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维垣(组图)
1992lxm
1992lxm Lv.14
2006年09月07日 15:38:57
只看楼主

漳州城的东郊,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山峰上到处怪石嶙峋、悬崖峭壁、古洞深穴。怪石或大或小,高大者甚至上百米,矮小者不足一、二米。其中的后岐山、鹤鸣山之间,有座花岗岩砌就的城隘。城高约25米,宽约7米,全长约100米。城门上方嵌着一块石匾,上书“天保维垣”四个大字。这,便是万松关的所在。《漳州府志》记载,此关“上有炮门三眼,其堞高可见海”。 自六朝起,这里便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唐朝设立漳州郡后,陈元光在这里开辟了通往京城的道路,取名“福岐路”。到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郡人陈克聪沿路两旁种上许多松树,“植松夹道,连阴十里”,旅人至此,清风扑脸,疲累顿消,因而地名改称为万松岭。崇祯二年(1629年)由知府施邦曜倡议始设此关。因地形险峻,此关成了扼守南北的重要关隘。自设关始,代有重兵把守。清初郑成功时期及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关前山下多次发生非常惨烈的战争。每刮大风,山风吹动山林,发出雷呜似的声音,就象千万匹战马在嘶呜,好似千军万马在奔腾。乡民们传说此乃古代兵士成仙在些操练。

漳州城的东郊,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山峰上到处怪石嶙峋、悬崖峭壁、古洞深穴。怪石或大或小,高大者甚至上百米,矮小者不足一、二米。其中的后岐山、鹤鸣山之间,有座花岗岩砌就的城隘。城高约25米,宽约7米,全长约100米。城门上方嵌着一块石匾,上书“天保维垣”四个大字。这,便是万松关的所在。《漳州府志》记载,此关“上有炮门三眼,其堞高可见海”。

自六朝起,这里便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唐朝设立漳州郡后,陈元光在这里开辟了通往京城的道路,取名“福岐路”。到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郡人陈克聪沿路两旁种上许多松树,“植松夹道,连阴十里”,旅人至此,清风扑脸,疲累顿消,因而地名改称为万松岭。崇祯二年(1629年)由知府施邦曜倡议始设此关。因地形险峻,此关成了扼守南北的重要关隘。自设关始,代有重兵把守。清初郑成功时期及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关前山下多次发生非常惨烈的战争。每刮大风,山风吹动山林,发出雷呜似的声音,就象千万匹战马在嘶呜,好似千军万马在奔腾。乡民们传说此乃古代兵士成仙在些操练。

时过境迁,当年的“福岐路”早已变成一条山间小道。关前关后交通早已四通八达。关前有国道324线,关下是漳龙高速入口的隧道。关后则是漳龙高速和鹰厦铁路。今年更因连战返乡祭祖,使万松关广为人知,成为新兴的旅游点。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39:12
2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39:34
3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39:59
4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0:15
5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0:41
6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1:08
7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1:42
8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2:01
9楼
.
回复
1992lxm
2006年09月07日 15:42:32
10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