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故宫,南有县衙——记内乡县衙
hjtl
hjtl Lv.12
2010年08月08日 12:40:34
只看楼主

内乡县衙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的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它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故宫),龙尾在内乡(县衙)”之美称,已于2000年10月开通了国际旅游专线。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现存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占地27000平方米,有厅堂房舍260余间。座落在中轴线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以及东西两侧副线上的县丞衙、主簿衙、监狱、三班六房等都与史书所载衙门建筑规制完全相符,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 同时利用县衙珍存的实物还建成了32个展室,展出面积3600平方米,展示了丰富的衙门文化。

内乡县衙


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的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它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故宫),龙尾在内乡(县衙)”之美称,已于2000年10月开通了国际旅游专线。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现存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占地27000平方米,有厅堂房舍260余间。座落在中轴线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以及东西两侧副线上的县丞衙、主簿衙、监狱、三班六房等都与史书所载衙门建筑规制完全相符,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 同时利用县衙珍存的实物还建成了32个展室,展出面积3600平方米,展示了丰富的衙门文化。

  内乡县衙为我们留下了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同时又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被誉为“一座清县衙,半部官文化”。

  县衙内遗留下来一批珍贵文物。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县官审案时用的三尺法案、清咸丰皇帝降下的圣旨、宣讲圣谕广训的招牌、关押重犯的脚镣,以及县官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还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彩色画像,这两幅画像长均为18英寸,色彩绚丽夺目,边框完好无损,其中的慈禧画像,画面与北京颐和园收藏的慈禧大画像基本一样。

  县衙内的匾额、楹联内涵丰富,其中三堂的抱柱楹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乡县出河南,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手推出了“中国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hjtl
2010年08月08日 12:43:39
2楼
走进内乡县衙



提到县衙,我们最常听的一句话恐怕应该是“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最熟悉的画面可能就是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头戴乌纱帽的七品官声色俱厉地把惊堂木一拍,两边的衙役们便拖着长腔高喊“威——武——”,跪在大堂上的被告立刻吓得嗑头如捣蒜“青天大老爷饶命啊”。不过,这个熟悉的画面多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真正的衙门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前往内乡县衙。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道路两旁怡人的景色牢牢地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金黄色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满山遍野的姹紫嫣红分外亮丽。有人提议说,干脆不去内乡了,下车赏花去吧。

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呢还是内乡的宣传力度不够,总之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内乡竟然有这样一座堪称无价之宝的县衙。进入县城后七拐八转地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算到达目的地。远远望去,首先看到是一座高大的彩色牌坊,上书“菊潭古治”四个大字,乍一看不明就里,问了导游后方知原来内乡古时也称作菊潭。这座牌坊是旧时衙门都有的建筑,是官员们宣传政策、教化子民的地方,所以叫作宣化坊。每月的初一、十五,官员必须在这里对老百姓进行教育。很多人一眼看出,眼前的牌坊并非旧物,而是新建的,这从它的色彩上就可以看出,因为只有新建的牌坊才会这么五彩缤纷,而过去建的牌坊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一个色调。

别看现在的内乡是个小县,但在古代由于地处战略要塞,所以级别比较高,一般的县官都是七品,谓之“七品芝麻官”,这里的县官却是五品,大约相当于县级市了。按说中国这么大,县衙应该是非常多的,至少每个县都有一个吧,清代设立的最多,差不多有一千多个,但大多或因年代久远,或因天灾人祸,或因旧城改造,都已踪影全无了。所以,内乡县衙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之美称。

进入县衙,导游让大家全部向后转,正对着我们的是大门外道路那边的一字型建筑,名曰“照壁”,上面画一称作“贪”的怪兽,虽已吞下了无数珍宝,但仍呲牙咧嘴地向太阳扑去。这幅画有些像现代的宣传画,内容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告诫当官的要廉洁从政,不可贪婪,否则会死无葬身之地。当然了,宣传归宣传,官员们是不是能够真正以此为诫又另当别论,否则怎么会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之说?

过了大门就是仪门了,顾名思义就是礼仪之门的意思。封建时代等级森严,若有上司或贵客前来,须从威严的仪门出入,其他人等一般享受不到此等尊严,只能从旁门进出。仪门的一侧建有贵宾室,来宾便在这里下榻。

仪门里面才真正是衙门办公的地方,别看衙门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吏部、户部、工部、礼部的应有尽有,不过都是一间房而已。和这些“办公室”相对的是衙役们居住的房间,都比较低矮。衙役们最常做的工作就是押送犯人,所以边上有两侧小门可供进出,奇怪的是左边的小门被锁死了,原来一般犯人都从右边走,被判了死刑的犯人才从左边走,因此左边小门又称作“死门”,因为不吉利,又怕游客走错了扯皮,也就一锁了之。

走进牢房,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牢房又叫牢笼,确实就如一个个矮小的笼子,关在里面的滋味自然是不好受的。大概那时多多少少还是懂得照顾女性,否则女牢就不会比男牢要稍稍宽敞一点了。死牢的条件更差,古时又不讲什么人权,更何况是犯了罪的人?地上有一块大石头,因为怕劫牢,死刑犯除了戴上手铐脚链外,还要固定在石头上,这样即使有人冲进来,一时半会儿的也走不了。

牢房的墙壁上贴着一些配有图片的解说词,介绍古代各种各样的刑具以及执行办法,有些我们在电视上见识过,有的则是头一次听说。一位同伴大声地读着,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比如有一种刑罚是把犯人的肠子抽出来拴在马上,然后打马猛跑,直到肠子抽尽而死。她正读得带劲,被别人制止了“别念了,当心晚上做噩梦。”



很多电视剧中都有这样的镜头:大老爷在审案子,老百姓在门外围观,甚至可以冲进大堂替冤屈者鸣不平。实事并非如此,在整个衙门中,大堂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一般人根本接近不了,怎么可能“干预”审案呢?公案前的空地上,一边跪原告,一边跪被告。导游说,我不说原被告各跪哪边,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原来,地上都铺着大方砖,一边地上的砖碎成了几片,一边基本上完好无损。毫无疑问,那碎砖上跪的就是被告了。由此可见,大老爷审案子,只要他认为被告有罪,“若不从实招来,大刑伺候”。重刑之下,能够咬牙挺住的又有几人?那些被判了刑的犯人中,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屈打成招的呀。大家竞相坐在那把宽大的太师椅上过了一把县太爷瘾,但是没有惊堂木可拍,因为怕把桌子给拍坏了。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清代挑选官员的“清规戒律”,单从条件上看,那时要想当官真是太不容易了,除了能力要求,其他方面的条件近乎于苛刻,比如要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要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等。同伴们看了都说,这些条条框框的要是都落实了,清朝也不至于最后落得个丧权辱国的下场。也有人说,别说是封建时代了,就是在当代,官员们若都能照此办理,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不用等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了。

大堂的后面是县官的“私人空间”,也就是家属院,夫人孩子丫环们都在此范围内活动。大概是为了让游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几个房间里设置了一些形象逼真的蜡像,有一脸严肃的老爷、俏丽多情的夫人、活泼天真的丫环。因了这些形象化的设计,这里应该是县衙里最生动的地方。

纵观整个县衙,呈非常规整的长方形,坐南朝北,方方正正,且各个房间之间环环相扣,屋檐都很宽,若遇雨雪天气,不用打伞顺着屋檐走个来回,保管身上不会淋上一滴雨水。

县衙内还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致,那就是楹联。各个大门上都有,除了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外,寓意都非常深刻,哲理性极强。如那幅大家赞不绝口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既说明了当官者的作用和责任,又表达了“民心不可欺”的意思,流露出十分可贵的“民本”思想。这些楹联多是历任知县亲自所做。封建时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虽有很多弊端,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官员们的文字功底都很雄厚,出口成章更是“小菜一蝶”。现在的很多古楹联、诗词、散文等,大多数作者都是官场中人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菊潭千截经风雨,官衙几度解沧桑。内乡能够保存下来如此完好的县衙,要感谢那位名叫章炳焘的浙江籍正五品县官。清朝时,为了防止官吏腐败,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在一个地方为官以三年为限,所以那时官吏的流动性很大。或许朝廷的初衷是好的,但自古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大部分官员利用这三年时间为自己捞足了银两,最终葬送了清王朝。章炳焘却不知为何在内乡干了九年之久,因为时间相对较长,使他有了更多的精力来打造衙门。当然了,前提是章炳焘是个名符其实的清官,除了喜欢使用重刑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劣迹,在内乡差不多是口口皆碑。 以至于晚年的章炳焘生活很是凄凉,甚至不得不返回内乡以求乡亲们资助。这位封建时代的官吏以自己难得的清廉和执着,为内乡人民留下了一座价值连城的宝库,他有资格获得当地百姓最为虔诚的崇拜与景仰。

走出这座硕果仅存的县衙,心中最大的感慨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就是造福千秋万代。
回复
xionglihui
2010年08月13日 00:12:16
3楼
这都是有钱人的宅子呀,我们只能看看。
回复
zhytao
2010年08月19日 16:56:39
4楼
这都是有钱人的宅子呀,我们只能看看。
回复
kayllen
2010年09月03日 13:02:47
5楼
这是少有的大的县衙吧,一般都没有这么好吧。
回复
wj568
2010年09月05日 23:28:48
6楼
谢谢楼主了,资料这么好,拿出来共享,内容比较丰富,值得一看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非常有用,相信大家会支持和感谢你的!楼主再继续发布更好、更新的作品。
回复
zj-yjx
2010年09月11日 21:02:21
7楼
好东西 很有价值 感谢分享
回复
cjcjjh
2010年09月25日 21:11:29
8楼
非常羡慕古人的智慧和毅力
回复
cjcjjh
2010年09月25日 21:12:31
9楼
非常羡慕古人的智慧和毅力
回复
cjcjjh
2010年09月25日 21:16:28
10楼
非常羡慕古人的智慧和毅力
回复
wxclzj
2010年09月29日 21:41:32
11楼
开发旅游的挺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