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以制造价值为己任
jswgq-55
jswgq-55 Lv.12
2006年07月14日 09:15:56
只看楼主

项目管理之全局理念明确项目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项目管理之企业全局的理念,首先要明确项目服从于企业这一关系。项目是一次性组织和活动,是实现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比如:工程项目就是从策划、筹建、建设、竣工最后到投产、归还投资(或投资回收)的一个过程。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战略实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建筑企业最直接、最经常和最大量的实践基础。项目不是企业,项目经理不是法定代表人,只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负责某一个项目的代表,必须按照企业管理体制、程序和要求运作,接受企业的统一管理。十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项目承包制存在一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了,应实施项目的授权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反映在建筑企业就是要规范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之全局理念

明确项目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项目管理之企业全局的理念,首先要明确项目服从于企业这一关系。项目是一次性组织和活动,是实现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比如:工程项目就是从策划、筹建、建设、竣工最后到投产、归还投资(或投资回收)的一个过程。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战略实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建筑企业最直接、最经常和最大量的实践基础。项目不是企业,项目经理不是法定代表人,只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负责某一个项目的代表,必须按照企业管理体制、程序和要求运作,接受企业的统一管理。十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项目承包制存在一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了,应实施项目的授权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反映在建筑企业就是要规范项目管理。

明确企业经营的形势。项目管理服务于企业经营,所以必须明白企业经营的形势。那么现在企业经营的形势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建筑业竞争正处在一个“成本竞争”的阶段。成熟的市场经济证明,各行业经济发展都会经历“产品竞争、成本竞争、品牌竞争”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产品竞争”阶段,竞争的重点是制造能力和质量,企业普遍能获得较高收益;在“成本竞争”阶段,企业的制造能力和质量逐渐趋同,竞争的重点是成本和价格优势,企业收益呈总体下降趋势;在“品牌竞争”阶段,由于成本竞争的淘汰,剩余企业的成本水平趋同,竞争的重点是品牌,普通企业获得合理收益,品牌企业获得超额收益。我国建筑业企业正逐步告别“产品竞争”,处在激烈的“成本价格”竞争阶段,未来将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然而,目前我们很多企业对这一形势认识不足。

明确项目进步的方向。明确了项目服从于企业的关系,明白了企业经营总的形势,项目管理进步的大方向也就很明了:就是要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第一,以往企业的收益主要靠投标收益,项目管理的成本较为宽松,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合格履约,以组织施工生产为主要任务。现在项目市场投标收益很低甚至没有收益,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又不可能不赚钱,这时候能否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已经成为一个基础任务,比较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是比谁能在这个过程中省钱和赚钱;第二,评价项目管理能力的标准变了,企业选拔和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方向也要变。项目经理只能管生产不行,还必须懂经营会赚钱;第三,管理和技术进步将成为项目经理日常管理钻研的重点。

jswgq-55
2006年07月14日 09:16:13
2楼
项目管理之统筹协调理念

统筹协调的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在项目管理上,也有统筹协调的问题。
项目管理要做好三个效益的统筹。一个建设项目,应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经济效益要双赢,环境效益要兼顾,社会效益要负责。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的统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科学管理,凭拍脑袋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当前成本竞争条件下,任何一项失误、浪费、拖延,都应当尽最大努力控制消除,即使是以往最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也必须事先进行严密的策划部署,不能凭经验做事,其中要特别重视运筹。同时要把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弄明白,阶段性目标是总目标的保证,既要确定总目标,更要重视阶段目标这个关键,不然总目标是空的。

内部管理和外部协作的统筹。管理侧重于内部,把内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协调和统配,就叫管理。但是现在的管理也要考虑外部的问题,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干的,都是与外部各种力量协作的结果。一个大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大协作的过程,单位内部各部门间要协作,单位与外部环境间也要协作,包括与业主方、建设单位的协作,与设计部门的协作,与政府有关部门(如政府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市场监督部门)的协作,还有与各种中介组织(如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审计事务所等)之间的协作。与任何一个部门关系的恶化,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或者说增加管理的阻力或成本。

回复
jswgq-55
2006年07月14日 09:16:43
4楼
项目管理之文化致胜理念

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企业文化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基点和本质特征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简单说有两个方面含义,第一,做一切事情的宗旨是满足人的需求。第二,干一切事情都要依靠人。概括地讲,具体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对内不断满足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外以用户为中心。

坚持贯彻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表现在企业管理上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氛围对外就是公众形象,一个企业与众不同的能持久发展的基础就是公司的公众形象,公司的公众形象是顾客购买偏好的潜在因素之一。如果公众形象好,顾客就去你那儿,如果公众形象不好,顾客就不去你那儿,由此只能导致员工失业,企业破产。适应时代、道德、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将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使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如龙从云,使企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底蕴。

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项目管理也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是个创新的过程。终生求知识成为一种准则。人类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知识,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人的第一长处、人的第一智慧、人的第一本源。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正在建设“学习型组织”,很多城市乃至国家也在快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不管我们做了多少种设想、计划,但惟有学习的能力是唯一能够长久适应市场,争取企业发展主动权的能力。

回复
jswgq-55
2006年07月14日 09:17:11
5楼
项目管理之标准化建设理念

标准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标准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一个企业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这个企业管理和技术成熟的程度。一个企业的标准化程度高,那么她的管理和技术就一定较为成熟,她的管理和技术资源的利用体现在生产效率上就一定比较高,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认知,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制订,占领行业管理和技术进步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是推进和不断优化企业自己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建立行业标准不能涵盖的企业内部运营标准,也包括针对行业已有的标准建立企业内部实行的更高标准。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

推进实施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管理体系的标准是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各个行业企业普遍在积极推行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有关标准,它需要企业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
社会责任体系,即SA8000。它是国际上制定的企业对劳工、对社会、对环境要负有责任,要有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精神。企业不能轻易违反,这是国际上的一个通行证。

质量管理体系,即ISO9000。它的本质就三句话,在企业管理上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下来。倒过来说,是记录你所做的,做你所说的,说你应该说的。但是执行起来,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做到。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即OHSAS18001。此体系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环境管理体系,即ISO14000。包括人的环境、生产的环境,就是施工工地的环境,民工居住地区的环境以及与施工工地周围相对应的环境。比如说我们过去一说工地,就是“脏、乱、差”,工地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所以要重视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我们的作业环境,生活环境和周围环境。
其它各种规范标准。管理方面还有其它很多规范标准,比如说施工现场有安全现场管理标准,项目管理有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监理有建设监理规范,这是国家颁布的关于管理的标准,这些标准都要很好地贯彻实施。

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果管理标准的执行可以而且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技术性的规范标准如:设计/施工标准、材料/半成品/部件检验标准、施工机械/用电等操作规程、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其它各种类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特点则是具有很强的刚性,可以提高但不能变通降低,必须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回复
cyf-790221@co163
2006年07月18日 17:37:45
7楼
完整看完了,非常有道理!
不过现在建筑业大环境不太好,信誉是个大问题,积重难返啊!
回复
cnzjmgh
2007年06月29日 17:33:16
8楼
好文章啊!
回复
simachong
2008年02月24日 10:45:10
9楼
完整看完了,非常有道理! 好文章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