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吸力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的疑问?
msw0317
msw0317 Lv.4
2011年11月01日 13:54:12
只看楼主

1、在用sts算墙梁计算时,“构造保证风吸力内翼缘侧向稳定性”什么情况能选择?2、如果不选择,风吸力作用验算是选“按附录E”还是“按公式6.3.7-2”?门规6.4.4条第2说是按附录E计算,但附录E的条件一般不满足,比如板厚大于0.66mm。大家选择,求高手指点

1、在用sts算墙梁计算时,“构造保证风吸力内翼缘侧向稳定性”什么情况能选择?
2、如果不选择,风吸力作用验算是选“按附录E”还是“按公式6.3.7-2”?门规6.4.4条第2说是按附录E计算,但附录E的条件一般不满足,比如板厚大于0.66mm。
大家选择,求高手指点
免费打赏
msw0317
2011年11月01日 13:56:12
2楼
风吸力作用验算选“按附录E”还是“按公式6.3.7-2”算出来的结果差别很大!!
回复
nixuebin12345
2011年11月01日 14:20:43
3楼
是按附录E计算的,有2006版修改,小于板厚可折减
回复
msw0317
2011年11月01日 14:38:54
4楼

你说的是《门规》的修改版??
回复
damperking
2011年11月03日 10:59:20
5楼
采用双层拉时可以认为构造保证风吸力内外翼缘侧向稳定性,用门规算即可。
回复
msw0317
2011年11月03日 14:52:19
6楼
而且用H型钢计算的时候程序默认按公式6.3.7-2”计算!
回复
zalzhangao
2011年11月03日 15:14:43
7楼
门式的不要选择好了
回复
novf
2011年11月04日 13:02:04
8楼
一下均为个人看法:


“构造保证风吸力内翼缘侧向稳定性” 可以看成是:下翼缘有拉条,或者屋面复核板的底板

在STS里计算檩条有:
验算有:1薄钢规范和 2门规规范
风吸力验算验算方法:3按6.3.7-2验算 4按附录E验算

以上各项组合计算方式有3种:
方法一 2+4
方法二 1
方法三2+3

方法二和方法三 主要区别在于薄钢和门规对于挠度控制不一样
方法一和方法二 下翼在风吸力作用下稳定性计算结果有差异

方法二或者三适用范围 拉条设置在檩条的下侧或者墙梁的内侧或者两侧都有拉条或者上下都能保证不失稳(上下都有板 都是打自攻钉)

方法一适用范围:压型钢板与檩条有可靠连接(自宫螺丝等紧固件)拉条设置在檩条的上翼侧或者墙梁的外侧

风吸力验算:如果上侧构造能阻止上翼缘失稳侧选 附录E
不能阻止选6.37-2



请高手提出看法
回复
msw0317
2011年11月04日 14:57:29
9楼
期待高手指点
回复
太原一注郭
2013年11月20日 09:50:24
10楼
顶起,学习了:):)
回复
fdj19861208
2013年12月04日 15:52:57
11楼
大家好,跟大家分享一款 钢结构 设计工具箱,可以进行钢节点、构件和子结构专项设计,并提供了各种软件模型转换的功能。由于附件太大,上传不了,本人新建了一群202562924,有需要的到群共享去下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