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wjphd
wjphd Lv.12
2005年06月12日 15:49:31
来自于招标投标
只看楼主

王光远(1924— )   王光远,工程力学家。长期从事地震工程的研究。早年提出建筑物整体的简化空间计算方法;近年来,提出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随后发展为“结构软设计”,致力于将模糊数学应用于结构设计大系统全局优化的理论研究。王光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24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

王光远

(1924— )

   王光远,工程力学家。长期从事地震工程的研究。早年提出建筑物整体的简化空间计算方法;近年来,提出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随后发展为“结构软设计”,致力于将模糊数学应用于结构设计大系统全局优化的理论研究。

王光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24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

主要成果:"建筑层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工程软设计理论"为国际首创;"模糊随机振动理论"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有《建筑结构的振动》(科学 出版社、1979年)、《应用分析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结构优化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工程院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2年)、《模糊随机动力系统理论》(科学出版社,1993年)、《模糊随机过程论》(模糊数学及其应用丛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年)、《工程结构系统软设计理论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年)、《模糊随机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1996年)、《结构随机振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目前正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全系统全寿命的优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70篇,出版专著10本,培养出博士30余人,硕士48人,指导过博士后18人。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员和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其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黑龙江科技精英》、《中国当代科技精华》。



王光远,1924年3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温县南韩村一个小学教师的家里。该村位于太行脚下黄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由于当时天灾人祸,他从小备尝生活之艰辛。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很早就树立了“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思想。
  1930年,他进入本村小学学习,1933年入开封省立第三小学,1936年,入省立开封初级中学。1937年,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从华北进逼河南,学校解散。王光远时年13岁,不得不离开家庭只身逃亡陕西。为了能到国立中学接受正常的教育,他历尽千辛万苦,又只身奔赴甘肃天水,进入国立第五中学。为了能安静读书,他曾在山坡挖洞居住两年之久。1940年,他以全省会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初中毕业,免试进入高中。这时河南省开始连续3年的大旱,受到“水、旱、蝗、汤(恩伯)”四大灾害的摧残,饿殍遍野,王光远的家人陆续逃到陕西,住在乡下的窑洞里,生活十分困难。为此,他决定缩短学习期限,于1942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在抗日战争期间,那是后方学习和生活条件最优越的大学之一。
  他在该校学习期间,有幸受到著名力学家孟昭礼的特别培养。当时孟先生正在撰写《超稳结构应力分析之基本原理》一书,这是国内较早的一本高等结构力学教材,其中包括孟先生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孟先生首先教会王光远,然后让他检验书中的公式推导和计算书中的全部例题和习题。在此项工作中,王光远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切身体会了孟先生严格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追求科学真理的高贵品质,这对王光远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6年,王光远获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参加花园口堵口工程,任新堤第一段工程员。王光远每天奔波在所辖100多公里的大堤上,检查工作。有一次在薄弱段出现险情,黄河水眼看就要越过大堤时,王光远率先跳入水中,组成人墙,在人墙后面填抛土袋,终于保住了大堤。
  这时孟昭礼应邀回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他推荐王光远担任他的助教,从此,王光远终生从事工程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家公认“听孟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王光远在担任他的助教的3年期间,认真地聆听了他的每一堂课,这对王光远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和获得突出的教学效果,起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孟先生由于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肺病,失去了工作能力。孟先生向领导表示,坚持要王光远接替他的全部工作,这样,王光远就负担了土木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全部讲课任务和他原有的助教工作。这些高强度的教学工作量使王光远养成了拼命工作的习惯。王光远于1949年暑假被提升为教员,1950年被提升为讲师。
  1950年10月,高教部在全国工科院校选派了第一批助教和讲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师资研究生跟苏联专家学习,王光远是其中之一。第一年学习俄语,后三年学习业务和教学方法。
免费打赏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49:48
2楼
庄俊

(1888—1990)

   庄俊,我国最早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工程学的建筑师,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的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多次被推举为会长。晚年从事编写工作,编纂《英汉工程建筑名词》一书。

  庄俊,字达卿,原籍浙江宁波,1888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5岁丧父,靠其大伯父经营的祖传酒行(即有名的“庄源大”)分给部分利润维持家中生活。因本家人口众多,生活相当艰难,当他晚年每回忆起幼年时代家境困苦的情景时,还不免流露出伤感之情.所以他少年时代就刻苦读书,奋发求学。
  庄俊当时所处的年代,正好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大转变的时期。甲午战争中,大清帝国败于日本之手,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震惊,朝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不改革不能使中国富强,于是1898年由上而下发动了以改革各方面制度为目的的戊戌变法。尽管这场变法受历史的限制而中途天折,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变法中的某些内容如提倡发展科学技术,创办科学技术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发展现代工业等进步主张是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西方列强力图在文化教育方面对中国施加影响,其中,以美国在华开办教育事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美国以庚子赔款所创建。该校选年轻好学,品学兼优者入学,毕业生即可派赴美国留学。另一方面,清朝政府“参考列邦”,也开始重视有系统的理工教育,培养科技人员,在北京和各地开办了一系列的理工科学校,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前身)即为其中之一。这些学校经过认真的选拔考试,录取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入学。庄俊的求学年代正是处于这样的形势下,这为他日后从事建筑事业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庄俊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唐山路矿学堂。他家境清寒,勤奋好学,而这所学堂为全部公费,这使他学习无后顾之忧。唐山路矿学堂当时只设铁路科和矿科,并无建筑学科,是属于土木工程专科的性质。庄俊于1910年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转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同年即派遣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建筑工程,其课程内容类似于我们目前实行的工民建学科,在土木工程的基础以外加上相当分量的建筑学课程,从此就确定了他终身从事建筑师职业的方向。
  1914年后,清华学校开始大兴土木,筹建首批校舍楼馆。学校当局即电召刚毕业并获得建筑工程学士学位的庄俊回国。聘任为讲师和驻校建筑师。此时,他已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工程的学位和第一位获得“建筑师”职称及职务的人。清华学堂的校舍工程主要是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Murphy)负责设计的。庄俊配合墨菲做校区建设规划和部分设计工作,并且监造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等建筑,这是我国首批按照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建造的近代建筑。除了建筑工程外,他还担任部分英语教学工作,并接受了天津裕大纱厂、天津扶轮中学和唐山交通大学(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的校舍设计。
  1923年秋,庄俊再度受派赴美,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进修,并且在国外一年时间里,广泛考察了欧美大陆各国的新老建筑物。从1914年起的10年期间内,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师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对建筑师的学术价值和职业地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启发了后来清华学堂一些学生走上学习建筑学的道路。清华学堂出身留美学建筑的,以后名家辈出,庄俊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1924年,庄俊由美回国。同年,辞去清华学堂的职务。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自行开业达25年之久,直到新中国成立,庄俊被中央特邀至北京工作,先后任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建工部中央设计院和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直到1958年退休。他在京4年,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三、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1966年被选为上海市徐汇区第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1980—1983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0:08
3楼
李国豪

(1913— 2005)

   李国豪,土木工程学家、桥梁结构力学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培育了几代科学技术人才。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大跨桥梁结构中的空间和非线性分析方法以及稳定和振动中的许多难题,对桥梁结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国豪,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莲塘村一个贫苦农家。父亲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去印度尼西亚经营杂货小生意。母亲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家妇女。他5岁在村里上小学,课余帮助母亲做些家务和农活。13岁时,他插班进入梅县县立中学二年级。在校3年,成绩优异,还曾获得全校演讲比赛奖,并被选任学生会主席。
  李国豪在16岁(1929年)时,未读完高中就只身去上海考入当时以医科和工科著名的国立同济大学。在学习两年德语预科结束时,他不仅能够熟练地听、讲、读、写德语,还自学提高了英语。这为他以后的学习、进修和国际学术交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进入本科时,他选择了工科。到三年级分系时,又从原来想学机械的打算转向了土木。他聪明勤奋、学业超群,1936年,以出类拔萃的成绩毕业。毕业前夕他到杭州钱塘江桥工地实习了一个月,从此在他爱好的结构工程领域里桥梁工程占了首位。毕业后,他留校担任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助教。翌年,爆发抗日战争,李国豪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课程,这成了他尔后几十年在这个领域锲而不舍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的开端。
  1938年秋,李国豪由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到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进修。由于他的大学学习成绩特别突出,德国破例批准他直接考博士学位。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土木系居于德国的前列。1938年秋,年富力强的克雷帕尔(K.Kloppel)来校任结构力学和钢结构(含钢桥)教研室主任,教授原任德国钢结构协会领导,又担任著名的《钢结构》杂志的主编,李国豪的聪敏勤奋引起了教授的注意,顺利地被教授接受做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1939年春,李国豪结合当时拟在汉堡修建的一座主跨80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开始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他从悬索桥加劲梁变位理论(二阶理论)的弹性弯曲微分方程悟出悬索桥的受力相当于一个受竖向荷载的梁同时受一个轴向拉力。由此他延引出从概念到方法都十分新颖的《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并用模型试验加以验证。不到一年,他就完成了论文,并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在《钢结构》杂志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这个中国人以“悬索桥李”出名。当时,他年仅26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李国豪无法回国,他只得于1940年初就任克雷帕尔教研室的研究工作,一直到战争末期。其间,他除了参加钢结构焊接问题的研究外,对悬索桥、桁梁桥和结构稳定的分析都作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发表了近10篇重要论文。
  首先,他继续针对汉堡拟建的悬索桥作了深入的研究。他揭示出三跨连续加劲梁不设中间支座的体系无支承弯矩高峰的优点,这种体系终于在70年代在美国修建的一座斜拉桥上被采用了;他深入分析铁路荷载对悬索桥的动力作用,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都填补了当时的空白。
  1942年,李国豪参加了由克雷帕尔和赫瓦拉(E.Chwalla)主持的德国钢结构稳定规范的修订工作,他从压杆稳定问题的分析研究中推广概括,提出“弹性平衡分支的充分辨别准则”建立了结构稳定的一个基本准则。这年他还以论文《钢构分析的几何方法》成为第一个获得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1943年夏,他又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比较精确地分析一座90米跨度的多腹杆系钢桁架桥的主桁内力,如实考虑弦杆在节点的刚固连接。他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思索,设想将桁架这个由杆件组成的离散体系化成为连续体的力学模型,用微分方程去求解,发表了论文《桁架和类似体系的结构分析新方法》。
  李国豪和克雷帕尔教授合作多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79年,在他30多年后重访达姆施塔特市时,克雷帕尔在大学里组织了一个聚集联邦德国桥梁工程界人士的盛大欢迎会,会上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他当年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李国豪介绍自己新的研究成果“桁梁桥扭转、稳定、振动”的报告结束时,全场鼓掌、顿足,克雷帕尔教授更是激动地向他表示祝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国豪偕同妻子于1946年夏,历尽艰难回到祖国,在途经法国马赛时,第一个孩子出世,取名“归华”。到达上海后,他满怀期望去参加桥梁工程建设,但是并不顺利,于是又回到同济大学,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同济大学。1952年,他领导院系调整后学校的专业建设,创办了桥梁工程专业,并先后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在此领域的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1955年,他开始培养桥梁工程研究生;后来又出版了《桥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0:15
4楼
接着,在校内监督劳动期间,他在家里做桁梁桥模型和扭转试验,并继续完善理论分析计算,最后于1973年完成了他在多年“囚徒”岁月中呕心沥血写成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它既阐明了武汉大桥的振动问题,又开拓了桁梁桥结构的分析理论,于1983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70年代开始,李国豪还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成《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专著出版,受到广泛欢迎。后来他又将用于梁式桥的方法推广于研究拱桥和曲线桥的荷载横向分布,取得了成功。这样,他就建立起一个基于同一原理和力学模式,适用于各种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统一方法。此外,他还研究拱桥和斜拉桥的空间振动问题,发表了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成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他开始从事桥梁抗震的研究,并带领助手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1977年秋,李国豪出任同济大学校长。经历10年灾难,学校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李国豪在恢复原有的土建类专业同时,果敢地大力筹办数、理、化、机、电和管理等类新专业,并迅速恢复和新建8个研究所、室,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1979年春,他出访联邦德国,为同济大学和波洪鲁尔大学及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同年,设置德语专业,并为一部分新生和教师开设德语课,同时接受教育部委托,设立留德预备部,积极派送教师出国进修和聘请外国学者来校讲学。仅仅几年时间,李国豪就以宏伟的气魄和出色的组织领导,使同济大学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以联邦德国为重点和先进国家进行广泛合作交流的国际学府。
  虽然肩负校长重任,李国豪仍坚持科学研究。他重建结构理论研究所,领导和参加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的研究工作并指导博士研究生。1980年和1989年,他先后主持编写出版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与此同时,他组建桥梁研究室,开展桥梁的空间分析、稳定、抗震、风振和车辆振动等方面的研究,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地震工程和一个桥梁工程的研究中心。1983年,他将历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汇总编写出版了《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
  从50年代起,李国豪就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8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缆索悬吊桥梁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和顾问等。80年代初,李国豪作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的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在避免一期工程下马和解决工程中的桩基水平位移问题时,分别以其远见卓识和出色的理论分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负责主编《辞海》土建分部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卷。
  1983年,李国豪被选为上海市政协主席,翌年,卸去同济大学校长,改任名誉校长。李国豪以古稀之年从事崭新的上海市政协领导工作,也富于开拓精神,他倡议建立“上海政协之友社”的组织深受广大退任政协委员的赞赏,并迅速在全国设立了相同或相似的组织。在5年市政协主席任期内,虽然社会活动十分繁忙,李国豪老当益壮,仍继续坚持科学研究,而且成果累累;他发展了大曲率曲线箱梁的弯曲——扭转理论,开创了对斜拉桥颤振后状态的研究,同时在国外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英文版的《箱梁和桁梁桥的分析》。
  1985年,他在达姆施塔特市接受了母校授予他的荣誉工学博士称号。
  1987年春,联邦德国政府继1982年春歌德逝世150周年纪念之际授予他歌德奖章之后,又授予李国豪大十字功勋勋章,以表彰他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功绩。
  李国豪作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的常设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组组长,在1981年,被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1987年秋,又荣获协会授予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这一荣誉,是对于李国豪长期为发展桥梁结构理论和培养人才所做贡献的崇高奖赏。
  1987—1990年,李国豪在担任中国科协常委期间,倡议和组织领导了重点决策咨询课题《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对国家提出了多项有助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建议。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0:54
5楼
黄文熙

(1909— )

   黄文熙,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专家,我国土力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几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黄文熙,1909年1月3日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江苏省吴江县一个地主乡绅家庭。年轻时,进入上海民立中学学习,后报考暨南大学商科。学习半年后,改入大同大学理预科学习。半年后,考入了河海大学正科当插班生。于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在中央大学留校任助教一年半之后,到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任结构设计员。
  1933年,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一届留美公费生,在国内参观实习一年后出国。1934年,入美国依阿华大学,1935年春,转入密执安大学,师从铁木辛柯和金两位教授学习力学和水工结构。在取得硕士学位时,因成绩优秀而被授予斐陶斐荣誉奖章,并被批准攻读博士学位。他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题为《格栅法在拱坝、壳体和平板分析中的应用》的博士论文。论文受到导师和答辩委员的赞誉,当时的《底特律日报》和《密执安日报》都发表专文,赞扬他是密执安大学多年来才华最出众的学生,在结构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获博士学位后,他在美国垦务局实习半年,到过美国卜几个大坝建筑工地参观考察。
  1937年,接受南京中央大学的邀请,黄文熙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由于该校已内迁,他先后在杭州浙江水利局和西安东北大学临时工作,于1937年才辗转到达重庆。他在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和系主任,并先后兼任水利部水利讲座、中央水利实验处特约研究员、水工实验室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迁返南京。在40年代,他不顾身患肺结核病,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了《挡土墙土压力研究》、《水工建筑物的土壤地基的沉降量与地基中应力分布》等论文,多次受到当时水利部的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文熙除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任教授外,还兼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为建国初期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6年,黄文熙调任清华大学任教授,兼任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58年,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三个水利水电科研单位合并成立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他仍任副院长,负责学术领导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曾被隔离审查,但仍关心国际上土力学的发展,为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78年,他以古稀之年出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土力学教研组主任,创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1955年,黄文熙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先后担任过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并兼任所属的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他还担任过《水利学报》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曾率团或参加赴西欧、日本和美国考察,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为之撰写论文。
  他主编有《土的工程性质》,并于1984年出版了《水工建设中的结构力学与岩土力学问题,黄文熙论文选集》。
  黄文熙为我国的水利水电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几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表率的楷模。

在结构工程方面成就杰出

  1931—1933年,黄文熙在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任结构设计员,参加了几座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在设计一座17层刚架结构时,他创造了设计这种框架结构的“框架力矩直接分配法”,深得当时建筑部主任的赞赏。用这种方法进行力矩分配,计算工作量也比克劳斯的力矩分配法少。其论文载于1934年10月1日出版的《工程》杂志第9卷第5号,这比其他学者就同一课题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早两个月。
  1935年,他着手研究拱坝结构分析的新方法——格栅法,经多年的艰苦工作才告完成。此法是把拱坝(或壳体)当成由许多水平拱段和垂直梁段所组成的格栅,它们都刚性地连接在格栅的结点上。这种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实开目前广泛应用的有限元法的先河。与三向弹性理论、薄壳理论和试荷载法比较,它能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求解,也可用于研究各向异性的板壳和对板壳的动力反应分析。反应这一成果的博士论文《格栅法在拱坝、壳体和平板分析中的应用》完成后,受到导师和答辩委员会的极力赞誉。

新中国水利水电科研工作的开拓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文熙除在一些大学水利专业任教外,还担任南京水利实验处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1:05
6楼
茅以升

(1896—1989)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先世经商,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把建设祖国视为己任。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总平均92.5分,为该学堂历史上所罕见。1916年茅以升通过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其成绩之优秀,使该校教授们大为惊讶和赞叹。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当场宣布: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原唐山路矿学堂)的研究生一律免试注册,茅以升为母校在国外争得极大声誉。1917年,获硕士学位。经导师贾柯贝(H·S·Jacoby)介绍,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同时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卡利基理工学院夜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1919年成为该校首名工学博士。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的创见被称为“茅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1979年应邀访问卡利基—梅隆大学母校时,校长授予他“卓越校友”奖章,以表彰他对世界工程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1920年,茅以升应邀回母校任教授,时年24岁,是国内最年轻的工科教授。从此,开始了前后30余年的工科教育事业。次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副主任(副院长)。1922年7月,他受聘为东南大学教授。1923年,该校成立工科,任第一任工科主任,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1926年,任北洋大学教授。1928年,任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即北洋工学院)院长。1930年,任江苏省水利局长,主持规划象山新港。1932年,又回北洋大学任教。他在任校长期间,对校务管理、教学体制,课程设施、教学设备等,都作过重大改进,使学校出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深受师生的拥护与爱戴。
  茅以升五次出任唐山交通大学校长,始终关心母校兴衰,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和功绩。1991年,西南交通大学(文化大革命以后唐山铁道学院迁四川省易名西南交通大学)树茅以升铜像永志纪念。
  茅以升开创了“学生考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终身致力于教育改革,发表了《工科教育之研究》等20余篇论著,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制度。
  茅以升从选择桥梁专业时起,就把培养桥梁建设人才和在祖国江河上修建桥梁视为自己的终身目标。1933年,他辞去舒适的教授工作,接受浙江省的邀请,担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茅以升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于1937年11月,在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钱塘江大桥,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化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因建桥功绩,194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授予茅以升荣誉奖章。
  1942年,他赴贵阳任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筹备中国桥梁公司。着眼未来,他将钱塘江桥工处的同仁和有志深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吸收到桥梁公司,培养他们成为桥梁建设的技术骨干。
  茅以升深知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1950年,他又欣然接受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后为院长)的职务。这时他虽已年过半百,仍以过人的精力,不辞辛劳,开始了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创业。经32年的辛勤耕耘,该院已发展成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综合研究机构,为铁路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奠基人,是铁道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在科研领导工作中一贯主张理论结合实际,强调继续教育,倡导专题经济核算,支持新生事物。
  茅以升一生勤奋学习、不断研究创新。结合钱塘江桥的设计与施工,他与工程师们共同研究“流沙与冲刷的关系”、“如何将木桩头深深埋入江底”、“倾斜岩层上的沉箱如何稳定”、“合金、铬钢杆件的性质”等,研究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古代桥梁等问题。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和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和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1:16
7楼
陈从周

(1918— )

   陈从周,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陈从周,以字行世,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1918年1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1944年,与海宁蒋婷结婚,蒋婷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陈从周教授的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在这本书里陈从周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诸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所谓“三史”是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年史,皆为建筑史,在上海市建委领导下,对于搜集、保存上海近代建筑史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在淅江古建筑考察中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在扬州园林考察中发现了石涛和尚叠石遗作——片石房。协助、参与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陆续在《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有关古建筑、古园林考察文章。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从周受到了迫害,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修理工程,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1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陈从周绝处逢生。多年积压在心头的话,一下子爆发出来,这就是《说园》的第一篇,对古建筑、古园林的正确评价和多年破坏的无情抨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说园》五篇情真意切,融文史哲艺与园林建筑于一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纷纷出版不同版本、译本,前后有英文译本、日文译本,以及德文、法文、意文本。1978年,将苏州园林局部模制,输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明轩,成为新中国以来园林文化建筑对外输出之先河。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学校教师应是“万卷户”等。到处演讲报告,所到之处极受领导、群众的欢迎和接待。有心人对陈从周的散文、杂谈、诗词歌赋先后编辑出版了《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1991年冬,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1:27
8楼
项海帆院士

男,1935年12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本科,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项海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控制研究,近些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桥梁抗风、高耸结构与高层建筑抗风等方面的研究,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方面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近十年来先后承担十多项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三十多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其中主持承担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及控制理论研究》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与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浦江南浦、杨浦大桥抗风性能研究》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地区台风特性研究》及《桥梁抗震理论》分别获1988年与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负责主持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桥梁与结构抗风研究中心。在1997年国家计委与科委组织的评估中评为A等。1978年以来已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与译著七部,其中主编的《中国桥梁》获1994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主要参加的《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获199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培养博士生25名与硕士生28名,博士后3名。

  目前负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国家攀登B项目《确保大型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综合监测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地震与风振的控制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大跨径桥梁上部结构体系及力学性能研究》等

  现担任国内外学术职务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国家科委奖励办公室交通组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土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秘书长,中国风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IABSE)副主席,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联合桥梁设计委员会外国通讯委员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1:50
10楼
孙钧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钧院士,祖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生于苏州。1949年5月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早年(1954-1956年)随苏联桥梁专家и.д.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

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年)、副教授(1962年)和教授(1979年)迄今。1991年选任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名誉系主任,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
现任校外学术兼职主要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届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名誉理事(上届副理事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奖评委,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在国内工程界,他现任长江三峡工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阴和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重大工程的顾问、上海市建委科技委顾问,以及上海市建工集团和城建集团、浦东城建委的高级技术顾问等工程技术职务。

50年代,他在工程力学和桥梁工程专业任教;1960年起从事工程结构、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与承担工程任务。教龄迄今已52年。孙教授专长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他长期以来在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等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是国内外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在岩土流变力学、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子学科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近年来还开拓了环境土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他是最早创建“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分支(1962年)的主要奠基人。
从20世纪80年代初,孙教授结合承担国家基金和部委、省市基金课题、国家各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负责或参加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在水工、矿山、煤炭、铁道、公路、市政、国防和人民防空等工程部门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共完成有关工程科研、勘测和设计项目近40项,撰写学术论文160余篇、专著8部,主要有:《地下结构》(上、下卷),1988、《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1988、《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1996、《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1996、《新型土工材料与工程整治》,1998、《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1999、《城市环境土工学》,2002年待出版,等等。

他的若干科研成果经专家评议或鉴定认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居国内领先地位。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部委级一、二、三等奖8项、由国外和知名人士个人颁发的基金一等奖各1项,连同其它奖励共20余项。

在从事高等教育方面,他在同济大学兴办了国内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1960年),该专业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地下工程结构,1981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1986年)和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的建站点(土木、水利,1988年)。孙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

回复
wjphd
2005年06月12日 15:52:01
11楼
林皋

林皋,1929年1月出生,江西丰城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振动与强度中心主任,水利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到大连工学院任教。1962年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林皋教授从1956年起在工程抗震,特别是大坝抗震这一学科领域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结构抗震理论、分析方法,模型试验技术,地下结构抗震以及混凝土结构动态断裂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和发展。他先后承担过流溪河、以礼河、丰满、白山、龙羊峡、东风、凤滩、二滩、龙滩、拉西瓦、小湾等十多座大坝,大连港、秦皇岛港码头和岭澳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的抗震安全评价等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力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1956年进行的流溪河拱坝振动研究,解决了挑流引起的水流脉动规律,脉动振动产生的坝的动力响应的模型试验技术问题,为流溪河拱坝采用新型的挑流泄洪方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论证。1958年在地震多发地区建设以礼河土坝工程,当时他在土石坝抗震技术在我国接近空白的条件下开创了这项研究,水电部选为对外技术交流资料。1978年为丰满大坝所作的抗震研究,论证了在混凝土大坝近区进行大直径、大药量水下岩塞爆破对大坝的安全问题,设计顺利通过了水电部的审查,1979年5月水下岩塞爆破获得圆满成功,爆破中实测的坝的响应与计算预测值十分吻合,被委托单位誉为“应用科学直接为工程实践服务的典范”。
林皋教授作风朴实,治学严谨。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曾获得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回复
ruhua424
2008年10月19日 08:11:42
12楼
梁思成属于哪个部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