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
qing5615
qing5615 Lv.2
2011年12月22日 22:24:53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一个桩身砼已经浇筑完毕,在做大小应变的时候发现持力层有问题。后抽芯发现持力层灰岩1米下有个溶沟,大概在20公分高左右,分布不详。以前桩做过超前钻。持力层下5米深度,未发现问题。这次给洞测给测了出来,后抽芯发现。问题1.这个责任在谁。怎么分责任大小。2,怎么以最小的代价处理这个桩

一个桩身砼已经浇筑完毕,在做大小应变的时候发现持力层有问题。后抽芯发现持力层灰岩1米下有个溶沟,大概在20公分高左右,分布不详。以前桩做过超前钻。持力层下5米深度,未发现问题。这次给洞测给测了出来,后抽芯发现。
问题1.这个责任在谁。怎么分责任大小。2,怎么以最小的代价处理这个桩
免费打赏
yjyygyfn
2011年12月24日 20:16:03
2楼
如果有做超前钻,那主要责任在超前钻,他资料有可能做假,不然不会不发现的。
其次责任在于监理,,监理监督不到位。
孔桩大多是要求入岩五十公分,所以。施工单位应该没有问题的。
处理方法可以把取芯孔往下取至要求持力层,然后采用高强注浆法进行灌浆 。记住一定要达到压力,现在好多注浆机上压力表都没安装了,全说凭经验。
回复
qin.jq
2011年12月27日 16:13:54
3楼
按通常勘测要求,按一般孔、控制孔规范设置,未发现溶洞并不稀奇。楼主介绍不详细,一般而言,属于参建各方非自身过错,其风险由投资人承担,即业主承担。
回复
qin.jq
2011年12月27日 16:26:09
4楼
一般而言,如果当地经验数据反映可能有溶洞;或者勘察、施工、检测时发现有溶洞,应该马上制定勘察布孔方案。一般要求,每柱一勘,即每根柱下承台至少设置一个勘察孔,对于较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就是每桩一孔,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设计处理方案。
在溶洞以下石质力学指标复核满足时,小溶洞按沙发所言注浆是可行的,大溶洞就要具体对待了。
处理方案还是交给设计吧,我估计未作承载力测试的桩,很可能也有溶洞。处理费用超过前期打桩费用,也很正常。
勘察院估计是外地的,不熟悉当地土质。另外,业主想省钱,或者找了关系户。这或许就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qin.jq 于 2011-12-27 16:27 编辑 ]
回复
lyuan3
2012年01月04日 10:15:24
5楼
超前钻做了几个?我这边工地一桩一勘,挖到持力层后还要做钎探确认。如果地勘已按规范要求进行勘察了,出了问题就应该是业主承担。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