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
qingyunsky
qingyunsky Lv.2
2006年08月28日 16:19:00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1922年建成的南河沿北京协和礼拜堂(Peking Union Chruch)以1928年计划扩建时,由美国纽约梅里尔一亨布尔一泰勒建筑师事务所(Merrill,Humble & Taylor Architcts)设计,为两栋主要建筑物,中间有联廊,教堂为二层,并设钟楼。但最后只建成其中单层一栋,并大为简化,类似北京的民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本世纪20年代在北京的境遇。

论文简介:

1922年建成的南河沿北京协和礼拜堂(Peking Union Chruch)以1928年计划扩建时,由美国纽约梅里尔一亨布尔一泰勒建筑师事务所(Merrill,Humble & Taylor Architcts)设计,为两栋主要建筑物,中间有联廊,教堂为二层,并设钟楼。但最后只建成其中单层一栋,并大为简化,类似北京的民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本世纪20年代在北京的境遇。



附件名:20055231116831340413/1.htm

文件大小:2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ljcxl33
2007年05月08日 13:05:09
2楼
但最后只建成其中单层一栋,并大为简化,类似北京的民宅。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本世纪20年代在北京的境遇。
回复
wujhong253
2007年07月02日 12:37:45
3楼
雍正元年(1723年)意大利人德理格(Teodoricus Pedrini,1670-1746)神父于京都西直门内大街南建西堂。

  雍正八年(1730年)京师地震,南、北二天主堂亦被损伤。南堂第三次重建,“堂之为屋圆而穹,如城门洞,而明爽异常。”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堂堂内火发,建筑尽毁,又进行第四次重建。重建后的新南堂“堂制狭以深实,正面向外,而宛若侧面;其顶如中国卷棚式,而覆以瓦;正面止启一门,窗则设于东西两壁之巅。……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右圣母堂。”“其式准西洋为之。……其堂高数仞,凡三层,层层开窗,嵌以明瓦,渐高渐敛如覆舟形,圆而椭。”可知时南堂网络仍为巴洛克式。

  至1785年,北京有四天主堂。“一即北堂,在皇城内,与西安门相近,……二即南堂,在宣武门内,即利玛窦所居之处。后耶稣会士不属法国者,皆居其内。两经火灾,旋即重修如故;三即东堂,乃葡国之耶稣会士所居。此堂虽系西式,而甚卑矮,与北堂无异长仅七丈;四即西堂,乃遣使会士德理格所置,后献与传信德部,以居此部所差之司铎。”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俄国政府正式委派组成历史上第一个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驻在东江米巷(东交民巷)中由会同馆之“高丽馆”改设的俄罗斯“南馆”。1727年(雍正五年)开始,这里成为专用的俄罗斯馆,“中国办理俄事大臣等帮助于俄馆盖庙。”1732年,北京传教士团在“南馆”建立了新的永久性教堂——“圣玛利亚”教堂(或称“奉献节”教堂)。

  三、19世纪:延续期——“洋风”

回复
lgyhk
2007年07月05日 13:39:21
4楼
“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之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教(Christianity)包括天主教(the Western Church,亦称“公教”、“罗马公教”、“旧教”)、东正教(the Orthodox Eastern  Chruch,亦称“正教”)、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耶稣教”、“更正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总是搞不清基督教的具体区别.美国应该是新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应该是天主教,东欧和俄罗斯应该是东正教.
回复
zhr850719
2008年09月10日 22:35:29
5楼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让我效率大大的提高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熟能生巧
衷心感谢
:) :) :)
回复
qqian.13
2009年03月24日 16:44:41
6楼
楼主提供的资料非常具有参考性,在此感谢分享,希望以后能够多提供一些供大家学习研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