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主、次梁交接处在确保保护层厚度的情况下如何做可不增加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
crh2205
crh2205 Lv.12
2010年10月20日 17:55:02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请教各位高人,主、次梁交接处做法如按06G901-1做法会增加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且梁底板标高计算也比较繁锁,有更好的方法吗?[ 本帖最后由 crh2205 于 2010-10-20 18:28 编辑 ]

请教各位高人,主、次梁交接处做法如按06G901-1做法会增加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且梁底板标高计算也比较繁锁,有更好的方法吗?


[ 本帖最后由 crh2205 于 2010-10-20 18:28 编辑 ]

2.jpg

免费打赏
zfllfyp
2010年10月23日 00:32:55
2楼
此做法没有增加混凝土用量和模板用量,只是主梁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增加了,没什么不对啊!只是要求主梁箍筋下料时注意要缩小截面尺寸,假如还是按照主梁的截面尺寸下料的话,主梁箍筋会绑扎不到位。
回复
crh2205
2010年10月23日 11:00:22
3楼
主梁箍筋下料时缩小截面尺寸就会减少了梁的有效截面有效高度喔.只有相应降低主梁梁底标高(即增加模板钢筋量)才可保证主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回复
zfllfyp
2010年10月27日 15:37:02
4楼
梁底标高可以随便降低吗??你可以看看GB50204上面对梁底标高检查时的允许误差是多少,再说如果梁下面有管道安装的话,是不是管道标高也要降低呢?不然可能出现管道无法穿过的情况。减小主梁箍筋截面尺寸并不会减小梁底受力钢筋的有效截面高度。梁上部钢筋主要起到架立的作用,使箍筋能够绑扎到位并固定箍筋的作用。至于主、次梁交接处的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是有所降低,但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是有所保留的,考虑了一定的安全系数的,不会对结构安全性能造成危害。施工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标高问题,不能死扣理论上的东西。假如你对这个存在疑问,当然请教设计代表是最好不过了。但我想他的解释会跟我的想法差不多的。欢迎讨论,非常感谢,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回复
张猛
2010年10月28日 08:14:28
5楼
二楼是真正施工单位搞施工的人员说法与实际相符,三楼书本看多了,可能没有现场施工经历。
回复
crh2205
2010年10月31日 16:03:45
6楼
可否这样理解:
减少箍筋尺寸对梁的受力影响不大,以一工程实例说明,一KL截面尺寸为500*1400,面筋及底筋均通长布置,直径28,其上有一次梁,次梁面筋直径22。截面有效高度计算如下:1)未减少箍筋尺寸时,截面有效高度=1400-28*2(保护层)-14*2(底、面筋中线)=1316;2)减少箍筋尺寸时,截面有效高度=1400-28*2(保护层)-14*2(底、面筋中线)-22(次梁面筋直径)=1294。
1294/1316=98%。即有效高度只比设计少2%,不超5%,还可算是安全的。

请各位高手指教!
回复
zfllfyp
2010年11月07日 14:02:28
7楼
截面的有效高度h0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0=h-s;其中s为正截面上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受拉边缘的竖向距离,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为一排时,s取至钢筋中心位置;当梁下部钢筋为两排时,s近似取值为60mm。h为截面高度。
当未减少箍筋尺寸且梁下部纵筋为一排28钢筋时,截面的有效高度ho=1400-14(钢筋直径的一半)-28(梁底纵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楼主给出的)=1358mm;
当减少箍筋尺寸且梁下部纵筋为两排28钢筋时,截面的有效高度h0=1400-60=1340mm。
所以个人认为楼主的算法有些想当然,请查询相关资料继续讨论。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