  王如松博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第一副主席兼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副主席,国际生态学会执委,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执委,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秘书长、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客座研究员。八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和人类活动密集区生态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多次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课题,多次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在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撰编论著10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1994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4年被评为中国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国际人类生态学会授予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