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300米基层测不起弯沉。不知原因。。
a253540579
a253540579 Lv.3
2011年12月02日 21:13:53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在最近的一次基层弯沉检测中。。处于超高段内侧的300米54CM基层弯沉不合格(设计26.5,实测最高达60)摊铺9天之后。。。具体为主车道不过。。硬路肩反而过了(设计24.5路基宽度。。2条主车道1条硬路肩。采用同样的路面结构层)。摊铺那300米时。。一段是第1天的下午结束铺的,一段是第2天上午开头铺的。。2天中铺的其他地方弯沉又过了。。从材料上无法分析出原因。基层为54CM水泥稳定碎石分3次18CM摊铺。底基层弯沉都过了。理论上不可能大面积弯沉不过。强度也达到了时间了(才铺了3天的都测起弯沉了)。。。完全不可思议。。。返工要40万呐。。。本人唯一能得出的可能。。处于超高段内侧而导致积水泡软路基。。但现场的浸泡痕迹并不深。。忘各位大神帮帮小弟吧。。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最近的一次基层弯沉检测中。。处于超高段内侧的300米54CM基层弯沉不合格(设计26.5,实测最高达60)摊铺9天之后。。。具体为主车道不过。。硬路肩反而过了(设计24.5路基宽度。。2条主车道1条硬路肩。采用同样的路面结构层)。摊铺那300米时。。一段是第1天的下午结束铺的,一段是第2天上午开头铺的。。2天中铺的其他地方弯沉又过了。。从材料上无法分析出原因。基层为54CM水泥稳定碎石分3次18CM摊铺。底基层弯沉都过了。理论上不可能大面积弯沉不过。强度也达到了时间了(才铺了3天的都测起弯沉了)。。。完全不可思议。。。返工要40万呐。。。本人唯一能得出的可能。。处于超高段内侧而导致积水泡软路基。。但现场的浸泡痕迹并不深。。忘各位大神帮帮小弟吧。。到底是什么原因。
免费打赏
a253540579
2011年12月04日 21:11:30
2楼
自己顶了。。求高人。
回复
zl1965
2011年12月05日 10:59:08
3楼
建议:
1、计算基层弯沉值的因素是否充分考虑,如季节不利系数、基层材料弹模等要验算。
2、超高段内侧水的问题,如果经过水浸,应等水分完全干透后检测弯沉。
3、现场检测的情况,由于在超高段检测弯沉,这样会产生弯沉车后轴偏心,内外侧轮胎受压不均,计算时要调整内侧轮胎受压的当量圆半径,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4、或人工调整一下弯沉车内的横向配重分布,但后轴总重要满足规范要求。
回复
lyb6905
2011年12月05日 16:03:06
4楼
赞同此观点:由于在超高段检测弯沉,这样会产生弯沉车后轴偏心,内外侧轮胎受压不均,计算时要调整内侧轮胎受压的当量圆半径.
回复
a253540579
2011年12月05日 17:35:17
5楼
具体是处于最大超高2%的内超高(全超高段上,半径1500)。。如果真是此观点。。那还有挽救的希望。。具体该如何验证呢?重新检测,换辆弯沉车?
回复
aiyanliyan
2011年12月05日 18:19:08
6楼
施工时 有没有觉得含水量有问题 ?
回复
a253540579
2011年12月05日 18:28:43
7楼
含水量?过大还是过小?。。过大的情况我铺过。弯沉没问题。就是容易开裂。。过小也铺过。。也没有问题。。我当时就在现场。摊铺中没有异常。没有想过弯沉不过。。
回复
zl1965
2011年12月05日 21:29:21
8楼
对我建议的补充:
1、可以在重新验算中寻找提高允许弯沉值的方法。
2、用此观点来弥补不足。
3、真正原因浮出来后,重测并调整操作方式方法达到目的。
4、作为后备方案,也可以将个别超低点剔除。
以上绝没有让你造假的想法,只是认为看你的叙述个人认为该检测段落弯沉应该没有大问题,否则不会出此策略。
回复
a253540579
2011年12月06日 09:45:21
9楼
谢谢了。。希望一切真如楼上所说。
回复
forever_h
2011年12月06日 18:59:43
10楼
学习了、、、、
回复
xkdfb
2011年12月08日 12:45:43
11楼
我从事过一年道路检测工作,其实弯沉这个测量水分是比较大的,不知道你是自检还是抽检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