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毕业设计不会做,忙着准备考公务员,毕业设计答辩期限不久了
yanchao11
yanchao11 Lv.2
2011年03月06日 20:27:15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毕业设计不会做,忙着准备考公务员,毕业设计答辩期限不久了.....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及规模、地点: 经有关部门批准,该楼建筑面积5500m2,建筑层数为5层。拟建办公楼在总平面图中限制在80m×20m的范围内,建筑功能要求如下:一层门厅、接待处、值班室、出租门面房等,层高3.6m。二层总经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设计室、财务室、图书资料室、档案室等,层高3.3m。三层主要用于物业部、投资部、销售部、策划部等办公,层高3.3m。四层大、小会议室各一间,健身房、餐厅、厨房等,层高3.3m。五层为储备用房。

毕业设计不会做,忙着准备考公务员,毕业设计答辩期限不久了.....
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及规模、地点:
经有关部门批准,该楼建筑面积5500m2,建筑层数为5层。拟建办公楼在总平面图中限制在80m×20m的范围内,建筑功能要求如下:一层门厅、接待处、值班室、出租门面房等,层高3.6m。二层总经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设计室、财务室、图书资料室、档案室等,层高3.3m。三层主要用于物业部、投资部、销售部、策划部等办公,层高3.3m。四层大、小会议室各一间,健身房、餐厅、厨房等,层高3.3m。五层为储备用房。
盥洗室、门厅、楼梯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楼地面采用瓷砖。内墙面、顶棚采用乳胶漆面层,外墙面用涂料(颜色自定)。内、外窗采用塑钢窗,内门采用木门。
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体系。
哪位大哥大姐有跟这类似的图纸,帮帮小弟
免费打赏
jianzhudashi001
2011年03月07日 20:33:09
2楼
加我QQ吧 1721373600
回复
guojianhui
2011年03月08日 11:59:15
3楼
很详细,包括说明,大门厂牌,旗杆,围墙和传达室,整套的,下载就可以施工
回复
yanchao11
2011年03月08日 13:11:17
4楼
哪有?类似的夜可以借鉴下
回复
lhr813
2011年03月08日 16:27:15
5楼
百度下
回复
结构小妖
2011年03月08日 17:51:09
6楼
这个毕业设计题目与要求不错,看来老师应该是想看看你们的真本事,各种用途的房间,输入荷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他的,似乎没什么难点,先别忙着考公务员吧,要是连毕业答辩都不能通过,你考公务员有什么用啊。
回复
zzz81600
2011年03月08日 18:59:02
7楼
不能害你~~~~~~~~
回复
寒冬
2011年03月09日 10:34:59
8楼
毕业设计时间是很长的,可以抽时间就做了,离毕业还一段时间呢!想想办法吧!
回复
yamakisa
2011年03月09日 13:09:56
9楼
都不知道你上学学些什么。
回复
wxhnhbj2008
2011年03月09日 16:12:29
10楼
经有关部门批准,该楼建筑面积5500m2,建筑层数为5层。拟建办公楼在总平面图中限制在80m×20m的范围内,建筑功能要求如下:一层门厅、接待处、值班室、出租门面房等,层高3.6m。二层总经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设计室、财务室、图书资料室、档案室等,层高3.3m。三层主要用于物业部、投资部、销售部、策划部等办公,层高3.3m。四层大、小会议室各一间,健身房、餐厅、厨房等,层高3.3m。五层为储备用房。
盥洗室、门厅、楼梯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楼地面采用瓷砖。内墙
回复
sdwawa123456
2011年03月09日 16:13:38
11楼
刘宇扬:东莞玩具工厂是这样诞生的



这是一个从香港延伸出去的故事: 它的背景是极为普通的珠三角工业区, 主体是典型的工厂建筑, 参与演出的是当地的施工队,制片是务实的香港实业家, 编剧和导演则是建筑师,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发掘平凡建筑中的不平凡能量。作品通过研究、设计和建造一座位于东莞的玩具厂房,探讨通属建筑的可能与变奏。



(图为建成后的东莞玩具工厂)

项目的最初我们仅为工厂设计一些简易的打卡亭,甲方的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地处理换班时上千名工人的出入。而在午饭期间, 由于有两班人同时交替, 更会出现在同一时段分别有进与出的需要。对此,我们用了双向阀门的概念设计了十个渐退排列的打卡亭,和几个简单的原则来引导人们行走的行为:首先,人少的时候,就使用离工厂入口最近的打卡亭,不论进与出问题都不大。当人多时,就必须依照设计的护栏路线排队:越近的打卡亭的护栏距离越长, 越远的打卡亭的护栏距离越短,而综合距离总是一样的;人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这点,也就很自然地分散排队而形成一种平衡,不会都挤到一块。当两班工人需要同时进出时,就可以将部分亭子的栅门转90度角,正好阻挡了另一方向的人流进入,形成单向的阀门,以分流的方式解决了两个方向人流冲突的问题。

设计亭子时,除了其动线的逻辑性,我也关注到其建构本身的物质性与这上千名工人每天进出时所产生的关系和影响。在他们每日周而复始的生产工作中,除了宿舍、食堂、厂房、车间之外,排队经过这些打卡亭的数分钟的时间可能是他们一天之中唯一接触室外环境空间的机会,也是唯一具有不确定性的一段时间。这个不确定性,来自于自然的阳光与天气本身,也来自于他们对于自己路径的选择(这或许是他们一天当中唯一可做的选择)。而在通过打卡亭的一瞬间,偶然的见到亭与亭之间的玻璃间隔因重复反射所造成的视觉重叠现象,这与他们日常工作或生活毫无关系,却又带来唯一的变化或着惊喜,我想这就是建筑师在解决好功能问题后,在精神的层面还能有所作为之处。

打卡亭投入使用后,甲方非常认可整体效果,不久之后就把一栋新厂房的项目交给我。当时我还在大学教书,于是就邀请了两个学生跟我一起做。项目开始时,甲方认为也许就是画几张立面图,基本按照原厂房的风格和平面布局就可以。几次汇报之后,我们说服甲方,可用同样的造价给他一栋不同的厂房,只是当时不知道工期会比原先预估的多了一倍,而造价和设计费倒真的没怎么上去。


Urban
厂房所处的地区是典型的工业区,而工业区的前生则是农村。工业区的主要干道,也就是在原有农村道路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城市的成长渐渐的取代了原来的农地。这种成长,不是总体规划出来,而是有机式的。工业厂房带来了大量的民工和管理人员,以及许多在生活上的需求。这些需求演变为一些基本城市空间和建筑的需求。 这意味着工业区是有能量产生城市状态的。

在这个项目的基地周围,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有机过程,商场,餐厅住宅等基本城市功能沿着马路两边伸展,形成了一种“薄”的城市。这种“薄城市”状态逐渐形成道路边上好比两堵墙的开发密度 ,直接反映了工厂所需。而这里,我们对新工厂的量体和形式,也直接借用了这种密度和“墙”的形式。

Form
在呼应“薄城市”的形式基础上,建筑的形式一方面必须保证工业生产的逻辑性,一方面必须回应基地的特殊性:包括周边道路的几何、与原厂房的连接、甚至测绘的误差!好比,在建筑东南角的“缺口”并不是刻意的造型设计,而是由于基地边界测绘图的误差,导致首层和二层必须向内推三米以留出消防通道,结果却是意像不到的形式效果。

Material / color
建筑外立面材料用的是东莞最常见的瓷砖,而颜色则是特别为这个项目调的。 在东莞,或可以说在很多的城镇,我们可以看到数不尽用瓷砖做外立面的建筑。其中不乏相当有趣的色彩和排列组合。

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用瓷砖的原因首先是保证造价不超。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对普通建筑的致敬,同时也对当下时尚建筑外皮手法提出批判性的另类做法。在此,建筑的开窗和面砖均采取特别的错位方式排列,使外立面的整体感觉更轻盈,同时也允许了施工时一定的误差承受性(tolerance)。也就是说,部分的面砖排列错误,或临时需要对外墙开洞,对整体效果是没有影响的。

Mutation / variation
也就是由于这种立面设计的误差承受性,使得所以异于图纸的变化(或称为突变)变成一种变奏的美。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面砖的排列发生了多达9种突变。如果我们执意要依图纸改回原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造成更多资源和人力的浪费。不如以一个更轻的态度,学习接受、甚至欣赏这种突变的美学。

Interstitial space
在新旧厂房连接的部分,设计安排了一个4米的防火通道。两端是铝框百叶幕墙,幕墙后是长达60米的玻璃天窗,形成新旧厂房之间的一个通廊,一个视觉和空间上的“软组织”。 新旧厂房之间的磨砂玻璃平台,则给于工厂最深的部位一个室外空间和自然光的可能性。 这里空间和光线,是这栋建筑的精神象征。 它告诉人们,尽管工厂是一个生产与储藏空间,它仍有不属于功能空间的过渡空间。这个过渡空间是带有一些张力和不确定性的内容,好比斜跨的钢桥、天窗内阳光的变化、磨砂玻璃平台下的阴影。 它也告诉人们,虽然人与机器都是生产器具,但人最终必须保留自己内心的想象空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