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招标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yanyan20332033
2010年05月03日 16:22:51
只看楼主

浅谈电梯招标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12.20)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电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来自中国招标网)市场机制的规范化,对电梯招、投标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事机电类产品招标工作,特别是针对电梯这一机电结合较为紧密的产品的招标组织工作,应当注意积累经验,这对招、投标方在今后的电梯招、投标工作很有益处。 一、电梯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   首先,招标方应根据楼宇的设计参数及使用条件,确定所要采购电梯的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电梯的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自中国招标网)

浅谈电梯招标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12.20)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电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来自中国招标网)市场机制的规范化,对电梯招、投标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事机电类产品招标工作,特别是针对电梯这一机电结合较为紧密的产品的招标组织工作,应当注意积累经验,这对招、投标方在今后的电梯招、投标工作很有益处。
一、电梯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
  首先,招标方应根据楼宇的设计参数及使用条件,确定所要采购电梯的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电梯的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自中国招标网)
1、电梯种类
  国家标准对电梯种类进行了划分。如客梯、两用电梯、病床电梯、载货电梯等。
2、额定起重量
  根据楼宇的性质及人员流量分析,确定所需电梯数量及单梯起重量。对一般楼宇来说,目前常用的电梯起重量为 1000KG,国家标准是75KG/人,这样计算下来单梯满载人数13人。当然,额定起重量是一个优选数列,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为追求豪华宽敞舒适,额定起重量可以选取得大一些,如1350KG。
3、额定速度
  电梯额定速度的选定应根据消防要求来确定,即应使电梯在 60秒内跑完一个提升高度。国家标准中对电梯的额定速度系列也有规定,上面计算结果上靠系列数。如果楼宇为多台电梯,则至少有一台应满足此要求。
4、 驱动方式
  电梯的驱动方式常见的有交流双速,交流变压调速(ACVV),交流变压变频调速(VVVF)以及直流驱动等等。目前电梯市场的主流驱动方式还是以变压变频调速(VVVF)为主,它具有性能可靠、调速精度高、舒适感好及节能等优点。
• 制方式
  电梯的控制方式按技术水平高低可分为微机群控、微机并联、微机集选、PLC可编程控制器等。PLC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货梯等较低档次梯种。目前电梯产品的主要控制方式为微机控制。如果楼宇中布有数台电梯,建议采用群控或并联方式以提高使用效率。应注意,群控或并联电梯的额定速度和停层站应当一致。同时控制方式不能仅仅满足于串行通讯,应采用多微机模块化控制,即现场总线技术如CAN、PROFI、LON等。
二、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可以分为技术标和商务标两部分。技术标首先可以将前面提到的主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但这远远不够确定所需电梯产品的特性,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主的预算资金
  在编制标书前,首先要了解业主对电梯的投资预算。根据了解电梯的投资额度大小,协助业主对将要采购的电梯进行档次定位。国家及国际标准只对电梯产品的一般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作出一般性规定,也是最低的强制性限定,往往要求不高。在市场上销售并能前来参加投标的电梯产品,只要投标商的生产资质齐全,其产品性能指标一般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所以,同样是合格产品,其产品性能差异非常大。就像汽车一样,夏利轿车与奔驰轿车都能满足交通的一般要求,但两种汽车的性能、质量及价格却相差甚远。了解业主的投资预算及采购意向,是编制标书的基础。
• 电梯整体性能的要求
  首先对现有众多电梯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行技术评价,根据资金预算来选择一种适宜的电梯品牌及型号。在进行技术评价时要注意考核电梯制造商的工业实力及技术水平。不但要对电梯的几大部件质量提出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核电梯制造技术的一致性,即整体技术性能的配合。有实力的电梯制造公司对电梯产品各个主要部件之间的技术配合,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后,配合得很完美。而投资规模小、生产历史短的电梯制造公司,尽管将电梯的主要部件均配置为进口产品,但其整体技术性能难以保证。对进口电梯部件应有正确的认识,对其品质要考核。尤其是一台电梯由多个国家或公司生产的部件构成,其整体性能更难以保证。
3、电梯驱动主机——曳引机的要求
  一般曳引机由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和刹车抱闸组成。电梯额定速度在中低速段时(1.75M/S以下),减速器一般为蜗轮付减速。额定速度在高速段低档(2.0-2.5M/S),减速器一般为斜齿轮或行星齿轮减速。额定速度在高速段档(2.5M/S以上),多采用目前先进的无齿轮形式。招标方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鉴定证书及国家电梯检测中心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
4、对电梯安全部件的要求
  电梯安全部件主要为以下几种: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等。同曳引机一样,这些部件可能是供应商自己生产,也可能是外购配套。但不论怎样,都应该要求其出具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5、对电梯功能的要求
  一般的电梯供应商都把自己的产品功能分为基本和附加两类。我们认为所谓基本功能限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之要求的。如该规范中要求电梯应具有门区保护。一般供应商均以安全触板或光幕或两者并存的方式来满足这一要求。
  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对电梯的基本功能可以择要提若干要求,一般正规生产厂家都会满足要求。对附加功能,招标方则可以根据需要提若干要求。应注意附加功能可能会增加成本。所有要求都应该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
6、电梯运行舒适感的要求
  决定电梯运行舒适感的主要参数为:制动加速度,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等。这些参数的数值在国家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这些数值的测定要待整梯投入运行后才能进行。换言之,此时合同已经执行完毕或接近完毕。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可以向供应商要求提供同类产品的整机检测证书。这种证书也是由国家电梯检测中心出具的,可以针对证书上的数据进行评审。
7、 电梯装饰方面的要求
  在电梯装饰方面没有权威部门的明文规定。一般供应商都以不锈钢作为客梯的标准配置,以喷漆钢板作为货梯的标准配置。供应商一般也都备有多种预选方案供采购方选择,如蚀刻不锈钢,木纹装修,玻璃镜面,大理石地面等。这些要求招标方也可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加以确认。
  对于层门口装饰,一般采购商多愿意采用宽门套以示豪华。其实,宽门套虽然庄重豪华,但由于土建偏差,常常使每层门的厚度不尽一致,使好多宽门套安装困难,且安装后凸凹不一,并不雅观。建议招标方在首层选用宽门套,其余楼层选用窄门套即可。
8、 电梯安装方面的要求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产品不是整机出厂,而是在使用现场组装、调试。行话说,电梯是七分造、三分安,可见安装对电梯整体运行质量多么重要。
  1995年国家在第二批抽取电梯生产许可证时明文规定电梯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原则,即电梯生产厂商负责电梯的安装、调试及运行质量。大多数规模厂家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或指定的安装调试队伍,以及维护保养队伍。当地的安装调试队伍应具有当地省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电梯安装维修资质证书。这点在招标文件中应该体现,在询标过程中应该澄清,以选择有资格的安装队伍。
  另外,招标方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电梯的土建条件,如层高,井道截面尺寸,层门立面尺寸,机房尺寸等,以便供应商准确配制产品,应答标书。
9、电梯招标商务方面的要求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产品,订货、生产、运输、验收、维保、供货周期等各环节在招标文件中都应提出明确要求,为日后签订合同创造条件。
  其中,供货周期和维保条件应特别注意。
三、对投标方的几点建议
  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应包括企业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及投标方的生产制造能力,总体技术水平,生产历史等,还应包括供货期限要求,付款方式等。以上这些内容有的是确定的,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有的则比较模糊。实际上模糊的东西也是有公断的。比如总体技术水平,业内人士都能阐述一二。这些不会对评标结论的公正性产生太大的影响。能够中标的原因是多种的,投标书编制水平的高低不能不说是其中一大原因。
1、仔细阅读招标文件
  投标商购买标书后一定要仔细阅读标书,审查自己企业的资质和产品技术水平能否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相去甚远,建议不要浪费精力投标。
2、逐条应答招标文件
  投标商在阅读标书后觉得有能力参与,便可以编制投标文件了。在编制该文件时一定要逐条应答招标文件。评标过程一般很短,面对众多的投标厂商,面对厚厚的投标文件,评委们不可能逐条核对应答情况,既便查找了也可能有遗漏的地方,这些都可能对你的投标带来负面影响。
3、实事求是
  投标方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就写明满足,不满足的就写明不满足,必要时可以附加一些解释。一般,只有很关键的参数不满足才可能导致废标。不太关键的偏离只是在打分时低一点而已,导致废标的可能性不大。供应商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把不满足也写成满足。评委会中有专家评委,他们对行业上的事情了解很透,在询标过程中就可以判断投标商的产品不具备这种功能。如果评委们认为投标商有欺诈行为,对该投标商的影响可想而知。
4、认真理解招标形式
  招标形式一般可分为国际公开招标国内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几种。投标商一定要认真研究各种招标形式的不同,仔细考虑自己的商务策略,以期达到双赢的目的。
lpx126
2010年05月04日 08:51:05
2楼
:handshake 收藏学习!谢谢分享经验
回复
sp先生
2010年05月04日 16:34:41
3楼
很好的文章,值得学习。谢谢楼主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10年07月03日 09:50:50
4楼
电梯与其它产品生产不同,电梯厂家以部件形式出厂,在现场组合安装,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产品。同时要依据不同建筑、梯型和用户,采取相应的使用方式,并必须保证适时的科学保养。这使得电梯的质量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系统,是由制造、安装、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国家监察这五个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电梯质量下降,事故上升,被称为“电梯综合症”。目前必须对电梯业的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监察这五个环节都下一番功夫进行整治。

1制造我国电梯生产厂家的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总产量还不及发达国家的一个企业。除少数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外,大部分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单薄,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产品合格率不高,有些甚至质量低劣。国家技术监督局对我国14个企业制造的电梯进行抽查的结果表明,合格率仅为57.1。但许多劣质电梯在官僚主义、关系网和“钱权交易”的保护下,仍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策:国家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电梯企业的资质管理。电梯企业必须把好制造质量关,无“四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安全资格认证书、特种设备安全监检合格证书和制造单位的产品合格证)的电梯不得出厂、销售,使用单位也不得购买。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制造电梯,因自身需要,又具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可向市级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一次性制造。

2安装电梯安装方面存在着监理乏力和恶性竞争两大问题。按照国家规定,一部电梯安装完毕由各地建委负责审核,属房屋监理的一部分。但电梯是专业性极强的产品,有时门向转变,配件的强度要求就会不同。缺少专门的电梯监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纵容不规范安装。如北京市曾查出48个工程100多部电梯中有34部安装质量不合格,其中绝大多数施工单位是转了多次手的农民包工队。上海不少农村安装队为打通关系,仅“交际费”就占去安装费的14而仍有高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谈何质量保证?此外,电梯安装公司间的压价竞争也是造成电梯质量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例如一部带司机的居民楼电梯安装费用大抵为5万元,但在北京市场上,为了争得项目,竟将价格压到1.5万元,采购最便宜的零件,雇用最廉价的劳动力,甚至省略某些环节,给电梯日后的运行埋下了事故隐患。

对策:电梯安装前,使用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审批手续,此时应提供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安全资格认可证书以及从业人员的有效证件、安装合同书、电梯出厂文件、安装技术方案。电梯安装完毕,须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验收。目前推行的世界电梯行业普遍实行的制造、安装、维护一体化的模式不允许人为地割断,国家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电梯安装队伍的资格审查,使用单位不应贪图便宜而请非法包工队安装电梯。

3维护电梯是技术很强的产品,有严格的使用保养要求。但是大量电梯投入使用的同时,并未配备合格的维护保养队伍。有的单位按规定与制造厂家订立了维护保养合同,培训了本单位的维护保养员;有的单位则不按规定办事,随便找个人兼管了事,甚至只管用,不管维护保养,以致“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使“电梯综合证”愈加严重。如北京某维修工图方便短接门锁,开门走车;广州某维修工开门维修电梯,不挂“停用”标志牌。这种违章行为是造成两起电梯死人事件的直接原因。又如某市第三房修公司在电梯配件损坏后,拆东补西,严重破坏了控制系统,电梯没有急停功能,也没有限位开关等保护装置,从电梯如同冒险。

对策:维护是电梯正常运行的保障,它包括保养和维修,一般来说维修是根据要求进行的,是随机的,定期保养是强制性规定执行的。使用单位都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电梯维护保养员,并经国家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坚决杜绝无证人员从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电梯驾驶员除了掌握电梯驾驶技术外,有必要学习电梯结构常识和小故障的排除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在电梯运行中,电梯驾驶员应该既是安全管理的执行者,又是电梯故障最及时的维修者或报修者。

4使用这是电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按规定使用前要由劳动部门进行监督检验,每年还要年检。操作和维修人员也要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然而许多劳动部门的统计表明漏检的电梯不少。如西安市漏检的电梯多达电梯总量的20。一些企业忽视安全管理,拒绝年检和培训,让未受过任何培训的临时工、农民工负责电梯的驾驶和维修工作,致使电梯事故频繁发生。1999年6月,南昌市劳动局用一周时间检查了100家第三产业的楼堂馆所,发现许多电梯没有安全使用证,大多数高层电梯都未配专职司机,由此可见,一周之内发生一死一伤两起严重电梯事故决非偶然。

对策:电梯的正确使用以及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是电梯正常运行的基础。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定期维修保养制度等。电梯应有专职的驾驶员和专、兼职维护保养员,经过有关部门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复审。电梯使用单位应该按上述规定办理,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检查力度。

5监察电梯是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特种设备,国家规定必须对其实行安全监察和技术监督,原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1999年初其管理单位特种设备处已调整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国家级机构已改变,目前地方级机构尚未改变),今后电梯的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都要到当地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备案,主动接受检验,运行正常挂“安全合格证”,这一强制性要求必须得到很好落实。如南昌市人民政府1998年颁发了《南昌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作为特种设备之一的电梯,必须经市安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取得市劳动行政部门的安全使用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单位,由市劳动行政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对严重违规和发生事故的,还将下达违反劳动保护法规处罚通知书,予以惩处。南昌市电梯安全管理评比,共对340个电梯使用单位的729台电梯和扶梯进行了检查评比,评出先进单位76家、合格单位251家和不合格单位50多家,责令不合格单位限期整改。又如福建省劳动厅、福建省劳动保护科技学会召开了全省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研讨会,除交流、研讨外,还表彰了一批电梯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无论技术监督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都应进一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
回复
qiangxinzhang
2010年07月14日 17:19:41
5楼
收藏学习:handshake
回复
abraham_sir
2010年08月06日 10:25:14
6楼
很好的总结,谢谢,很有用:D
回复
yinjianyu-163
2010年09月27日 11:07:11
7楼
电梯安装需注意的问题补充:
1、电梯调试。一般调试时,机房都不具备送电条件。需使用临时电缆进行调试、电缆由谁提供应在招标时予以明确。
2、电梯正式验收前的使用。一些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工期紧张,电梯正式验收前施工电梯已拆除,许多设备、材料需要通过电梯进行运输。如何管理、使用需要跟电梯安装单位提前予以明确。
回复
brunel
2010年11月05日 11:04:04
8楼
有一定借鉴价值,谢谢分享。
觉得标书中应该加上维保、培训的要求。。。。
回复
ww1s2y3
2010年12月01日 13:09:34
9楼
有一定借鉴价值,谢谢分享,不过不搞这个东西啊 和iass啊是是是
回复
chibo123456
2011年08月11日 09:44:29
10楼
谢!!
回复
wzf360103
2011年09月13日 11:11:39
11楼
相当有借鉴价值,谢谢分享!很专业!强烈建议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