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也会做建筑设计?
yhorse
yhorse Lv.2
2006年01月06日 10:29:2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我最欣赏的建筑设计作品(陈丹青设计的作品) 小城的小街正是午间的热闹拥挤,尤在雨后。首饰店,家具店,钟表铺,花房,面包房,从前上海西区也有这样的面包香飘散街沿,也是这样的卵石地面雨后滑亮闪烁。在一家礼品店橱窗呆看彩色的色情小雕品,是用坚硬塑胶做成的那种:笼中裸女,持鞭裸女,披着大氅的裸女,倒是便宜,一问,竟是中国制造。……又下起微雨,又是一座广场,花贩与菜农支起彩色的帐篷。欧洲有许多不知名的水果,极小的,不像葡萄,不像草莓……付钱时,问身边一位老太太:贝多芬的家?她打量我,指指广场北侧一条小街街口,笑着,随口说:你知道,他不在家。我说是啊,但他在这里,随手指指我的心口,这动作,西洋人是常用来指说艺术的,忽然今天就又想起来,随即自己又觉得有点做作,老太太却收起笑容,看定我,缓缓地摇头,这摇头,在西人倒是赞许的意思。

我最欣赏的建筑设计作品(陈丹青设计的作品)

小城的小街正是午间的热闹拥挤,尤在雨后。首饰店,家具店,钟表铺,花房,面包房,从前上海西区也有这样的面包香飘散街沿,也是这样的卵石地面雨后滑亮闪烁。在一家礼品店橱窗呆看彩色的色情小雕品,是用坚硬塑胶做成的那种:笼中裸女,持鞭裸女,披着大氅的裸女,倒是便宜,一问,竟是中国制造。……又下起微雨,又是一座广场,花贩与菜农支起彩色的帐篷。欧洲有许多不知名的水果,极小的,不像葡萄,不像草莓……付钱时,问身边一位老太太:贝多芬的家?她打量我,指指广场北侧一条小街街口,笑着,随口说:你知道,他不在家。我说是啊,但他在这里,随手指指我的心口,这动作,西洋人是常用来指说艺术的,忽然今天就又想起来,随即自己又觉得有点做作,老太太却收起笑容,看定我,缓缓地摇头,这摇头,在西人倒是赞许的意思。
寻访胜景总会失望的。十分钟后我立在贝多芬故居门口??十八号,忘了查看街名,一幢普通的三层民居??完全不是那幅小照片上的模样,那一瞬,我想起早先看过的小照片,但实地景观当即淹没了照片的模糊印象:十八号隔壁两三间铺面,有家中国餐馆,不远是一家麦当劳,贝多芬家正对面则是床具商店,一堆折价的粉色被单枕套正叠在店外的台子上贱卖:有什么错吗,贝多芬的家只是贝多芬的家,别的人家照样吃饭睡觉过日子,去年在上海寻访鲁迅先生在虹口的故居,弄堂里家家户户门口停满了自行车,窗户阳台晒出床单衣裤,风日妍静。所有名人故居的楼面只有一样与其他民居不同:每个窗户都关着,表明这里并不住着一家人家:是的,贝多芬不在家,我知道他不在家,为什么我要来呢。……这时,小卖部设置的室内音响响起来:是《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对了,这才是他。我伫立聆听,一时柔顺无念,曲毕,买了进馆的门票。
一位年迈的馆员指引我从小卖部边门走进后院,门开处,豁然认出了记忆中贝多芬故居小照片上乳灰鹅黄的门墙,那是在街面看不到的??说明书上说,当整座房屋面临拆除的威胁时,十二位波恩市民于一八八九年建立了纪念贝多芬故居协会,他们将两座房屋买下,打通,设立了纪念馆??原来如此。绿色的百叶窗!墙头的玫瑰!玫瑰枝叶如今比照片上茂密多了,在雨后的太阳光下湿漉漉的。楼的尽头,有一座宁静的花园,不大,草木碧绿,浓阴散布,老墙爬满常春藤,一座至少是十九世纪雕刻家制作的贝多芬雕像隐在挂满水珠的森森绿叶间,他俯视草坪,也在生气,但多么像他。当我移步踏进贝多芬先生的小小家门,脚下年代久远的木板地吱嘎作响,我微微地高兴而满意了。今天的访客仅五六人,此后一小时楼上楼下的走访,那老木板地在每一步移动时发出过于响亮的吱嘎声便是这位乐圣故居的惟一音响,此外,整座宅子安静极了。
……他家的起居厅,琴房,书房,餐厅,也是真的,但一定不再是当年的模样,踏上十八世纪回旋狭窄的楼梯,木板更其吱嘎作响。在三层楼顶,朝里一间面向花园的小阁楼空空荡荡,仅仅竖立着一根石柱,柱顶,是迪特里希一八二0年为贝多芬制作的玉石胸像,瞪着墙角,还在生气。说明书告诉访客:一七七0年十二月十六日或十七日,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就在这间楼阁诞生。
阁楼梁木粗厚倾斜,迟午的阳光斜近来,射及墙根,小窗外树叶葱茏。有丝绒绳拦在门口,这是全楼惟一不能进入的房间。我倚门站定,走廊的橱窗安放着贝多芬死亡面膜的原件,墙头的图画是两万多维也纳人为他送葬的场面。馆方不准摄影,一位值勤的老太太就近监视着,我试着与她攀谈,她在守望的廖寂中显然乐意说话:“从北京来!哈,我前年刚刚去了中国。伟大的国家,你知道吗,我喜欢庄子和老子。”于是用英语念“道”的发音。听说德国人爱读老庄,果然??此刻三楼只我一位访客,我能拍照吗?我指指楼阁。老太太可爱地缩起肩膀,压低声音:你快一点!我按了快门,在幽暗僻静的阁楼,快门声响清亮地令我张皇羞惭,我谢她,老人又缩起肩膀:“我在西安也要拍照,他们收钱,可是一个年轻人说,你快点拍!”在阁楼门口我们相对言笑,身后是那尊贝多芬昂首瞪眼的玉石胸像。
免费打赏
chengxiang020
2006年01月06日 15:15:57
2楼
哈哈,谢谢UU老师的介绍,以后这类的东西多多益善啊!学习中......
回复
carmanluka
2006年01月06日 15:49:18
3楼
这是 《陈丹青音乐笔记》中《贝多芬故居》中的一段话~~~~~
呵呵 最喜欢 “一位年迈的馆员指引我从小卖部边门走进后院,门开处,豁然认出了记忆中贝多芬故居小照片上乳灰鹅黄的门墙,那是在街面看不到的—说明书上说,当整座房屋面临拆除的威胁时,十二位波恩市民于一八八九年建立了纪念贝多芬故居协会,他们将两座房屋买下,打通,设立了纪念馆—原来如此。绿色的百叶窗!墙头的玫瑰!玫瑰枝叶如今比照片上茂密多了,在雨后的太阳光下湿漉漉的。楼的尽头,有一座宁静的花园,不大,草木碧绿,浓阴散布,老墙爬满常春藤,一座至少是十九世纪雕刻家制作的贝多芬雕像隐在挂满水珠的森森绿叶间,他俯视草坪,也在生气,但多么像他。当我移步踏进贝多芬先生的小小家门,脚下年代久远的木板地吱嘎作响,我微微地高兴而满意了。今天的访客仅五六人,此后一小时楼上楼下的走访,那老木板地在每一步移动时发出过于响亮的吱嘎声便是这位乐圣故居的惟一音响,此外,整座宅子安静极了。 ”
但是首先 我觉得楼主的 题目不太好 我最欣赏的建筑设计作品(陈丹青设计的作品) 这栋房子并不他设计的 陈丹青本人可能(仅仅是可能)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不过是房子多大平米(《纽约琐记》里他曾 提过他的画室是 **平米)
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讲 他是通过自己的眼睛 来为我们“设计”了一栋建筑——贝多芬的故居
可以看出 那里的建筑是挺注意细节的~~~ 下图就是那本书里附的2张照片~~~(应该没有版权问题吧) 斑竹 罩着我们啊~~~~
欢迎 砖头(不要粘土砖) 8)
回复
carmanluka
2006年01月06日 15:49:53
4楼
不好意思 拍得有点虚
回复
yhorse
2006年01月06日 16:29:30
5楼
陈丹青的文本,当然是他的设计.你所说的仅仅是个单体,没有生活.那仅仅是一项工程.我们要谈的是建筑的概念,而不是建筑的雕塑.
回复
haiguoshb
2006年01月06日 19:55:58
6楼
喜欢陈丹青和他的文章他的为人,让人觉得很真切。
回复
seagle1980
2006年01月07日 15:23:15
7楼
是呀,同意UU老师的意见,前年在上海也是不经意间发现鲁迅故居的,很普通的一条里弄,只是一块不太显眼的牌子挂在弄口,这样也许是更好的纪念。包括其他的上海市的著名的保护建筑也都基本一样,现今也仍在使用,建筑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环境呀!
回复
aonike168
2006年01月07日 16:40:38
8楼
哈哈,谢谢UU老师的介绍,以后这类的东西多多益善啊!学习中......
回复
carmanluka
2006年01月07日 17:21:17
9楼

基本同意这一“建筑的雕塑”概念~~~~~~~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阿~~~~~~
但是感觉“建筑的雕塑”还不是太确切 改称“建筑的物理存在”怎样阿?
例外,喜欢陈丹青的 文字和生活态度~~~~~ 喜欢杜尚~~~~~~~~
回复
carmanluka
2006年01月07日 17:39:05
10楼
实在搞不懂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那么浮躁呢?
回复
lh9988
2006年01月07日 23:33:06
11楼
我个人认为陈丹青老师,对于建筑是不会陌生的,从美学的角度老设计建造是应该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一直都很敬重这位艺术界的泰斗,包括他的人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