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孙锡衡 教授主讲主要内容第一讲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第二讲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第三讲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第四讲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第五讲 建设项目合同与合同管理第六讲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本课程各部分考题分配比例及重点分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题量:100题,其中单选题70道,多选题30道,满分:130分,其中单选题占70分;多选题60分
建设工程项目
孙锡衡 教授主讲
主要内容
第一讲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第二讲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第三讲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第四讲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五讲 建设项目合同与合同管理
第六讲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 本课程各部分考题分配比例及重点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时间:3小时,题量:100题,其中单选题70道,多选题30道,满分:130分,其中单选题占70分;多选题60分
序号 页 数 章节内容 要求
题型 掌握 熟悉 了解 题量 分值 %(分) 分/页(老)
老版 新版
1 26 68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与管理 单选
多选 10
5 2
1 1
1 20 27 20.8 1.04
2 18 47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单选
多选 13
6 19 25 19.2 1.06
3 13 36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单选
多选 7
2 2
1 12 15 11.5 1.15
4 22 40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单选
多选 9
2 2
1 1
1 16 20 15.4 0.90
5 34 43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单选
多选 4
1 1
1 1 8 10 7.7 0.29
6 34 63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与合同管理 单选
多选 11
4 1
2 1 19 25 19.2 0.74
7 26 15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单选
多选 2
2 2 6 8 6.2 0.31
173 312 题量总计 76 16 8 100 130
总计分值 96 24 10 130
占总分值% 73.8 18.5 7.7 100
第一讲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1Z201000)
主要内容:一、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
二、项目组织
三、项目的采购模式(●)
四、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五、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编制方法
六、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七、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
八、风险管理
九、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方法(●)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Z201010)
概述 ●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实施和使用(运行)等阶段(P.1)
● 决策阶段管理工作主要任务和内容(P.1)
● 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项目目标(P.1)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项目的实施阶段(P.1)
● 建设施工项目管理:通过项目策划和控制,使项目管理目标(费用、进度、质量)得以实现。
(一)施工方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1Z211011)★★★(P.3)
(二)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1Z211012)★★★(P.4)
(三)业主方和其他参与建设方的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1Z211013)★★(P.5)
1. 业主方的(P.5)
2. 设计方的(P.11)
3. 供货芳的8P.12)
4. 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和发展趋势(P.12)
业主和其他参与方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1Z201013)★★(P.5~11)
目标
参建方 质量 进度 费用 安全 服务于 时间范畴
业主★ 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环境 项目动用时间及各阶段进度 项目投资 实施阶段的安全 业主利益 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
施工方
★★★ 施工质量 施工进度 施工成本 施工安全 1.项目整体利益
2. 施工方利益 施工阶段(及其他阶段)
设计方★ 设计质量 设计进度 1. 项目投资
2.设计成本 工程项目安全性 1.项目整体利益
2.设计方利益 设计阶段(及其他阶段
总承包方★★★ 设计、施工、试运行质量 工程总承包方进度 1.设计总成本
2.项目总承包成本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1.项目整体利益
2.总承包利益 项目事实阶段全过程
供货方
★ 供货质量 供货进度 供货方成本控制 供货安全 1.项目整体利益
2.供货方利益 施工阶段(及其他阶段)
(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和发展趋势(P.12—14)
1. 国外背景(P.13)
(1)项目管理常由专业人士(建造师)担任,可在业主、承包商、设计和供货方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2)建造师也可在各部门从事有关工作,包括决策、实施、使用等阶段项目管理。
2. 发展趋势(P.13)
(1)由传统的第一代项目管理已发展至第四代
(2)将决策阶段开发管理和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集成全寿命管理。
(3)应用信息技术,业主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管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1Z201020)
● 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其特点是:(1)一次性;(2)全寿命周期长,各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3)任务常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P.15)
● 项目管理目标决定了管理的组织,管理组织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决定性因素(P.15)
● 控制项目目标的措施主要有: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措施,组织措施最重要。
(一)项目结构分析(1Z201021)★★★(P.16)
1. 项目结构图(WBS)——对项目结构逐层分解,反映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P.16)
2. 项目结构编码——由一系列符号(文字)和数字组成。一个项目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途的信息,为了方便信息检索和加工整理,有组织地存储信息,应对项目信息编码。(P.19)
(1)项目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逐层对各部分编码(P.20)
(2)项目结构图及结构编码是用于投资、进度、质量等控制和合同管理等工作的编码的基础。
(二)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1Z201022)★★★(P.20)
1. 组织结构模式——可用组织结构图描述,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部门(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或指令关系:
2. 常用组织结构模式:(1)职能式(2)线性式;(3)矩阵式(P.12)
3. 几种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1)职能组织结构:是传统模式,每个职能部门可根据在管理职能对其直接的和非直接下属部门下达工作指令,所以每个工作部门会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影响项目管理机制运行及目标实现。我国多数企、事业单位仍沿用着这种组织模式(P.12)
(2)线性组织结构:每个工作部门只对直接下属部门下达指令,每个工作部门也只有一个指令源,避免了矛盾的指令影响组织系统运行。在国际上,它是建设项目管理常用的一种模式(P.22)
(3)矩阵组织结构:最高指挥者(部门)下设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下表)每一项纵向和横向的交汇的工作,指令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部门的两个指令源。当纵、横向指令矛盾时,由最高指挥者(部门)协调或决定,它是较新型模式(P.22)
部门
系统 纵向部门 横向部门
施工企业 计划、技术、合同、财务、人事等管理部门 各项目部(1、2……n)
大型建设项目 投资、进度、质量、合同、信息、人事…等管理 各子项目的项目管理部(1、2……n)
4. 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如项目班子)中各子系统之间和各元素(工作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业主、施工、供货等各方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都可用各自的组织结构图来描述(P.24)
(三)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1Z20123)★★★(P.25)
1. 工作任务分工及工作任务分工表
每个建设项目都应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它是项目的组织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各参建方有各自的任务分工表。
2. 为了编制任务分工表,应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费用、进度、质量的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定义项目经理和各主管部门或人员的工作任务。
(四) 项目管理的管理职能分工(1Z201024)★★★(P.28)
1. 管理职能: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这些管理的环节就是管理职能。(P.28)
2. 管理职能各环节是:提出问题—策划P—策划D—执行E—检查C。(P.28)
3. 管理职能分工表: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部门、各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P.29、P.31表)
(五) 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1Z201025)★★★(P.31)
1. 工作流程组织包括:(1)管理工作流程组织;(2)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3)物质流程组织。
2. 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即定义各类工作的流程(如设计准备、设计工作、施工招标、采购、施工作业、各项管理工作、信息处理工作等的流程)(P.32)
3. 工作流程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工作流程组织(P.32)
(六)合同结构(1Z201026)★★★(P.34)
合同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工作流程组织(P.32)
三、建设工程项目策划(1Z201030)
(一)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策划工作内容(1Z201031)★★(P.35)
(二)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策划工作内容(1Z201032)★(P.36)
实施阶段策划工作内容 决策阶段策划的工作内容
1.主要任务 确定如何组织项目的开发或建设 定义(确定)项目开发或建设的任务和意义
2.
策划的基本内容 (1)环境和条件的调查分析 (1)自然、政策、市场、建设环境、建筑环境 (1)自然、政策、市场、建设环境、建筑环境
(2)项目目标论证 (2)投资目标分析论证、投资总体规划、进度目标分解论证、总进度规划、质量目标、项目功能分解、建筑面积分配 (2)确定建设目的、规模、组成、功能、标准、总投资、建设周期
(3)组织策划 (3)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 (3)组织结构、任务分工、职能分工、工作流程、总体方案、编码体系分析
(4)管理策划 (4)实施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内容、风险管理、保险 (4)实施期管理和生产营运期的设施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总体方案。
(5)合同策划 (5)设计竞赛组织、各类合同结构方案,合同文本 (5)决策合同结构、合同内容及文本,实施期合同结构总体方案。
(6)经济策划 (6)资金需求计划、融资方案分析 (6)成本及效益分析、融资方案、资金需求计划
(7)技术策划 (7)技术方案、关键技术分析论证、标准规范确定 (7)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分析论证、定标准、规范
(8)风险策划
四、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模式(1Z20104)(P.37)
● 施工任务委托模式
●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
● 设计任务委托模式
● 项目管理委托模式
(一)施工任务委托模式(1Z201041)★★★(P.37)
1. 施工任务的委托模式有:(1)施工总承包;(2)施工总承包管理;(3)多个施工单位平行承包。
2. 施工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管理的特点(P.38~P.41)
表1-4-1
施工总承包 施工总承包管理
1.承包性质 1. 业主将整个项目施工委托给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经业主同意可部分分包。 1.业主委托一个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项目管理,一般不参与施工,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施工。
2.投资控制 2.(1)以施工图设计为报价基础。合同价明确,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
(2)工程变更可能引发索赔 2.(1)部分施工图完成即可招标,分包据以报价
(2)签约时只确定总包管理费,不确定工程总造价,业主控制投资有风险。
3.进度控制 3.施工图设计结束后招标,建设周期长。 3. 不需施工图完成后再招标,可提早开工,缩短建设周期。
4.质量控制 4. 工程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总承包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 4.分包质量由总包管理单位控制,符合有利的“他人控制”原则,也可减轻业主工作。
5.合同管理 5.(1)一次招标,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小
(2)“费率招标”属开口合同,对业主不利。 5.(1)分包招标签约业主工作量大
(2)对分包支付可由业主或总包管理支付,后者有利于总包管理对分包管理。
2楼
6.组织协调 6.工作量比平行发包少,对业主有利。 6. 分包协调管理由总包管理负责。减轻了业主工作量。
3. 施工总承包管理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比较
异同点 施工总承包管理 施工总承包
1.工作开展程序不同 1.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即可招标,缩短周期 1.先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招标,再施工。
2.合同关系 2.分包合同可以由业主或总承包管理单位签订 2.分包合同由施工总承包签订
3.分包选择、认可 3.一般由业主签约,但选择与签约要经总承包管理单位认可。 3.由总包单位选择,业主认可。
4.对分包付款 4.总包管理支付或业主支付(总包管理认可) 4.施工总包支付
5.对分包管理、服务 5.负责管理、协调及相应施工服务 5.与总包管理同
6.合同价格 6.只确定总包管理费、不定工程造价,分包招标合同价低,对业主有利,项目合同总额有依据 6.一次确定工程总包价格
(二)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1Z201042)★★★(P.41)
1. 工程总承包主要有两种方式(P.42)
(1)设计—施工总承包(DB)—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2)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
2.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其核心是通过设计/施工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施工紧密结合,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
3. 国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组织(P.42)
(1)企业应具有设计与施工力量(??)
(2)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联合对一个项目投标(欧洲)
(3)若施工单位承接工程总承包任务,施工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设计。
(4)若设计单位承接工程总承包,施工单位为分包施工。
4. 工程总承包在招投标中工作程序(P.43)
(1)业主编制项目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2)工程总承包方依据设计纲要编项目设计建议及报价文件;(3)设计评审;(4)合同洽谈及合同定价。
5. 工程总承包方工作程序(P.43)
(1)项目启动(组建班子);(2)项目初始阶段的项目策划、编制计划;(3)设计;(4)采购;(5)施工;(6)试运行;(7)合同收尾;(8)项目管理收尾。
(三)物资采购模式(1Z201043)★★★(P.44)
1.国际上业主方采购的几种模式:(1)业主自行采购;(2)承包商采购;(3)双方约定某些物资指定供应商
2.我国建筑法规定,合同约定由承包方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供货厂商。
3.采购管理程序:
(1)明确要求、分工及责任;(2)采购策划、编制计划;(3)市场调查,选择供应服务单位,建名录;(4)招标或协商、评审,确定供应单位;(5)签合同;(6)运输、验证、移交;(7)处置不合格品或服务;(8)资料归档。
(四)设计任务委托模式(1Z201044)★(P.44)
两种委托模式:
1.业主方委托一个设计总负责单位,总负责单位可委托其他单位配合设计。
2.业主平行委托多个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五)项目管理委托的模式(1Z201045)★(P.44)
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方式有:
1.业主方自行管理
2.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承担全部项目管理任务
3.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管理业主方派出参加管理人员。
五、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Z201050)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1Z201021)★★(P.45)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概念(P.45)
(1)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它从总体上和宏观上描述项目管理: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谁做/何时做/总投资/总进度。
(3)它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范畴。
2. 项目管理规划内容、范围、深度尚无统一规定,视项目特点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P.45)
(1)项目概述;(2)项目管理组织;(3)价值工程应用;(4)两个策略(风险管理,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5)两个管理(设计过程、施工过程管理);(6)三个分析、论证(目标分析论证、项目采购和合同结构分析、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分析);(7)4个方法手段(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信息管理)
3.项目管理规划应随情况变化而动态调整。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了两类规划文件及其内容(P.46)
(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12个方面的“规划”内容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14个方面的方案、计划和措施及现场平面布置图
5.建设项目价值不高的原因:(P.48)
(1)进度要求过分紧迫;(2)设计人员思维影响;(3)设计与各方沟通欠缺;(4)标准、规范过时;(5)设计人员及各方知识更新不够;(6)思想保守。
(二)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方法(1Z201052)★(P.48)
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的编制
(1)应由组织的管理层或委托项目管理单位编制
(2)编制依据:①可行性报告;②设计文件、标准、规范;③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④相关市场与环境信息;
(3)编制工作程序(P.49):①明确目标;②分析环境及条件;③收集资料;④确定管理组织模式、结构和职责;⑤明确项目管理内容;⑥编目标计划和资源计划;⑦汇总、报送审批。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
(1)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
(2)编制依据:①项目管理规划大纲;②项目条件与环境分析资料;③合同及相关文件;④同类项目资料。
(3)编制程序:①了解各方要求;②分析条件和环境;③熟悉法规和文件;④组织编制;⑤报批
六、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Z201060)(P.49)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Z201061)★★(P.49)
1.基本内容(P.49)
(1)工程概况;(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3)施工进度计划;(4)施工平面图;(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及其内容(P.50)
(1)分类;①施工组织总设计;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③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设计)
(2)主要内容:(P.50-51)
类别
内容 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2.施工方案 施工部署及核心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选择 施工方法及机械选择
3.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全场性施工准备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4.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资源需求计划 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6.施工总平面图 全场性的 单位工程施工的 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图
7.技术经济指标 工期;劳动生产率;项目质量、成本、安全等。 工期、资源消耗均衡性、设备利用率等
8.措施 技术组织、质量保证及安全施工等措施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1Z201062)★★(P.51)
1.编制原则:7条(P.51)
(1)重视工程组织;(2)重视管理和技术的创新;(3)重视施工的目标控制;(4)提高工业化程度;(5)采用先进技术;(6)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连续、均衡施工;(7)合理部署现场,文明施工。
2.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3.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程序
(1)编制程序(P.52)
(2)注意其中不可逆转的程序及相配合的程序。
● 拟定施工方案→编施工总进度计划→编资源需求计划
● 施工总体部署确定和拟订施工方案二者关系密切,常需交叉进行。
七、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1Z201070((P.52)
(一)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方法(1Z201071)★★★(P.53)
1.动态控制概念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控制与调整,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2)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目标控制,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3)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2.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循环)(P.53)
(1)准备工作:项目目标分解,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目标的动态控制。
收集目标的实际值→定期进行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如有偏差采取措施纠偏,如有必要,进行目标调整。
3. 纠偏措施(P.53)
(1)组织措施(组织结构、分工、工作流程等)
(2)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方法、手段、措施、制度)
(3)经济措施(资金、支付等)
(4)技术措施(方法、机具、设计等)
4.目标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P.54)
(1)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定期进行目标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发现偏离进行纠偏。
(2)主动控制——事先分析可能导致项目目标偏离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进度动态控制的方法(1Z201072)★★★(P.54)
回复
3楼
(三)投资动态控制的方法(1Z201073)★★★(P.55)
控制目标
控制步骤 进度控制 投资控制
1.目标逐层分解 1.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编制深度不同的进度计划 1.通过编制项目投资规划,分析论证投资目标实现可能性,并对该目标进行分解。
2.项目实施中,对目标动态跟踪与控制 2.(1)收集工程进度实际进度值
(2)定期对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
(3)控制周期一般1个月,重要项目可1旬或1周
(4)比较应是定量的数据比较 2.(1)收集投资实际值
(2)定期将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3)控制周期一般为1个月
(4)比较包括:合同价与概、预算的比较
(5)包括设计过程及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前者更重要。
3.发现偏差进行纠偏 3.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偏一如调整管理方法的手段,改善施工管理,强化合同管理,及时解决支付工程款,落实加快资金等。 3.采取措施纠偏一如限额设计方法,调整控制方法和手段,价值工程方法,节约、奖励措施,优化设计,优化施工方法等。
4.调整目标 必要时
八、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1Z201080((P.56)
(一)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1Z201081)★★★(P.56)
1.进度期满后(2008.2.27),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人员担任,但是否担任,由企业自主决定。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3.建造师是一种专业人士名称,项目经理是一个岗位名称,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表示其知识能力符合建造师执业要求,但其工作岗位则由企业视需要安排而定。
4.国际上,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及特征(P.57)
(1)项目经理是企业任命的一个项目的管理现场负责人,但不一定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代表。
(2)项目经理任务仅限于主持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项目目标控制和组织协调。
(3)项目经理是一个管理岗位,不是技术岗位,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其权限由其上级确定。
(二)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1Z201082)★★★(P.57)
1. 项目经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职责
(1)现场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管理制度。
(2)严格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
(3)执行项目合同中有关条款。
(4)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执行规范、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要考虑项目的利益,还应服从企业整体利益。
2.项目经理的管理权利(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内)(P.57)
(1)组织管理班子;选择施工作业队伍;
(2)签署有关合同;
(3)指挥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与管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
(4)合理的经济分配;
(5)被授权的其他权利。
3.项目经理的施工项目管理任务(项目经理任务包括二方面:项目管理任务和行政管理任务)
(1)三控制:成本、质量、进度控制
(2)三管理;安全、合同、信息
(3)工程组织协调
(三)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项目经理规范的规定)
1.项目经理目标责任书——在项目实施前,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经理协商确定。
2.项目经理的职责(P.58)8项(项目经理规范)
3.项目经理权限(P.59)9项(规范)
4.项目经理对施工承担全面责任:项目施工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在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项目经理由于主观原因或工作失误,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
5.国际上项目经理的责任由企业领导根据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项目情况而定,企业针对每个项目有明确的管理职能分工表。
(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1Z201084)★★★(P.59)
1.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P.59)
(1)人员选定——①编人力资源规划;②招聘增补;③解雇成员;④人员甄选(2)适应工作要求——①员工定向;②培训;③形成适应组织,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干员工。
(3)绩效考评
(4)业务提高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调动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P.60)
(1)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需求计划、配置计划、培训计划
(2)人力资源管理控制——①人力资源选择;②劳务分包合同订立;③培训与考核
(3)人力资源管理考核—以有关管理目标或约定为依据,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组织规划、制度建设、团队建设、使用效率、成本管理等进行分析、考核。
九、风险管理(1Z201090)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类型(1Z201091)★(P.60)
(1)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2)风险量—反映不确定的损失程度Q和损失发生的概率(P%)
风险量R=P•Q
(3)风险等级(如图)
3
4 5
2 3 4
1 2 3
(轻度) (轻度) (中度) (重大)损失Q
(4)风险类型(工程项目)(P.61)
1)组织风险,如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组织、分工、业主方人员,设计、监理、承包方、机械操作等人员情况。
2)经济与管理风险,如资金条件,合同风险,宏观及微观经济情况,人身与信息安全计划,防火措施等。
3)工程环境风险,如自然灾害、地质、岩土、气象、引起火灾与爆炸的因素等。
4)技术风险,如技术资料、设计文件、物资、工程机械等。
2.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1Z201092)(P.62)
(1)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对策、风险控制
(2)项目风险识别—任务是识别项目实施过程存在哪些风险
工作程序——收集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风险识别报告
(3)项目风险评估—①分析各风险因素发生概率;②分析各风险的损失量;③确定各风险的风险量和等级。
(4)项目风险响应—针对各种风险情况,制定响应对策,形成风险管理计划。
常用的风险对策有:①风险规避;②风险减轻;③风险转移;④风险自留等。以及其组合;
(5)项目控制——执行风险计划,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收集与分析各种相关信息预测可能的风险对其监控。
十、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方法(1Z201000)(P.63)
(一)建设施工监理的工作性质(1Z201101)★★(P.63)
1.工程监理 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主体之一,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在国际上它归为工程咨询服务,在我国它属于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范畴。
2.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特点(P.63)
(1)服务性;(2)科学性;(3)独立性;(4)公正性。
(二)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1Z201102)★(P.63)
1.建筑法规定:工程监理应依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2.质量管理条例规定(P.63)
(1)监理单位应依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2)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未经总监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支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3)监理工程师应按监理规范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监理。
3.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P.64)
(1)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
(2)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严重的应暂时停止施工,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整改,不停工的,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3)违反有关规定的,监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过期不改的,责令停止整顿,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等级以至吊销资质证书,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三)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1Z201103)★(P.66)
1.实施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施工企业。
2.监理人员认为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施工企业改进。
3.监理规划(P.66)
(1)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写
(2)监理规划应在签订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编制,完成后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业主。
4.监理实施细则(P.67)
大中型或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应结合专业特点,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5.旁站监理(P.68)
(1)监理人员对关键部位和工序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监督活动。
(2)施工企业根据旁站监理方案,在进行旁站监理前24小时,书面通知驻工地的监理机构。
(3)旁站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单位违反规范及标准的行为,有权责令整改,可能危及质量的应及时报告总监下令暂停施工及其他应急措施。
第二讲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1Z202000)(P.69)
主要内容: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二、施工成本计划
三、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四、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
五、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分析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1Z202010)(P.69)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IZ202011)★★★(.P.69)
1.施工成本与成本管理
(1)施工成本:指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综合,它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2)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情况下,采取管理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3)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应包括:组织的项目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层的成本管理除生产成本外,还包括经营管理费用;项目管理层应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
(4)施工成本管理任务和主要环节包括:
①施工成本预测;②施工成本计划;③施工成本控制;④施工成本核算;⑤施工成本分析。
2.施工成本预测(P.70)
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可能发展的趋势做出科学估计。是在施工前对成本的估算,它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3.施工成本计划:
(1)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2)它是建立施工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指导文件,是建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3)成本计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②组织对施工成本目标的要求;③以经济合理的实施方案为基础;④有关定额和市场价格。
4.施工成本控制(P.71)
(1)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措施,将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及时反馈,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消除浪费和损失现象。
(2)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3)成本控制应满足企业要求:(P.71)5点
5.施工成本核算(P.71-72)
(1)它包括两个基本环节
①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②根据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P.72)
①人工费;②材料费;③周转材料费;④结构件费;⑤机械使用费;⑥措施费;⑦分包工程成本;⑧间接费;⑨编制项目施工成本报告。
(3)施工成本核算要做到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和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即三者的取值范围一致,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归集依据的工程量均为相同的数值。
6.施工成本分析(P.72)
(1)它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2)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和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成本核算资料,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施工项目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揭示成本变动规律,寻求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径。
(3)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分析出偏差原因,应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7.成本考核(P.73)
是指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成本目标责任制的规定,将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核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二)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1Z202012)★★★(P.73)
1.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它涉及到成本管理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标准和责任制度的建立。
2.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P.74)
(1)组织措施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组织机构人员,明确任务及职责分工、权利与责任等。编制成本控制计划,确定工作流程,采购规划,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加强定额管理和调度等。
(2)技术措施,如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材料比选,采取措施降低材料消耗,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等。
(3)经济措施 资金使用计划,分解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的风险和防范对策,严格开支,及时核算实际成本,做好偏差分析与成本预测,采取防范措施等。
(4)合同措施 选择合适的合同结构,仔细考虑合同条款中影响成本和效益因素及风险因素,采取措施对策,合同执行中注意履约,寻求索赔机会。
二、施工成本计划(1Z202020)P.75
(一)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1Z202021)★★★(P.75)
1.竞争性成本计划:即项目投标及签约阶段估算的成本计划,是以招标文件为依据,以有关价格条件为基础和本企业有关指标做出的估算。
2.指导性成本计划: 即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计划。它以合同标书为依据,按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通常只确定责任总成本指标。
3.实施性成本计划:即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它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而形成的成本计划。
区别点 施工预算 施工图预算
编制依据 以施工定额为依据 以预算定额为依据
适用范围 用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文件 既适用于建设单位,又适用于施工单位
发挥作用 施工企业组织生产、施工计划、发任务书、考核工效。 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依据
(二)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1Z202022)★★★(P.76)
1.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P.76)(12方面)
(1)有关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有关合同文件(承包、分包、外加工等)
回复
4楼
(2)技术方面;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的措施
(3)价格资料:人、材机械台班市场价;企业内部指导价或挂牌价;周期材料内部租赁价,损耗标准
(4)其他:资料:企业定额;施工预算;成本预测资料;成本核算和财务??资料等。
2.如果编制的项目成本计划达不到目标成本要求时,必须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重新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重新编制。
3.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有三:①按施工成本组成编;②按项目组成编;③按工程进度编,三者结合使用。
(三)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IZ202023)★★(P.76)
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
2.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P.77图)
(四)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1Z202024)★★(P.78)
1.大中型工程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每个单项工程又分为若干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由若干分部分项工程组成,故应将项目总施工成本逐层向下分解到分项工程。
2.完成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分解后,就要具体地分配成本,最后编出分项工程的成本支出计划。
(五)按工程进度编制成本计划(IZ202025)★★(P.78)
1.通常利用网络进度计划进一步扩充而得(各项工作既要确定所需时间,又要确定各项工作的施工成本支出)
2.通过对成本目标按时间分解,在网络计划基础上,得出进度计划横道图,编出成本计划,有二种表示方式:
(1)在时标网络上按月编成本计划直方图,——按单位时间完成工作的实物工程量(或人、财、物力)计算单位时间成本。(P.79)
(2)用时间一成本累积曲线(S形)表示——根据进度横道图每单位时间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人、物、财力、计算单位时间成本q;则某时间t内的计划累计支出成本Qt为
按各规定的时间Qt可绘出S形曲线L
每条S形曲线对应于一特定的进度计划
成本计划值S形曲线必然包括在全部工作都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和全部工作都按最迟必须开始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形累计曲线范围内。
三、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1Z202030)(P.82)
(一)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程序(IZ202031)(P.82)
1.工程变更的程序(P.82)
(1)设计变更程序
①施工中发包人拟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应提前14天向承包人发出书面的变更通知,承包人不得拒绝。
②承包人提出合理化建议涉及设计及对原材料、设备更换,需经工程师同意,并经原设计单位提供变更的图纸及说明和有关部门审批,工程师同意其合理化建议,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由发包人获得或与承包人约定分享或分担。
(2)其他变更程序
双方对工期、施工条件和环境变更,首先应由一方提出,与对方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
2.工程价款的确定程序(P.83)
(1)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可提出相应追加合同价款要求的报告,若未按时提出报告,视为该变更不涉及调整合同价款。
(2)工程师收到承包人变更价款报告后14天内应予确认或答复,否则视为该报告的要求已被确认。
3.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P.83)
(1)工程变更权:工程师可发布指示或要求承包人提交建议书的方式,提出变更。
(2)工程变更程序(P.84)
①工程师发出变更指示前要求承包人提交建议书,承包人应照办或提出不能照办的理由,或提交
a.对建议要完成工作的说明及实施的进度计划。
b.对进度计划修改的建议书。
c.对变更估价的建议书。
②工程师收到建议书后应给予批准或另外的答复,承包人等待答复时不能延误工作。
4.监理规范规定的变更程序(P.84)
(1)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应编设计变更条件。建设单位提出变更,应提交总监,总监组织审查同意后,由建设单位交设计单位编变更文件。
(2)项目监理机构应了解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资料。
(3)总监对变更的费用及工期做出评估,并与承包方及发包方进行协调。
(4)总监签发工程变更单。
(5)项目监理机构根据工程变更单,监督承包人实施。
(二)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IZ202032)★★★(P.84)
1.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方法
(1)实施确定后14天内,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价款调整,发包人同意后调整。
(2)调整方法(三种情况)(P.84)
(3)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提请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机构咨询,或按合同约定程序办理。
(4)采取工程清单价格时可以是①直接套用;②间接套用(换算);③部分套用。
2.FIDIC合同下的确定方法
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方法(P.86)
(1)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的新项目,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
(2)清单上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超过合同约定幅度的,其增加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单价由承包人提出,发包人确认后作为计算依据。(P.86算例)
例:原估计工程量100万m3,合同规定出方单价5元/ m3,当实际工程量减少超过估计量的15%时,单价调整为6元/m3现实际工程量为80万/ m3,则土方结算价款为多少?
100×(1-15%)×5+[100×(1-15%)-80]×6=425+30=455万元
四、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IZ202040)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1Z202041)★★★(P.86)
1.工程费用的主要结算方式(P.87)
(1)按月结算
(2)竣工后一次结算,建设期在12个月以内,或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可在每月中预支工程款,竣工后一次结算。
(3)分段结算:当年开工不能竣工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按形象进度分阶段结算,可按月预支工程款。
(4)其他方式
2.工程预付款(P.87)
(1)预付款预付时间应不迟于约定开工前7天,发包人不按时预付的,承包人可在约定预付时间7天后发出要求预付通知,发包人收到通知仍不预付,承包人可在发出通知后7天停止施工,发包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并从约定预付日起支付承包人贷款利息。
(2)预付款额度:一般根据工期、工程量、材料及构件费用占建安工作量比例及储备周期等因素测算确定。发包人根据工程特点、工期、市场行情、供求规律等,招标时在合同条件中约定其百分比。
3.预付款扣回(P.87)
(1)在合同中约定,可采用等比例或等额扣款的方式
(2)从累计工程款达到计算的起和点T开始起扣,至完工日为止,按材料费占合同价比例,从每月工程款中按比例N扣回。
起扣点 ,P—合同价;M—预付款总额;N—材料费占总价比例。
4.工程进度款(P.88)
(1)工程进度款计算 主要有两方面——①工程量计量;②单价和计算方法
①采用可调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进度款,按以下步骤计算(见P.88)
②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法计算工程进度款
当月工程款= 当月完成的各项工程量×相应综合单价
(2)工程款支付
确认计算结果后14天内,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超过约定时间未支付,承包人可发出要求付款的通知,若发包人仍不能支付,可与承包人商签延期付款协议,并从计量确认后第15天起加付利息。
5、竣工结算(P.85)
(1)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资料。
(2)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结算报告后,送总监审定,并与发包人及承包人协商一致后,签发竣工结算文件及最终的工程款支付证书。
(3)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后28天内进行核实,予以答复,若确认后通知银行支付结算价款,承包人收到结算价款后14天内,将竣工工程交付发包人。
(4)发包人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及资料后56天内仍不支付的,双方可协议将工程折价,或承包人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拍卖,承包人从中优先受偿。
(5)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未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资料的,发包人要求交付工程的,承包人应当交付,发包人不要求交付的,承包人承担保管责任。
递交竣工结算 (申请法院拍卖工 工程移交
报告
程或协议折价 )
28天
28天
14天
认可竣工 核实确认
验收报告 结算支付
(6)P.89算例 (若仍不支付)
(协议工程折价)
(二)建筑安装工程的动态结算(IZ202042)★★(P.90)
1.按实际价格计算法(P.90) 承包人可凭发票按实报销,造价部门要定期公布最高结算现价。
2.按主材计算差价(P.91) 招标文件列出调整价差的主要材料及基期价格,竣工结算时按当时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价格与基期价比较计算差价。
3.竣工调价系数法
4.调值公式法(动态结算公式法)
(1)调价公式 (P.91)
(2)需要明确的问题(P.91)
①双方商定需要调价的因素(对工程款影响大的因素如钢材、水泥……)
②物价波动到何种程度才能调价(一般±10%左右)
③价格指数的地点与时点——地点为工程所在地;时点有两个,一是基准日的市场价格(基础价格;另一是特定的付款证书有关日期的最后一天的49天前的时点价格。
(3)算例(P.92)
(三)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费用的结算(IZ202043)★(P.94)
1.支付范围和条件
(1)范围:包括工程量清单的费用和清单外费用(合同条件内有规定的)两部分。
(2)支付条件:①质量合格;②符合合同条件的要求和规定;③变更项目要有工程师的变更通知;④支付金额应大于期中支付的最低限额;⑤承包人的工作工程师满意。
即使承包人申请支付项目达到上述条件,但其他工作未使工程师满意,工程师可通过其中支付证书对其签发的支付证书进行修正或变更,也有权在支付证书中删去或减少该工作的价值(P.95)
2.工程支付的项目(P.96)
(1)工程量清单项目 分为三种:①一般项目;②暂列金额(备用金);③计日工作。
(2)清单以外项目(P.96)
①动员预付款
②材料设备预付款,指运到工地尚未使用的材料设备预付款,由业主支付无息预付款,通常按发票的80%支付,以后按合同中规定从承包人应得的工程款中分批扣还,一般要求在合同规定完工日前三个月扣清,或材料设备用完即扣清。
③保留金 一般为合同价的5%,是为了确保施工阶段或缺陷责任期,承包人未履行合同义务,业主方指定他人代为完成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其扣留是从第一次支付证书开始,按合同(投标函)规定逐月扣留至达到限额为止。(P.97)
④工程变更费用
⑤索赔费用 工程师批准索赔额,随月支付进度款一并支付
⑥价格调整费用 按合同条件规定计算
⑦迟付款利息 如果承包人未在合同规定时间收到业主付款,有权按月计算复利,收取延误期的融资费用,该费用应以比付费所在国中央银行贴现率加三个百分点的年利率计算,用同种货币支付。
⑧业主索赔,包括延误工期及缺陷工程的损失。
3.工程费用支付程序(P.98)
(1)承包人申请;(2)工程师审核,确认后签期中付款证书;(3)业主见付款证书后支付。
4.工程支付的报表与证书(P.98)
共计三个报表,两个证书:
(1)月报表 每月完成工程量的核算、结算和支付的报表
(2)竣工报表 承包人收到接收证书后84天内应向工程师提交的,表中单列有应付结算款项
(3)最终报表及结算单 承包人收到履行证书后56天内向业主提交。
(4)最终付款证书 工程师收到最终报表及结算单后28天内向业主递交,业主在56天内支付。
(5)履约证书,由工程师在最后一个区段的缺陷通知期满之后28天内颁发,发出后14天内业主应退还履约保证书给承包人。
五、施工成本控制和施工成本分析(IZ202050)(P.90)
(一)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IZ202051)★★★(P.99)
1.工程承包合同 以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成本的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挖潜、增收、节支,以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施工成本计划 制订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它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P.100)
3.进度报告
4.工程变更
5.其他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等。
(二)施工成本控制步骤(IZ202052)★★★(P.100)
1.比较 实际值与施工成本计划值比较是否超支。
2.分析 确定产生偏差的严重性及其原因,分析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
3.预测 估计完成项目所需总费用。
4.纠偏 是成本控制最具实质性的一步,通过纠偏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纠偏可采取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5.检查 对工程进展跟踪检查,及时了解纠偏情况及效果,积累经验。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IZ202053)★★★(P.101)
1.施工过程发生费用的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 实行“量价分离”,即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量及单价,通过劳动合同控制。
(2)材料费控制 按“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
用量控制
①定额控制 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②指标控制 对于无消耗定额的材料,制定领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
③计量控制 准确做好收发及投料的计量检查。
④包干控制 对部分小型零星材料,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控制。
价格控制 由采购部门从购买、运输、合理损耗、周转等方面控制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P.102)
①合理安排施工,减少机械闲置
②加强设备调度,避免?工,提高设备利用率。
③加强设备维修保障,避免不正确使用造成的机械停置。
④做好机上与辅助人员协调配合提高台班产量。
(4)施工分包费用控制
2.赢得值法(净值法)(P.102)
(1)三个基本参数
①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计划(预算)单价
②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③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计划(预算)单价
(2)四个评价指标
①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计划(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CV为负值时表明实际费用超出计划(预算)费用,为正值时表明节支。
②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计划(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SV为负值时表示进度延误;为正值时表示进度提前。
③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计划(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CPI<1时,表明超支;CPI>1时,表示节支。
④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计划(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计划(预算)费用(BCWS)
SPI<1时,表示进度延误;SPI>1时,表示进度提前。
费用(进度)偏差(CV或SV)反映出的是绝对偏差,结果直观,便于了解。
费用(进度)偏差(CPI或SPI)反映的是相对偏差,不受项目层次和实施时间的限制,在同一项目和不同项目的比较中都可使用。
3.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P.103)
(1)横道图法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但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较高管理层应用。
(2)表格法 最常用、优点是①灵活、适用性强;②信息量大;③可借助计算机处理,提高速度。
(3)曲线法 在实施过程中以BCWP、BCWS、ACWP形成三条累计曲线
以BCWP曲线为基准分别与BCWS及ACWP曲线相比较可得到进度偏差SV和费用偏差CV。净值法还可根据当前的进度和费用偏差情况,通过原因分析,预测未来的趋势(见P.105的图)
①BAC——项目完工预算,指编计划时预计的项目完工费用
②EAC——预测的项目完工估算。指施工中根据进度和费用偏差预测项目完工总费用
4.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P.110)
(1)偏差原因分析 产生偏差的愿意一般有:①物价上涨;②设计原因;③业主原因;④施工原因;⑤客观原因;
(2)纠偏措施(P.110)
(四)施工成本核算的依据(IZ202054)★★★(P.111)
包括: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
1.会计核算 是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1)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P.112)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6要素,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
2.业务核算(P.112)
(1)是各业务部门因工作需要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
(2)其核算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与统计核算一般只把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且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3)其特点是;对个别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
3.统计核算(P.112)
(1)利用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资料,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数据,按统计方法整理,表明其规律性。
(2)可以提供绝对的和相对的指标,计算当前水平,确定变动速度,预测发展趋势。
(五)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1Z202055)★★★(P.112)
1.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P.112)
(1)比较法(指标对比分析法)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挖掘内部潜力,可进行以下的对比。
①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因素。
②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反映管理水平提高程度
③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反映本项目的管理水平及差距
(2)因素分析法(连环置换法) 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①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实际与目标值的差异。
②确定指标由哪些因素组成,并按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的原则排序
回复
5楼
③以各因素目标值相乘,得目标成本,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④按顺序逐次将一个因素的实际值替代目标值进行计算实际值,并保留其实际数。
⑤每次替代计算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比较,二者差异即该因素的影响程度。
[例](P.113)
(3)差额计算法 是因素分析法的简化
(4)比率法 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即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为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关系,有以下几种:
①相关比率法 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例如产值与工资进行对比,求出比率来考察经营成果。即用产值工资率来考核人工费支出水平。
②构成比率法 (比重分析法、构成对比分析法)用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及各成本项所占比重。
③动态比率法 将同类指标在不同的时期的数值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发展方向和速度。
2.综合成本分析的方法(P.114)
(1)综合成本 指涉及多种生产要素,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如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与年度成本等。
(2)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①是施工项目成本发分析的基础,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要从开工至竣工系统地成本分析。
②其分析对象是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
③分析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计算偏差,分析原因。
④分析的资料来源:预算成本-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施工任务单实际工程量。
(3)月(季)度成本分析(P.115)
①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从6个方面分析
②对一次性施工项目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按成本目标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目标的实现。
(4)年度成本分析(P.116)
①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企业成本,本年度成本不得转入下一年度。
②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成本目标实现。
(5)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①其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分析资料为基础
②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a.竣工成本分析;b.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c.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第三讲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IZ203000)(P.117)
主要内容:一、项目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
二、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三、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
四、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1Z203010)(P.117)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IZ203011)★★★(P.117)
1. 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该过程包括:
(1)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编制进度计划。
(3)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调整。
2.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3.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进度。
(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IZ203012)★★★(P.117)
1. 业主方的控制任务 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包括:设计准备、设计、施工、物资采购、项目动用前准备等阶段)的进度。
2. 设计方的控制任务
(1)依据设计委托合同的要求控制设计进度
(2)国际上,设计进度主要是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出图计划。
3. 施工的控制任务 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4. 供货方的控制任务 依据供货合同的供货要求控制供货进度。
(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IZ203012)★★★(P.118)
1.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由于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它是项目进行控制的依据。
2. 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P.118)
依据进度控制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用途,业主方和各参与方可构建多种不同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它们可以是:
(1)不同深度的计划——总进度计划、项目系统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2)不同功能的计划——控制性的、指导性的、实施性的。
(3)不同参与方的计划——业主的、设计单位的、施工的、采购与供货单位的。
(4)不同周期的计划——5年建设进度计划、年、季、月、旬进度计划。
(四)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IZ203014)★(P.119)
1. 国外很多用于编制进度计划的商业软件,都是在工程网络计划原理基础上编。
制的。
2. 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的意义:
(1)解决计算量大的困难;(2)确保计算准确性;(3)有利于及时调整;(4)有利于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3.为使参建各方及业主各部门便捷获取进度信息,可利用项目信息门户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辅助进行控制
二、建设工程总进度目标的论证(IZ203020)(P.120)
(一)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IZ203021)★★(P.120)
1. 工程项目的总进度目标 指的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是在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
2. 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3. 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应包括 设计前准备、设计、招标、施工和设备安装、物资采购和项目动用前准备等的工作进度,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应分析这些项工作的进度及其相互关系。
4.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 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5. 总进度纲要的内容 (1)项目实施总体部署;(2)总进度规划;(3)各子系统进度规划;(4)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5)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二)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IZ203022)★★(P.121)
1. 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P.121)共8个步骤,要对它们之间先后顺序清楚
2. 其中,大型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是根据编制总进度纲要的需要,将整个项目逐层分解,并确立相应的工作目录,整个项目划分成多少结构层,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而定。
3. 项目的工作编码指的是每一个工作项的编码,编码时应考虑对不同计划层,不同计划对象和不同工作等的标识等因素。
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IZ203030))P.122)
(一)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IZ203031)★★★(P.122)
1.横道图的表头为工作及其简要说明(也可放在横道上)表中的进度线(横道)与时间坐标相对应。
2. 横道图优点:较直观,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
3. 横道图缺点:(1)工作间逻辑关系不易表达清楚;(2)只能手工编制及调整,工作量大;(3)无严谨的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关键路线、关键工作和时差(工作机动性);
(4)难适应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二)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IZ203030)★★★(P.123)及(三)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IZ203033)★★★(P.134)
1. 双代号网络计划(P.124)
(1)概念 ①双代号网络图以箭钱表示一项工作(工序、活动),箭线两端的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或完成。(P.124图);②有时为了正确表达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应用虚箭线,它在工作之间起着联系,区分和断路等作用。
(2)绘图规则(P.125-P.127)
①必须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已确定的逻辑关系(紧前、紧后的衔接关系)。由左向右依序绘制。
② 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图3-1的H-J-K-H)
③ 节点间不能有双箭头或无箭头的连接(图3-1.B、F)
④ 不能有没有箭头节点或箭尾节点的箭线(图3-1.C、E)
⑤ 不得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图3-1G.、N)
⑥ 节点代号由小到大(i<j)
(3)取代号网络图绘制示例:某条300m地下管道工程,其施工包括挖沟、铺管和回填工作,且全线分三段进行三过程的平行流水施工。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3-1所示。
表3-1
工作项目 挖 沟 铺 管 回 填
工作段号 1 2 3 1 2 3 1 2 3
代表符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持续时间(天) 6 6 6 4 4 4 2 2 2
紧前工作 - A1 A2 A1 A2 B1 A3 B2 B1 B2 C1 B3 C2
紧后工作 A2 B1 A3 B2 B3 B2 C1 B3 C2 C3 C2 C3 -
根据逻辑关系及绘图规则绘出该工程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3-2
图3-2
(4)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P.135)有6个主要的时间参数
1) 一项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和最早完成时间(EFij)
①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在该工作的所有紧前工作都完成后,该项工作才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和可能最早完成时刻。
②工作的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该网络计划起始节点开始,顺箭线方向逐项计算。通常起始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网络计算的各时间参数值,都是指该时间的最终时刻。
③(ESij)=max(EFhi), (EFij)= ESi-j+Dij
式中EFhi为工作(i-j)的各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Dij为工作i-j的工作持续时间
④以网络最终带n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中EF的最大值即为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Tc=max (ESin)
2)一项工作(i-j)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和最迟完成时间LFij
①LSij和LFij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按时完成的前提下,任一工作(ij)必须开始和完成的最迟时间,迟于此时间,工期即会被拖延。
②应从网络最终节点开始,逆箭线方向从后方向前依次框算,以网络最终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值(计算工期或规定工期)
③LFij=min(LSjk),LSij= LFij-Dij ;式中LSjk:为工作(i-j)的紧后工作。
3)任一项工作(i-j)的总时差TFij,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或不影响任何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该工作i-j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该工作的最迟的时间与最早时间之间的差值。
TFij= LFij- EFij= LSij- ESij
4)任一项工作i-j的自由时差Ffij,是指在不影响其任何紧后工作j-k最早开始时间ESjk的前提下,
FFij=min(ESjk- EFij)
5)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P.36)
①关键工作 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但规定的计划工期TP等于计算工期Tc时,总时差为零(或LF=EF, LS=ES)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关键工作是进度控制的重点。
②关键线路 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计算示例] 网络计划的手工计算可以用公式计算或图上计算,建议采用后者便捷、省时,不易出错,仍以前面的管道施工为例,图上计算可用六时标注法标示
各种时间参数,计算如图3-4
图3-4
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为A1-A2-A3-B3-C3
[示例2]
(1)在网络计划中,若工作P还需3天完成,但该工程距其LFp的天数为2天,则( )
A. 该工作不影响总工期; B.该工作可提前1天完成;C.该工作会影响总工期1天;D.该工作影响总工期2天。
(2)网络计划中,工作P的LFp为55;持续时间为10,他有三项紧前工作的EF值分别为25,30,33,则工作P的总时差为( )。
解:P的ESp=max(25,30,33)=33,则其EFp=33+10=43,总时差TFp=55-43=12
(3)某网络计划的工作M的ES及LS分别为12和18天,其持续时间DM=5,工作M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ES分别为21、24和28,则工作M的FF为( )
解:
M的EF=ES+D=12+5=17,其自由时差为FF=21-17=4
2.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P.127)
(1)它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前后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书上写的是自由时差,概念上不准确)。
(2)绘图的规定
①各项工作均画成水平线,长度按时间坐标比例绘出,节点中心要对准相应的时标位置。
②虚工作以垂直方向虚箭线表示,有时间间隔时(书中写为自由时差,概念上不准确)以波形线表示。
(3)绘图示例,仍按上例绘出时标网络图如图3-3
绘图有两种方法:①间接法;②直接法(P.128)
图3-3
(4)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P.127)
①兼有网络计划和横道图计划的优点,清楚,方便。
②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出工作的ES、EF、FF、TF、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③可以统计每一单位时间资源需要量,利于优化、调整。
④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调整、修改较难,但使用计算机后易解决。
3. 单代号网络计划(P.130)
(1)概念 它以节点及编号表示一项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P.130图)
(2)特点 ①绘图较简单,一般不用虚箭线,但不够直观,箭线可能交叉多
②便于修改检查。
(3)绘图规则。基本上与双代号网络同,若最早开始的工作或最终结束的工作有2项以上时,应增加一初始的虚工作节点或最终的虚工作节点。(P.130图)即只能有一个初始节点和一个最终节点。
(4)单代号网络图绘制示例,同前管道工程,其单代号网络表达如图3-5
回复
6楼
图3-5
(5)单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P.139)
①ES、EF、LS、LF、TF、FF 等6个时间参数计算方法,与双代号的计算基本相同,图上计算结果如图3-5所示。
②计算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LAGij LAGij=ESj-EFi
③TF与FF的另一算法(P.139) TFi=min[TFj+LAGij]
FFi= min[LAGij]
(6)单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的确定(P.140)
①确定方法及原则同双代号网络
②所有工作间的间隔时间LAG=0的路线为关键线路
4.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P.131)
(1)概念 普通双代号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依顺序进行,任一项工作必须在其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开始,在搭接网络计划中,前后两项工作的开始时间与完成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要求和一定的搭接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网络计划就是搭接网络计划。
(2)四种基本搭接关系。(P.132)
①FTSij——工作i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j的开始时间应有的时间间距(P.133图)
②FTFij——工作i的时间与其紧后工作j的完成时间应有的时间间距(P.133下图)
③STSij——工作i的时间与其紧后工作j的完成时间应有的时间间距(P.134上图)
④STFij——工作i的时间与其紧后工作j的完成时间应有的时间间距(P.134下图)
(3)绘图规则(P.132)
①与单代号网络图绘图规则基本相同。
②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种类及要求的时间间距值标注于联接前后两项工作的箭线一侧。
(4)搭接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P.141)
①计算工作最早时间(由起始节点ES=0开始由前向后依次推算,当存在多种搭接关系时,取其中最大值)
FTSij: ESj=EFi+FTSij, EFj=ESj+Dj
FTFij: EFj=EFi+FTFij, ESj=EFj-Dj
STSij: ESj=ESi+STSij, EFj=ESj+Dj
STFij: EFj=ESi+STFij, ESj=EFj-Dj
②计算工作最迟时间(由最终节点LFn=Tp或Tc起,由后向前逆向推算,当存在多种搭接关系时,取其中最小值)
FTSij: EFi=LSj-FTSij, LSi=LFi-Di
FTFij: LFi=LFj-FTFij, LSi=EFj-Di
STSij: LSi=LSj-STSij, LFI=ESI+Di
STFij: LSi=LFj-STFij, LFi=EFI+Di
③计算时间间隔LAGij 如同时存在几种搭接关系时,取各计算值中的最小值
FTSij: LAGij=ESj-(EFi+FTSij)
FTFij: LAGij=EFj-(EFi+FTFij)
STSij: LAGij=ESj-(ESi+ STSij)
STFij: LAGij=EFj-(ESi+STSij)
④计算工作总时差TF
终节点代表的工作n的总时差TFn=Tp-EFn
其他工作i的总时差TFi=LFi-EFi=LSi-ESi
⑤自由时差的计算
终节点代表的工作n的自由时差FFn=Tp-EFn
其他工作i的总时差FFi=min[LAGij]
⑥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当计划工期Tp=Tc计算工期时,TF=0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相联接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所有工作的LAG=0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计算示例]P.144图
[计算示例2](1)下列单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有(2条)
A.1 B.2 C.3 D.4
(2)下列搭接网络计划的工期为( )
A.28 B.30 C.35 D.38
(四)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IZ203034)★★★(P.147)
1.关键工作(P.147)
(1)关键工作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当Tp=Tc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2)当计算工期Tc不能满足计划工期Tp的要求时,可设法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
(3)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应优先考虑如下因素占优势的工作:
①缩短其时间不影响其质量和安全;
②有充足的备用资源;
③缩短单位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
2.关键线路(P.147)
(1)关键线路是自始至终均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2)关键线路是从起始节点到最终节点的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3)从起始节点到最终节点间的线路上所有工作仔肩的间隔时间为零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五)时差的概念(IZ203036)★★★(P.148)
1.总时差 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自由时差 在不影响其任何紧后工作ES的前提下,该工作可利用的机动时间。(六)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IZ203036)★★★(P.148)
进度计划执行中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掌握实际进况情况;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分析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偏措施或调整方法。
1.进度计划的检查(P.148)
(1)采用时标网络计划时,可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的方法,记录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例] 该工程网络计划执行中,在开工15天后检查实际进度的情况是A3工作完成1/2工程量,B2及C1工作尚未开始,A1、A2、B1等工作均已完成,依此在时标网络图绘出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3-3所示。
(2)检查的主要内容 有62页(P.148)
(3)对检查结果分析判断
工作代号 工作名称 检查时,该工作尚需作业天数 到该工作的LF时,尚有10天 影响总工期 影响紧后工作(天)
3-7 A3 3 18-15=3 0 0
4-6 B2 4 18-15=3 1天 B3(C3)1天
4-8 C1 2 20-15=5 0 0
2.进度计划的调整的内容和方法(P.149-151)
(1)调整关键路线和关键工作
①进度施工时,在尚未完成的关键工作中选择赶工费用低、资源强度小的工作压缩其工作时间。
②若关键线路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而不欲提前时——选资源占用量大、费用高的关键工作,适当延长时间,降低资源强度和费用。
(2)调整非关键工作时差,通过以下举措达到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①在工作的ES和LF范围内移动;②延长或缩短工作持续时间。
(3)增减工作项目
①不打乱原计划总的逻辑关系,只调整局部逻辑关系
②分析增减工作对网络计划影响,若影响工期应采取措施保证工期不受影响。
(4)调整逻辑关系 当实际情况要求改变施工方法或组织方法时采用
(5)调整工作的持续时间——若计划原估计各项时间有误,或实现条件不充分时,重新估算时间,使工期不受影响。
(6)调整资源的投入——供应发生问题,应采取资源优化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使其对工期影响最小。
四、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IZ203040)★★★(P.150)
(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IZA203041)★★★(P.151)
1.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岗位资格的人员负责进行控制工作。
2.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进度目标分析论证;(2)编进度计划;(3)定期跟踪检查计划执行情况;(4)采取措施纠偏;(5)调整进度计划。
各项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应在项目管理的组织设计的两种分工表中落实。
3.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
4.组织和协调工作,会议是组织协调的重要手段,应进行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
(二)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IZ203042)★★★(P.151)
1.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及风险管理等。
2.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进度计划的系统观念 各种计划互不联系
(2)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 只重视编计划,不重视及时动态调整
(3)缺乏多方案比较、优选的观念,应体现资源合理使用,工作面合理安排等。
3.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有利于实施进度控制科学化
4.选择合宜的模式,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及物资采购模式等。
5.应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6.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
1.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设计技术及施工技术的选用
2.设计工作前期,特别是设计方案评审及选用时,应分析比较设计技术与工程进度关系,在工程进度受阻时,应分析是否存在设计因素的影响。为实现进度目标,有无设计变更的可能性。
3.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它对进度的影响,进度受阻时,应分析是否在施工技术的影响,以及为实现目标,改变施工技术和方案的可能性。
第四讲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IZ204000)
主要内容:一、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二、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五、工程项目质量验收
六、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八、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九、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和设计质量控制
一、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1Z204010)(P.153)
(一)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IZ204011)★★★(P.153)
1.质量管理 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改进的一系列工作。
2.质量控制:
(1)是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2)所谓致力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两方面。即质量控制的致力点是:作业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和作业技术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质量管理(IZ204012)★★(P.154)
1.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P.154)
(1)计划(P)
①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明确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
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系统是由项目干系人根据其实施项目中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进行质量计划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
③建设单位的质量计划内容:确定与论证项目总体质量目标,提出质量管理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④其他参与方(干系人)根据合同规定的质量责任标准、制定行动方案。
(2)实施(D)
①其职能是将质量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的质量实际值。
②实施活动中严格执行行动方案,规范行动,将质量计划落实到资源配置和技术活动中。
(3)检查(C)
①计划实施中作业者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
②检查二方面:一是否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另外执行的结果如何。
(4)处置(A)
①发现质量问题及不合格,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②处置分为纠偏和预防两方面。
2.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
(1)基本原理:组织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及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2)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同样贯彻三全管理的思想方法
①全方位管理——包括对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管理。
②全过程管理——包括从项目策划与决策直到竣工交付使用和回访维修服务等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全员参与管理——组织内各部门各岗位均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能。
(三)质量控制(IZ203013)★(P.156)
基本原理 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与事后纠偏。
1. 事前控制
(1)事前周密计划,把各项质量职能活动(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条件保证上。
(2)事前质量预控要求 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及对策。
2.事中控制
(1)是作业活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①活动主体(作业者)自我控制;②他人监控,前者是第一位的。
(2)事中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3.事后控制
(1)事后质量把关,使不合格工序或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流入市场。
(2)其任务是①对质量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认定;②纠正质量偏差;③对不合格产品整改、处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IZ204020)(P.127)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IZ204021)★★★(P.157)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
(1)功能性
①主要是反映对建设工程使用功能需求的一系列特性指标。
②按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功能质量必须以顾客关注为焦点,通过需求的识别进行定义。
(2)安全可靠性
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②必须在满足功能质量需求基础上,结合技术标准、规范、强制性条文要求进行确定与实施。
(3)艺术文化特性
①包括建筑造型、立面外观、文化内涵、时代表征、装饰、色彩视觉等。
②本特性的质量来自设计者设计理念、创意创新和施工者对设计意图的领会和精益生产。
(4)建设环境质量特性
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适宜性。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P.158)
建设工程项目的形成过程是整个项目的决策过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
(1)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
①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其质量职能是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进行项目的策划、分析和论证、对项目的总目标和分项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②质量目标的决策是业主(项目法人)的职能,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是决定项目目标的主要依据。
(2)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
①在设计阶段,总体上属于目标设计与标准设计相结合。
在总体规划设计与单体方案设计阶段,相当于目标产品的开发设计(目标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的任务在于按业主建设意图、决策要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具体化。
②在施工阶段,承包商为创品牌或按业主创优要求来确定工程总体目标,策划其质量控制。
(3)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
①质量目标实现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
②施工任务是:按质量策划的要求,制定企业或项目内控标准,实施目标管理、过程监控。
(4)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担负着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的策划、决策和实施监控的任务,而其他参与方直接承担项目质量目标的控制职能和相应的质量责任。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IZ207022)★★★(P.159)
1.人的因素
(1)包括两方面含义
①直接承担工程项目质量职能的决策者、管理者、作业者个人(个体的人)质量意识和活动能力。
②承担项目策划决策和实施的单位(群体的人)
(2)我国实行建设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都是对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控制。
2.技术因素
(1)直接的工程要求——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技术
(2)辅助生产技术——工程检验、检测、试验技术等。
3.管理因素
(1)决定因素:①包括业主方的项目决策及项目实施主体的技术决策和管理决策
②无资源论证、市场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形成质量合格而无用的产品,不具备质量的使用性
③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不利于质量形成。
(2)组织因素:
①管理组织指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三者构成一定的管理模式。
②任务组织指对实施任务及目标分解、发包、委托及对任务的计划、指标、协调、检查和监督等。
4. 环境因素(P.160)
(1)自然环境——水文、气象、地质等
(2)劳动作业环境——场地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等
(3)管理环境——多方位协同施工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质量控制系统构成等。
5.社会因素(P.160)
(1)法律法规健全程度及执法力度;
(2)经营者理念;
(3)建筑市场发育程度;
(4)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状况;
社会因素与其他因素不同,属于不可控因素。
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1Z204030)(P.160)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IZ204031)★★★
1.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性质(P.161)
(1)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项目实施的总组织者负责建立的,面向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2)是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一个目标控制体系,与其他目标控制体系共同依托于同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实际需要建立。是一次性的工作体系,不同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2.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范围(P.161)
(1)系统涉及的工程范围 根据项目的定义或承包合同确定,有三种情况:
①项目范围内全部工程;②项目范围内某一标段或单项工程;③某单项工程中的一个单位工程。
(2)涉及的任务范围 应贯穿于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实施环节。
(3)涉及的主体范围 ①自控主体——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负有直接的产品质量责任。② 监控主体——业主、监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
3.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 多层次、多单元的结构形态(P.162)
(1)多层次结构:相对于工程项目系统纵向垂直分解的单项、单位工程质量控制子系统。
①第一层面——建设单位(或总承包代建方)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或委托代建。
②第二层面——由项目设计总负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建立
③第三层面及以下——承担工程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现场自控系统,或各自的质量保证系统。
(2)多元结构——第二层面质控系统及以下的自控保证体系可能有多个。
4.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特点(P.162) 与企业按GB/T19000建立的体系不同
(1)建立的目的不同——只用于特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服务的范围不同——涉及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而不只是一个承包企业。
(3)控制目标不同——目标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不是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
(4)作用与时效不同——是一次性的质量工作系统,不是永久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5)评价方式不同——由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组织者自我评价,不需第三方认证。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IZ204032)★★(P.163)
1.建立的原则
(1)分层次规划——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单位分别进行不同层次和范围的规划。
(2)总目标分解——根据控制系统内工程项目的分解结构,将建设标准和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责任主体。
(3)质量责任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质量责任规定界定各方质量责任和要求。
(4)系统有效性——建立各方共同遵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2.建立的程序
(1)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明确各层面的质量控制负责人,形成工程质量控制责任者的关系网络结构
(2)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如例会、协调、报告审批、质量验收和信息管理等制度
(3)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①静态界面 根据法律法规、合同条件、组织内部职能分工来确定。
②动态界面 指实施过程各个设计,施工单位之相互衔接配合关系及责任制划分通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原则与协调方式。
(4)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3.建立的主体 一般由建设单位或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
(三)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IZ204033)★(P.164)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实质上就是系统功能的发挥过程,是质量活动职能和效果控制过程
2.运行环境 主要指为系统运行提供支持的管理关系(合同结构)、组织制度和资源配置条件。
(1)工程的合同结构 合同结构合理、质量和责任条款明确,严格履约管理的条件下,运性才能成为各个自觉行动。
(2)资源配置 人员、设备、设施等物质资源是运行的基础条件
(3)组织制度 为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评价基准的依据,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防止系统运行无序、失效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四方面:
(1)动力机制
(2)约束机制
(3)反馈机制
(4)持续改进机制
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IZ204040)(P.165)
(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目标(IZ204040)★★★(P.165)
1.质量目标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目标是实现由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所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2)建设单位的控制目标 通过对施工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3)设计单位的控制目标 通过施工质量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建议,保证竣工项目结果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标准一致。。
(4)施工单位的质控目标:根据合同的任务范围及质量要求,通过全过程、全面质量自控,保证最终交付满足施工合同的设计文件规定的设计标准。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式
①自主控制与监督控制相结合
②事前预控与事中控制相结合
③动态跟踪与纠偏控制相结合
(二)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方法(IZ204042)★★★(P.166)
1.编制主体和范围(P.167)
回复
7楼
(1)编制主体 由自控主体即施工企业来编制
(2)编制范围:与施工任务实施范围一致,应能满足其履行承包合同的责任和要求
2.现行施工质量计划的方式和内容(P.167)
(1)方式 有三种: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计划;②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③施工项目质量实施规则(含质量计划)
(2)基本内容
①质量计划基本内容必须全面体现和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写专项管理要求
②基本内容一般包括7项(P.167)
3. 施工质量计划的审批与执行(P.168)
(1)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完成后,应按施工管理程序进行审批,包括施工企业内部审批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审批。
(2)经过审查批准的施工质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如因条件变化需要对某些重要决定修改时,其修改的内容仍应按相应程序经过审批后执行。
(三)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IZ204043)★★★(P.169)
1.施工生产要素是施工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①作为劳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及组织效果;②作为劳动对象的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质量;③作为劳动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④作为劳动手段的施工机械、设备等的技术性能;⑤施工环境(自然环境、作业环境、管理环境)
2.劳动主体的控制 包括各类参建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及群体素质。
3.劳动对象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包括:
(1)其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相符;(2)其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相符;(3)控制其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资料、文件的齐全程度。
4.施工工艺控制:其先进性、合理性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的关键因素。
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包括:5项内容(P.170)
5.施工设备的控制 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控制。现场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履行设计安装方案的审批,而且,安装完毕启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施工环境的控制
(1)对自然环境不利因素的控制应会同设计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2)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四)施工过程的作业质量控制(IZ204044)★★★(P.171)
1. 从项目管理的立场看,作业工序质量的控制,首先是质量生产者(作业者)的自控;其次,是来自作业者外部的各种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和对质量行为的监督。
2.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P.171)
(1)施工承包方和供应方在施工阶段是质量自控的主体。
施工方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其在承建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与责任,通过编写质量计划及其实施,有效地实现施工质量自控目标。
(2)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程序包括:
①施工作业交底——是最基层的技术和管理交底活动,目的是使管理者的计划和决策意图为实施人员所理解,内容包括:作业范围、施工依据、作业程序、技术标准及要领、质量目标及其他要求等。
②施工作业活动的实施——
③施工作业的质量检验——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活动,包括:施工组织内部的工序作业质量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检;以及监理机构的旁站检查、平行检测等,它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基础。
(3)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要求:①预防为主;②重点控制——实施质量计划中“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措施;③坚持标准;④记录完整。
3.施工作业的监控 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政府的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的质量状况实施监督控制。
(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IZ204045)★★(P.173)
1.施工质量的事前预控途径
(1)施工条件与分析;(2)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3)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审查;(4)工程测量定位和标高基准点的控制;(5)施工分包单位的选择审批;(6)材料、物资的采购质量控制;(7)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2.施工质量事中控制途径
(1)施工技术复核 对各项技术基准(轴线标高等)均严格复核
(2)施工计量管理 对计量人员资格、计量程序、计量器具准确性控制
(3)见证取样送检 主要的试块、试件应在业主或监理人员见证下取样。
(4)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 施工方向监理方提出,报送设计单位核准确认
(5)隐蔽工程验收
(6)其他
3.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途径
(1)已完工程成品保护
(2)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验收)
五、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IZ204050)
(一)施工过程质量验收(IZ204051)★★★(P.175)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分为;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
2.施工过程质量验收的内容
(1)检验批验收(P.176)
①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规定方式汇总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②由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验收。
③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抽检合格;b具有完整的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2)分项工程验收 同检验批验收(其所包含的各检验批验收合格)
(3)分部工程验收
①由总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质量负责人验收。地基基础与主体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也参加。
②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合格应符合:a.所含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b.质量控制资料完整;c.地基基础、主体机构和安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验符合有关规定;d.质量资料完整;e.观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有5种情况的处理方法(P.177)
(二)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IZ204052)★★(P.177)
1.竣工工程质量验收依据(5个)(P.177)
2.竣工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
(1)单位工程是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对象,也是项目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
(2)进行验收的要求(10项))P.177-178)
3.竣工工程质量验收标准(P.178)
①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均合格。
②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③其所含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④主要功能项目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⑤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4.验收程序:
(1)验收准备——施工单位做好①工程实体自检合格;②验收资料准备齐全;③提出申请报告。
(2)初步验收——监理机构(业主)检查验收条件(实体、资料)符合要求后,报送业主组织验收。
(3)正式验收
①业主方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专家组成验收组。
②业主(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7个工作日,将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通知该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三)工程竣工验收备案(IZ204053)★(P.179)
建设单位(业主)应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备案。
六、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IZ204060)★★(P.179)
1.我国《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使用及环境质量。
2.各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依据是:国家、地区和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3.监督职能包括二方面:
①监督工程建设各主体的质量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质量事故。
②监督检查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涉及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
(二)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内容(IZ204062)★(P.180)
1.受理质量监督申报 受理申报手续时要审查建设单位提供的文件资料,合格后签发质量监督文件。
2.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召开项目参与各方参加首次监督会议,公布监督方案,提出要求,并进行第一次监督检查
3.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
(1)按监督方案对工程项目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基础和主体结构每月检查)
(2)对工程结构主要部位(桩、基础、主体)除常规检查外,在部分工程验收时还要求业主将各参建方签字的质量验收证明在验收后3天内报监督机构备案。
(3)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查处,签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或“局部暂停施工指令单”。对问题严重单位可根据情况发出处理意见。
4.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1)做好竣工验收前的质量复查
(2)参与竣工验收会议,进行有关监督
(3)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4)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Z204071)P.181
(一)标准体现的原则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按照我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进行建立和认证,该系列标准是等同采用国际化标准组织颁布的IS09000-2000标准的。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处理,可以更好地得到期望的接,(输入、过程、输出)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做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企业)提高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及效率。即采用过程网络的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系统管理。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企业领导应重视数据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构成(IZ2040752)★(P.182)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P.182)
(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质量手册
(3)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4)要求的质量记录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是企业管理的方向目标,应反映用户及社会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及企业质量水平与服务承诺,也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反映。
(2)质量手册
①是规定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做系统,完整和概要的描述。
②它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应具备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3)程序文件
①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②是企业各职能部门为落实质量手册要求而规定的细则。
③是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
④体系标准规定有6种程序文件为必须有的通用程序文件(P.183)其他程序文件视企业情况及需要而定。
(4)质量记录
①应完整反映质量活动的实施、验证和评审的情况,并记载关键活动的过程参数。
②应具备有可追溯性特点
③以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并有实施、验证、审核等签署意见。
(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IZ204073)★(P.183)
1.体系的建立
(1)确定市场及顾客需求
(2)按八项原则制定体系文件
(3)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层次、岗位的职能与职责中
(4)形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系统。
2.体系的运行(P.183)
(1)体系的运行是在生产及服务的全过程,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制定的程序、标准、工作要求及目标分解的岗位职责进行运作。
(2)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开展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其目的是:
①评价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②发现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依据;③建立体系运行的信息;④向外审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
(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IZ204074)★(P.184)
1.认证的意义 质量认证制度是由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产品及质量管理体系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使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建立信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护消费者利益等。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P.184)
(1)申请和受理
(2)审核
(3)审批与注册发证
3.获准认证后的维持与监督管理(P.184-185)
(1)企业获准认证后的有效期3年,企业应通过经常性的内部审核维持体系的有效性,并按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
(2)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企业通报;②监督检查(每年1次及不定期的);③认证注销;④认证暂停;⑤认证撤消;⑥复评(有效期满后,如需延长,企业申请复评);⑦重新换证。
(3)认证注销、暂停和撤消(P.185)
①认证注销——企业的自愿行为、证书有效期满未再提出申请或企业发生变化下出现此情况,收回证书。
②暂停——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发生不符合认证要求时发出的警告措施,限期改正后恢复。
③认证撤消——获证企业发生与其体系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在暂停期限内未予整改等情况下的措施。
八、工程质量统计方法(IZ204080)(P.185)
(一)分层法(IZ204081)★★★(P.186)
1.分层法基本原理
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对其质量的调查、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原因,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2.应用例(P.186)
1.基本原理 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按P.187图所示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2.应用时注意事项共5条(P.187)
(三)排列图法(IZ204083)★★(P.187)
1.特点及适用性 也叫主次因素排列图法,主要用来对影响某项质量问题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或从若干众多质量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特点是直观、主次分明
2.做法示例(P.187表及P.188图)
①将影响因素(或质量问题)按出现次数(或后果严重程度)由大至小排列,画出排列图。
②将累积频率0~80%的因素(A区)列为主要因素(A类问题)。80%~90%范围内的因素(B区)为次要因素(B类问题),90%~100%范围内的因素(C区)为一般因素(C类问题)
(四)直方图法(IZ1204084)★★(P.188)
1.直方图法的用途
(1)整理统计数据,了解数据分布特征,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2)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
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P.189)
(1)通过分析形状观察分析
①正常直方图(P.189图)
②异常直方图的类型与产生原因(P.190上图)
(2)通过分布位置观察分析(P.189-190)
①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P.190下图a-f)
②生产过程质量正常、稳定和受控,必须在公差标准上下范围内达到质量合格的要求(P.190下图a)
③其他生产过程与稳定性和受控存在问题的情况(P.190下图b~f))(P.1903、4、5、6)
九、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和设计质量控制(IZ204090)(P.171)
(一)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的编制(IZ204091)★(P.191)
1.从广义上来说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过程包括:(1)建设方案的策划、决策过程,(2)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
2.工程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
(1)对于新建工程项目,该工程主要包括:建设方案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建设工程项目决策三方面工作。
(2)建设方案策划就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策划,进行项目的功能定位、规模定位、标准定位和可持发展定位等。
3.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的内容(P.191)
(1)工程项目总体规划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根据建设工程策划与决策要求,具体编制的规划设计文件。
(2)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平面空间布局(项目功能分区、生产过程工艺布置、生产流程组织等)
②道路交通组织(内部干支线网及内外联系)
③场地竖向设计(场地不同区位、不同建筑物标高选择)
④总体配套方案(外部配套工程建设条件与规划)
⑤总体规划指标(用地面积、覆盖绿地率等)
(二)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方法(IZ204092)★(P.192)
1.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设计质量的综合控制主要包括
(1)功能性质量控制 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使用功能的符合性
(2)可靠性质量控制 指项目建成后,在规定使用年限和正常使用条件下,保证使用安全,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3)观感性质量控制
(4)经济性质量控制 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工程项目的性价比。
2.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方法 主要通过设计任务组织、设计过程控制的设计项目管理来实现。
(1)设计任务组织 引入竞争机制,优选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2)设计过程控制
①设计准备工作控制 建设单位提供正确有效的设计任务书(大中型工程可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或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所需有关资料、数据
②设计技术活动控制
a.设计输入的控制 即根据建设单位对功能、标准等目标要求,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地质资料和环境条件等情况,控制设计输入。
b.设计过程控制,落实设计所需人员与资源,做好不同专业、工种间组织协调,控制各阶段深度。
c.设计输出控制 对设计成果、文件、组织评审和审批,设计文件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选用的材料、设备注明有关技术指标,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回复
10楼
赔成本及利润。
●质量不合格,不按要求处理,不返工,业主可找另家公司处理,可向承包商索●质量不合格,承包人修复后,业主可索赔重新检验费。
●未按合同要求投保,业主代办扣除或索赔相应费用
●无故不向分包商付款
●严重违约,工程师一再警告无效,可没收履约保函。
②索赔工期 承包方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使工程或设备不能按原定的使用时,业主有权延长缺陷通知期(FIDIC合同条件)
3.反索赔 反驳、反击对方索赔要求,或防止对方提出索赔,不使对方索赔成功(全部或部分)即为反索赔,反索赔一方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合同为准绳,反驳和拒绝对方不合理要求。
4.索赔成立的条件(P.282-283)
(1)有构成索赔条件的事件 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赔的事件有:“
①业主违约;②工程变更;③工程师对合同歧义、解释、技术资料不确切,或不可抗力导致施工条件改变造成时间、费用增加;④发包人提出缩短工期要求;⑤发包人延误支付;⑥合同规定之外的检验、且检验合格;⑦非承包人原因导致项目缺陷修复;⑧非承包人原因工程暂停;⑨物价上涨,法规变化等。
(2)索赔成立的前提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三条件。
①事件的发生早车工内承包人的成本额外支出或工期损失
②造成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③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5. 索赔的依据(P.283)
(1) 合同文件;(2)法律法规;(3)工程建设惯例;
合同履行中,发包人与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恰函、变更等书面协议、纪要或文件应视为合同条件的组成部分。
6.索赔证据(P.284)
(1)索赔证据 是当事人用来支持其索赔成立或与索赔有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它作为索赔文件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关系到索赔成功与否。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料记录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2)可以作为索赔证据的材料(P.284)
①书证(书面文书或其他载体);②物证;③证人证言;④视听材料;⑤被告人供述和有关当世上人的陈述;⑥鉴定结论;⑦勘验、检验笔录
(2) 常见的工程索赔证据(P.284-285)共19方面
①各种合同文件;②各种往来函件;③各项会议或会谈纪要;④经发包人或工程师批准的承包人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现场记录等;⑤气象报告及资料;⑥施工现场记录等;⑦有关照片、录像等;⑧施工日记、备忘录等。
(4)索赔证据的基本要求(P.285)
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全面性;④关联性;⑤有效性
(二)建设工程索赔方法和程序(IZ206062)★★★(P.285)
1.索赔意向通知(P.285)
(1)发生索赔事件后,或承包人发现索赔机会,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用书面形式,将索赔意向通知发包人或工程师,表明索赔愿望。
2.索赔准备(P.285)
(1)跟踪和调查干扰事件,掌握详情
(2)分析事件产生原因,划清各方责任,确定索赔根据
(3)损失或损害调查与计算,确定索赔值
(4)收集证据
(5)起草索赔文件
3.索赔文件的(P.286)
(1)索赔意向通知发出后28天内(或工程师同意的合理时间内),向工程师提交详细索赔文件和资料。若干扰事件的影响持续发生,应按工程师要求的合理间隔时间(28天)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在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不符合上述过程将丧失索赔权利
(2)索赔文件的主要内容
①总述部分;②论证部分;③索赔款项或工期计算部分;④证据部分(注意每个证据的效力和可信度)
4.索赔文件的审核(P.286)
(1)承包人的索赔首先将索赔文件提交工程师审核
(2)工程师根据发包人委托或授权进行审核:
①判定索赔事件是否成立;
②核查索赔计算是否正确、合理
(3)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补偿额度,或要求承包人补充、修改。
(4)工程师对索赔初步处理意见提交发包人。
5.发包人审查
(1)根据工程师初步意见审查、批准后,由工程师签发有关证书。
(2)若索赔额超过了工程师权限范围,应由工程师将审查的索赔报告各请发包人审批,并与承包人谈判解决。
6.协商
7.反索赔基本内容(P.286-287)
(1)反索赔工作内容两方面:①防止对方索赔;②反击或反驳对方索赔。
(2)防止对方索赔
①已方严格履行合同规定义务,防止违约,并加强管理,使对方找不到索赔理由及根据
②如发生干扰事件,立即研究、分析合同依据,收集证据为提出索赔及反索赔作好准备。
(3)反索赔 对方提出索赔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抓住对方失误,直接向对方提出索赔,以便进入谈判
②仔细分析研究对方索赔报告,找出理由和证据,证明与反驳对方的索赔要求,使自己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8.对索赔报告的反击或反驳要点(P.287)
(1)索赔要求或报告的时限性
(2)索赔事件的真实性
(3)干扰事件的原因、责任分析
(4)索赔理由分析
(5)索赔证据分析
(6)索赔值的审核
(三)费用索赔的计算(IZ206063)★★(P.287-289)
1.索赔费用的组成 按国际惯例,承包商可索赔的费用如P.288图
(1)人工费 指①完成合同之外的额外工作的人工费;②非承包方责任的工效降低增加的人工费;③超过法定时间加班劳动;④法定人工费增长;⑤非承包方责任工程还期导致窝工或工资上涨等。
(2)材料费 ①由于索赔事件,材料用量超过计划用量增加的费用;②材料价格大幅上涨;③非承包人原因工程延期导致价格上涨及超期储存费增加,要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严格记录各种有关数据,以便能准确地分离出索赔事件引起的材料额外耗用量。
(3)施工机械使用费 ①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费用;②非承包方责任工效降低增加的使用费;③业主或工程师原因导致机械停工的窝工费(租赁机械按租费及进出费分摊)对自有机械使用合计之折旧费)
(4)分包费用 分包商的索赔费
(5)现场管理费 指承包商完成额外工程、索赔事项工作、以及工期延长期间的现场管理费。
(6)利息 拖期付款利息、错误扣款利息、利率可按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银行透支利率、合同双方协定的利率或中央银行贴现率加三个百分点。
(7)总部管理费 指工程延期期间所增加的管理费,总部管理费计算方法可以是:
①按投资书中的总部管理费率计算
②按公司总部规定的管理费计算
③以工程延期总天数为基础,以及同期公司总管理点总合同额的比例计算。
(8)利润 由于工程范围变更、文件有缺陷或技术性错误,以及业主未能提供现场等引起的索赔可以列入利润,但对于工程暂停的索赔难以列入利润
2.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P.289)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有: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
(1)实际费用法:
①是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
②计算时,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即为索赔额。
③施工中应系统而准确地积累记录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单据资料很重要。
(2)总费用法 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费用,再减去投标报价时估算的总费用,其差值即为索赔额。
该方法的问题在于实际发生的总费用中,可能包括了承包商的原因而增加的费用。
(3)修正的总费用法
①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合理因素,使之更合理
②修正的内容有:
a. 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外界影响的时间,而不是整个施工期。
b. 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而不是所有的工作所受损失
c. 与该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
d. 对投标报价费重新计算,即按该时段内该工作的实际单价乘以实际晚车功能工程量作为报价费用。
(4)计算示例(P.290)
(四)工期索赔的计算(IZ206064)★★(P.290-294)
1.工期延误
(1)含义 是指工程实施中任何一项或多项工作的实际完成日期迟于计划完成的日期,从而可能导致整个合同工期的延长。
(2)工期延误的分类(P.291)
①按工期延误原因分:a.因业主及工程师原因引起的延误;b.因承包商原因引起的延误;c.不可控制因素引起的延误。
②按照索赔要求和结果划分(P.291)
a. 可索赔的延误:指非承包方自身原因引起的延误,(包括:只可索赔工期、只可索赔费用、两种都可索赔三种)
b. 不可索赔的延误:指因承包商原因引起的延误,不应索赔。
(3)按延误工作在网络计划的线路划分 分为关键线路延误和非关键线路延误
①如果延误工作位于关键线路上,非承包方原因的延误均可索赔
②如果延误工作在非关键线路上,若延误时间少于该工工作总时差,业主一般不给予工期顺延。若延误时间大于该工作时差,非关键线路会转化为关键线路,则可成为索赔延误。
(4)按延误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分
①单一延误 某一延误事件发生过程中,无其他延误事件发生。
②共同延误 指有两个或以上的延误事件同时发生。当业主引起的或双方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可索赔延误与承包方原因引起的不可索赔延误同时发生时,可索赔延误就将变成不可索赔延误,这是工程索赔的一个惯例。
③交叉延误 当两个或以上的延误事件从始至终只有部分时间重合即交叉延误,其补偿分析更为复杂。
2. 工期索赔的依据和条件 通常指承包商向业主索赔
(1)依据(P.292)
(2)可以顺延工期的条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规定7项((P.292-293)
3.工期索赔的分析和计算方法(P.293)
(1)直接法 干扰事件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可直接将该事件实际干扰的延误时间作为工期索赔值。
(2)比例分析法(P.293)
①若干扰事件只影响某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分部分工程的工期,要分析其对总工期的影响,可用比例法。工期索赔值(原工期/原工程量)×新增工程量
或工期索赔值=(原合同工期/原合同价)×附加或新增合同价
②若合同规定工程量增减10%(或其他幅度)为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幅度,则工期索赔值为:
工期索赔值=(实际工程量-原计划工程量×10%)×原工期/原工程量
(3)网络分析法 将受非承包方原因的干扰事件影响的工作,受干扰后的新工作持续时间代入到网络中,重新进行计算,得到的新工期与原工期之差值即为承包商可以提出的工期索赔值
七、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IZ206070)(P.294-301)
(一)国际建设工程合同(IZ206071)★(P.294)
1.国际工程概念 一项由多国公司参与建设的而且按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的建设工程项目
2.国际工程咨询(P.294-295)
3.国际工程承包(P.295)
4.国际工程承包合同(P.295)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通常使用国际通用的合同示范文本如FIDIC的、NEC的和AIA等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
(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IZ206072)★(P.295)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解决争议的方式一般有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1.协商解决 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应首选的基本方式
2.调解 邀请中间人进行调解,调解人通过调查分析,根据争议双方有关合同做出判断,对双方进行调解劝说。
3.仲裁
(1)当协商和调节不成功时,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最常用的解决方式,而很少采用
(2)仲裁地点 通常有三种选择(P.296)
①在工程所在国——较常见的选择,但对外国承包商很不利。
②在被诉方所在国
③在合同中也的第三国
(3)仲裁的效力(P.296)
①在合同中应约定仲裁的效力,即仲裁决定是否为终局性的,如果一方不服是否可提起诉讼,是否可强制执行等。
②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4)仲裁的特点 与诉讼相比其优点是:①效率高、周期短、费用少;②保密性,;③专业化。
4.DAB(争端裁决委员会)方式(P.296)
(1)DAB概念 合同双方首先协商选定一个独立公正的DAB,当发生争议时,由该委员会对争议作出决定。合同双方收到决定后的28天内,均未提出异议,该决定即是最终的,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2)DAB的任命 有三种方式
①常任争端裁决委员会。施工前任命,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视察现场,视察期间也可协助双方避免发生争端。
②特聘争端裁决委员会 只在发生争端时任命,由一或三名成员,其任期通常在其发出最终决定时期满。
③由工程师兼任 前提是工程师应是具有必要的经验和资质的独立专业咨询工程师。
(3)DAB的报酬 由合同双方及委员会成员协商确定,业主与承包方可各支付一半。
(4)DAB优点
①从一项目一开始就可介入,了解项目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②公正性、中立性、委员有较高业务素质和丰富经验
③周期短,解决及时
④费用较低
⑤双方选定的委员会成员,裁决意见容易被接受
⑥非强制性的裁决,不具有终局性。
(三)国际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IZ206073)★(P.297)
1.订立的形式(P.297)
(1)招标是最主要形式
(2)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招标方式主要有:①国际竞争性招标;②国内竞争性招标;③有限过件招标等。
2.合同的履行要求(P.297)
(1)按时提交各类担保 根据合同要求,及时提供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
(2)按时开工 根据工程师开工命令或合同条件规定的日期开工,严重拖延会构成违约
(3)提交施工进度计划 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程师,审批后据以组织施工。
(4)保证工程质量(P.298)
①检验质量的标准是合同中规定的规范和图纸中的规定
②承包商应负责施工效样和测量,所有测量成果均须经工程师检查和批准,但承包商应对测量数据及图纸正确性负责。
③订购材料前,必要时应将样品送工程师处审核或指定的试验检验,结果报工程师审批,对进场材料,承包方要及时抽样检验,若工程师认为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规定,可以拒收,并要求承包商采取措施纠正。
(5)设计 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或工程师要求,进行全部或部分永久工程的设计或施工详图,报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但承包商要对设计的永久工程负责。
(6)分包、协调和联营体
①协调 若承包商为工地内的主要承包商,则按合同规定或工程师要求,为其他承包商及分包商提供方便和服务,可收取费用。
②分包 按合同约定,不得将整个工程分包出去,分包前取得工程师同意。
③联营体 采用联营体形式承包工程时,要写明联营体成员的共同责任和各自的责任
(7)保险 承包商应按合同要求及时办理保险,在工程条件发生变化时(延期、增加新项目等)要及时补办保险
(8)安全 承包商应按合同要求和工程师批准的安全计划,全面负责工地安全工作,包括安装各种安全设施、采取安全措施等,在移交证书颁发前负责保护工程、材料、设备
(四)国际常用的几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件的特点(IZ206074)★(P.299-301)
1.FIDIC合同条件 1999年出版了一套新合同条件,包括四本合同条件:
①《施工合同条件》;②《永久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③《FP/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④《简明合同格式》。
(1)《施工合同条件》(红皮书)
①主要用于由发包人设计的或由咨询工程师设计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的施工项目。
②合同计价方式属于单价合同,但可以有某些子项采用包干价格,工程宽按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合同单价进行结算,一般情况下,单价可因物价波动而调整。
③业主委派工程师管理合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签发支付证书,按受证书和履约证书。
(2)《永久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黄皮书)
①适用于承包商做决大部分设计的工程项目,要按业主要求,进行设计,提供设备和建造其他工程。
②合同计价采用总价合同方式,若发生法规规定的变化或物价波动,可调整合同价。
③合同管理与《施工合同条件》下由工程负责的模式相同。
(3)《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①适用于交钥匙基础上的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承包商负责所有的设计、采购和建造工作,交钥匙时提供一个设备完备、可投产运行的项目。
②合同计价采用固定总价方式,只有在出现某些特定风险时才可调价。
③由业主或业主代表管理合同和工程的具体实现(无工程师角色),承包方要承担较大风险。
(4)《简明合同格式》
①主要适用于投资较低,不需分包的建筑工程或设施;以投资虽较高,但工作内容简单、重复或周期短的项目。
②合同计价可采用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或其他方式。
FIDIC合同条件具有国际性、通用性和权威性,合同条款公正合理、职责分明、程序严谨、易于操作。考虑到项目的一次性、惟一性特点,FIDIC合同条件分为“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两部分,前者运用于所有的工程,后者则针对特定的具体工程项目、特点及业主要求,对通用条件进行具体化和修改、补充。
2.英国ICE合同条件
(1)它是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编制的合同条件,1933年版叫《新工程合同》(NEC)1995年在第二版更名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ECC),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应用。
(2)ECC合同的特点
①灵活性:
a.适用于所有工程领域;
b.适用于各种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承担全部设计、部分设计或不承担设计);
c.6种合同模式,将共用核心条款,15项次要选项,可按需要灵活使用;
d.工程分包比例可以从0%-100%
②简洁性 语言线显、易懂、避免长句和法律术语、措辞。
③体现伙伴关系理念(P.306)
④有利于项目信息化管理 以工作流程图的方式表达
3.美国AIA系列合同条件(P.300-301)
(1)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制定,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包括80多个独立文件在内的复杂体系
(2)这些文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合同类型和项目的不同方面。
(3)根据文件的不同性质,AIA文件分为A、B、C、D、G、INT六个系统,其性质见P.301所示。
(4)AIA合同条件主要用私营的房屋建筑工程,在美州地区有较高权威性及应用广泛。
第六讲 (一)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IZ205000)(P.194)
主要内容:一、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三、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四、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一、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IZ205010)(P.194)
(一)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IZ205011)★★★(P.194)
1.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概念
(1)职业健康安全与劳动保护(P.194)
①职业健康(OHS)
②劳动保护
二者在名称上虽然不同,但其工作大致相同,可以认为是同一概念的饿两种命名。
(2)环境(P.194)
组织运行湖动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P.195)(三)
①概念和定义
②任务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P.195)(二)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
(2)环境管理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二)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IZ205012)★★★(P.195)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
(1)是组织为达到建设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组织、计划、领导和协调的活动
(2)具体任务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构成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P.196)
2.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P.196)
(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①业主可按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方面审批手续。
②组织或委托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2)设计阶段
①设计单位应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的设计。
②对于采用“三新”(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工程,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3)施工阶段(P.196)
①业主申请施工许可证时,应提供本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资料。
②已批准开工报告的工程,业主应自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措施报送工程所在地及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备案。
(4)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P.197)
①项目竣工后,业主应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环保主管部门受到申请后在30日内完成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IZ205013)★★★(P.197)
1.复杂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流动及环境影响因素所决定
2.多变性 由建筑产品生产单件性所决定
3.协调性 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连续性分工性所决定。
4.不符合性 由产品生产的委托性所决定
5.持续性 由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
6.经济性 由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所决定。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IZ205020)(P.197)
※现阶段比较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P.197)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8)安全预评价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P.198)
(1)它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2)它是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制度。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P.198)
※企业安全教育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P.198)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P.198-199)
①特种作业的定义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②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P.199)电工、起重、爆破、焊接……等11项工作。
③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P.199)五方面:年龄、思想、身体、文化、专业技术知识经验
④安全教育三方面
a. 上岗作业前必须有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
b. 培训后,经考核取得操作证准许作业。
c. 取得操作证人员安全期复审(两年一次),未经复审不得独立作业。
(3)企业员工安全教育(P.199)
①新员工上岗前三级教育:进厂、进车间、进班组/施工工企业、项目(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班组三级。
②改变工作和变更岗位时安全教育(P.200)
③经常性安全教育(P.200)
3.安全检查制度(P.200)
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4.安全措施计划制度(P.201)
(1)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
①安全技术措施(P.201)防止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各种措施。
②职业卫生措施 是预防职业病和改善职业卫生环境的措施(防尘、防毒等)
③辅助用房间及设施(更衣、淋浴……)
④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回复
11楼
(2)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的依据(P.201)
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②安全检查汇总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③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④生产发展需要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员工合理化建议。
5.安全监察制度(P.201)
(1)国家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监察。
(2)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对违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行为,有权采取行政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强制特点。
6.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P.202)
其内容包括: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
7.“三同时”制度(P.202)
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见、扩建项目,其安全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必须纳入项目概算。
8.安全预评价制度(P202)
(1)它是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2)开展安全预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的工作基础。
(二)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IZA205022)★★★(P.202)
1.两类危险源(P.202)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两类,第一类与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①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为的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②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系统具有的能力越大,存在的危险物质越多,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越大。
(2)第二类危险源(P.203)
①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危险源。
②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事物(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方面。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是第一类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2.危险源辨识(P.203)
※危险源辩认是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要找出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考虑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或导致设备设施的损害等。
(1)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和危险源的辩识,可将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如: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和爆炸类等。
(2)危险源辩识方法(P.204)
①专家调查法 常用的有
a. 头脑风暴法 专家会议方式,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b. 德尔菲法 采用调查表方式,背对背地对专家进行调查,避免了会议从众性倾向
②安全检查表法(SCL)法 即安检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
优点是简单易懂,易于掌握,缺点是只能定性评价。
3.风险评价(P.205)
(1)目的 评估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大小,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以使根据评价的级别采取控制错爱。
(2)评价方法
①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a. 风险大小(风险量)一2计算
R=P•f 式中:P为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F为发生危险造成的后果严重性(损失)
b. 风险等级的划分(P.206表)
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分为很大、中等极小三级;将后果严重f分为轻度损失。中度损失和总大损失(或伤害)三级,组合结果可得出风险的大小,为I、II、III、ⅣⅤ等五级
C.各级风险大小中,I级为可忽略的风险,II级可容许风险,III级的中度风险,Ⅳ级为重大风险,Ⅴ级为不容许的风险
②LEC法(P.207)
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 )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随机自变量的乘积来衡量,即
R=L•E•C (根据计算R值大小划分等级)
R(危险性分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危险,不能作业 高度危险,立即改进 显著危险,应改进 较危险应注意 稍有危险,可接受
4.风险控制策划(P.208)
(1)策划原则 按以下10项原则及顺序考虑制定风险控制措施([.208]
(2)风险措施计划(P.208表)针对不同的项目,根据风险量大小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IZ205023)★★★(P.208~211)
1.安全控制
(1)概念(P.208)安全控制是生产中通过进行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
(2)安全控制目标(P.209)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②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③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
(3)施工安全控制特点(P.209)
①控制面广,涉及范围大
②控制的动态性 由于项目单件性和施工的分散性,条件与情况不断变化。
③控制系统交叉性 需要把工程系统、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结合起来
④控制的严谨性 施工的危害因素复杂,风险性大,伤亡事故多,预防控制措施必须严谨。
(4)施工安全控制程序(P.209)
①确定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按“目标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各自岗位的安全目标,实现泉源安全控制。
②编制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是安全控制指导性文件
③落实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建立责任制、安全设施及应急措施、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处理、信息沟通等。
④验证
⑤持续改进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P.210)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开工前制定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纸会审时应注意考虑安全施工的问题
(2)要有全面性
①编制的工程组织设计时,即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②对于大中型项目,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还应编制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③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法。
(3)要有针对性 针对每项工程的特点制定
(4)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施工措施计划必须包括面对突发实践或紧急状态的应急措施、人员逃生与救援的预案,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启动预案,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安全。
(6)要有可性和可操作性。
3.主要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P.210~212)
※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广泛,可分为:①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②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③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④应急措施等。
(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指结构共性较多的工程,其作业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2)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指结构较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工程应编制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如爆破、沉箱、水塔、高层脚手架等。
(3)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
①夏季炎热、高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②雨季作业要做好防触电、防雷击败、防水淹泡、防塌方、防台风、防洪等。
③冬季作业要做好防冻、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等。
(4)应急措施 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计划、安全装置、疏散与避难、急救设备、通讯联络、服务机构、训练演习等。
(四)安全检查(IZ205024)★★★(P.212~214)
1.安全检查主要类型 包括全见检查、经常性检查和专业安全检查
(1)全面安全检查(P.212) 包括涉及安全的各方面,从组织管理到设备物资,教育培训等。
(2)经常性检查 工作别人员工作前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检查,下班前进行班后检查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场地清整,保证安全交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发现违章操作立即纠正;发现隐患及时提出相应措施,上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防风、防沙、防旱涝、防雷电、防暑防害等检查,不同季节采取相应措施。
(5)节假日检查 重点部位巡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针对要害部门和重要设备重点检查,设备运转及零部件的状况要定时检查及时处理。
2.安全检查注意事项(P.213)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P.213)
(1)查思想;(2)查管理;(3)查隐患;(4)查整改;(5)查事故处理
4.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检查(P.124)
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12项)P.124
三、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IZ205030)(P.124~222)
(一)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IZ205031)★★★(P.214)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职业伤害事故和职业病
1.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P.124)按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与建筑行业有关的有12类(P.124)
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P.125)
分6类及判别标准见P.125
(二)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IZ205032)★★★(P.215)
1.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安全事故处理程序(P.125~126)
(1)事故报告 按事故严重程度归口逐级上报
(2)事故调查
①分级归口;②调查组职责
(3)事故处理
3.安全事故统计规定(P.127)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2)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企业工伤亡事故实行分级考核。
(3)省级及国家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事故统计报表按时报送国家安全生产行政部门。
四、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IZ205040)(P.217~222)
(一)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IZ205041)★★★(P.217)
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共13项(P.127~218)
(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IZ205042)★★(P.218)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噪音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1. 大气污染防治(P.218)
(1)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于空气中。
①气体状态下污染物 特点是运动速度大,扩散较快,在大气中分布较均匀。
a. 分子状态污染物 SO2、NOX、CO等
b. 蒸汽状态污染物 常温下易挥发,汽车尾气,沥青烟的苯、芘等。
②粒子状态污染物 (固体颗粒污染物 0.01~100um)
a. 降尘 d>10um
b. 漂尘d<10um 易随呼吸入人体
(2)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P.128-219)
2.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来源(P.219)
①工业污染源;②生活污染源;③农业污染源
施工现场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进入水体——泥浆、水泥、油漆、油类、材料添加剂、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2)废水处理技术(P.129)
①物理法 筛滤、沉淀、气浮
②化学法 化学反应分离分解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物理化学法 吸附法 、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④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
(3)施工过程水污染防治措施(P.129)6方面措施
3.噪声污染防治(P.220)
(1)噪音分类与危害
①按振动性质可分为: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②按声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鼓风机、汽轮机、冲压设备、)、建筑施工噪音(打桩、推土机、搅拌机)、社会噪音(声音喇叭等)
③噪声危害:扰人睡眠,影响心理状态与兴许、听力损失,引发疾病等。
(2)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P.220)
①生源控制 a.降低噪声;.b.采用低噪音设备、工艺;.c.声源处装消音设备
②传播途径控制 a.吸声;b.隔声;c..消声(用消声器阻止传播);d.减振降噪
③接收者的防护 耳塞、耳罩等
④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a.限制人为噪声;b.人口稠密地区,严格控制噪声作业时间(晚10时至早6时)
(3)施工现场噪声限制(P.221表)
4.固体废物的处理(P.221)
(1)固体废物概念 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2)建筑工程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P.221)
(3)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P.221)
基本思想是: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
①回收利用 粉煤灰、废钢铁等
②减量化处理 通过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最终处置量
③焚烧 (不得焚烧可产生有毒、恶臭的废弃物
④稳定和固化(胶结)
⑤填埋(禁埋有毒、有害物)
5、文明施工(P.222)
(1)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
(2)文明施工内容主要包括:
①规范施工现场场容,保持作业换整洁、卫生;
②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有序进行
③减少对周围居民与环境影响
④遵守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P.222,11项)
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IZA205050)(P.222~227)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模式
(1)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P.223)
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P.223)
职业健康安全可归纳为下列三问题: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③组织管理不力,可根据它的特点寻求解决的途径。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的总体结构
如P.223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3)该管理体系标准的模式(P.224图(
①采用载明模型即动态循环开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②包括以下主要环节: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体系内容 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组成,见P.224~225表(搞清一、二级的归属关系)
(2)各要素见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类要素:
①核心要素——体现体系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的要素10个(P.225)
②辅助性要素——支持体系框和保证实现基本功能的要素7个
3. 各要素的目的和意图(P.226-227)
(二)环境管理体系(IZ205052)★★(P.228)
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1)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P.228)(ISO14000-2004=GB/T24000-2004)
①保护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促进市场经济和国内外贸易发展
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2)《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模式(P.2529)(下图)
该模式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等环节或过程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与载明的PDCA循环模式相一致。
2.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及相关关系
(1)内容 其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P.230表)
(2)各内容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P.230)
①核心要素 共10个,构成体系的主体框架,体现基本功能
它们是: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律法规等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资源、作用、职责、根据,
②辅助要素 共7个,对主体框架起支持作用,对实现功能起保证作用。
(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用(IZ205053)③④★(P.234)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的步骤(P.234)
①领导决策
②成立工作组
③人员培训 目的是使有关人员了解建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标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培训人员恩4个层次:a.最高管理层; b.中层领导及技术负责人;c. 负责建立体系的骨干人员; d.普通员工
④初始状态评审 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有关信息、状态进行收集、分析、识别制度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风险、环境等评价,评审结果作为制度方针、管理方案、编体系文件的基础。
⑤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⑥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和文件策划
⑦体系文件的编写
⑧文体审查、审批和发布
(2)初始健康安全与环境状态评审(P.235)
(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P.236)
1)文件的特点(P.236)
2)编写原则
3)程序文件编写的内容和一般格式
程序文件的内容4WIH
4)作业文件的编制
作业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和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1)管理体系运行的概念(P.237)
体系运行是指按已建立体系的要求实施,实施的重点围绕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
(2)管理体系内部审核(P.237)是组织对其自身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3)管理评审①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怕暖体系面对内外变化是否充分适应有效决定是否调整体系。
②管理评审应注意的问题包括4方面(P.237)
第六讲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IZ207000)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和任务(IZA207010)
(一)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IZ207011)★★★(P.302)
1.信息
2.信息管理
3.项目的信息管理
4.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IZ207012)★★★(P.302-303)
1.信息管理手册(P.302)
2.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P.303)
3.信息工作流程(P.303)
4.应重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P.303)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编码和处理(IZ207020)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IZ202021)★★(P.304)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编码方法(IZ207022)★★(P.304)
1.编码内涵
2.服务于各种用途的信息编码(P.304-305)
(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IZ207023)★★(P.305-306)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IZ207030)(.)
(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IZ207031)★(P.307)
1.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内涵(P.307)
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P.307)
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P.308)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IZ207032)★★(P.308)
1.工程管理信息的含义(P.308)
2.工程管理信息的意义(P.309)
3.项目信息门户(.310-314)
(2)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的依据(P.201)
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②安全检查汇总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③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④生产发展需要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员工合理化建议。
5.安全监察制度(P.201)
(1)国家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监察。
(2)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对违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行为,有权采取行政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强制特点。
6.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P.202)
其内容包括: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
7.“三同时”制度(P.202)
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见、扩建项目,其安全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必须纳入项目概算。
8.安全预评价制度(P202)
(1)它是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2)开展安全预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的工作基础。
(二)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IZA205022)★★★(P.202)
1.两类危险源(P.202)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两类,第一类与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①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为的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②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系统具有的能力越大,存在的危险物质越多,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越大。
(2)第二类危险源(P.203)
①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危险源。
②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事物(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方面。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是第一类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2.危险源辨识(P.203)
※危险源辩认是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要找出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考虑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或导致设备设施的损害等。
(1)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和危险源的辩识,可将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如: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和爆炸类等。
(2)危险源辩识方法(P.204)
①专家调查法 常用的有
a. 头脑风暴法 专家会议方式,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b. 德尔菲法 采用调查表方式,背对背地对专家进行调查,避免了会议从众性倾向
②安全检查表法(SCL)法 即安检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
优点是简单易懂,易于掌握,缺点是只能定性评价。
3.风险评价(P.205)
(1)目的 评估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大小,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以使根据评价的级别采取控制错爱。
(2)评价方法
①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a. 风险大小(风险量)一2计算
R=P•f 式中:P为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F为发生危险造成的后果严重性(损失)
b. 风险等级的划分(P.206表)
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分为很大、中等极小三级;将后果严重f分为轻度损失。中度损失和总大损失(或伤害)三级,组合结果可得出风险的大小,为I、II、III、ⅣⅤ等五级
C.各级风险大小中,I级为可忽略的风险,II级可容许风险,III级的中度风险,Ⅳ级为重大风险,Ⅴ级为不容许的风险
②LEC法(P.207)
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 )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随机自变量的乘积来衡量,即
R=L•E•C (根据计算R值大小划分等级)
R(危险性分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危险,不能作业 高度危险,立即改进 显著危险,应改进 较危险应注意 稍有危险,可接受
4.风险控制策划(P.208)
(1)策划原则 按以下10项原则及顺序考虑制定风险控制措施([.208]
(2)风险措施计划(P.208表)针对不同的项目,根据风险量大小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IZ205023)★★★(P.208~211)
1.安全控制
(1)概念(P.208)安全控制是生产中通过进行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
(2)安全控制目标(P.209)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②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③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
(3)施工安全控制特点(P.209)
①控制面广,涉及范围大
②控制的动态性 由于项目单件性和施工的分散性,条件与情况不断变化。
③控制系统交叉性 需要把工程系统、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结合起来
④控制的严谨性 施工的危害因素复杂,风险性大,伤亡事故多,预防控制措施必须严谨。
(4)施工安全控制程序(P.209)
①确定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按“目标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各自岗位的安全目标,实现泉源安全控制。
②编制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是安全控制指导性文件
③落实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建立责任制、安全设施及应急措施、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处理、信息沟通等。
④验证
⑤持续改进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P.210)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开工前制定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纸会审时应注意考虑安全施工的问题
(2)要有全面性
①编制的工程组织设计时,即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②对于大中型项目,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还应编制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③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法。
(3)要有针对性 针对每项工程的特点制定
(4)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施工措施计划必须包括面对突发实践或紧急状态的应急措施、人员逃生与救援的预案,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启动预案,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安全。
(6)要有可性和可操作性。
3.主要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P.210~212)
※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广泛,可分为:①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②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③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④应急措施等。
(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指结构共性较多的工程,其作业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2)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指结构较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工程应编制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如爆破、沉箱、水塔、高层脚手架等。
(3)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
①夏季炎热、高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②雨季作业要做好防触电、防雷击败、防水淹泡、防塌方、防台风、防洪等。
③冬季作业要做好防冻、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等。
(4)应急措施 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计划、安全装置、疏散与避难、急救设备、通讯联络、服务机构、训练演习等。
(四)安全检查(IZ205024)★★★(P.212~214)
1.安全检查主要类型 包括全见检查、经常性检查和专业安全检查
(1)全面安全检查(P.212) 包括涉及安全的各方面,从组织管理到设备物资,教育培训等。
(2)经常性检查 工作别人员工作前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检查,下班前进行班后检查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场地清整,保证安全交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发现违章操作立即纠正;发现隐患及时提出相应措施,上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防风、防沙、防旱涝、防雷电、防暑防害等检查,不同季节采取相应措施。
(5)节假日检查 重点部位巡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针对要害部门和重要设备重点检查,设备运转及零部件的状况要定时检查及时处理。
2.安全检查注意事项(P.213)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P.213)
(1)查思想;(2)查管理;(3)查隐患;(4)查整改;(5)查事故处理
4.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检查(P.124)
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12项)P.124
三、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IZ205030)(P.124~222)
(一)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IZ205031)★★★(P.214)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职业伤害事故和职业病
1.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P.124)按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与建筑行业有关的有12类(P.124)
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P.125)
分6类及判别标准见P.125
(二)职业伤害事故的处理(IZ205032)★★★(P.215)
1.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安全事故处理程序(P.125~126)
(1)事故报告 按事故严重程度归口逐级上报
(2)事故调查
①分级归口;②调查组职责
(3)事故处理
3.安全事故统计规定(P.127)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2)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企业工伤亡事故实行分级考核。
(3)省级及国家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事故统计报表按时报送国家安全生产行政部门。
四、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IZ205040)(P.217~222)
(一)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IZ205041)★★★(P.217)
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共13项(P.127~218)
(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IZ205042)★★(P.218)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噪音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1. 大气污染防治(P.218)
(1)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于空气中。
①气体状态下污染物 特点是运动速度大,扩散较快,在大气中分布较均匀。
a. 分子状态污染物 SO2、NOX、CO等
b. 蒸汽状态污染物 常温下易挥发,汽车尾气,沥青烟的苯、芘等。
②粒子状态污染物 (固体颗粒污染物 0.01~100um)
a. 降尘 d>10um
b. 漂尘d<10um 易随呼吸入人体
(2)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P.128-219)
2.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来源(P.219)
①工业污染源;②生活污染源;③农业污染源
施工现场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进入水体——泥浆、水泥、油漆、油类、材料添加剂、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2)废水处理技术(P.129)
①物理法 筛滤、沉淀、气浮
②化学法 化学反应分离分解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物理化学法 吸附法 、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④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
(3)施工过程水污染防治措施(P.129)6方面措施
3.噪声污染防治(P.220)
(1)噪音分类与危害
①按振动性质可分为: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②按声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鼓风机、汽轮机、冲压设备、)、建筑施工噪音(打桩、推土机、搅拌机)、社会噪音(声音喇叭等)
③噪声危害:扰人睡眠,影响心理状态与兴许、听力损失,引发疾病等。
(2)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P.220)
①生源控制 a.降低噪声;.b.采用低噪音设备、工艺;.c.声源处装消音设备
②传播途径控制 a.吸声;b.隔声;c..消声(用消声器阻止传播);d.减振降噪
③接收者的防护 耳塞、耳罩等
④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a.限制人为噪声;b.人口稠密地区,严格控制噪声作业时间(晚10时至早6时)
(3)施工现场噪声限制(P.221表)
4.固体废物的处理(P.221)
(1)固体废物概念 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2)建筑工程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P.221)
(3)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P.221)
基本思想是: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
①回收利用 粉煤灰、废钢铁等
②减量化处理 通过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最终处置量
③焚烧 (不得焚烧可产生有毒、恶臭的废弃物
④稳定和固化(胶结)
⑤填埋(禁埋有毒、有害物)
5、文明施工(P.222)
(1)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
(2)文明施工内容主要包括:
①规范施工现场场容,保持作业换整洁、卫生;
②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有序进行
③减少对周围居民与环境影响
④遵守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P.222,11项)
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IZA205050)(P.222~227)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模式
(1)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P.223)
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P.223)
职业健康安全可归纳为下列三问题: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③组织管理不力,可根据它的特点寻求解决的途径。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的总体结构
如P.223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3)该管理体系标准的模式(P.224图(
①采用载明模型即动态循环开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②包括以下主要环节: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体系内容 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组成,见P.224~225表(搞清一、二级的归属关系)
(2)各要素见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类要素:
①核心要素——体现体系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的要素10个(P.225)
②辅助性要素——支持体系框和保证实现基本功能的要素7个
3. 各要素的目的和意图(P.226-227)
(二)环境管理体系(IZ205052)★★(P.228)
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1)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P.228)(ISO14000-2004=GB/T24000-2004)
①保护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促进市场经济和国内外贸易发展
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2)《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模式(P.2529)(下图)
该模式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等环节或过程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与载明的PDCA循环模式相一致。
2.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及相关关系
(1)内容 其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P.230表)
(2)各内容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P.230)
①核心要素 共10个,构成体系的主体框架,体现基本功能
它们是: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律法规等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资源、作用、职责、根据,
②辅助要素 共7个,对主体框架起支持作用,对实现功能起保证作用。
(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用(IZ205053)③④★(P.234)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的步骤(P.234)
①领导决策
②成立工作组
③人员培训 目的是使有关人员了解建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标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培训人员恩4个层次:a.最高管理层; b.中层领导及技术负责人;c. 负责建立体系的骨干人员; d.普通员工
④初始状态评审 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有关信息、状态进行收集、分析、识别制度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风险、环境等评价,评审结果作为制度方针、管理方案、编体系文件的基础。
⑤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⑥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和文件策划
⑦体系文件的编写
⑧文体审查、审批和发布
(2)初始健康安全与环境状态评审(P.235)
(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P.236)
1)文件的特点(P.236)
2)编写原则
3)程序文件编写的内容和一般格式
程序文件的内容4WIH
4)作业文件的编制
作业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和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1)管理体系运行的概念(P.237)
体系运行是指按已建立体系的要求实施,实施的重点围绕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
(2)管理体系内部审核(P.237)是组织对其自身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3)管理评审①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怕暖体系面对内外变化是否充分适应有效决定是否调整体系。
②管理评审应注意的问题包括4方面(P.237)
第六讲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IZ207000)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和任务(IZA207010)
(一)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IZ207011)★★★(P.302)
1.信息
2.信息管理
3.项目的信息管理
4.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IZ207012)★★★(P.302-303)
1.信息管理手册(P.302)
2.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P.303)
3.信息工作流程(P.303)
4.应重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P.303)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编码和处理(IZ207020)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IZ202021)★★(P.304)
(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编码方法(IZ207022)★★(P.304)
1.编码内涵
2.服务于各种用途的信息编码(P.304-305)
(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IZ207023)★★(P.305-306)
三、工程管理信息化(IZ207030)(.)
(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IZ207031)★(P.307)
1.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内涵(P.307)
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P.307)
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P.308)
(二)工程管理信息化(IZ207032)★★(P.308)
1.工程管理信息的含义(P.308)
2.工程管理信息的意义(P.309)
3.项目信息门户(.310-314)
回复
12楼
网易建筑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网站,这才是真心为网友服务的,
不像其它网站一样,目的只是为了赚同志们的血汗钱,而不是为了交流。
谢谢网易为我们工程技术人们提供的这个平台。
回复
13楼
嗯,好东西,谢谢楼主了,万分感谢:handshake :victory: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