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荷载传递中刚度理论的理解
zhangjl201004
2011年11月26日 10:43:05
只看楼主

[tr=#fafbfb] 最近刚网友聊天讨论有关“梁板的荷载传递与刚度理论”的问题,现把聊天记录贴出,以供大家共同探讨。在此只把技术讨论的内容贴出,至于网友的名字未经网友许可,未敢擅自贴出只以“网友”相示,见凉!网友: 近读张元坤与李胜勇两位大作《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一文,对其中一处有些疑问。原文:交叉梁系的荷载传递方式取决于两个方向梁的线刚度比值。当两向梁的跨度相同或接近时( 即其线刚度比值近似为1) , 荷载由两向梁共同承担; 当两向梁的跨度相差悬殊时( 即其线刚度相差较大) , 荷载为单向传递, 荷载最终基本上由线刚度大的梁承担, 结构形式虽为交叉梁系, 实质上已变成主次梁系( 见图9) 。我对最后一句话有些不解: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tr=#fafbfb]
最近刚网友聊天讨论有关“梁板的荷载传递与刚度理论”的问题,现把聊天记录贴出,以供大家共同探讨。在此只把技术讨论的内容贴出,至于网友的名字未经网友许可,未敢擅自贴出只以“网友”相示,见凉!
网友:
近读张元坤与李胜勇两位大作《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一文,对其中一处有些疑问。原文:交叉梁系的荷载传递方式取决于两个方向梁的线刚度比值。当两向梁的跨度相同或接近时( 即其线刚度比值近似为1) , 荷载由两向梁共同承担; 当两向梁的跨度相差悬殊时( 即其线刚度相差较大) , 荷载为单向传递, 荷载最终基本上由线刚度大的梁承担, 结构形式虽为交叉梁系, 实质上已变成主次梁系( 见图9) 。我对最后一句话有些不解:
我的疑惑是,如以井字梁为例(如附图),假如梁L1相对与L2线刚度很小,根据上述文章,是不是就应该理解为L1已经成为6跨连续次梁呢?但是对于井字区格中的楼板,因为L2的刚度很大,楼板的荷载应该向L2向传递才对。再假如L1刚度极度弱化为楼板,荷载根本不向L1上传递,应该直接向L2上传递才对,何来次梁之说?请高手释疑
1.JPG

网友:
感觉就是程度不同吧
网友 :
按照主次梁理论,荷载先要传递到次梁上,然后次梁以集中荷载的方式传递到主梁上
网友:
是部分传到次梁上 传到次梁的部分集中传到主梁上
网友:
要是暗梁是怎么传递呢?(刚度同板)
本人观点
板传梁的荷载跟梁刚度不相关,只跟板双向的相对刚度有关,主次梁的荷载是次传主,
网友:
梁板向四边传递荷载应该是通过变形协调的吧。
网友:
如果次梁刚度小,变形大,荷载肯定向挠度小的一侧传啊
本人观点
这个不相悖,板以梁为支座,变形小的方向,肯定是板相对刚度大的方向
本人观点:
当然,梁的变形跟板还不一样,是板的变形小的方向,刚度肯定大
本人观点:
板的荷载是往自己刚度大的方向传递
本人观点:
然后是,板的支座之间的荷载传递是小传大,在水平方向,竖向构件的刚度要远大于水平构件,所以最终荷载都传到竖向构件上,最终传给大地母亲


通过大家的讨论发现,板的荷载传递不只跟板自身的刚度有关,跟其支座的刚度也相关。支座的刚度弱,则会有卸荷载现象,类似于塑性设计思想的内力重分布情况,现在上传SAP2000建的模型,如图 板荷载.JPG

以梁受板传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大小来体现,板荷载的流动方向。

[ 本帖最后由 zhangjl201004 于 2011-11-28 22:32 编辑 ]

1.JPG


板荷载.JPG

免费打赏
河南结构小生
2011年11月29日 10:55:17
22楼
1很佩服啊
予力学公式与实际结构,很是佩服能够融 会贯通
回复
hyp1962
2011年11月29日 12:27:48
23楼
结构设计是基于刚度理论并做适当的简化而进行的,没有适当的简化必然导致结构计算非常复杂,而且这种适当的简化,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本质.
主次梁概念.暗梁的设置均属于结构概念设计的范围.内力计算按弹性,配筋按塑性等等都是对结构进行适当简化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限元,其本质也是对结构的一种简化,只是这种简化相对于工程而言可以认为是精确的!实际结构在弹性阶段的精确解应该属于弹性力学的范围,而弹性力学上的许多精确解由于数学上的困难而无法解.
结构设计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结构概念或者说力学概念,这一点无论对结构设计师是非常关键的!
回复
lqddc
2011年11月29日 13:52:23
24楼
荷载最终基本上由线刚度大的梁承担
关键是 最终
回复
wgy123654
2011年11月29日 15:01:51
25楼
井字梁的由来: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井字梁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受力模型其实是大板结构,为减少不受拉混凝土的量而才采用井式结构,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结构的。
回复
wang0602yun
2011年11月29日 17:28:58
26楼
回复
czws007
2011年11月29日 17:31:46
27楼
对于#梁 两梁的刚度不会相差悬殊 你的假设不成立
回复
解构2023
2011年11月29日 21:06:49
28楼
我认同25楼和27楼的说法。完毕
回复
kongafanwei
2011年11月30日 09:26:53
29楼
这个其实可以用结构力学中的相对刚度来理解!更直接的是变形协调
回复
ysden333
2011年11月30日 17:29:40
30楼
学习了,很受用,真理越辩越明
回复
ligaoarup
2012年01月20日 11:55:22
31楼
力的传递是根据板,梁的刚度来的,不是人为的一相情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