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智能建筑标准概况内容提要: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向智能建筑提出了新的挑战。制定建筑及社区建设相关设计、技术应用和实施功能的规范和标准,显的更加迫切和必要。本文根据中外智能建筑在制定标准方面的概况,提出我国加快建筑和社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制定和贯彻方面的一些思考。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及社区、互联网、信息网络、数字化应用技术智能建筑的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近16年的历程,从1987年国家科技部提出“智能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到上海博物馆,上海浦东金茂大厦;直到目前广州汇景新城住宅小区三星级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楼宇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办公自动化和通讯网络科技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大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网络信息化的科技进步,并作出了积极地贡献。目前在建筑物和住宅小区内实现宽频网络和自动化监控管理已经成为必备的基础设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定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技术导则”,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我国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制定这些智能建筑的相关标准和功能规范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
中外智能建筑标准概况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向智能建筑提出了新的挑战。制定建筑及社区建设相关设计、技术应用和实施功能的规范和标准,显的更加迫切和必要。本文根据中外智能建筑在制定标准方面的概况,提出我国加快建筑和社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制定和贯彻方面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及社区、互联网、信息网络、数字化应用技术
智能建筑的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近16年的历程,从1987年国家科技部提出“智能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到上海博物馆,上海浦东金茂大厦;直到目前广州汇景新城住宅小区三星级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楼宇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办公自动化和通讯网络科技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大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网络信息化的科技进步,并作出了积极地贡献。目前在建筑物和住宅小区内实现宽频网络和自动化监控管理已经成为必备的基础设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定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技术导则”,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我国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制定这些智能建筑的相关标准和功能规范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
1、.制定建筑及社区建设标准的重要性
根据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及社区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对制定相关建筑及社区智能化建设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因缺乏相应的智能化建设标准,而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开发商对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建筑及社区的建设规范和要求认识不足,普遍将“智能化小区”作为其售楼的“卖点”。缺乏必要的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2)部分系统集成商迎合房地产商售楼的心理,采用技术含量不高,大量应用不能满足智能化建设标准要求的产品,导致建筑及社区智能化功能不能实现,造成严重损失。因而引起房地产商及住户对所谓“智能化”的反感。
3)目前建筑及社区网络传输层多种通讯媒介及技术并存。由于缺乏相关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规划,各种通讯媒介与技术之间的互联互通存在较大的困难。
4)目前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基本上沿袭90年代初国外“信息孤岛”的做法,在信息与网络集成体系和系统架构上,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建筑及社区是今后“数字城市”网络节点,必然导致今后信息和网络整合上的障碍。
5)在设备控制层,目前基本单元核心模块和关键产品,由于缺乏相关的设计和应用技术标准,造成其核心技术尚未能国产化,系列化和产业化。
6)目前国内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市场较为混乱,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电信网络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政府主管部门各自为政,技术标准不统一,产品技术性能不成熟和不稳定,重复开发,重复建设,导致智能化、数字化建筑及社区应用系统存在较大隐患。
上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国内对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技术研究刚刚开始,国外也很少有“住宅社区”的概念,因此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目前关于建筑及社技术应用体系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技术应用标准的工作严重滞后建筑及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因此导致一些技术应用系统在建设时,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标准和科学的研究及技术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实施,因此必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
2、.国外智能建筑建设标准的现状
新加坡在建设“智慧岛”的经验值得借鉴。对于认识什么是“智能化”?!的概念是制定智能化标准的重要依据。新加坡交通及资讯科技部林瑞生部长指出:“在1991年新加坡政府实施第三个科技发展计划,提出将新加坡建成”智慧岛“时,就充分注意到:从1980年到1990年经过10年的电脑化,所以的机构都电脑化了,那么一栋建筑物电脑化,叫做智慧型建筑物;一座工厂电脑化,叫做智慧型工厂;但是会不会有一天,新加坡会有许多各自独立的智慧型个体,每一个电脑系统都不兼容?所以“智能化”的概念,不是电脑运用的数量和不断电脑化;而是电脑系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整合”。在这里我们可以确认的问题是:建筑及社区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建筑及社区内所有智能化、数字化应用系统集成和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网络的融合与功能的协同”。为此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实现“智慧岛”的建设方针、实施方案、技术规范和技术应用的标准。
相比较其他先进的工业国家在信息网络化技术标准的制定方面,普遍的重点是规划和制定整体技术应用的方向,以及应用系统间和设备间的兼容性,网络互联互通协议的标准化。通常标准是由产品设备生产厂商和行业协会来组织编制,最后上升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3、我国智能建筑建设标准的现状
我国从1995年开始重视智能建筑标准的制定,当时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智能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以及从智能化建设功能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样在1999年出台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技术导则”也是基于上述的目的。但是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及社区技术应用的需求,同时更需要一套根据我国在数字化实际应用方面的情况而制定的技术应用标准。为此2003年初由国家建设部牵头,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参与,共同携手制定“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将编制的内容及标准和国际相关标准接轨,重点是体现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方面,以及应用系统间和设备间的兼容性,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互联互通协议的标准化。同时也将原有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功能应用规范融合到该“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国家标准中来,更加完善的体现我国制定标准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4、我国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特点
建筑及社区数字化应用技术是制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标准的基础。以下我们通过对我国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特点,来了解我国正在制定中的“建筑及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基本编制考虑和技术应用方向。
4.1 智能物业管理应用系统(IPMS.net)
智能物业管理应用系统(IPMS.net)基本结构模式,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科技,实现物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智能物业管理应用系统以建筑及社区智能化系统为功能支撑,将建筑及社区智能化系统的实时监控信息和自动化控制能力融入智能物业管理的运营中,提高物业管理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动态性。智能物业基于信息网络化特征,可以实现异地远程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各物业管理楼盘实施集中和分布的监视与控制、信息交互与共享,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物业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率,以及降低物业管理的运营成本。智能物业管理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以及功能的设置,要特别考虑在建筑及社区应用体系框架结构下各专业应用系统的整合与动态的连接。
2楼
4.2 综合保安及设备监控应用系统(BMS.net)
建筑及社区综合保安与设备监控应用系统(BMS.net)将建筑及社区内公共区域综合保安管理子系统(SMS)、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CCTV)、设备监控自动化子系统(BAS)、小区公共广播子系统(PAS)、小区车辆管理系统(CPS)、IC卡门禁可视对讲子系统(IC&NS)、家庭安防报警子系统(IHS),以及小区公共建筑火灾报警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使上述各监控子系统相互协调、实现必要的联动,达到综合监控管理的目标。
BMS.net集成系统为一个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系统,它可以实现不同系统和产品间的连接和协议的“标准化”,以使它们之间达到“互操作性”。在BMS.net系统集成中,设备选型、应用监控子系统软件选型、软件工具选型、系统的开发皆采取国际标准。BMS.net集成系统严格遵照模块化的结构格式开发,以满足通用性、可替换性。
建筑及社区BMS.net应用系统处于应用体系架构的监控管理层,它通过控制网络节点网关(eCG)和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综合,将各功能应用监控子系统集成到应用体系集成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建筑及社区网络化的集成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统一的图形化(电子地图方式)人-机界面可以十分方便、简单的实现对小区内被集成的监控子系统实施监视、控制和管理。建筑及社区BMS.ent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的重点是: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网关软件的研发,以及各集成监控子系统在物理层、应用层、用户层、数据库层等层面上通讯接口和通讯协议的标准化。
4.3 建筑及社区“一卡通”管理应用系统(ICMS.net)
建筑及社区“一卡通”管理应用系统(ICMS.net),是目前建筑及社区智能物业管理和提供住户会员制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建筑及社区的发展起作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筑及社区“一卡通”管理应用系统,可以实现“一卡通”系统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一卡通”实现与建筑及社区智能物业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以及住户会员制管理系统集成,增强了建筑及社区物业管理的能力和扩展小区增值服务的功能。建筑及社区“一卡通”管理应用系统,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建筑及社区的住户身份识别、住户会员制管理、区内会所消费管理、建筑及社区B2B2C电子商务财务结算及物流配送、物业管理费结算、住宅楼单元门禁、保安巡更管理、电梯控制、出入口控制、车辆进出管理、房产及住户管理、住户图书资料卡和保健卡管理、电话收费管理等。建筑及社区“一卡通”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建筑及社区物业管理和建筑及社区增值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得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高效、科学,为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和安全。
4.4 建筑及社区电子商务应用系统(eBS.net)
根据建筑及社区应用体系的规划,在建筑及社区内具有完善的光纤宽频网络,建筑及社区网站应用系统,“一卡通”应用系统,智能物业管理应用系统,以及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应用系统。在建筑及社区内建有商品供应品种齐全的有形超市,以及区内金融服务机构。这些都为在建筑及社区内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建筑及社区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就是建立在上述环境和基础之上的。
建筑及社区电子商务应用系统(eBS.net)采用B2B2C的运作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建筑及社区内Intranet和建筑及社区物业管理的基础上,eBS.net应用系统是开展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在网络上进行商务运营的管理环境。eBS.net应用系统是协调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有序关联流动的应用平台。eBS.net应用系统也是一个虚拟超市、网上支付中心、网上配送中心、网上银行。建筑及社区电子商务B2B2C的商务软件环境的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将通过与建筑及社区应用系统的整合,并将eBS.net融入建筑及社区应用体系之中。
4.5 建筑及社区网站应用系统(ASP.net)
建筑及社区网站应用系统(ASP.net)的作用,首先是建立用户与建筑及社区应用系统间交互的窗口。建筑及社区用户通过网络及建筑及社区网站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以及自动化监控的操作;同时ASP.net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ASP.net与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下,建立应用系统间网络数据库的集成,通过Web集群管理和服务,实现所有连接到应用体系结构上的应用系统数据库数据源的交互和共享。
ASP.net应用结构模式的特点,即所有的用户界面功能,如:用户交互、本机身份验证、格式引导和工作流,都在Web浏览器上实现,而建筑及社区专业应用系统的事务处理则保留在建筑及社区网站防火墙之后进行。这种结构模式使得公众只可以访问特定的建筑及社区功能,同时又不必把建筑及社区内部的专业应用系统暴露给公众。
ASP.net应用结构模式,支持用户交互式功能,所有集合于ASP.net的建筑及社区应用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描述都是相互兼容的。因此ASP.net应用结构模式能够连接基于Web化的交互式事务处理系统和传统的事务处理系统,并支持:
-分布式功能的Internet OLTP;
-交互式用户界面;
-性能稳定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4.6 家庭智能化应用系统(IHS.net)
家庭智能化应用系统(IHS.net)的技术特点是:将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和自动化控制网络科技与现代信息网络科技融合在一起,将彩色可视对讲和家庭智能化操作控制集成在同一面板上,并具有嵌入式安装、通话免提和多选择彩色面板等目前国际主流的产品特色。同时将住宅内的安防报警、家电遥控自动化、彩色可视对讲、三表数据远传、网络信息浏览和住户留言等功能集成于一体化的家庭智能平台上(家庭智能网关)。住户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与家庭监控信息的交互和家电设备的远程遥控。家庭智能网关(Home Intelligent Gateway)代表着家庭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家庭智能网关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科技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浏览器技术(Web/s)、移动通讯技术(3G)、家庭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蓝牙技术(Bluetooth)、红外线技术(IR)、以及家庭无线控制技术(HomeRF)。真正将信息(包括监视图像信息)、网络和控制整合在网络化家庭智能网关平台上,住户只有通过一个无线上网的PDA,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浏览网络信息,家庭娱乐、拨打电话,控制家电等。
新一代的家庭智能化应用系统(HIS.net/Gateway/3G)系列产品,进一步应用家庭Web/s、3G/GSM和HomePF等高新科技,使得应用系统更具有网络化完全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通过家庭智能化系统应用平台的各种高速接口将家庭安全报警、照明控制、网络家电、可视对讲、网络摄像机、家庭娱乐设施、电话、电视、计算机,以及各种信息和通讯终端都连接到HIS.net上来,实现以HIS.net平台为核心,将家庭四大中心整合为一体,即家庭信息中心、家庭网络中心、家庭娱乐中心和家庭监控中心。住户只要通过一个移动式掌上触摸无线电脑就可以实现网络信息浏览、观赏电视节目、VOD点播、发送短消息、拨打IP可视电话、显示来访者影像及遥控开锁、遥控家庭娱乐设施、调节灯光照度、控制网络家电设备、监视家庭安全状态、显示网络摄像机监控图像;建筑及社区也可通过IHS.net及IC卡身份认证,提供建筑及社区电子商务和网上付费等增值服务。通过HIS.net平台真正将传统的电话、电视和电脑的功能与网络和自动化科技应用融为一体,创造出家庭智能化的新生活。
5、结束语
建筑与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只是建筑及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建筑的建设不仅仅有了设计规范、技术应用标准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其成败的关键是标准的应用,贯彻和推广,以及不断的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践和总结。从1990年智能建筑概念的引入,到现实智能化小区热浪席卷全国,无疑有利于加快我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标准编制发展的进程,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潜伏着诸多现实的问题,我们为此也没有少交过“学费”。
我们要重视对建筑与社区数字化应用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避免在未周全考虑自身需求和现有技术与产品,以及今后系统运作管理的方式,同时没有很好的应用和掌握智能建筑建设标准,这个重要而有力的“知识”武器。盲目招投标;盲目上马建设。事实已经证明其后果不仅造成预期目标与结果严重偏离,同时也浪费了投入的金钱和资源。由此可见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系统工程,重要的是前期执行标准和进行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即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评估、产品选型、工程施工图设计等工作,这一切工作都依赖于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标准。
中国智能建筑产业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她必将带动和促进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为此作出努力!
回复
3楼
了解外面一些动态有好处。。。
回复
4楼
回复
5楼
智能建筑需要健全规范的设计验收标准
作者:ligan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2007-3-14
智能建筑需要健全规范的设计验收标准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就智能化系统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与验收规范,但由于智能化系统建设涉及的范围广、发展变化快、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很难拿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统设计、验收规范。如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出现的电子会议系统、多媒体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尚无可参考的设计与验收规范。标准与规范不健全、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也是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质量的主要原因。
完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强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与迫切性,已受到工程界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智能化系统涉及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等行业管理,其技术综合计算机、通信、自控、电子、音视频等领域,因而此项工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与组织,否则不具备权威性,同时工作进度也没有保证。应该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为主要框架,就有关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所必须的标准与规范,查对目前国内现行的标准和规范是否已满足使用要求,近期要组织完成相应的修改或编制。除完善标准、规范外,还应组织从业单位进行培训、宣贯。目前,系统集成商在进行系统设计时,经常引用一系列的设计、验收标准和规范,但真正理解标准、规范内涵的却寥寥无几,有的系统集成商甚至没有一本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可将标准、规范的执行落到实处。
总之,在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中国的标准和规范,这是建筑物适应信息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是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只有建立和健全智能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正确地指导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方向,规范设计、施工的操作,约束系统集成商的行为,保证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回复
6楼
做智能建筑不得不学习国外的一些技术和管理~~
支持楼主!
回复
7楼
:victory: :victory: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