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抗震规范》对“相关范围”嵌固的定义
yyc5795y
yyc5795y Lv.9
2011年09月15日 21:10:38
只看楼主

1.《抗震规范》6.1.14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 2) 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2. 《抗震规范》6.1.3条文说明: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

1.《抗震规范》6.1.14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 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 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
2) 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 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2. 《抗震规范》6.1.3条文说明: 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一般可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相关范围以外的区域可按裙房自身的结构类型确定其抗震等级。

问题一:
如果裙房不与主楼相连,或者主楼周边为纯地下室,“相关范围”应如何定义,是否只能取相对应于主楼的投影面积?这与以前的取法差别较大(过去一般取一到两跨)。感觉取20m比较合适,如此上下刚度比0.5也好控制。

问题二:
详下图,3层地下室,上部为双塔(框架结构),甲方要求采用无梁楼盖(减少基础埋深,旁边有楼)。
1)地下室顶板采用嵌固假定:如果“相关范围”取主楼外轮廓,则主楼以外还可采用无梁楼盖。
如果“相关范围”仍取主楼周边20m,那么就无法采用无梁楼盖体系了。详1.1)条为地下室在 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 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
2)地下室顶板不采用嵌固假定:是否会超限?
另结构类型是属于“框架结构”还是“板柱-抗震墙结构”?或者塔楼按“框架结构”,纯地下室部分按“板柱-抗震墙结构”?
在SATWE中,采用等代梁方式输入柱上板带,是否结构形式取“框架结构”计算偏安全?没有必要定义成“板柱-抗震墙结构”?

未命名.jpg

[ 本帖最后由 yyc5795y 于 2011-9-15 21:16 编辑 ]

未命名.jpg


1a.JPG

yyc5795y
2011年09月16日 19:06:26
2楼
1. 已经发现上面理解错误。6.1.3条和6.1.4条中的“相关范围”不是一个概念。
2.《抗震规范》6.1.14条条文说明:“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
《抗震规范》6.1.3条条文说明: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一般可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
回复
wwhsosdfmry
2011年12月21日 10:17:05
3楼
1. 已经发现上面理解错误。6.1.3条和6.1.4条中的“相关范围”不是一个概念。
2.《抗震规范》6.1.14条条文说明:“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
《抗震规范》6.1.3条条文说明: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一般可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
同意这个说法:
问题一:
如果裙房不与主楼相连,或者主楼周边为纯地下室,“相关范围”应如何定义,取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
问题二:
1)地下室顶板采用嵌固假定:如果“相关范围”取主楼外轮廓,则主楼以外还可采用无梁楼盖。
如果“相关范围”仍取主楼周边20m,那么就无法采用无梁楼盖体系了。
详1.1)条为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那就做梁板结构和甲方沟通,要不加大埋深要不梁上翻或局部做梁板。
2)地下室顶板不采用嵌固假定:是否会超限?算算看。
另结构类型是属于“框架结构”还是“板柱-抗震墙结构”?
塔楼按“框架结构”,纯地下室部分按“板柱-抗震墙结构”
在SATWE中,采用等代梁方式输入柱上板带,是否结构形式取“框架结构”计算偏安全?没有必要定义成“板柱-抗震墙结构”?
我觉得没有必要,“板柱-抗震墙结构”
以上只是自己意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