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系统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区别\优缺点
jia_zj_hz
jia_zj_hz Lv.2
2006年03月09日 16:51:47
只看楼主

请问低压系统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区别\优缺点是怎么样的,比如TN系统和TT系统\IT系统等.

请问低压系统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区别\优缺点是怎么样的,比如TN系统和TT系统\IT系统等.
免费打赏
eric-ngf
2006年03月09日 17:11:43
2楼
系统接地型式以拉丁字母作代号,低压系统接地型式以拉丁字母作代号,其意义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地的关系: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电导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后的字母用来表示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 S-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C-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TN-S系统TN-C系统特点: -PEN线兼有N线和PE线的作用,节省一根导线; -重复接地,减小系统总的接地电阻; -PEN线产生电压降,外露导电部分对地有电压; -PEN线在系统内传导故障电压; -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使用场所:三相负载均衡,并有熟练的维修技术人员。 TN-S系统特点 -PE线与N线分开,PE线非故障时不流过电流,外露可电导部分不带电压,比较安全,但多一根导线; -PE线在系统内传导故障电压。 使用场所:防电击要求高,爆炸和有火灾危险场所,建筑物内装有大量信息技术设备。
TT系统特点 -外露可电导部分有独立的接地保护,不传导故障电压; -由于电源系统有两个独立接地体,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能采用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而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因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保护线路,双电源(双变压器、变压器与柴油发电机组)转换时采用四极开关: -易产生工频过电压。 使用场所:等电位联结有效范围外的户外用电场所,城市公共用电,高压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变电所。
IT系统特点(不引出中性线) -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 -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 -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回复
cheat25
2006年03月09日 17:21:13
3楼
同意2楼的看法,还要补充一点
对于TT系统的应用场所,主要应用于输电线路较长的城市用电和农村用电,特别是农村用电。因为输电距离远,如果采用TN-S系统,则PE线上有较大的电压降,失去了它做接地保护的意义,而且还浪费有色金属,同理TN-C系统也不适合在输电距离较远的场合
回复
jia_zj_hz
2006年03月09日 18:35:38
4楼
非常感谢2位精彩的说明。受用非浅.
另外,TN-C系统是否还需要重复接地,否则安全性也太差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