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井点施工工艺
chen-lei168
2009年02月25日 11:52:00
只看楼主

1、适用范围  在饱和粘土中,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中,由于土的透水性较差,持水性较强。用一般喷射井点和轻型井点降水效果较差,此时宜增加电渗井点来配合轻型或喷射井点降水,以便对透水性较差的土起疏干作用,使水排出。2、电渗井点工作原理  电渗井点排水是利用井点管(轻型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阴极,沿基坑外围布置,以钢管(φ50-75mm)或钢筋(φ25mm以上)作阳极,垂直埋设在井点内侧,阴阳极分别用电线连接成通路,并对阳极施加强直流电电流。应用电压比降使带负电的土粒向阳极移动(即电泳作用),带正电荷的孔隙水则向阴极方向集中产生电渗现象。在电渗与真空的双重作用下,强制粘土中的水在井点管附近积集,由井点管快速排出,使井点管连续抽水,地下水位逐渐降低。而电极间的土层,则形成电帷幕,由于电场作用,从而阻止地下水从四面流入坑内。

1、适用范围

  在饱和粘土中,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中,由于土的透水性较差,持水性较强。用一般喷射井点和轻型井点降水效果较差,此时宜增加电渗井点来配合轻型或喷射井点降水,以便对透水性较差的土起疏干作用,使水排出。

2、电渗井点工作原理

  电渗井点排水是利用井点管(轻型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阴极,沿基坑外围布置,以钢管(φ50-75mm)或钢筋(φ25mm以上)作阳极,垂直埋设在井点内侧,阴阳极分别用电线连接成通路,并对阳极施加强直流电电流。应用电压比降使带负电的土粒向阳极移动(即电泳作用),带正电荷的孔隙水则向阴极方向集中产生电渗现象。在电渗与真空的双重作用下,强制粘土中的水在井点管附近积集,由井点管快速排出,使井点管连续抽水,地下水位逐渐降低。而电极间的土层,则形成电帷幕,由于电场作用,从而阻止地下水从四面流入坑内。
chen-lei168
2009年02月25日 11:52:24
2楼
3、电渗井点系统主要设备

1) 阴极:利用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为阴极。
2) 2) 阳极:φ50 ~70mm的钢管或φ20~25mm的钢筋或铝棒,埋设在井点管内侧
1.2 ~1.5 m处成平行交错排列。

4、渗井降水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 电渗井点埋设程序一般是先埋设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预留出布置电渗井点阳极的位置,待轻型井点降水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时,再埋设电渗阴极,以改善降水性能。电渗井点阴极埋设与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相同,阳极埋设可用75mm旋叶式电钻钻孔埋设,钻进时加水和高压空气循环排泥,阳极就位后,利用下一钻孔排出泥浆倒灌填孔,使阳极与土接触良好,减少电阻,以利电渗。如深度不大,亦可用锤击法打入。钢筋埋设必须垂直,严禁与相邻阴极相碰,以免造成短路,损坏设备。
2) 渗井钻孔(井)采用长螺旋钻机,滞水量大,塌孔严重时采用门式正循环钻机。
3) 成孔(井)后立即填滤料,防止塌孔,缩径,影响渗水效果。
4) 大型机械难以就位的地段,可采用套管法成孔。
5) 阳极用φ50 ~70mm的钢管或φ20~25mm的钢筋或铝棒,埋设在井点管内侧1.2 ~1.5 m处成平行交错排列。阴阳极的数量宜相等,必要时阳极数量可多于阴极数量。
6) 井点管与金属棒即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当采用轻型井点时,为0.8-1.0m;当采用喷射井点时,为1.2-1.5m。用75mm旋叶或电动钻机成孔埋设,阳极外露在地面上约200-400mm,入土深度比井点管深500mm,以保证水位能降到要求深度。
7) 阴阳极分别用BX型铜芯橡皮线、扁钢、φ10钢筋或电线连成通路,接到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焊机的相应电极上。
8) 通电时,工作电压不宜大于60V。通电时,为消除由于电解作用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电极附近,使土体电阻增大,而增加电能的消耗,宜采用间隔通电法。每通电24h,停电2-3h。
9) 水位观测孔采用SH30地质钻套管法成孔。
10) 降水井和减压井的水泵要保持昼夜连续运转,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a. 每面分电闸箱,接水泵不多于3台,每台水泵用一个电插销。
b. 现场准备300KW柴油发电机组。
c. 专人巡查,发现停泵立即处理。
回复
wantaofafa
2009年06月30日 17:06:43
3楼
原理很详细,很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