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新规范关于板的构造配筋规定的几点看法
doreen72001
2006年01月11日 21:22:58
只看楼主

1.双向板的下部配筋应按计算结果增大1.3-1.5倍,这是由于双向板的计算跨中弯矩比支座弯矩小很多,且现在的施工技术很难保证负筋的正确位置,一般负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都可能偏大,即相当于支座弯矩调幅,因次下部钢筋应适当增大以包整安全。 2.双向板的短向h0应取h-(15+d/2),一般可取h-2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长向h0应取h-(15+d+d/2),一般可取h-3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如果对此问题未予注意,而将两个方向的h0取为等值,这使另一方向的配筋量偏小。

1.双向板的下部配筋应按计算结果增大1.3-1.5倍,这是由于双向板的计算跨中弯矩比支座弯矩小很多,且现在的施工技术很难保证负筋的正确位置,一般负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都可能偏大,即相当于支座弯矩调幅,因次下部钢筋应适当增大以包整安全。

2.双向板的短向h0应取h-(15+d/2),一般可取h-2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长向h0应取h-(15+d+d/2),一般可取h-30(相当于钢筋直径d=10)。如果对此问题未予注意,而将两个方向的h0取为等值,这使另一方向的配筋量偏小。

3.必须切实注意新规范关于楼板最小配筋率的规定.由于混凝土新规范提高了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而设计人员未引起足够认识,也缺乏量的概念。如C25或c30混凝土,板厚100mm,配筋8@200就不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4.单向板的计算跨度的负筋,下部钢筋按计算结果配筋,另向的负筋,下部钢筋不应只按分不筋配置,混凝土新规范第10.1.8条已规定按p=0.15%配筋,这是由于该向并非完全不受力,对预防板在该向的开裂有一定的意义。

5.关于板表面防裂问题:混凝土新规范第10.1.9条已明确规定:除钢筋间距宜取150-200mm外,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笔者认为,一般板无负筋区均宜加防裂钢筋网,悬挑雨篷悬挑阳台板底未配筋时也应加防裂钢筋网。

6.不能机械的固守“负筋必须与梁轴线垂直”的概念,应综合考虑钢筋的 布置,以钢筋尽量不交叉重叠为原则。如三角形板应双层双向布置,不应采用分离式配筋,这样施工起来也较方便。

免费打赏
ougaogong
2006年01月11日 21:40:38
2楼
小结的比较好,赞了再说。
接下来我说我一下第一点,我觉得没有必要。
你随便去翻一本混凝土结构的教科书就会发现都有说道“如果是四周支承的双向板,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均可折减”,甚至有说折减到75%的,就是说把设计值乘以75%再进行配筋设计。
规范也没有说这一点,而且1楼说的明显是施工不够好造成的浪费资源。
回复
xiaoyu81
2006年01月12日 23:59:16
3楼
楼主总结的太好了
回复
zgc永不言败
2009年04月26日 23:13:47
4楼
看了后有点启发,谢谢楼主的总结
回复
zhufeidi
2009年04月27日 15:19:27
5楼
太好了,一直想知道的问题,终于找到了,谢谢楼主啊,楼主太伟大了:lol
回复
zsptszjj
2009年05月10日 13:22:12
6楼
谢谢楼主的总结: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xinzhuye
2009年05月11日 17:54:22
7楼
:handshake 总结的好!
回复
whylele001
2009年05月11日 22:28:06
8楼
总结的好 有启发
回复
hui20050400
2009年05月12日 12:06:59
9楼
有所收获哈,多谢楼主的好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