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扩底桩的施工控制(转贴)
superstar2202
2005年07月15日 15:31:26
只看楼主

1、成孔成孔主要是利用双腰带笼式钻头钻进至设计标高的过程。在成孔过程中,主要控制成孔的垂直度,护壁的完整性,持力层岩面的确定。成孔是扩孔的基础。2、扩底在扩孔前,首先在地面将扩孔桩头的所需参数确定后,再使用。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钻头提起,更换扩孔钻头,将钻头通过钻杆连接后,放到孔底位置,在主导钻杆上标示扩孔前位置及扩孔所需位移值后,然后将钻具上移提升,开钻孔开始扩孔。在扩孔过程中,扩孔底控制主要控制转速、行程、钻具的牢固性。钻速控制主要通过控制钻机的速度。由于扩孔钻头的刀具切削面随钻头的扩展加大,其作用荷载也增大,为确保钻头不变形,故要求匀速钻进,并逐渐放下钻杆,确保钻进位移的稳定,达到扩孔效果。行程控制是控制钻头主轴滑道,以达到扩孔的目的。因此,不同的扩孔桩径,所使用的钻头不同,其位移值也不同。因此,在扩孔过程中,必须严格记录行程数值,确保扩孔达到设计要求。钻具的控制是钻头的稳定性控制,即确保钻头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牢固性。在扩孔前首先应对钻具进行检验,对上下翼刀具的刚度铰接的牢固,主轴滑道收放灵活自如,在确保其性能良好后,才能使用。

1、成孔

成孔主要是利用双腰带笼式钻头钻进至设计标高的过程。在成孔过程中,主要控制成孔的垂直度,护壁的完整性,持力层岩面的确定。成孔是扩孔的基础。

2、扩底

在扩孔前,首先在地面将扩孔桩头的所需参数确定后,再使用。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钻头提起,更换扩孔钻头,将钻头通过钻杆连接后,放到孔底位置,在主导钻杆上标示扩孔前位置及扩孔所需位移值后,然后将钻具上移提升,开钻孔开始扩孔。在扩孔过程中,扩孔底控制主要控制转速、行程、钻具的牢固性。钻速控制主要通过控制钻机的速度。由于扩孔钻头的刀具切削面随钻头的扩展加大,其作用荷载也增大,为确保钻头不变形,故要求匀速钻进,并逐渐放下钻杆,确保钻进位移的稳定,达到扩孔效果。行程控制是控制钻头主轴滑道,以达到扩孔的目的。因此,不同的扩孔桩径,所使用的钻头不同,其位移值也不同。因此,在扩孔过程中,必须严格记录行程数值,确保扩孔达到设计要求。钻具的控制是钻头的稳定性控制,即确保钻头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牢固性。在扩孔前首先应对钻具进行检验,对上下翼刀具的刚度铰接的牢固,主轴滑道收放灵活自如,在确保其性能良好后,才能使用。

3、清孔

由于桩径扩孔后,其桩底面积大大增加,形成下部孔窟,在清孔时,孔窟容易出现沉渣的大量沉积,因此,清孔是否彻底,直接影响成桩的效果。在清孔过程中,应用反循环进行清孔,将桩底的沉渣吸出孔外,以达到清孔的目的。

4、成桩

钻孔、扩孔完毕,应清除孔底虚土和积水,当灌注混凝土时,孔底中部积水深度不得大于10mm,随后尽快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到扩大头高度约二分之一处,即安放钢筋笼,继续灌注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塌落度视土的含水量,可采用4~6mm或6~8mm。

由于钻孔桩桩底的体积加大,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确保冲球后导管的埋深将不影响灌注时的质量。因此,冲球时储料必须达到冲球后导管埋深大于1.5m的要求。在成桩过程中,灌注混凝土必须确保其连续性,并确保混凝土的总方量。

5、成桩检验

在该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通过上述各环节的施工控制,完成整个工程桩的施工后,按照有关规定采用超声波透射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钻孔抽芯法对桩进行了检测,其中抽芯法表明所抽检测桩沉渣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反循环法清孔时成功的。与此同时,还随机抽取两根桩径分别为Ø1600、Ø1800的桩对其扩大头效果进行检验,方法是:以桩心为中心,按扩大头直径(分别为2900mm、3100mm)边缘向桩中心方向移S(S=桩长L×0.5%),分四个方位布点下钻,抽取芯样,证明扩大头施工达到了设计目标。
免费打赏
flyliu8
2005年07月15日 17:25:22
2楼
辛苦楼主了!
回复
lrui_21
2005年07月15日 19:28:08
3楼
呵呵!不错!
回复
beiouhaidao88888
2005年07月15日 23:12:46
4楼
斑竹所说在下还有不明白之处,成桩的时候到底是水下砼还是别的呢?
回复
beiouhaidao88888
2005年07月15日 23:56:19
5楼
斑竹提到成桩时10M以下依靠砼的浇注靠自密,离析的问题是否会出现呢?我个人认为就算你砼的质量再好,这个问题也还是会出现;因为我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浇注时骨料总是最先下到孔底,而水泥浆因为钢筋笼及孔壁的黏附作用而与骨料产生分离,砼质量难以保证.再一点就是斑竹提到的降水方案真的是费钱又费时又费钱,而且效果还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再就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是要考虑的,一边抽水一边施工我觉得不可取,容易出现触电等安全事故,虽说现在的漏电保护开关能最大限度的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其次施工人员上下井及井下施工的安全问题及施工环境恶劣(我是下过井做过岩样及节理发育的).总之我觉得人工挖孔桩可以在北方的一些地下水少及地质条件好的地方使用外,应该是走向淘汰!
回复
rebod
2005年07月16日 09:37:16
6楼
经典的资料,
楼主辛苦了!
回复
wuyuan9833
2005年07月18日 14:06:47
7楼
回复
wuyuan9833
2005年07月18日 14:07:09
8楼
回复
wuyuan9833
2005年07月18日 14:09:59
9楼
大家仔细看清楚。
发奖励积分和评语的都是斑竹门。
斑竹真的很辛苦。
能否解释一下?
回复
flyliu8
2005年07月20日 13:04:25
10楼
5楼的朋友应该是有很丰富的施工经验,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回复
x504390412
2007年04月26日 21:07:48
11楼
不错!辛苦楼主了!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