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
tangxinqing
2006年01月11日 15:12:40
来自于地基基础
只看楼主

1.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纸.2.计算书(最好手算).3.定位桩(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的设置原则.在此先谢谢大家了!!!

1.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纸.
2.计算书(最好手算).
3.定位桩(人工挖孔桩基坑支护)的设置原则.
在此先谢谢大家了!!!
gljhc
2006年01月14日 20:16:54
2楼
1.我手上的设计图不知能否给你帮助。
2.手算计算书?兄弟,你太难为人了,那应该是至少十年前的事了。用“理正”或“启明星”基坑软件不是很方便吗?
3.你说支护桩的定位桩吗?我不明白。先确定基础外边线,留出施工作业面(0.8~1.0m),然后布置支护桩不就行了吗?
回复
tangxinqing
2006年01月16日 09:58:28
3楼
1:首先谢谢仁兄提供资料,看完你提供图后(粗看),另有几个问题求教.
2:问题一:不知你所做支护地质条件如何,为何桩嵌固深度只有2.0m,2.5m.我这个工程填土深的地方有10.5m.请教你桩的嵌固深度如何确定?
3:问题二:为何你开挖侧配4根25@100.我在开挖侧120度范围内配11根25@100.
4:问题三:地方规程(湖南)提出定位桩,但无设置原则.我将定位桩设在转角.<深基坑支护结构与桩基工程新技术>对定位桩带了一句"定位桩应比其它桩嵌入深度长1至2密.
问题四:桩身底部箍筋应加强.我一般取桩身1/3高度.
回复
klx163
2006年01月16日 15:32:45
4楼
嵌固深度一般与基坑深度不多,2 楼这个图配筋是少了点,定位桩应比其它桩嵌入深度长1至2密这个说法没听过,桩身底部箍筋应加强这个说法也没听过.
回复
gljhc
2006年01月16日 19:44:56
5楼
回复楼主:
1.很高兴我的图对你有所帮助,不好意思的是,图的版本很老(2000年),而且是方案图,刚才打开看了一下,错误不少,我家的电脑上只有这套图是挖孔桩支护结构的,实在抱歉。
2.由于版本很老支护结构剖面图未配地质柱状图,回忆地层大概是:杂填土,厚度2m;粉质粘土,厚度2m;碎石,厚度1.5m;强风化板岩,厚度7.5m,下面是中风化板岩(场地位于大连中山区)。基坑底面下岩体强度较高,故嵌固深度较小。记得基坑规范嵌固深度最小构造要求是0.2h,我觉得对岩石可放宽。嵌固深度应由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条件确定。
3.同样因为地层较好,支护桩计算出的正、负弯矩均较小,同时按地区经验,弯矩折减0.8,故配筋较少。你的工程开挖侧配11根25@100,按800mm桩,单侧配筋率约1.1%,配筋率较高,同时配筋范围120度,由于抗弯力矩降低,配筋效率降低,通常我们配在90度内。可能是你的正弯矩过大,可否考虑增设支撑(锚杆)或减小桩距,以降低弯矩。
3.我第一次听到“定位桩”,不知定位桩的定义是什么?考虑到支护结构转角处的空间效应(冠梁、支护桩相互约束),我们通常在转角不设桩。
4.挖孔桩截面较大,抗剪能力很高,抗剪计算混凝土即可满足抗剪要求,箍筋按构造配置。剪力最大处通常在支撑(锚杆)以及基底下土压力零点(反弯点),即使箍筋加密也应这些位置上下。
回复
tangxinqing
2006年01月18日 11:09:07
6楼
1.谢谢gljhk热心地回复我的问题.
2.你提供的支护结构为桩-锚支护体系(多支点护坡桩).我的为悬壁桩支护结构(单支点).所以你的配筋低些.
3.箍筋加密区我取剪力最大处和基底.
4.嵌固深度,应我这个工程填土层较厚(最厚处10.5米)局部离持力层强风化岩层还差5,6米.同时据王铁宏,张雁主编<深基坑支护结构与桩基工程新技术>P43页提到悬壁支护结构的嵌固深度一般为护坡桩长度的1/3,约为基坑深度的一半(北京地区).等等.
同时也可根据<支挡结构设计手册>公式计算.
5.湖南地方规程不仅提到定位桩,还有转角桩.并且要求根据转角的平面形状做成相应的异型桩.但没有设置原则和定义.
6.希望有可以多交流.
回复
gljhc
2006年01月19日 21:11:47
7楼
1.很高兴和你交流。
2.按我的认识,支护结构的“支点”仅指支撑或锚杆,被动土压力不能称为支点,只能算“约束”,因为土压力(E)不是“点”。
3.悬臂支护结构靠被动土压力(嵌固深度),确保支护桩稳定,嵌固深度按抗倾覆稳定计算确定。张雁说“约为基坑深度的一半(北京地区)”,是地区经验,软土地区(上海)可能是基坑深度的1~1.5倍。所以地区经验只是参考,最终应计算确定。
4.通常,基坑深度大于6m,不建议采用悬臂支护结构,因为有可能因支护桩过长而不经济,同时可能位移过大,影响周边环境。应增设支撑或锚杆改为带支点的支护结构。
5.“转角异型桩”用于钢板桩支护结构,“定位桩”可能也用于钢板桩,挖孔桩支护结构不需要专设“转角桩”和“定位桩”。
回复
samcjs2005
2006年02月14日 12:08:06
8楼
桩身底部箍筋加强出以计算弯距图拐点为危险点配筋。
回复
tj463285366
2007年09月11日 21:56:25
9楼
1.1工作内容:
1.1.1平面图: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控制点、轴线、方位角、主要控制性桩号、建筑物名称、主要名称、建筑物斜面或边坡开挖坡度,总工程量表、枢纽工程特性表、重要控制点坐标表。
1.1.2上、下游立视图:建筑物轴线如为曲线、折线时应该展示图。上游立视图应同时示出底开挖线、地基的地质符号和风化线、地下水位线、地基透水率线。泄洪孔口及闸门的布置、进水口的孔口及闸门的布置,其它建筑物、坝顶门机布置等。
1.1.3下游立视图:应表示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泄槽等轮廓,当有下游帷幕时的下游帷幕线、其轴线处的地基岩石风化线、透水平线、地下水位线。
1.1.4剖面图:应表示各部位剖面轮廓、泄洪建筑物过水面轮廓、基础处理的帷幕、固结排水布置、坝体分区、轮廓布置等。
1.2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2.1水工布置平面图一般以水流方向向下或由左向右布置、剖面图也一般以左方为上游面。
1.2.2注意图线的应用,轮廓线为b=0.6~0.8mm,不能太细,粗、中、细线按标准选择使用。
1.2.3坐标网格,经常出现X,Y倒置或同一线上坐标值不一样。此外一个平面图应至少有3个标准坐标框架,尽量布置在图角醒目的位置上,否则难以找到。
1.2.4图例应得当。
1.2.5应熟悉若干相似工程的布置图表示方法,特别是泄水建筑物的泄槽、分缝、消力池(或消力戽)、护坦的设置。船闸(升船机)的设置和建筑物的结构。
2钢筋图
2.1工作内容:
2.1.1应熟悉体形,先将本图范围体形熟悉好,大致确定需要表示的剖面,安排好位置,顺序,安排剖面时应当考虑钢筋施工的顺序,所以平切剖面一般自底向上安排,立切剖面则应按一个顺序来表示。
2.1.2考虑钢筋的布设,最好先把主要力筋布置好,然后再布设附属的箍筋、分布筋、加强筋、构造筋等。(指编号顺序)
2.1.3大面积布设的钢筋不要在图面上布满,以免使图面臃肿。
2.1.4钢筋的布置要按结构构造规定,大家都应该抓空余时间熟悉起来。
2.1.5现在钢筋的布置一般不再考虑截断和渎长的位置,分层分块的影响,可以直通,但在技术要求上应该要求钢筋接头应错开40d。
2.1.6钢筋布置应首先分清受力钢筋受力方向和受力特性。
2.1.6.1单向板:短方向是受力主筋的布置方向。
2.1.6.2双向板:在短方向应是主受力方向,短向配筋应高于长方向的次受力方向。
2.1.6.3井环形结构:平面环向为主受力钢筋配置方向。
2.1.6.4圆形板:应环、径向配筋。
2.1.6.5应注意框架封闭结构的负弯矩配筋、牛腿的受力配筋。
2.1.7重型受力的大主梁应充分注意抗剪弯起钢筋的配置、抗扭箍筋和抗扭纵向钢筋的配置,因为通常这些梁会承受偏载、扭矩,所以很多时候腰筋不只是构造筋,而是受力钢筋。
2.2常见错误举例
2.2.1剖面少时易遗漏钢筋型号。
2.2.2忽略构造配筋。
2.2.2.1较高梁腰筋的配置。
2.2.2.2支座宽度较小梁的纵向受力筋的锚固长度。
2.2.2.3负弯矩在跨中和可转角、直角梁拴出的构造。
2.2.2.4原壁孔洞加强钢筋的中间配筋。
2.2.2.5机电特殊要求钢筋绝缘的钢筋构造加强。
2.2.2.6局部受压钢筋和吊筋。
2.2.3钢筋的弯折。
2.2.4箍筋形式、柱的箍筋。
2.2.5预埋件的配筋。
2.2.6吊环吊钩、暗梁。
3、体形图
3.1工作内容
3.1.1重视提醒尺寸。
3.1.2预埋件。
3.1.3详图及二期混凝土。
3.1.4止水系统。
3.1.5增设索引图。
3.2常见错误
3.2.1关于剖视图与剖面图。
3.2.2重要尺寸的重复标注,大尺寸与分尺寸的重复标注。
3.2.3重视标注平切图的高程和立剖面的桩号。
3.2.4重视本幅图的布图,详图尽量布置所在本图中。
3.2.5注意剖视方向。
4、构造详图
4.1工作内容
4.1.1详图编号。
4.1.2详图尺寸。
4.1.3钢结构的节点详图、支座、焊接标注。
4.1.4钢结构的单线图、各平面图。
4.1.5构件材料及图例。
4.1.6公益性标注。
4.2常见错误
4.2.1构造要仔细考虑施工做法顺序和可能性。
4.2.2选用材料。
4.2.3注意必要的强度。
4.2.4交接处的尺寸。
4.2.5图面的美观视图对齐。
5、开挖支护图
5.1支护参数类型尽量归类、少型。
5.2尽量用标书中的类型。
5.3注意结构面处理方案。
6、艺术和质量
体现一种逻辑思维的条理性、科学性,一种工作作风严谨、责任心。就像你的一件创作作品,伟大就在你的脚下、手中。大师、总工不是一蹴而就的!

回复
sxfeiliu
2008年03月28日 21:50:52
10楼
下载看了,很不错,谢谢了!
回复
chnzmao1977
2009年03月26日 00:08:39
11楼
我们单位有的是:弱风化岩层不低于2.5M,微风化岩层不低于4.5M,泥岩无论弱风化还是微风化均不能作为嵌岩桩,以摩擦桩设计。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