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位于古老的东方,一个处在遥远的西方,但他们同是国内工程教育的巨擎,集中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子。 历史的机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搭建了建筑名校合作课程教学的平台。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学科教学领域中国际交流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一个位于古老的东方,一个处在遥远的西方,但他们同是国内工程教育的巨擎,集中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子。
历史的机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搭建了建筑名校合作课程教学的平台。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建筑学科教学领域中国际交流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2楼
1979年,一个由世界顶级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所组成美国代表团来到清华大学,时任清华建筑系系主任吴良镛先生负责接待。代表团成员有麻省理工学院(MIT)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人、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Kevin Lynch)和罗斯福纪念碑的设计者哈普林等。清华之行,使他们印象深刻。这样,Kevin Lynch和清华建筑系有了一面之缘。
1984年4月,MIT建立了East Asian Program,旨在对东亚国家进行全面的研究。清华建筑系教授朱自煊先生应邀到波士顿开会。波士顿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包括MIT在内的几所常青藤名校都座落于此。朱先生此去除了参加会议,还有另一层意图:跟Kevin Lynch教授具体落实讲学的事项,因为Lynch已经接受了清华校方的邀请。
会议期间,双方萌生了联合开办Design Studio(设计课)课程的想法。会后,Lynch约朱先生4月23日晚到他家吃饭,商讨此事。
回复
3楼
Lynch住在波士顿的北边,他亲自开车来接朱自煊。饭桌气氛很融洽,同进晚餐的还有Steven夫妇。宾主双方彼此约定当年11月份在清华园见。告别时,Lynch对朱先生说:“我就不送你了,Steven夫妇住在城里,他们带你回去。”遗憾的是,分别后第三天,Lynch就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享年66岁。吴良镛先生得知消息后,立即发去了唁电。
虽然Kevin Lynch未能如约到中国来,但他德高望重,受到很多人的尊敬。MIT规划系系主任Gary Hack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事务所的合伙人,他继承了老师的遗愿,于1985年组织学生来到清华,办了第一个 Studio班。同来的指导老师还有Peter Droege和James Richason,清华这边由朱自煊教授带队。他们选择中关村、什刹海等地段,进行了主题为“High- tech and tradition(高科技和传统)”的研讨。
回复
4楼
悠悠二十载
从1985年到2005年,“清华-MIT北京城市与建筑设计课程”暑期班每隔两年一次,已经举办了九届,跨越了20年。每次MIT都会过来20名左右的研究生,与清华大学的10多名研究生在双方各2~3名教授的指导下,在北京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段,进行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城市设计和联合评图。
到目前为止,他们选择过的地段有什刹海、中关村、隆福寺街、香山、德外大街、白米斜街、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白塔寺、西苑、清华-五道口轻轨沿线等。他们的成果已成为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据朱自煊先生描述,刚开始时累得要命。老师们除了给学生讲课,还鼓励他们陈述,因为很多学生都参加过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学生们除了做调研,还得忙陈述。大家经常开夜车,搞通宵,但收获也很大。
回复
5楼
为了方便调研,MIT的学生来清华后,都会买自行车,临走时再卖掉。在清华学生的陪同下,这些来自美国的学生们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走街串巷,近距离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情。他们不是游人,却总是深入百姓家中问长问短,和居民们相处自如。最后评图时,他们甚至还会把老百姓邀请过来旁听。
MIT的城市规划在世界建筑院系中是首屈一指的,教育理念也比较关注社会。在与清华合作的二十年中,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也给了他们新的视角。
回复
6楼
MIT的学生在设计规划时想像力非常丰富,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民情的深刻认识,有的设计很难落实到操作层面。尽管如此,暑期班还是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兴趣,不少学生用暑期班的实践做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清华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同样受益匪浅。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凡是参加过暑期班的同学,视角和思维方式上都有很大变化。
在合作过程中,尽管中间出现了一些波折甚至中断,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再度恢复并有了新的拓展。在后来的交流中,MIT的两位教授Denis Franchman和Jan Wampler多次带团,成为清华建筑学院的新朋友。清华建筑学院张杰等教授则延续了Jiont Studio(联合设计课)传统,担负起中方组织者的重任。目前,清华建筑学院和MIT建筑与规划学院正在筹备2006年的Joint Studio,将总结第一个20年的成果,并开启第二个20年的大门。
回复
7楼
率性而认真
在这二十年中,无论是清华还是MIT,都薪火相传地对两校合作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谈起Joint studio暑期班都兴致盎然。这个由建筑学主干教学Design studio“长”出来的平行线,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来暑期班的美国学生并不都是MIT的学生。只要是北美地区对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原则上都可以参加。这种不拘一格的方式使得合作课程更加开放。头两次的时候,学员们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个半月左右。老师们带他们出去熟悉中国国情,但美国学生更活泼,让老师操了不少心。有一次,他们到苏州虎丘去。带队老师费了好大劲,好不容易把学生召集齐,突然来了一位美国教授,寒暄几句,转眼工夫,美国学生四散而去。
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鹦鹉学舌”。外办老师每次点名时都习惯性地问:“都到啦?”刚开始,美国学生并不懂,明白后,便齐声回答:“too—da—la”,常常引得众人捧腹。
回复
8楼
对中国的老师这样,对他们自己的老师更是如此。在合作课上,处处可见师生间的这种融洽关系。Gary Hack第一次来的时候,师生们进行时装表演。有的扮演成嬉皮士,头发都竖起来,有的就着便装、正装。等到Gary Hack出来时,披了一个浴巾,一个女学生扮演他的太太,端起一杯水往他头上一浇。整个场面非常欢快。
玩归玩,闹归闹,工作起来却是一点不含糊的。MIT一位60多岁的学生,尽管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学习非常认真。每次老师评图时,他都恭恭敬敬地在旁边站着。
美国学生学习态度的认真,常常让清华学生觉得难以想像。在做轻轨沿线调研时,一个取名“卧虎藏龙”的小组一面走一面拍。谁也没料到他们第二天便捧出了一整张轻轨两面的立面图,举座震惊。
回复
9楼
拓展合作路
暑期班就这样进行着。MIT的学生来了又回去了,而清华建筑学院的学生则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去MIT,合作是单向的。
1999年,秦佑国教授任建筑学院院长时,产生一个想法:合作不应该总是单向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让清华学生自己出路费到美国还不现实。那么能不能先把年轻教师派去做访问学者呢?
清华建筑学院酝酿出了一个模式:MIT20个左右的学生在清华待一个月,学费、住宿费免掉,交换条件就是每年接受一名清华年轻教师过去当访问学者。经过商议,两边的院长签订了相互交流协议。
尽管MIT后来是找亚洲文化协会负担了这笔开支,但不管怎样,王毅、单军、胡戎睿、梁伟、武庭海、朱育帆这些年轻的教师走进了MIT的“城市与地区专题研究”研讨班(SPURS)。半年的访问时间(前两位是一年)虽然略短了些,但理念上的感染却是巨大的,如建筑的人文社会关怀、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等。
回复
10楼
MIT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如居住问题的研究比较偏向于公共政策,目光主要停留在黑人、穷人等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身上。这一点,对中国学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他们回国后一致认为:作为清华的学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MIT的老师很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每次评图时,学生一陈述完,老师总是带头鼓掌,说“我很惊讶,居然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之类的鼓励的话。尽管后面也会有批评,但学生都心服口服。这种学术上的民主使学生们逐渐变得自信,能够释放出自己的创造力。
从MIT课堂出来的这些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将这些新鲜血液带到了清华的课堂上,成为教学改革最有力的推动者。除此之外,合作思路中还试图将MIT的教授请进清华。2002年,John de Monchaux的讲学就是其中感人的一幕。
John de Monchaux教授应邀来清华建筑学院做三个月的讲学。一方面做些讲座;另一方面,开班授课。他的班设定15个人,结果报名的人很多,最后只得抽签决定。John de Monchaux的夫人也陪同过来讲学。夫人是搞社会学的,主讲城市社会学。他们俩都70多岁了,老太太中间发了一次脑溢血,到友谊医院抢救。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老太太非常感动。有鉴于此,将来在清华设立“MIT教席”不无可能,也将列入新的规划蓝图中。
回复
11楼
二十年的持续交流,成为清华建筑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建筑院系路上的标杆之一。清华方面正在酝酿今年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对这二十年成果进行汇总展出。
如今,两校建筑学院院长交替后,新的合作即将展开。清华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表示,在继续保持Joint Studio交流和教师访问基础上,两院的合作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通过建筑设计、Media lab、建筑技术、房地产、规划等学科更全面的交流,使与MIT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这一前景,值得期待。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