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感觉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故转于此,已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最近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进行1:4的3跨x3跨大型楼盖结构试验,以证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不可避免的“强楼盖、弱柱”结构。由于忽略了楼板的作用,框架梁的负筋不可避免的增大到不合理的程度,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恰当的考虑楼板的存在,严格的限制框架梁的负筋(意味着远远超出现行规范的调幅),是实现大家熟知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一个方向。
最近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进行1:4的3跨x3跨大型楼盖结构试验,以证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不可避免的“强楼盖、弱柱”结构。由于忽略了楼板的作用,框架梁的负筋不可避免的增大到不合理的程度,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恰当的考虑楼板的存在,严格的限制框架梁的负筋(意味着远远超出现行规范的调幅),是实现大家熟知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一个方向。
正如郁彦老先生指出的那样,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按着设计者的想象方向(不同配筋方案)去受力的。
很感慨,现在的施工图审查制度遏制了结构大师的培养。大部分的审查人员盯着哪块板不够配筋率、哪条梁的配筋比电算结果小了多少,全然不知怎样的结构才是安全的、合理的。
发贴人:scutcece
网站来源:中华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