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放线方法
小旋风
小旋风 Lv.14
2011年05月20日 11:04:38
来自于职场问答
只看楼主

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系统整理了一下工程中放线的步骤希望大家有用 对刚进入实习的毕业生很有用。 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系统整理了一下工程中放线的步骤希望大家有用 对刚进入实习的毕业生很有用。
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1、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先选好的内控点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大线锤怎样往上吊比较方便。用线锤尖对准轴线的基点,当线锤对准基准点时,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上人员定位。在对准下方吊锤时,对点人员要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测吊锤尖部与钢板的点位差值,并通知楼上人员及时调钢丝线中的位置,当从两侧方向锤尖与十字中都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定点。
至于钢丝线的弹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关键是在于楼层上的放钢丝线的绞线轮要经过特制,可以进行微小高度调整,并能可靠的锁定,这样放线时就比较方便了。
2、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窥法。即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两个预留孔,通过这两个孔将下面楼层的轴线引上来,如留3个孔的话,经纬仪都可不用,仅线锤和钢尺就可完成放线。
3、+-0.000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即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讲在建筑轴线附近平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1米左右这个位置予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比如你现在 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然后从二层这个点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轴线的位置了.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
免费打赏
xiaoqiu10086
2011年06月03日 14:38:04
2楼
说了一大堆,其实在现场做过一次基本就知道了,我是准备出去的人了,想法就是这样
回复
jamidt
2011年06月03日 15:55:51
3楼
恩 实践才能出真知
回复
wang11992468
2011年06月15日 10:30:32
4楼
说的很具体,讲的很详细不错,我也是测量放线的。。表示顶下。
回复
a573519848
2011年06月17日 21:19:43
5楼
Thank you
回复
qingxiangmu
2011年06月25日 14:40:13
6楼
谢谢前辈了
回复
81号先生
2011年07月06日 10:40:42
7楼
回复
tumuxiaoshidi
2011年07月18日 21:18:50
8楼
多谢前辈多谢前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