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举行立法听证会 2005年9月27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本次听证会听证人: 杨景宇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光宝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乔晓阳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连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举行立法听证会
2005年9月27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
本次听证会听证人:
杨景宇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光宝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乔晓阳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连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沈春耀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傅志寰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积斌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正庆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学东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李主其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胡康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李飞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安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本次听证会主持人:
杨景宇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积斌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胡康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12楼
[江泓]: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的江泓。对于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本人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扣减额至1600元,并取消各地区自行浮动的权利。我从3个方面阐述:
1、为什么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减额。2、如果提高扣减额,要提高到多少。3、是否允许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一个自行上下浮动的权利。 —、为什么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减额。为什么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减额,大家都从最低消费支出水平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这是一个基本的理由。本人对这一问题作3个补充:1)从宏观来看,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有利于直接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而这一阶层的收入增长会很快转化为购买行为,有利于拉动国内的消费市场。提高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抵消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并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2)从微观的、效率的角度来看,维持一个较低的起征点必然会将许多低收入者纳入征税范围。对于低收入者的征税,众所周知,产出的税收收入少但政府投入的征税成本和企业纳税人的缴税成本均高,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举一个例子:假设一位职工的工资是1500元,按原扣税标准应缴个人所得税45元。但是,企业用于计算申报的人工成本,在征收中税务部门投入的审核工作的人工成本,稽查工作的人工成本都是相当高的。另外各项纸张等杂费的支出也相当可观,单是打印一份税单,当前使用的碳写复印纸税单成本在1.5元至2.5元之间。其他的纸张成本还未计算在内。如果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看,国家对这部分低薪者征税并不划算。3)由于各地对个税均有一些地方的调整,如果中央不主动作出新的规定必将削弱法律的权威和中央的权威。 (2005-09-27 09:54:35)
二、如果提高扣减额,要提高到多少。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并不是越高越好。这当中有个度的问题。提高起征点的初衷是让低收入阶层减少税负。但是,从每个个体来看,实际上高收入者由于适用的税率高他从税改中获得的税收减少数量上是要高于低收入者的。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如果扣减额从800元提高到1500元,一名月收入两千元的职工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45元左右;另外一名月入在20000元的职工可以实际减少个税140元左右。而国家的税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如果税收改革过于激进伤害到了国家财政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能力,那么实际上低收入阶层会成为税收改革的牺牲者。所以,改革的度就是不影响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2005-09-27 09:58:47)
那么国家财政有没有支付能力?根据有关报道,从原先800元的起征点到议案中提议的起征点1500元,有个初步的测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会减少200亿左右。这个数据对总盘子超过1700亿的各人所得税来看影响不大,所以应该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从公开的统计数据来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来自广州、深圳、北京等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实际上早就将个人所得税的扣减额提高到了1200、1500甚至更高。如果最终方案定在1500元,实际上对于目前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最高的广东省而言,不是减税而可能是增税。 如果按1500元的方案执行,实际的税收收入影响可能会低于200亿的测算数据。但1500元这方案执行中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让广东省现在1600元的扣减金额降下来。硬要纳税人提高税负是很危险的一个决定。如果广东不降,那么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扣减额提高到1600元,要么允许各省市上下浮动。扣减额提高到1600元方案是不是可行? 应该可行!上文分析过1500元的方案对国家财政而言是比较稳妥的方案,完全可以再提高一点。允许各省市上下浮动方案则是弊大于利。 三、是否允许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一个自行上下浮动的权利。 有些专家支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扣减额上有一个自行上下浮动的权利,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理由:(2005-09-27 09:59:12)
1)保障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 实际上这混淆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到底是谁服务谁?如果看一下税收成本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税收征收成本大于税收收入的地区都是在欠发达地区。如果我们的政策是为了维持这一现象的存在,那这些地区的经济永远没有改善的可能。2)发达地区生活费高昂,所以扣减额应该比欠发达地区高。但是,更高的扣减额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去发达地区,那岂不是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难道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初衷吗?在我们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要开发欠发达地区的业务,人才是个关键问题。但是调派人才,每个员工必然会碰到一个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举个例子,公司调广东的管理人员去西安,该员工在广州1600元的扣减额,到西安是800元的扣减额。为了开发中西部地区难道还要个人多上税?当然公司要补贴。接下来公司会发现一个事实:原来去欠发达地区拓展业务,很难说工资成本必然会降下来,甚至可能是工资成本增加。 所以,这是一个税收政策导向的问题。另外,从过去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允许各地浮动,这将是无休止的地区间竞赛。一旦失控,中央难以维护权
回复
13楼
[杨景宇]:下面请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陈栋同志发言,请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南戴河旅游渡假区管委会职员作准备。(2005-09-27 10:10:55)
回复
14楼
[陈栋]:我的观点是:全国应统一减除费用标准,减除额提高至1500元是适当的。
首先,我认为全国统一减除额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都知道个人所得税是以调节社会分配不公为主要目的的一个税种,其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即调节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当然也调节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个人收入的贫富差距。如果全国各地执行不同的减除标准,高收入地区确定较高的减除额,低收入地区确定较低的减除额,势必造成欠发达地区按低标准多缴税,发达地区按高标准少缴税的局面,那么除了发达地区的居民将得到少交税的实惠以外,就全国而言存在的问题有:(一)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将被征收较多的个人所得税,而他们本身就因为身处较艰苦的环境,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生活质量较低,却要比发达地区同等收入者缴纳较多的税,这合理吗?(二)制约人才的流动和西部的发展。比如说一个工程师先后在上海和新疆工作,在上海时月薪3000元,到新疆工作时,新疆的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咬咬牙也给月薪3000元,而如果上海和新疆的个税减除额不一样,上海为3000元,新疆1500元,那么,意味着这个工程师在上海工作时不用纳税,到新疆工作反而要交近百元的税。众所周知,新疆的工作、生活条件不如上海,可实际所得却被减少,这是在鼓励专业人才服务新疆,还是在遏制?是否与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策相违背呢?再比方说,一个演义团体在发达地区演出后,又来到欠发达地区演出,由于交通、通讯、设施、条件的制约,演出成本显然比在发达地区时要高,而演出结束后,又因为欠发达地区个税减除额较低,要缴纳较多的税,欠发达地区本来就存在文化生活不丰富的问题,演出团体因为收入减少,更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表演,这能和国家努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国策相一致吗?(三)如果允许浮动,那么在同一省(区)内仍存在较大贫富差距,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收入差距明显,那么是否应该让各城市各自确定一个减除额?让在大城市居住的少交点,在小城市居住的多交点,这样合适吗?(2005-09-27 10:11:58)
也许还有人会提出,在高收入地区,生活水平较高,日常生活支出比在西部高,理应根据生活水平确定较高的减除额。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产业主要依靠的是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和输出,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棉花等,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能源问题一直以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经济发达地区长期享受着西部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而所生产的成品又以市场价格销售到西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东西部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地区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发展了经济,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之后,通过多纳点税,给社会一定的回报,平衡社会分配不公,使西部的低收入人群少纳点税,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这难道不是体现一种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吗? 综上所述,全国统一减除额是十分必要的。统一减除额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作法。实行全国统一,才能使中央财政有更大的力量支持中西部的发展,才能有助于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减除额全国不统一,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只会变成空谈,不但不能发挥个税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的杠杆作用,更使得人大所制定的法律,由于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使法律的威信受到削弱、使社会的公平受到置疑、使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全国统一减除额是十分必要的。统一减除额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作法。实行全国统一,才能使中央财政有更大的力量支持中西部的发展,才能有助于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减除额全国不统一,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只会变成空谈,不但不能发挥个税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的杠杆作用,更使得人大所制定的法律,由于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使法律的威信受到削弱、使社会的公平受到置疑、使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受到影响。(2005-09-27 10:12:30)
其次,我认为减除额提高至1500元,符合最广大工薪阶层的切身利益。 通过提高减除额可以支持民生,藏富于民,让老百姓能够真正体验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使低收入者能够尽快跟上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减除额提高至1500元,作为全国的统一标准是基本恰当的。虽然一些大都市的居民月生活支出已经超过了1500元,但是这样的大都市在中国只有十几个,对于全国650多个城市来说,1500元的人均月支出大部分居民还达不到,甚至有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长期服务于乌鲁木齐的贫弱群体,据统计,乌鲁木齐尚有4万多城市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金为每月164元的情况下生活,还有近10万流动人口为生活奔波。我们这些月收入超过1500元的人,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交点所得税,由政府统一支配,用于对贫弱群体的帮助呢?我想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同时,减除额提的太
回复
15楼
[杨景宇]:下面请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南戴河度假区管委会职员宋景昌同志发言。请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鲁兰桂作准备。
回复
16楼
[宋景昌]:第一、《个人所得税法》的立法,既要考虑利用税收手段积累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更要充分体现利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分配制度、建立公正的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2005-09-27 10:14:35)
第二、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减除标准,应当体现“少部分高收入者纳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纳税”的原则,即“ 劫富济贫”原则。我认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民本”思想应当是政府存在的基石;工资薪金收入的主体恰恰是基本的产业工人,工资薪金收入是其维持最低需求的保障,其最基本的用途是维持生命,保证基本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的确定应该体现对广大中低收入工薪阶层救济,贯彻“少部分高收入者纳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纳税”的原则。 第三、确定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减除标准,应当以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基础。工资薪金所得是城镇职工月收入的最主要的方面,从额度控制的角度上说基本上等同于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因此以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基础来论证和确定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减除标准最具合理性。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城镇职工的月人均消费支出为基础来论证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额度具有合理性。我认为,这种观点不适当。首先,统计数据的人均消费支出应当只是直接消费支出,对人们因未来收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做出的消费准备(比如城镇职工因购买房屋、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原因进行储蓄)没有量化计量,基础数据不够全面。其次,城镇职工的月人均消费支出只适宜论证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减除标准的绝对不合理性,即低于城镇职工的月人均消费支出的扣减额度由于其不能保证相对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无法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而不合理;但是,我们不能够推断出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扣减额度就一定是合理的。(2005-09-27 10:14:59)
第四、1500元的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减除标准,不能够对应现阶段产业工人的收入水平,不能满足立法的长期需要,无法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期间内保证产业工人的最低需求;3000元的工资薪金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具有5-12年的合理稳定期间,基本能够保证法律的长期稳定和短期时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度统计数据分析测算,估计2005年度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8068元,工资指数为1.1344;城镇职工人均消费支出为14530元,消费支出指数为1.0809。 利用以上数据分析,2005年 50%职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月工资薪金所得为1506元,基本上等同现阶段初步确定的1500元的减除费用额度。显然,1500元的减除费用额度标准无法体现“少部分高收入者纳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需要纳税”的原则;同时,以上测算还没有考虑法律的长期稳定性和立法过程的滞后影响。因此该标准额度应当在现初步确定1500元的基础上做大幅度的调整提高。比较1993年《个人所得税法》规定800元的减除费用额度,该标准是当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的2.85倍,但其仅仅经过了短短的12年时间,就远远落后于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职工收入水平,甚至低于城镇职工的月人均消费支出。考虑当时职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基数偏小,现在职工的收入水平较高、基数较大,可以适当降低预留发展空间,但也应当留有起码100%的发展余量,从而保证法律的合理连续和相对稳定。因此,我个人认为,工资薪金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应当以3000元左右为宜。换一个角度分析,以前述数据为基础并假定工资以及消费增长幅度平稳不变。可以测算出,3000元的工资薪金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将在5年左右低于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在12年左右低于城镇职工的月人均消费支出。也就是说3000元的工资薪金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具有5-12年的稳定期间,基本保证了法律的长期稳定和短期时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样测算,1500元的标准不具有相应的稳定期间,没有合理性。以上,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大家。(2005-09-27 10:17:02)
回复
17楼
[杨景宇]:下面请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鲁兰桂发言,请山西省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区矿职员郭贵林作准备。(2005-09-27 10:18:17)
回复
18楼
[鲁兰桂]:各位主持人、各位听证人:我是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鲁兰桂,下面我作陈述发言。我们的意见是:把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从每月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并授权省一级人民政府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150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20%的扣除费用标准。理由有三:(2005-09-27 10:19:16)
第一,提高扣除标准,是适应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1980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虽经1993年、1999年两次修正,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扣除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2004年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1994年增长了67%,广东的每一就业者负担的消费性支出已增加到每月1684元。从广东近几年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实际看,执行800元的扣除标准偏低。因此,将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标准由每月800元提高到1500元,符合广东全省平均基本生计支出的实际。 第二,提高扣除标准,是更好地实现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职能和调节分配职能统一的举措。一是从征税对象上看,将大大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比重。据抽样调查,2005年8月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薪收入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月薪在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占80%,已成为主要的纳税群体。把扣除费用标准提高到1500元后,中低收入者的纳税人数比重将降低到38%,降低42个百分点。二是从调节收入分配来看,将实现“两个提高”。即中高收入者纳税人比重将由20%提高到62%;中高收入者纳税额比重也将相应提高,改善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职能。三是从收入的影响程度看,为财政可承受的程度范围内。实施新扣除标准后,全国的财政收入将减少200亿元左右,占全国税收收入的0.8%。广东将减少20亿元左右,占广东税收收入的0.7%。均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第三,授予省一级政府20%幅度的提高调整权,是落实基本生计支出扣除原则的需要。个人所得税确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保证基本生计支出的扣除。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基本生计支出标准等方面悬殊很大。拟调整的扣除标准是全国城镇居民基本生计支出的平均数,无法真实地反映各地区之间客观实际的应该扣除的基本生计支出标准,使超出每月1500元基本生计标准的工薪人员,最基本的生计支出仍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税负的不公。(2005-09-27 10:20:24)
抽样调查显示,广州市2005年上半年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4350元,梅州市每平方米1046元,如果按一个家庭购买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分期付款15年计算,在广州市,每月的支出2959元,而在梅州市,每月只需712元,广州市是梅州市的4.2倍。又如子女上幼儿园和上小学,在广州市,每月的支出分别要600元和200元,梅州市只需100元和50元,以上两项支出,广州市分别是梅州市的6倍和4倍。这种现象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同样存在。对这个问题,近几年广东省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均反映强烈,要求人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从国际惯例来看,欧美国家也实行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既然确定扣除标准以生计必须支出为基准,而生计支出又存在客观事实上的差距,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差距,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因此,建议授权省一级政府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工资、薪金1500元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20%。(2005-09-27 10:21:28)
回复
19楼
[杨景宇]:下面请山西省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区矿职员郭贵林同志发言,请亚特蓝斯(东莞)有限公司采购部职员陈庆锋同志准备。(2005-09-27 10:22:00)
回复
20楼
[郭贵林]:我个人观点,减除费用偏低,在15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1800—2000元。支持我的观点理由有两点:1、前瞻性不足。2、照顾农民工农轮工实际生活费用偏低的问题。关于前瞻性不足有三个比较来说明。(2005-09-27 10:22:24)
1、1993年工资超过800元/月的只占1%,现今超过1500元/月工资的远不只1%的水平。与此对比,明显没有前瞻性。因个税全面修订尚不成熟。2、消费支出。国统局:去年为1143元,此为1500元减除费用的主要依据,表明有前瞻性,主要说的是负担率的问题。3、专家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的分析则是上世纪90年代的800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应与现在的8000元相当,至于这点用什么标准词语表述我说不来,也明显地表明了,没有前瞻性,而减除费用低。用以上三项支持第一点前瞻性的问题。 二、费用调高。照顾农民工、农轮工的实际情况。我是从煤炭企业来的,想说的是这部分人的实际情况,轧焦一线大部分是农轮工,具体比例多大我没有资料,但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又有一个较大的比例,是他们实际生活水平的情况。1人上班负担3—4口人的实际生活费用,照顾了这部分实际收入情况,也体现了这提高减除费用的根本目的:中低收入者,这群人现在都实际生活在城市,他们是一群城不城,乡不乡流浪群体,相对费用又在增大,让这样困难的群体负担更多的税负,说明费用确系偏高,如能提高,减下来的税费确确实实是在增加他们的收入。(2005-09-27 10:25:58)
建议:1、将修正案(草案)中1500元的减除费用提高到1800元—2000元。2、将税法中第一纳税级别的500元拉长至1000元,税率降低为3%,或者是在第一纳税级别前在增加一个级别,纳税额还是1000元,税率还是3%,现行的税率级别依次后移。我是一名普通的轧矿职工,又是一名基层代扣税的直接操作人员,以我的亲身经历将身边的实际情况向大会作了陈述。
回复
21楼
[杨景宇]:请亚特蓝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采购部职员陈庆锋同志发言。请福建省闽江学院院长杨斌同志准备。(2005-09-27 10:2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