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了解住宅层数与工程造价的分析
jufjxx
jufjxx Lv.9
2012年01月01日 09:51:08
只看楼主

急需了解住宅层数与工程造价的分析:9层、11层、18层、20层、22层、24层、28层这几个层数的工程造价

急需了解住宅层数与工程造价的分析:9层、11层、18层、20层、22层、24层、28层这几个层数的工程造价
免费打赏
jufjxx
2012年01月03日 07:51:13
2楼
没人回,自己顶起来!
回复
tumugongcheng0
2012年01月03日 12:43:58
3楼
老兄,这个什么意思呀?介绍下
回复
jufjxx
2012年01月03日 14:33:43
4楼
总高十层和二十层的平米造价有何区别?平米单价相差多少?
回复
zdy611
2012年01月03日 17:58:48
5楼
总高十层和二十层的平米造价有何区别?平米单价相差多少?总高十层和二十层的平米造价有何区别?平米单价相差多少?
回复
chuge72
2012年01月04日 09:43:44
6楼
实际上高层,小高层,还有普通的连带阁楼的六层以下的,分三坎考虑
回复
cslidong
2012年01月04日 10:42:26
7楼
新手,来学习下···
回复
jufjxx
2012年01月05日 13:43:14
8楼
建筑高度(层数)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1~30F住宅,根据建筑结构、设备综合、规范要求等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数段:
1~6F:仅从住宅建筑的经济角度考虑,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节约用地的优点。据资料分析,多层住宅楼层数与造价关系如下:
将一层住宅造价定为100,则二层为84.72,三层为78.51,四层为74.98,五层为73.65,六层为72.37,因此,可得出结论,六层以内住宅的层数越多,造价越低,且相邻层次间造价差值也越小,多层住宅采用5~6层为好。
7~12F:11层及11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13~18F:12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19~30F: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结论:在确定的各范围段内,(例如确定的层数段为12~18F,如果规范都满足的情况下,采取18F比较合适)层数年越高则越经济、单方造价成本越低、获利越大。
在砖混建筑中,8层比6层节约,但要增加电梯成本。在底框6跃7建筑中,如果楼板现浇,则异形框架柱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在中高层、高层建筑中,结构造价因风荷载、抗震、消防、施工等因素,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这个平衡点要经过很专业的计算。
民用住宅按层数将住宅划分为多层建筑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毫无疑问,建筑工程造价是随着层数增加而提高的。但是当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费用及外部流通空间费用将有所降低,从而使建筑物单位面积成本发生变化。其中多层住宅具有降低工程成本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以合理利用空间等优点。众所周知,在多层建筑中层数越多越经济,即六层最经济。当住宅超过七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需要较多的交通空间(过道、走廊要加宽)和补充设备(供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等)。特别是高层住宅,要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从而使工程造价大幅上升。对于地皮特别昂贵的地区,为了降低土地费用,提高建筑密度,中、高层住宅是比较经济的选择。概括地讲,建筑物层数(高度)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可能会降低。但是当建筑物超过一定层数时,结构形式就要改变,单位成本通常又会增加。建筑物越高,电梯及楼梯的造价将有提高趋势,建筑物的维修费用也将增加,但是采暖费用有可能下降。所以在项目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项目决策人掌握降低开发成本的临界点是非常关健的。
以下从三个建筑高度有关方面总结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一、 从建筑消防要求上讲
普通民用住宅层数的临界点为6层、9层、12层、18层;其高度的临界点为24米、32米、50米。
6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度24米以下(无商业网点)的民宅没有特殊的消防要求,不需要加设电梯和楼梯,所以在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6层以下或高度25米以下的带商业网点的均有消防要求,所以商业
网点的层数取高舍低。
7~9层或24米至32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13~18层以上或32~50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以此类推标准依次提高,在此范围内层数的确定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二、从基础形式上讲
就桩基而论,桩间距有个最低要求,其临界层数为7层、12层。7层以下桩间距为一个标准;7~12层桩间距为一个标准,所以在同一标准范围内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三、 从预算定额角度讲
从预算定额中建筑超高费及垂直运输费用上讲,其临界层数为6层、9层、12层、15层、18层等,即6层及以下适用一个费用标准,7~9层为一个费用标准,依此类推费用标准依次提高,所以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综合上述因素,在规划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合理确定建筑高度有利降低开发成本。在多个因素中找出临界点的交叉点是必须的。
回复
jufjxx
2012年01月05日 13:44:32
9楼
根据近几年全国各地住宅主体用钢量的反复对比分析,为便于确定钢筋含量控制目标,现对6~8度地震区各类住宅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钢筋含量指标统计分析,编制此住宅主体结构钢筋含量控制指标指引,供集团开发项目过程中对钢筋含量控制目标时参考。
一、6度区各类住宅工程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钢筋含量指标
结构分类 常用的结构形式 楼板装修层总厚度(mm) 首层层高 含钢量指标(kg/m2) 备注
钢筋配置方案1 钢筋配置方案2
独立别墅或双拼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54~60 50~56
130 56~62 52~58
联排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49~55 45~51
130 51~57 47~53
5层以下
叠式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43~49 39~45
130 45~51 41~47
11~12层
小高层住宅 异形柱框剪或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38~43 36~40
4.45~5米 40~45 38~42
130 同标准层 40~45 38~42
4.45~5米 42~47 39~44
18~19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1~46 38~42
4.45~5米 42~47 39~43
130 同标准层 43~48 39~44
4.45~5米 44~49 40~45
20~26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4~49 40~45
4.45~5米 45~50 41~46
130 同标准层 46~51 42~46
4.45~5米 47~52 43~48
27~32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7~53 44~49
4.45~5米 49~55 45~51
130 同标准层 49~55 45~51
4.45~5米 51~57 47~53
注:
1.钢筋配置方案1:板钢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梁、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2.钢筋配置方案2:板钢筋HRB400,梁主筋HRB400,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3.计算钢筋含量指标统一以建筑面积作为基准面积。当带下沉式大面积空中花园的建筑,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2。如为两层高的空中花园,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式中S1是空中花园的投影面积,S2是除空中花园以外的建筑面积。
4.本指标适用于场地土类别Ⅱ、Ⅲ类,如为Ⅰ类场地应略减,Ⅳ类场地应略增。
5.本指标适用于基本风压≤0.6kPa以下地区,大于0.6kPa地区的27~32层住宅应略增。
6.对11层以上高层住宅,本表适用于标准层层高≤3.1米的情况,如超过此层高,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层高÷3.1+1)/2。
7.低层别墅均按坡屋面不设水平板或拉梁考虑。
8.本表高层住宅均不设结构转换层,转换层钢筋含量应单独报审。
9.本数据未考虑施工损耗量,不包括砌体构造柱及砌体拉结筋。包含屋面造型和立面饰线钢筋量。


关于场地土类别: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
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б0]>250Kpa的粘性土。
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б0]≤250Kpa的粘性土和[б0]≥130Kpa的填土。
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б0]<130Kpa的填土。

二、7度区各类住宅工程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钢筋含量指标
结构分类 常用的结构形式 楼板装修层总厚度(mm) 首层层高 含钢量指标(kg/m2) 备注
钢筋配置方案1 钢筋配置方案2
独立别墅或双拼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62~68 58~64
130 64~70 60~66
联排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57~63 53~59
130 59~65 55~61
5层以下
叠式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48~54 44~50
130 50~56 46~52
11~12层
小高层住宅 异形柱框剪或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0~45 38~42
4.45~5米 42~47 40~44
130 同标准层 42~47 40~44
4.45~5米 44~49 41~46
18~19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3~48 40~44
4.45~5米 44~49 41~45
130 同标准层 45~50 41~46
4.45~5米 46~51 42~47
20~26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5~50 41~46
4.45~5米 46~51 42~47
130 同标准层 47~52 43~48
4.45~5米 48~53 44~49
27~32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52~58 49~54
4.45~5米 54~60 50~56
130 同标准层 54~60 50~56
4.45~5米 56~62 52~58
注:
1.钢筋配置方案1:板钢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梁、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2.钢筋配置方案2:板钢筋HRB400,梁主筋HRB400,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3.计算钢筋含量指标统一以建筑面积作为基准面积。当带下沉式大面积空中花园的建筑,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2。如为两层高的空中花园,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式中S1是空中花园的投影面积,S2是除空中花园以外的建筑面积。
4.本指标适用于场地土类别Ⅱ、Ⅲ类,如为Ⅰ类场地应略减,Ⅳ类场地应略增。
5.本指标适用于基本风压≤0.6kPa以下地区,大于0.6kPa地区的27~32层住宅应略增。
6.本指标适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如为0.15g时用钢量在上表基础上增加2.0kg/m2。
7.对11层以上高层住宅,本表适用于标准层层高≤3.1米的情况,如超过此层高,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层高÷3.1+1)/2。
8.低层别墅均按坡屋面不设水平板或拉梁考虑。
9.本表高层住宅均不设结构转换层,转换层钢筋含量应单独报审。
10.本数据未考虑施工损耗量,不包括砌体构造柱及砌体拉结筋。包含屋面造型和立面饰线钢筋量。

三、8度区各类住宅工程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钢筋含量指标
结构分类 常用的结构形式 楼板装修层总厚度(mm) 首层层高 含钢量指标(kg/m2) 备注
钢筋配置方案1 钢筋配置方案2
独立别墅或双拼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68~74 64~70
130 70~76 66~72
联排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63~69 59~65
130 65~71 61~67
5层以下
叠式别墅 异形柱框架 80 54~60 50~56
130 56~62 52~58
11~12层
小高层住宅 异形柱框剪或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5~50 43~47
4.45~5米 47~52 45~49
130 同标准层 47~52 45~49
4.45~5米 49~54 46~51
18~19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47~52 44~48
4.45~5米 48~53 45~49
130 同标准层 49~54 45~50
4.45~5米 50~55 46~51
20~26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50~55 46~51
4.45~5米 51~56 47~52
130 同标准层 52~57 48~53
4.45~5米 53~58 49~54
27~32层
高层住宅 剪力墙 80 同标准层 57~63 54~59
4.45~5米 59~65 55~61
130 同标准层 59~65 55~61
4.45~5米 61~67 57~63
注:
1.钢筋配置方案1:板钢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梁、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2.钢筋配置方案2:板钢筋HRB400,梁主筋HRB400,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柱、剪力墙暗柱主筋HRB335,箍筋HPB235(直径12及以上HRB335),剪力墙分布筋HRB335(直径10及以下HPB235)。
3.计算钢筋含量指标统一以建筑面积作为基准面积。当带下沉式大面积空中花园的建筑,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2。如为两层高的空中花园,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1+S1÷S2。式中S1是空中花园的投影面积,S2是除空中花园以外的建筑面积。
4.本指标适用于场地土类别Ⅱ、Ⅲ类,如为Ⅰ类场地应略减,Ⅳ类场地应略增。
5.对11层以上高层住宅,本表适用于标准层层高≤3.1米的情况,如超过此层高,可在表中基础上乘以增加系数K=(层高÷3.1+1)/2。
6.低层别墅均按坡屋面不设水平板或拉梁考虑。
7.本表高层住宅均不设结构转换层,转换层钢筋含量应单独报审。
8.本数据未考虑施工损耗量,不包括砌体构造柱及砌体拉结筋。包含屋面造型和立面饰线钢筋量。
回复
ndnp
2012年01月06日 10:33:53
10楼
还是非常中肯的,值得学习
回复
yj0898
2012年01月07日 13:58:42
11楼
不错 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