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
q131427
q131427 Lv.9
2002年12月05日 19:23:52
只看楼主

明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期,大学毕业生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有些用人单位人为地设置了一些“门槛”,使这种压力又加重了砝码。如在武汉11月20日举办的专门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对应聘者提出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硬要求。  作为用人单位,青睐有“工作经验”者自有合理之处,但这样的好事,往往是一厢情 愿。  首先,“经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产生于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如果永远处于待业之中,就永远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难道将他们永远拒之门外、不予录用?

明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期,大学毕业生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有些用人单位人为地设置了一些“门槛”,使这种压力又加重了砝码。如在武汉11月20日举办的专门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对应聘者提出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硬要求。

  作为用人单位,青睐有“工作经验”者自有合理之处,但这样的好事,往往是一厢情
愿。

  首先,“经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产生于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如果永远处于待业之中,就永远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难道将他们永远拒之门外、不予录用?

  以“工作经验”作为聘用大学毕业生的硬件,可能诱发已就业大学毕业生的非正常流动,导致企业之间不正常的人才争夺。一个企业投入成本使某毕业生获得“工作经验”,极有可能被另一个企业以低于“经验”培养的代价“挖”走。这样挖来挖去,就会挖乱人才市场秩序,挖断人才健康成长的链条。

  “经验”是分层次的,运用“经验”有适宜性要求。即便在同类企业、同类岗位获得的“经验”,在A单位有效,在B单位就不一定适用。有眼光的企业,往往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及可开发潜质有多丰厚,认为对人才的“经验”培养有所投入,是同生产成本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情。更有一些企业将此作为凝聚人心的感情投资,以期获得员工忠诚企业、勤奋工作的回报。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厚人文文化背景的国度,人才的知恩图报情怀与人才的市场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一个大学生的培养,国家与学生家长都付出了昂贵的成本。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有义务为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创造条件,为加速这种人才转化进行必要的投入。如果说任何企业都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那么,这种对人才成长、成熟的投资,就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从企业自身利益来说,“工作经验”的门槛,极可能使企业失去一批本可拥有的优秀员工,甚至与其中可能经实践而成的CEO、财务总监、产品创新大师等顶尖人才擦肩而过———这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损失吗?(大林)
免费打赏
q131427
2002年12月05日 19:24:50
2楼
主持人 刘声

  沙龙在座:

  王立平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

  苏先生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史老师 北方交通大学招生与就业处

  张车伟 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室研究员

  如果你毕业于武大、华中科大等企业认定的“首选大学”,月工资是3000元;如果你毕业于武汉理工大、武科大,月工资则为2000元。武汉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今年招聘的一批毕业生,采取这种明码标价的“差别”工资发放方式,引发争议(11月27日《武汉晨报》)。一些来自非首选大学的“烽火”员工认为,这种有差别的工资标准不公平。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市场自身的自由选择,毕业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劳动部门则表示,只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政府不干涉。

  ●王立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公平,就是交易双方都认可的规则。企业对大学生择优录取,名校学生工资3000元,普通高校学生工资2000元,这种现象无法说是否公平。就像我们买一件商品,名牌肯定比普通的贵几倍,名牌的效应就是无形资产。

  但是人才与商品不同。一些企业在选择人才的初期,很可能看重应聘者的显性价值,即名校背景。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就是比一般学校毕业生薪水高。但是在实践中人才的“潜性价值”,才是老板最看重的。而这种“潜性价值”并不是名校学生的专利,它是个人才华的体现,并不与学校名气成正比。

  我个人认为,武汉这家企业薪金设置未必科学。企业不应该用“显性价值”评估人才,这样有可能出现名校学生嫌价低,普校学生感觉受歧视不愿来的情况。在中关村,许多企业老总都不喜欢用名校学生,因为他们自视甚高,不能脚踏实地;相反普通院校、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珍惜工作机会,能吃苦、踏实、肯干,企业觉得更需要这样的人才。

  ●苏先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只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有明文规定,各省、市也有不同的执行标准,而对企业发放工资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其工资不低于当地劳动力的最低标准,劳动部门就不干涉。

  这种现象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我认为很正常。供需双方参照劳动力市场报价,进行商谈,如果合适就可以签协议,如果不合适完全可以放弃,一切由市场说了算。

  ●史老师:学生毕业后的薪水与学校“牌子”直接挂钩,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公平。有些优秀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高考没发挥好进了普通院校,难道就能说明这个学生不优秀吗?难道普通院校的学生就一定比名校学生差吗?从我多年做招生工作的经验来看,许多学生的能力和高考成绩并不成正比。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高低与自身是否努力学习有关,而外在环境的影响只是次要因素。

  对大学生来说,择业不能只看企业薪水的高低,更要全面了解这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提供的岗位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这个角度出发,武汉这家企业有差别的工资机制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可能自设门槛,把更多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同时,这种现象对我们的高校教育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现在的就业前景成为学生选择学校的指挥棒,学生一进校就发现,由于学校的知名度不高,将来毕业后工资就要低人一等,一定会对学校产生不满情绪。这样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都会带来一系列麻烦和困难。

  ●张车伟:从学历来讲,虽然都是本科四年,但名牌大学与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武汉这家企业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在市场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选择自己游戏规则的权利,如果行不通,企业肯定会自动调整政策。

  不同类别的高校毕业生工资标准不同,反映的是一种市场评价。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的录取率很低,当时的大学生,确实是人才的标志。现在高校不断扩招,太多的人挤进大学校门,大学生已不再稀罕。但是现在想上名牌大学还是不太容易,能上名牌大学的,基本素质都比较高。于是,选择名校毕业生,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这种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社会对名牌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平,才能从机制上确保名牌与质量成正比。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