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园林任重道远
jinhai1982
jinhai1982 Lv.3
2006年04月19日 22:55:18
只看楼主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为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鉴于城市园林绿化大量地消耗着宝贵的饮用水资源,许多专家学者疾声呼吁,应早日由“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方向发展,使城市绿化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管理者还未认识到园林节水的重要性,园林设计、施工人员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各种常用的园林节水方法也未得到大范围推广。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为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鉴于城市园林绿化大量地消耗着宝贵的饮用水资源,许多专家学者疾声呼吁,应早日由“耗水型园林”向“节水型园林”方向发展,使城市绿化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管理者还未认识到园林节水的重要性,园林设计、施工人员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各种常用的园林节水方法也未得到大范围推广。

节水灌溉 期待全面推广

美国托罗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周荣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美国拉斯韦加斯整个城市的园林灌溉几乎全部更换成了水资源利用率极高的滴灌。相比之下,我国很多人均水资源量和拉斯韦加斯差不多的城市却还在用胶皮管大水漫灌绿地,而这种方法大约有80%的水由于深层渗漏和无效蒸发而损失掉。
“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不断突破水资源利用极限的时候,我国园林的节水灌溉仍处于推广普及阶段。节水灌溉设施的设计、管理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周荣对这种现状十分忧虑。

植物需水量研究尚为空白

在所有问题中,缺乏精确的灌溉定额和植物需水量数据最令人头疼。在美国的很多城市,常见园林植物在何时、何地、何种生长状况、何种气候条件下需要多少灌水量都有精确的测定,这些数据是制定整个园林节水灌溉方案的基础。而在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曾经做过园林植物灌溉量的研究,而且仅局限于草坪草等少数植物。因此,“该灌溉多少水合适”在我国就成了凭经验甚至凭感觉决定的事情。不了解植物精确需水量和灌溉量,采用再先进的灌溉节水设备,也只能适量减少灌水过程中水的损失,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灌溉。

部门管理力度有待提高

据周荣介绍,目前我国的园林灌溉工作至今没有明确的行业管理,园林节水灌溉领域也没有行业协会负责组织认证、考核等具体工作。我国水利部只管理农业灌溉,且主要管理国产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并不负责园林灌溉。而主管城市园林的建设部也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相比之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园林灌溉领域的协会遍布各个城市,组织非常完善,政府监管也比较严格,极大地推动了园林节水灌溉的发展。

缺乏行业标准和专业人才

除此之外,我国园林节水领域至今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且缺乏专业工程师。很多园林设计、施工单位虽然配备了专职的灌溉设计人员,但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不很专业。在园林工程完工后,相关部门只能参照农业灌溉标准进行项目评审验收,导致很多先进的灌溉设施无法发挥作用,甚至早早报废。

再生水 不是救命水

再生水,一般指我们常说的中水,它的准确定义是:将城市生活废水经过集流再生处理后,使其水质指标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排放标准,但又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质标准的循环利用水。说到再生水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冲厕、洗车外,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景观用水。作为城市绿化用水的重要替代水源之一,再生水成了解决城市园林用水的一个热门选择。然而,三大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再生水的利用。

水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水质问题是利用再生水的最大问题。据《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起草人王艳春介绍,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绿地灌溉总体上没有问题,但长期使用再生水,其中所含成分的积累到底会对土壤和植物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而且,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对再生水的敏感程度不同,也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在景观水的补充方面,由于再生水中氮磷元素含量较多,极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据北京大观园管委会副主任刘俊德介绍,大观园管委会为节约成本,进行了采用再生水补给景观用水的尝试,但不到一个星期,水体就出现了发黑、变味、动物绝迹、观赏鱼变形等状况。后来虽经过一些技术补救,效果仍旧不太理想。因此,采用再生水补给景观水应当慎重。

大小中水灌溉的局限性

再生水在实际绿地灌溉中也遭遇了瓶颈。目前,很多城市有两种中水来源,一种是城市集中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俗称“大中水”;另一种是一些大型社区或单位自己的中水处理设备提供的中水,俗称“小中水”。
理论上讲,“大中水”主要解决城市大面积公共绿地的灌溉,“小中水”解决社区单位小庭院的灌溉。而实际操作中,“大中水”常常因为输水管线辐射面积小,无法输送到公共绿地上;“小中水”往往由于单位或社区水处理人员的水平有限,处理水质不稳定,达不到灌溉绿地的要求,设备闲置者大有人在。

再生水的公共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王艳春提到,园林绿地中应用再生水的公共安全问题值得注意。去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在东四环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发现很多人进入开放绿地活动,而一些农民工以为喷灌设备中喷洒的是自来水,就接水洗脸,甚至直接饮用。
正因为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尽管北京在《节约用水办法》中明文规定,从2005年5月起,该市绿地灌溉、小区单位内景观用水都必须使用雨水或再生水,不得使用自来水,否则将处以最高5000元的罚款,但实际上,该市大部分绿地还在使用自来水灌溉。

园林设计 节水不受重视

虽然我国大多数城市缺水,但耗水不菲的大草坪和大水景依旧“遍地开花”。据统计,2005年,仅上海市竣工的住宅小区就有80%拥有水景,且绝大多数依靠自来水维持。同时,虽然业内都在提倡采用雨水收集和节水型植物等方法节水,但实际应用却非常有限。设计是园林的灵魂,目前园林对水资源的浪费,设计师似乎难逃其咎。

甲方节水意识淡薄

园林设计师对此有难言之隐。在采访中,不少设计师反映,目前我国园林市场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面对生存的压力,设计人员必须满足投资人的喜好和意见。现在各地都在流行水景,缺少水景,房地产项目就没有亮眼的“卖点”;而应用耐旱型植物,可能会使观赏效果打折扣,甲方因此不太赞成;若在设计中增加雨水收集及其他现代化灌溉系统,会增加前期投入,这些都与目前比较浮躁的行业氛围不太合拍。如果投资人本身的园林节水意识不强,仅靠设计师引导和建议,实现园林节水困难很大。

设计师自身能力待加强

除了社会节水意识的落后,园林设计师自身的环境规划能力和科学素质也有待加强。节水工程常常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设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城市雨水利用专家车伍指出,不同国家、城市和项目具有各种不同的气候、地质、水资源和建筑条件,设计雨水回用系统需要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方案。而在我国的园林设计师队伍中,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人员少之有少,绝大多数人的教育基础仍是园林美学规律,知识面相对狭窄。再加之大多数设计项目的时间仓促,使得设计师往往考虑不到节水的因素,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时间认真的研究和设计。

近年来,虽然也不乏以节约用水为亮点的园林项目落成,但其中很多都缺乏详细的研究和论证,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刚建好就被迫搁置。
免费打赏
dongguirong
2006年04月27日 10:54:36
12楼
人都是亲水性的,自己看到一个园林当中的水系也会很开心,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很爱大面积的用水。
我想水景是必要的 ,关键看怎么用,以后在设计中会注意。
回复
wangshangyu168
2006年05月09日 15:36:48
13楼
楼主的见解真是很好了,文中探讨的很到位,就是在实施上有没有事例可以借鉴呢?
回复
zwzzwz1999
2006年05月09日 23:59:19
14楼
不做水景,不做有一定规模的水景,甲方不认可!另外,什么江南水乡、滨水景观、亲水平台,还有小桥流水之类,无一不在开发商的宣传之中,大行其道。
回复
yuanzhang007
2006年05月21日 02:04:40
15楼
水是生命之源!节水型园林应是园林的发展趋势~~~~~
回复
keshikelei
2006年05月23日 12:35:46
16楼
在设计中注意到水的循环利用又很必然的浪费电   呵呵  那个设计者能把两者都能考虑  做到最少能量发挥更好的效果是最好的拉
回复
rwpd-5251
2006年05月25日 15:44:25
17楼
想是可以想,但是实施起来很麻烦啊!~能不能中标都没把握
回复
fwb199616
2006年06月18日 10:04:58
18楼
纯数纸上谈兵
君不见,工程投标全靠关系
君不见,甲方乙方监理为钱是图
君不见,所有工程全是政绩
君不见,交工以后
嘿嘿嘿嘿
全是骗老百姓的钱
回复
luyee05
2006年06月18日 14:36:59
19楼
虽然我对技术不是很懂,但是小妹有个问题~~为什么不自己造个雨水收集系统呢~~降雨可不可以不排到市政管网去~~
回复
irrigation
2006年11月01日 12:01:14
20楼

是可以造雨水收集系统,降雨可以利用.

需要我们广大的设计师,领导能有这个意识.
回复
qtl1234
2006年11月28日 11:22:21
21楼
不是设计人员问题,也不是甲方问题,主要问题还是现在的制度问题,想想我国园林到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还能指望其他什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