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界定
maxitweber
maxitweber Lv.7
2011年11月08日 11:36:02
只看楼主

主要讨论三种典型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剪1.区分这三种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我先提两条最基本的,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1) 明确各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这一点在新的高规中已经定义得很完善了,即根据各部分分配到的地震倾覆力矩来划分(2)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不同的位移比要求我的疑问在于这第二点,在复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时,各结构体系的界定还是按照第一条即倾覆力矩比例来划分的吗?

主要讨论三种典型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剪

1.区分这三种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

我先提两条最基本的,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
(1) 明确各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这一点在新的高规中已经定义得很完善了,即根据各部分分配到的地震倾覆力矩来划分

(2)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不同的位移比要求

我的疑问在于这第二点,在复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时,各结构体系的界定还是按照第一条即倾覆力矩比例来划分的吗?
以高规8.1.3的第四条为例,框架承担了80%以上的倾覆力矩,那么位移比的要求该按照1/550还是1/800来执行呢?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满足框剪的1/800要求的可能是比较渺茫的。按照该条文最后的说法这种情况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论证。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应用应该不少见,结构体系以框架为主,少量剪力墙增强抗侧刚度。都要分析论证岂不太麻烦了。

2. 再假设一种情况,有一半地下室建筑,室内外高差超过1.5米,桩筏基础,半地下室层外围设挡土墙,以上层均采用纯框架。因基础形式为厚板桩基,可认为基础对混凝土墙能提供有效约束,所以挡土墙在结构进行抗侧力分析时候可视为剪力墙。SATWE分析时嵌固端取在基础板顶面,底层的地震倾覆力矩大部分由混凝土墙承担,比例约为6:4。我的问题是底层墙与框架的抗震等级该如何来确定?整个结构体系的位移角限值该按照哪种体系来执行?
免费打赏
losemyrose
2011年11月08日 17:23:29
2楼
1、我们这边的做法是低烈度区的框架结构尽量不加剪力墙,如果是高烈度加了少量剪力墙,应该两个方向都加,最大层间位移角按框架结构控制,但是配筋模型应该把剪力墙去掉换成相应的框架柱,两个模型的配筋差别很大。
2、这种情况没遇到过,个人觉得最好在室外地面标高处加设一层梁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构造满足嵌固要求,因为你地下一层层高只有1.5m,侧向刚度比很容易满足,这样结构体系比较明确,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maxitweber
2011年11月09日 08:45:10
3楼

1. 确实,加了剪力墙后框架分配到的地震力要小很多,尤其是框架梁端负弯矩钢筋要少掉至少一半。加剪力墙但配筋按纯框架的做法我觉得可靠但是比较费钱。

2. 室外地面标高再加一层梁板那我这地下一层到底还要不要了,1.5的层高可以派什么用?
回复
lonelyparty
2011年11月09日 10:05:02
4楼
高规8.1.3条的这条规定说的比较多,分的比较细,但我觉得没有抗规6.1.3.1和6.2.13.4条表述的明确。高规的1、2两种情况容易理解,3、4两种情况存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的取值问题,是按对应框剪结构取值,还是同框架的抗震等级。另外计算方法如果按抗规没话说,如果按框剪结构设计就存在抗震性能的问题(因为高规的规定是按框剪结构设计),这应该是高规在框架、框剪和剪力墙结构的区分上和抗规不一致(个人观点)。我觉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编写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统一培训教材》这本书写的比较合适,在第80、81页。
另外很多人认为有框架柱,有剪力墙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是对规范本意的扩大化(这里不是说对错,而是说好不好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两种布置形式,在第95页。
回复
小象有有
2011年11月09日 10:40:07
5楼

请问剪力墙相应的柱子尺寸该怎么取?
回复
maxitweber
2011年11月09日 10:40:29
6楼

能否请教一下,高规8.1.3条“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的叙述我觉得意思比较含糊,到底什么叫“设计方法”?是受力模型假定?还是结构各部分的抗震等级划分?这一规定背后的意图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还有我一直对“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和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这一指标存在疑问。以一层去和整体比我觉得没什么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一高层结构,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和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之比大约为60%,那么按照该条文的第三款,该结构的框架部分应该按照二级抗震等级来设计。至此我觉得就完事了(这里只讨论框架),那么这个“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和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值会小于30%,甚至在20%以下。因为很容易理解,虽然底层柱分到的地震剪力相比该层剪力墙分到的剪力要占优势,但其倾覆力矩与整个结构倾覆力矩即每层地震剪力与每层层高的乘积之和来相比的话就显得很小了。我实在不明白这个数值到底有什么实际工程意义。

另外我觉得新抗规6.1.3条的规定有点多此一举,框架的抗震等级应该采用整体比整体的办法来确定,即高规8.1.3条的说明。按照我在前面举的例子,如果一定要底层的框架地震倾覆力矩达到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以上才对框架的抗震等级按照纯框架来采用,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安全。

以上想法肯定存在漏洞,欢迎各位拍砖。
回复
nixuebin12345
2011年11月09日 11:25:36
7楼
1倾覆力矩用底部加强部位的百分比较好,或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力方式较好
2少墙框架位移应该多少,规范没给.
回复
lonelyparty
2011年11月09日 15:52:16
8楼
高规编写组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估计是不赞同抗规编写组的说法,可是抗规又应该属于母规范。呵呵,偷梁换柱吧。
至于倾覆弯矩比应该是控制结构体系的一个指标,个人认为应该控制底部加强区,但规范规定了底层,就按规范执行了。高规也同样是规定了底层。
回复
zhoujiaxing-6
2011年11月10日 12:37:45
9楼
剪力墙和柱开裂时的位移现值不同,框架结构加少量剪力墙可能产生剪力墙开裂,内力从剪力墙向框架转移的情况。为了保证剪力墙和框架共同发挥作用,所以限制了结构位移限值同框剪结构。如果能分析论证剪力墙不开裂,可以放宽位移限值
回复
maxitweber
2011年11月10日 13:02:03
10楼

您说得很精辟。
回复
myzoneyy
2011年11月10日 13:23:52
11楼
mark,学习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