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水电的发展
mccq
mccq Lv.7
2005年11月18日 15:32:54
只看楼主

祭旗

祭旗

1132299165371.jpg

免费打赏
mccq
2005年11月18日 15:33:15
2楼
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7亿千瓦,年发电量为59221亿千瓦时,其中可能开发水能资源为3.79亿千瓦,年电能19233亿千瓦时。到1998年底,我国水电总装机已达64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2080亿千瓦时。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按80年代初标准,把1.2万千瓦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站,我国小水电理论蕴藏量达1.6亿千瓦,相应的年电能为13000亿千瓦时,可开发装机容量7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000~2,500亿千瓦时(见附表1).按现在标准,把5万千瓦(按每千瓦投资7000-8000元估算,总投资在4亿元以下),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则这些数字将大大增加.

  我国小水电资源分布很广,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有1500多个县有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其中可开发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1100多个(见附表2)。从全国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地区:

  (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11个省区,小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资源约为4000万千瓦,占全国小水电可开发量的57%。

  (2)河南、山东、安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7个省区,小水电资源较少,可开发的资源约为650万千瓦,占小水电总资源的9.3%,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边缘的地区。
(3)西藏、新疆地域辽阔,水源充沛,河流落差大,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约有2000万千瓦,占全国总数的28%。

(4)黄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因地处华北、淮海和松辽大平原,水能资源只集中在部分山区,小水电可开发资源约为360万千瓦,仅为全国总数的5%。
到1998年底,我国已建成44000多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达22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700多亿千瓦时,有786个县主要由小水电供电,198个县年发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见附表3)。


我国小水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小水电的起步阶段(50、60年代)

50年代,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中央政府要求凡能利用的水能必须安装小水电机组。在1953年设立小水电专管机构,为各地培训了第一批小水电技术力量。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小水电作为水利工程的附带建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山区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全国建起了许多坝后式小水电站。到1960年底,全国小水电装机容量由1950年的3700千瓦发展到25万千瓦。这一时期,小水电主要采用农用机械加工厂生产的木制和铁木结合的水轮机,电站单站运行,低压输电,就近供用户照明。

到了60年代,小水电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几万千瓦,一些小水电站开始并网运行或与大电网联网,输电线路达到10万公里,主要用于照明和部分农副产品加工。全国形成了十几家小型水轮机专业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千瓦,水轮机主要为金属结构。到了1969年底,为总结前一阶段小水电建设的经验,在福建永春县召开了全国小水电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永春县自力更生兴建小水电4000千瓦,并形成了发电和供电统一管理的经验,为后来小水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永春现场会议成为我国小水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会议。
回复
mccq
2005年11月18日 15:33:35
3楼
(二)小水电的发展阶段(70年代)

1969年永春现场会以后,国家及时地制定了保护小水电的政策,在资金、技术和关键性原材料方面给小水电以扶持,调动了各级办电的积极性。接着,在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分别在广州、武昌、北京及成都召开了全国小水电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各个时期的经验和问题,推动了小水电不断向前发展,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几十万千瓦,1979年新增装机达106万千瓦。这一时期,小水电从仅供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到为照明、加工、排灌及乡镇企业用电,全国有60多个水轮机及配套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100万千瓦,水轮机完成了产品系列化,形成了从250千瓦到12000千瓦的系列产品,骨干电站可进行自动调速。一些小水电发展较快的县,形成了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电压为35千伏的地方电网,小水电站从原来的单站运行、分散供电,发展到在地方电网内联网、统一调度。这期间还对小水电资源进行了总体调查和勘测,基本弄清了中国的小水电可开发量。

(三)小水电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以后)

小水电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发展小水电"中央、国务院给个政策,群众、国家都得利。这就是搞活,就是解放思想 "。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就开发小水电、建设电气化县等问题作出指示。国务院分别在1983年、1990年、1996年批复水利部组织建设"七五"第一批100个、"八五"第二批200个、"九五"第三批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以此为契机,小水电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小水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很多梯级电站上游修建了水库,提高了调节能力,80%以上的电站不再是单站运行,而是并入县电网统一调度。农村水电供电区电网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到1989年建成了第一批1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1995年建成了第二批2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广西梧州成为第一个实现初级电气化的地区。全国近800个主要由小水电供电的县,有149个县水电年发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到1995年底,广东、四川小水电装机突破200万千瓦,福建、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小水电装机都在100万千瓦以上;地方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43个跨县的区域性电网,110千伏线路已成为区域电网的骨干网架。
|
第三批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也正在抓紧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到1998年底,第三批电气化县已有60个县达标验收,新增水电装机120多万千瓦。在电气化建设的推动下,全国小水电建设势头强劲。三年新增装机分别达到了119万千瓦、141万千瓦、165万千瓦,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到1998年底,福建小水电装机突破200万千瓦,浙江、江西小水电装机也突破100万千瓦。

近20年小水电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增装机年递增7-8%,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从改革开放初期7%提高到目前的21%。据1998年底统计,全国水利系统拥有水电装机容量2500多万千瓦,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量的40%。其中小型水电站44000多座,装机规模2200万千瓦,年发电量780亿千瓦时。系统共拥有固定资产1068.38亿元,职工108万人,年售电总收入253亿元,利税总和42.74亿元。小水电已经发展成为在经济发展中一个欣欣向荣的事业。

通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以来,我国小水电规划、开发技术日趋成熟,设备配套较为齐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套小水电及其配套电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经济评价以及设备制造、测试等方面较为全面的规程规范,制定了一套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体系,为小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在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上,提出了与传统电力发展规划截然不同的方法。按照农村水电供电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双向调整"(即电源、负荷同时调整,以求得电力电量平衡)方法,节省了投资,加快了建设进度。

3、加强了机电设备的标准化、型谱化。全国共有水轮机标准型号26个、83种产品,水头适用范围为2.5~400米,单机容量由几个千瓦到12000千瓦,可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广西天湖水电站最高水头达1074米,装机6万千瓦。

4、 不断推广新技术。碾压混凝土拱坝、面板堆石坝、沥青心墙堆石坝等新技术新工艺首先在小水电工程上得到试验和应用,为大型水电工程采用这些技术积累了经验。无人值班电站、变电站正在逐步推广,电网调度自动化、优化运行调度、跨流域调水开发、多梯级水库群优化运行、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都在小水电项目上得到了应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工期,节约了投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回复
mccq
2005年11月18日 15:33:55
4楼
为了促进小水电的发展,各个时期我国采取了不同的开发小水电的政策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50年代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用电问题的解决。1953年设置了小水电的专管机构。"一五"期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农村用电的需要,水利部门提出积极试办小型水电站的要求。相关政策主要有:

以水利建设带动小水电的发展。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的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

坚持"三主"方针和"动力电力并举"原则。即"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生产为主,水电为主,动力与电力并举,兴建与管理并重,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勤俭办站,认真贯彻多快好省精神"。

以点带面,不断发展。在资源丰富的省份,倡议先抓5个县和100个社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二)60年代

1963年,中央批准在原水利电力部设立农村电气化局,并提出小水电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是:

农村电网与农村小水电并举。以商品粮棉基地为重点,以排灌用电为中心,以电网供电为主力,电网和农村小型电站(主要是小型水电站)并举。

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和综合利用的水利建设方针。以粮食增产为中心,满足排灌用电,多方面为农业服务。坚持"以机电提灌为主,提蓄结合,综合利用"的水利建设方针。 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纠正50年代后期小水电受到的"大跃进"左的影响,巩固群众办电的积极性,提高小水电的作用,1961-1963年对小水电的发展及时进行了调整、改造。"三三"制的投资结构和"以电养电"政策开始实行。实行国家投资、地方投资和社队投劳的投资构成,经财政部批准,开始实行"以电养电"政策。

60年代以前,处于小水电发展初期,许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不完善,有的在建设上未完全按科学规律办事,出现一些失误,造成浪费;在管理上粗放,注重社会效益,不讲究自身效益,教训颇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小水电的主管机构受到冲击,农电建设投资计划被取消,有关政策如"以电养电"政策被中断,特别是物资供应紧张和企业的生产秩序与规章制度被打乱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小水电的健康发展。

(三)70年代

这个时期要求小水电建设实行"小型为主、社办为主、设备地方自行制造为主"的方针,坚持为农田排灌、农机修造、农副产品加工、县社"五小"工业和广大农村生活照明用电服务的方向。随着电力工业和小水电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制定了有关政策和措施。

首次界定小水电概念,提出规划原则。提出小水电系指单机6000千瓦及以下,总容量12000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和相应的输变电工程,规划上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治水办电相结合"的原则。

明确建设管理体制。建设上发动县、社、队各级办电,执行"谁建、谁管、归谁所有"(也称"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政策。

地方为主、中央适当补助的投资政策。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集体经济和地方自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政策。单机500瓦以下电站主要由社队举办,国家从小型农田水利事业费中划出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平均每千瓦150元-200元,相当于投资的20%;单机500瓦以上电站主要由地、县举办,由省审批,列入水利或地方电力基建计划,资金主要由地方自筹,国家一般补助投资40-60%,设备列入计划供应。

保护小水电上网的政策。大小电网关系上要求大电网支援农业,积极支持小电站上网;小电站并网后所有权不变,电网收购小水电的电价不以盈利为目的。

(四)80年代以来

为了加快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现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小水电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开发政策 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实行自建、自管、自用,谁投资、谁收益。

投资政策 中央设立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补助资金和专项贷款;实行"以电养电"政策,当地国有小水电企业利润不上缴财政,继续投入小水电资源开发。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并建立农村水电发展基金,每千瓦时用电量征收2分钱,等等。

回复
mccq
2005年11月18日 15:34:23
5楼
低税收政策 小水电企业的增值税按6%计征,低于全国17%征税标准。

电价政策 改变国家计划电价,实行市场电价。

以地方企业和群众为主建设 地方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多渠道融资,开发小水电。农民投工投劳,扩大通电面,解决无电问题。

我国小水电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服务。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既解决了广大山区缺电问题,又促进了水利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快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开发建设小水电,治水办电相结合,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又获得了水利效益,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解决了缺水山区的水源问题;可以扩大灌溉面积,改善人畜饮水条件,促进电力提灌、喷灌迅速发展,农业条件大为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粮食生产获得稳步增长。

据有关资料统计,"七五"和"八五"期间,小水电供电地区净增灌溉面积700万亩,增加水库库容71亿立方米。以发展小水电资源建设的第一批1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粮食产量由125.17亿公斤增加到172.7亿公斤,增长38%,比当时全国同期增长幅度高出20.8%;第二批2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从1991年到1995年,净增加灌溉面积170.23万亩,其中电力排灌面积增加135.72万亩,排灌电力设备总容量增加了17.4万千瓦,排灌用电量增加了1.88亿千瓦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同期粮食产量徘徊的情况下,产量由216.02亿公斤上升到297.02亿公斤,增长了13.8%。同时在这十年间,解决了1700万人口,1230万头牲畜饮水问题。

(二)解决农村用电问题

截止1998年,在全国近40%的国土面积上,有25%的人口,786个县靠以小水电为主供电。"七五"和"八五"期间,这些地区共增加装机1039万千瓦,增长93%,其中"八五"期间新增装机646万千瓦,占同期全国水电投产装机的49.7%;发电量从256亿千瓦时增加680亿千瓦时,年均递增速度为10.2%,超过同期全国发电量年均递增9.28%的水平。从1996年到1998年,水利系统小水电发电装机增加282.34万千瓦,年均增长率7.35%,发电量增加93.7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7.57%。在靠开发小水电实施电气化建设的县中,电力发展速度更快。第一批109个县中,十年间装机容量从140.6万千瓦增加到342.76万千瓦,增长1.43倍;发电量从35.7亿千瓦时增加到130.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比全国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由121千瓦时增长到412千瓦时;户通电率由69.1%提高97.9%,解决161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第二批209个电气化县,从1990年到1995年,装机容量增加了237.22万千瓦,比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高出6.4个百分点;发电量从93.92亿千瓦时增加到182.5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比全国高出6.2个百分点;人均年用电量由144千瓦时增加到320千瓦时;户通电率由79.88%上升到96.58%,解决了177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三)促进扶贫开发和社会进步

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中,老、少、边、贫县占绝大多数,其中国家"八七"扶贫县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基础差,生产落后,经济十分脆弱。由于缺电缺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自然资源无法开发利用,工副业发展不起来。这些县开发当地水电资源以后,通过建设农村电气化县,走小水电开发扶贫的路子,使大批贫困人口脱贫,增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促进了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1、促进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小水电的开发和建设,带动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及家庭副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告别了手工作坊,工副业逐步上升到经济主导地位,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稳定农村局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批109个电气化县实现了十年经济翻两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58倍,工业产值增长24.4倍;县财政收入增长8.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5.3倍,1994年达到129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批209个电气化县实现五年经济翻番。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9.37%,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72%;乡镇企业产值由360.4亿元上升到1742.6亿元,增长3.8倍;县财政收入由54.39亿元上升到103.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0元上升到1150元,年递增16%,赶上了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年均增长15.47%的水平。

2、促进了扶贫攻坚,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

在第二批2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中,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有53个县。通过开发小水电资源,建设电气化县,这些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大多数县和农民已实现了脱贫目标。据统计,这53个县在电气化建设五年间,工农业总产值从97.97亿元增加到314.45亿元,年均递增33.85%;财政收入由8.94亿元增长到19.05亿元,年均递增20.8%;乡镇企业产值由21.40亿元增长到188.35亿元,年均递增72.24%;农民人均收入从371.9元增长到912.5元,年均递增25.16%,都大大超过了全国同期平均增长速度。

3、促进了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条件的改善。

开发小水电,解决了山区的用电问题,电视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实现电气化的300多个县中,电视覆盖率已达89%以上,百人电视机保有量达到15台。保康县农民编的歌谣唱道:"山区办起小水电,文化生活大改变,看戏观球看电视,中外各地瞅个遍"。教育教学条件也随着电的普及不断改善,在五年中,209个第二批电气化县儿童入学率提高了7.8个百分点,电化教育也开始走进偏远山区。

4、促进了民族团结,稳定边疆。

通过开发利用小水电建成的电气化县,有三分之一处在少数民族地区,紧靠国境的边疆县有26个。开发小水电建设电气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开发作出了贡献。据其中的长白、爱辉、大新、呼玛、瑞丽、景洪、屏边、温宿、富蕴、博乐等十个县的资料统计,"八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由21.37亿元上升到49.53亿元,增长了131%;财政收入由1.92亿元上升到3.48亿元,增长了81%;农民人均收入由710元上升到1103元,增长55%;粮食产量由6.65亿公斤上升到9.18亿公斤,增长了38%。

(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利用丰水期电能,以电代柴,有效地遏制了乱砍乱伐,对保护森林资源,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据统计,全国以小水电为主的供电区约1200万农户使用电炊,"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一年因此节约的木薪相当于两座小兴安岭的木材产量。在109个第一批电气化县中,森林覆盖率十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第二批209个电气化县五年中提高了4个百分点。

回复
mccq
2005年11月18日 15:34:42
6楼
(五)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我国小水电开发利用居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所瞩目。截止1994年底,我国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下水电站占世界同类电站总和的54%;到1998年底,我国已为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588名小水电专家,还向30多个国家出口小水电设备150多台(套),与亚洲、南美洲的4个国家合作建设22座水电站,开创了世界小水电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小水电开发在消除保护环境、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为我国争得了国际声誉,小水电技术和设备的输出更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欢迎,称之为南南合作的典范。1995年12月,巴西总统卡多佐访华期间,中巴两国签署了小水电合作议定书,巴西方面表示,将学习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启动本国小水电开发计划,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开发1500万千瓦的小水电,以开发巴西腹地的广大地区,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非洲的安哥拉、南美洲的圭亚那等国家也希望与我国签署类似的协议,开发本国的小水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中国水利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五大洲区域能源中心代表及七国集团、国际能源组织等22家机构和组织共同创议成立国际小水电网协调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国际小水电中心,目前,参加国际小水电网协委会的国家、地区有58个,成员组织130多个。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成为我国境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联合国机构,为我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尽管我国小水电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还有70%以上的小水电资源未开发,而在小水电资源比较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少边贫地区,负荷增长超过了电力增长,农村电力不足依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到1997年底,我国人均发电装机0.21千瓦,人均用电量900千瓦时,在实现初级电气化县中,人均年用电量仅200多千瓦时,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6000万农村人口未用上电。实施扶贫攻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开拓农村市场,迫切需要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开发小水电资源潜力很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小水电开发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特殊作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小水电这一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水电行业正蕴酿着新的产业革命,其发展趋势正由大水电转到中小水电,开发重点由国外向国内转变。小水电开发也因当前国际电力体制改革方向的影响,包括电力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集中建设大型电源转向分散开发当地资源,集团化经营,加强内部机制转化,技术进步和环境要求等,而得到许多国际水电人士的大力提倡。

展望21世纪,中国将大力发展水电,小水电事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到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将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30%的宏伟目标,由水利部门负责开发管理的水电发展目标是:

1、到2000年,大体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适应,全国水利系统水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建设600个以上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让有中小水电资源地区的无电乡和绝大部分无电村用上电。完成农村小水电地区200个县的农网改造、农电体制改革和降低农村生活用电价格的任务,减轻农民负担,实现"两改一同价"目标。同时,加强对水电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工作,推行股份制、集团化运作方式。

2、到2005年,全国水利系统装机将达到4000万千瓦。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重点县,提高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的供电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小水电在节水农业、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脱贫致富中的伟大作用,使小水电地区无电人口全部用上电。完成600─700个小水电县的"两改一同价"任务。农村小水电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成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任务。

3、到2010年,全国水利系统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再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农村水电地区人均用电量达到600千瓦时,水电企业普遍实现商业化运营。
可以预见,21世纪,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灿烂的。

附表一 全国1.2万千瓦以下小水电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 理论蕴藏量(万千瓦) 可开发资源(万千瓦) 地区 理论蕴藏量(万千瓦) 可开发资源(万千瓦)
全国 16347 7130
西南 8139 3338 华东 1439 942
西北 2807 936 东北 327 196
中南 3162 1554 华北 473 164


附表二 各省(市、区)小水电资源开发情况(截止1998年底)
地 区 装机容量(万千瓦) 年 发 电 量(万千瓦时) 地 区 装机容量(万千瓦) 年 发 电 量(万千瓦时)
全国 2202 713.39 湖北 127.64 38.90
北京 4.51 0.63 湖南 187.33 64.74
天津 0.58 0.19 广东 287.09 90.19
河北 25.77 3.51 广西 126.81 47.01
山西 13.88 2.37 海南 21.13 5.15
内蒙 4.21 1.17 重庆 73.78 27.32
辽宁 17.75 3.83 四川 286.64 108.55
吉林 21.09 4.99 贵州 82.63 26.75
黑龙江 14.67 4.40 云南 186.31 67.08
江苏 3.27 0.74 西藏 15.88 1.83
浙江 140.74 37.19 陕西 32.10 6.56
安徽 234.71 5.92 甘肃 29.04 9.54
福建 247.76 89.07 青海 17.18 5.79
江西 102.30 29.91 宁夏 0.32 0.08
山东 7.82 0.99 新疆 60.80 19.27
河南 28.25 5.92

附表三 不同时期小水电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统计表
年份 装机容量(万千瓦) 年 发 电 量(亿千瓦时) 年份 装机容量(万千瓦) 年 发 电 量(亿千瓦时)
1949 0.36 1980 692.55 127.19
1955 0.70 1985 952.10 241.34
1960 25.14 1990 1318.03 392.83
1965 33.00 1995 1664.61 553.76
1970 101.89 1998 2202.42 713.39
1975 308.32 66.86
注:1、小水电统计范围:50年代为500千瓦以下,60年代为3000千
瓦以下,70年代至1985年为12000千瓦以下,1986年至1995
年按25000千瓦以下,从1996年起为50000千瓦以下。
2、1970年前无发电量统计数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