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须知
liugouyin
liugouyin Lv.2
2009年08月19日 15:00:21
只看楼主

一、订购和使用预拌混凝土  1、供需双方签订合同后,订货单应阐明:① 施工单位和工程名称;②浇筑部位和浇筑方式;③特制品(强度等级>C50,塌落度>180mm,石子粒径<20mm)及通用品;④特殊技术要求(抗渗或抗折等级);⑤ 施工塌落度(SL<90mm,误差为±20mm;SL>100mm, 误差为±30mm);⑥ 混凝土中掺加其它材料(纤维、膨胀剂、防水剂等);⑦ 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加冰或加冰水);⑧严禁向搅拌车和泵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⑨混凝土从加水至浇筑时如气温<25℃超过4小时或气温>25℃超过2小时,需方应签单不得使用;⑩预拌混凝土的供货量计算,应由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除运输车实际装载量求得;⑾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承担单位,该承担单位应执行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中有关规定。

一、订购和使用预拌混凝土
  1、供需双方签订合同后,订货单应阐明:① 施工单位和工程名称;②浇筑部位和浇筑方式;③特制品(强度等级>C50,塌落度>180mm,石子粒径<20mm)及通用品;④特殊技术要求(抗渗或抗折等级);⑤ 施工塌落度(SL<90mm,误差为±20mm;SL>100mm, 误差为±30mm);⑥ 混凝土中掺加其它材料(纤维、膨胀剂、防水剂等);⑦ 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加冰或加冰水);⑧严禁向搅拌车和泵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⑨混凝土从加水至浇筑时如气温<25℃超过4小时或气温>25℃超过2小时,需方应签单不得使用;⑩预拌混凝土的供货量计算,应由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除运输车实际装载量求得;⑾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承担单位,该承担单位应执行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中有关规定。
  2、凡有特殊技术要求或混凝土中掺加其它材料的混凝土应提前一个月以上通知供方,以便供方进行技术试配和技术交底及组织材料采购等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3、每次供货前,需方应提前24~48小时通知供方,以便供方制订生产计划,组织原材料,安排运输车辆,技术部及时提供有关资料。
  4、供方车到达交货地点后应提交送货单,需方应检查送货单上的工程名称、浇筑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和添加材料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浇到指定部位,并在送货单上签名验收。
  5、坍落度过大或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时,可拒收或退货,坍落度小可由供方技术员用外加剂调至施工要求,严禁任意加水。
  6、需方应保证施工现场工况良好确保路通、水通、电通,泵车应放在合适位置以方便车辆进出和清洗,有利加快施工速度。
  7、供方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进行,车辆应一机(泵车)二等,供需双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到既不压车,也不断料,断料时间不宜超过2h,否则应采取措施。
  8、凡有拆模、张拉等要求的构件应做同条件养护试件,为保证质量宜多做几组试件。
  9、关于方量的计算应执行GB/T14902-2003中的有关规定。
  二、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
  1、模板和支模要求
  ①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防止移位,甚至出现爆模现象。
  ②模板的拼缝要严密,不能有漏浆现象,以防影响强调及外观缺陷—麻面、蜂窝等。
  ③ 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充分湿润模板,但不得积水。
  ④ 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浇筑和振捣的要求
  ①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绑扎和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要求,底模内不宜积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发生质量问题。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避开大中雨、高温和上下班高峰期。
  ② 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m,否则宜采用串筒或溜槽,浇筑混凝土不宜使拌合料集中聚热,应组织人员分散布料,以免荷载集中,破坏模板支撑或散热不利。
  ③ 在浇筑墙柱梁板时,应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柱和墙,浇完后再浇梁板混凝土。墙柱浇注完毕后,如出现浮浆,应及时清理,以免新旧混凝土出现断层。
  ④ 应根据振捣部位,合理选择振捣棒的频率和直径,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棒宜快插慢拔, 振捣时间根据坍落度不同,一般为10~30秒直至翻浆出气泡, 分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以上。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份的边缘。
  ⑤ 浇筑过程中不要过振,防止石子下沉,表面砂浆过多粉煤灰上浮,混凝土硬化后易出现表面塑性裂缝,也不要漏振或欠振,以防止产生蜂窝麻面,削弱混凝土强度。
  3、抹面和养护的要求
  ① 混凝土达到终凝前,应立即采取抹面、收浆、压实等措施,根据浆料及气候掌握火候,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立即进行二次抹面,将水分浮浆赶走,堵住毛细孔,防止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避免出现表面塑性裂缝。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前,用木拍子来回搓压混凝土,使其表面粗糙无浮浆,表面系数大的构件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用收光机压实。当混凝土终凝了再拨水抹压,裂缝已存在了。
  ② 混凝土硬化后应及时浇水养护,保湿保水养护不少于7天,对掺有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畜水养护不少于14天。应根据气温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和温控措施。
  ③ 硬化后的混凝土也可采用塑料布严密覆盖全部表面,并应保持布内有结露水。如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塑料布时,可采用涂抹养护剂,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④ 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严禁上人或堆积建筑材料,以免过早受到集中荷载造成开裂。
  二、泵送混凝土
  1、人工挖孔桩:桩底或桩壁有渗水应尽量抽空,如水位高,应采用快硬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立即倒下孔堵住水,再用坍落度为80~120mm连续浇注,不能间歇,振捣棒的频率和直径根据桩径大小而定(≥φ1600需2根);基坑周围应设抽水井,尽量抽水降水位,如没设井点,宜将工程桩改为水下桩为好(如渗水量≥1m3/h);泵送混凝土通过漏斗下面串筒(φ250mm)下料,混凝土离出料口不得大于2m,要连续浇注,分层浇捣,分层高度约1~1。5m;每层振捣高度约500mm,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严防漏振、欠振、过振;混凝土浇注应超过桩顶标高30~50cm,以保证凿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水下混凝土:属隐蔽工程,施工时应比设计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导管直径根据水下桩和连续墙的要求而定,一般为φ250~φ180mm,坍落度根据导管直径一般为180~220mm,扩展度≥400 mm,混凝土的粘聚性要好,砂率大,胶凝材料总量不少于400kg/m3;混凝土必须连续浇注,不能间歇;导管插入混凝土中4~5m,不断用钩机转动导管;混凝土中宜全部用缓凝剂以防出现故障;所用泥浆比重应不断测量符合灌注要求。浇注水下混凝土应委派专业施工队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解决施工中出现导管进水、混凝土卡管、塌孔、断桩等质量问题。
  3、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多数为底板、剪刀墙(都有抗掺要求)、承台、核心筒、转换层大梁等构件。供料前,供需双方都应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和技术交底,供方应派人到现场了解泵车、泵管布置、浇捣程序、混凝土浇注方式和钢筋配筋方案,落实临时用电、用水和排水措施。供方在提供技术交底中除了采取尽可能降抵水化热措施的施工配合比(采用中低热水泥、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采用缓凝减水剂、保证和易性前提下降低用水量和砂率、增大石子粒径等)外,还应从施工方面提出应有足够的人力(振捣、抹面、养护分工明确),泵车应有遮阳设施,泵管少用90度的弯管,支管和软管应覆盖湿麻包,浇筑可采用分层分块跳仓作业,摊铺厚度应根据振动器的作用深度及和易性确定,一般为300~500mm,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次层砼浇筑完。厚度≥1。2m应采取温控措施,在底板适当厚度铺设冷却循环水管,降温速率控制在3℃/d,内外温差控制在25℃,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温控监测,经抹面、收浆、压实硬化后的砼应及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14天。据调查,底板出现裂缝只占20%,而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占80%。外墙砼浇筑完后浇水养护困难,一般三天后,放松模板两侧螺丝,留几mm缝隙,以便灌水养护,养护到一定强度后再拆除模板,围墙侧面用草帘或麻袋保温保湿养护,直至回填土。
免费打赏
蓝蓝深海
2009年12月22日 20:26:52
2楼
谢谢
我们工地刚要开始第一次浇注大体积基础!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