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版里有朋友建议将桥梁图片分类上传,方便大家补充资料和讨论,所以偶现在开始逐步整理,有一些图片是之前发过的,也有的是第一次上传的,本来打算整理完毕后就将原来发过的图片逐一删除,但是为了不影响跟过贴的朋友的得分,决定整理完毕后只将原来的图片贴解除置顶即可。希望大家多上传好的图片资料多发言。拒绝灌水贴。 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且维修容易,除特大跨度桥梁外,是设计中优先考虑的结构体系,应用甚广。1949年前由国人设计监造的梁桥,以总长1453m,最大跨度67m的杭州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1937年建成)为一里程碑,1949年后这种梁桥已有长足的发展。
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且维修容易,除特大跨度桥梁外,是设计中优先考虑的结构体系,应用甚广。1949年前由国人设计监造的梁桥,以总长1453m,最大跨度67m的杭州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1937年建成)为一里程碑,1949年后这种梁桥已有长足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梁桥是一种常用的中小跨度桥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邕江桥(1964年)为代表,主跨最大55m,系中国最早按闭口薄壁构件设计的一座箱形悬臂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本世纪50年代中国即已开始研制,1956年初首先在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23.9m的简支梁。跨度20m的京周公路桥也于同期建成。这种桥型的最大跨度为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跨度为62m,1988年);1989年建成的开封黄河大桥总长4475.09m,其中有77孔50m简支梁采用连续长度达450m,并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以其最适宜采用平衡悬臂拼装或浇筑法施工,在中国60年代首先受到重视和发展。悬臂拼装T型刚构桥以河南五陵卫河桥(1964年)为首创;悬臂浇筑T型刚构桥则以广西柳州柳江大桥(1967年)为先导。重庆长江大桥(1980年)是这种体系目前的最大者,主跨达174m.
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有发展了跨度更大、运营条件更好的多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其中广东省广州洛溪大桥(1988年)跨度达到180m;正在施工中的湖北省黄石长江大桥,跨度已增至245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的杭州钱塘江二桥(1991年),跨度联长(主跨80m,联长18孔),且在罕有的施工涌潮高度1.96m和潮压强度32kPa下建成。连续梁桥的广泛采用,又促进了顶推法(在直桥与弯桥上)、大吨位(500t浮吊安装和移动式,模架逐孔浇筑等施工方法的发展。
V型墩或Y型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或悬臂梁桥,可以优化造型,削减支点弯矩,降低桥梁建筑高度。台湾忠孝桥(1981年)、桂林雉山漓江桥(1987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钢桥在中国主要用于铁路桥或公路铁路两用桥。公路钢桥以山东省北镇黄河公路桥(1972年)为最大,最大跨度112m,是一座铆接连续钢桁梁,基础采用φ1.5m钻孔灌注桩,最长入土深度达107m,为目前国内之最。1980年建成的广东省马房北江公路桥,已采用先进的栓焊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公路铁路两用的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采用主跨128m的钢连续桁架梁,3号钢铆接连接,首创了新型的直径φ1.55m管柱基础(以后在江西省南昌赣江南桥中发展到φ5.8m,1962年),是中国桥梁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采用了较好的16Mnq钢材,主跨增大为160m的铆接连续钢桁架梁,从材料、设计到施工均依靠本国力量建成,并且发展了深水基础,其中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m;首次采用了φ3.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并且创造了新颖的复合基础;清基潜水作业水深达65m。九江长江大桥(1992年)采用了更好的国产15MnVNq钢材,最大钣厚达56mm;栓焊连接,主跨达216m,系以柔拱加劲的连续钢桁架梁;并进一步地发展了施工较为简便的双壁钢围堰钻孔基础。在钢梁安装方法上,也从单层吊索架发展为双层吊索架安装。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正桥为公路铁路双层钢连续桁梁桥,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m,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正桥长1576m,连同两端引桥总长:铁路桥6772m,公路桥4588m。正桥10孔,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
桥址地质复杂,分别采用4种型式:
(1)位于浅水面覆盖层深厚墩址处,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m,在国内首创记录;
(2)在基岩好而覆盖层较厚墩位处,选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并首次采用大直径φ3.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
(3)在基岩较好,覆盖层较厚,但水位甚深的墩位处,采用首创的浮式钢沉井加管柱的复合基础;
(4)在水深、覆盖层厚,但基岩强度较低的墩位处,采用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利用钢气筒充、泄气来浮托纠编,清基潜水作业深达65m。
于1968年12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