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线圈二次线极性接反,各相测量电流有何变化?
luyu7237863
2011年04月11日 17:52:38
来自于继电保护
只看楼主

1.某10kV电缆出线CT 只装A、C两相 这个叫什么接法来着?(保护装置和智能电度表里显示有B相电流)2.每个CT有三组线圈,分别是计量、测量、保护,现在A相CT测量线圈二次侧极性接反 那么微机保护装置里的测量数据 各相电流会有什么变化?该线路的有功功率P有何变化呢?

1.某10kV电缆出线CT 只装A、C两相 这个叫什么接法来着?(保护装置和智能电度表里显示有B相电流)
2.每个CT有三组线圈,分别是计量、测量、保护,现在A相CT测量线圈二次侧极性接反 那么微机保护装置里的测量数据 各相电流会有什么变化?该线路的有功功率P有何变化呢?
免费打赏
zyz8438
2011年04月21日 10:18:33
22楼
我忘了P1=3UIcosφ,里面有个3倍的关系!P1/P2=根3/tgφ 是对的!
回复
zyz8438
2011年04月21日 10:30:13
23楼
推导过程如下:

正常情况下的功率推导及矢量图
1.JPG
回复
zyz8438
2011年04月21日 10:33:06
24楼
A相CT极性反接的矢量图及功率推导:
2.JPG
3.JPG
回复
zyj0625
2011年04月27日 14:13:23
25楼
不错学习了 呵呵
回复
luyu7237863
2011年04月30日 13:52:52
26楼
版主很耐心很细致啊,推导详尽,以至于我回复都不知道说啥了。这种助人无私的精神,让我敬佩。
回复
luyu7237863
2011年04月30日 14:01:51
27楼
我再补充一下吧:
假设三相电压、电流均对称,正确接线时的功率P= √3UIcosφ,极性接反后P´=UIsinφ。具体推理如下:
一般采用三相两元件来计量和测量
元件一功率P1=UabIacos(150º-φa)= -UIcos(30º+φ)
元件二功率P2=UcbIccos(30º-φa)= UIcos(30º-φ)
P´=P1+P2=UI[-cos(30º+φ)+ cos(30º-φ)]= UIsinφ。

在A相CT极性接反后,功率的变化跟负荷的功率因数cosφ有关,假设用户的功率因数在一定范围内(0—1)保持不变,当cosφ=1时,表示电路为纯电阻负载时,此时P´为0,误差将最大;当cosφ=0.5的时候,前后功率相等,这时测量没有误差;当cosφ小于0.5时,P´却变的更大;当cosφ大于0.5时,P´将变得更小,且cosφ越大,即电流与电压相位的夹角φ越小,错误的测量的功率就越小,测量误差就越大。实际上,正常情况下用户负荷为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大多保持在0.9以上(远大于0.5),所以可以判断极性接反后的有功功率将变小,并且随着功率因数的越大而变的越小。
如图: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