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 教CDF以前我好象看到过剪力墙水平筋可以在转角搭接,现在G101上面好象看不到了是否仍然可以全部搭接在角上。 还有个问题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中柱是按搭接算还是按锚固算。答: 1、也许在00G101-1以前的图集说过可以在"转角"处搭接,但现在03G101-1图集(第47页)已经明确: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必须绕过转角暗柱,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而且,陈青来教授也明确地说过,03G101-1图集发行以后,00G101-1图集就作废了,所以不应以00G101-1图集的旧做法来施工。
一、请 教CDF以前我好象看到过剪力墙水平筋可以在转角搭接,现在G101上面好象看不到了是否仍然可以全部搭接在角上。
还有个问题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中柱是按搭接算还是按锚固算。
答: 1、也许在00G101-1以前的图集说过可以在"转角"处搭接,但现在03G101-1图集(第47页)已经明确: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必须绕过转角暗柱,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而且,陈青来教授也明确地说过,03G101-1图集发行以后,00G101-1图集就作废了,所以不应以00G101-1图集的旧做法来施工。
2、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还是应该以"锚固"为主。因为,抗震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连接是一个难题,在于"连接点"很难确定:不能在支座内连接,也不能在跨内连接。所以,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还是以"在每跨支座处锚固"为好。
当然,在满足定尺长度的前提下,相邻两跨的下部纵筋可以作贯通处理。
对于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可以在跨内靠近支座的1/3跨度范围内连接,所以做成"通长筋"是可行的。
二、03G101-1(2004版)第66页(2)详图,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而65页端支座锚长又为水平段>=0.4La与垂直段15d之和,是否中间支座与端支座锚
长需弯折时取值不同?
答:1、03G101-1(2003.11版)第66页(2)详图也是: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但03G101-1(2003.03版)第66页(2)详图为:"水平段>=0.4La加垂直段15d"(在再版时修改了)
2、但是,注意第65页"L配筋构造"的端支座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仍为"12d"(一直没改变)。
如果你是说"圆括号"里面的数据,请注意,那是"用于弧形非框架梁"的。
3、至于上部钢筋,不论是端支座、还是中间支座弯折时,都是"水平段>=0.4La加垂直段15d"。
12楼
二十八、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板负筋的长度到底是从梁侧边算起,还是从梁中算起,各设计院设计的图纸都不一样,边梁上的负筋是否是从梁内侧处算起后再加一个锚固长度,请问题这样做对吗?还有一个就是中间梁上的负筋到底是从梁边还是梁中算起?另外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抗扭筋中的拉筋是水平拉钩还是S钩?
答:1、一般的施工图上的扣筋(板负筋)水平段的长度都在平面图上标出,施工员按此长度下料就可以。
qlchen教授在答复扣筋(板负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时说过:"至支座中线能满足≥0.4la时即可弯折,不必伸至对边再弯。"
2、"中间梁"上的扣筋应该是"横担"在梁的两侧的。
3、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拉筋形状一般做成"S钩"。
回复
13楼
二十九、llxxff99请教CDF老师
图集p28第4.4.1条中"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4位置",对"第一排"与"第二排"的理解有如下疑问:
1、我的理解为:第一排与第二排不是指所有上部纵筋的第一排与第二排,而是指所有非通长筋的第一排与第二排。是否正确。
2、现有一梁平法标注如下:
集中标注:RFKL8(10)
500×1200
12@100/200(4)
6φ25
G6φ14
其中一支座处原位标注为:13φ25 6/5/2
则,有5根钢筋那一排应在ln/3还是ln/4处截断,有2根钢筋那一排呢?3、下面钢筋工施工时认为5根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二排,故应按ln/4截断;而2根钢筋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三排,图集上未说明,但根据第一排与第二排推断,可在ln/5处截断。此种看法在钢筋工中很普遍。请问,是否正确。
4、若第一问中的理解正确,第三问中的看法错误。强烈要求在图集中特别明确一下此问题,以避免理解错误(尤其是钢筋班长几乎都象第三问这样理解)。
答:阿垚今天陈教授在安徽讲课,就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正确
2、如果第一排625是贯通筋,第二排5根是图集上说得第一排非贯通筋,所以按ln/3断开,有二根钢筋的那一排按1n/4断开;
3、钢筋工理解错误。
第三排非贯通筋按设计人员设计执行,没有明确按1n/4长度断开;
4、下次升级明确说明。
CDF 1、理解正确。
2、"某支座原位标注为:13φ25 6/5/2",表示:该支座的上部纵筋设置三排:第一排6φ25,第二排5φ25,第三排2φ25 。
其中第一排的6φ25与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6φ25"一致,无"在Ln/3处截断"之说,能通则通,若因钢筋定尺长度的限制时,可在跨中Ln/3范围内实行一次连接。
"5φ25"为第二排钢筋(当然是"非通长筋"),在支座附近Ln/4处截断。
"2φ25"为第三排钢筋,03G101-1标准图集上没有对此类问题作出规定,也不可"推断"在ln/5处截断。(事实上不存在"3、4、5"这样的数字序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即弯矩包络线来决定钢筋截断点的位置。)所以,这种情况最好与设计师联系解决。如果设计师部不提出解决方案,而又不得不实行施工的话,可以参考如下信息:陈教授有一次回答提问时说过,第三排钢筋的截断点可按第二排的"在支座附近Ln/4处截断"。
ywjllgc5*25的钢筋按所有上部纵筋的排序来分应排为第二排,如果1理解正确的话,那么按所有上部非通长筋的排序来排应排为第一排(因最上层钢筋无非通长筋)。如果这种理解正确的话,那么5*25钢筋的截断点应为Ln/3。
CDF(1) "截断点为Ln/3"是对第一排上部纵筋说的,"截断点为Ln/4"是对第二排上部纵筋说的。这里的"第一排"、"第二排"是由纵向钢筋在梁中的几何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上述文字的"逻辑推理"关系所决定--即"第一排钢筋为通长筋,则第二排钢筋就升格为第一排钢筋了",这种推论是错误的。
(2) 我前面说的"1、理解正确",是说:当第一排钢筋存在"非通长筋"(即支座负筋)时,才发生"Ln/3处的截断点";而处于第一排的通长钢筋,则没有必要在"Ln/3处"截断,若因钢筋定尺长度的限制时,可在跨中Ln/3范围内实行一次连接。--此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个"Ln/3处的截断点"现在没有利用上,就可以"转让"给第二排钢筋来利用了。技术上的规定是严肃的、严格的,决不能如此"转让"。
llxxff9910月25日答复中5φ25,是否应在 ln/3 处截断,因为该处钢筋为非通长钢筋中的第一排。
CDF1、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示没有规定说"非通长钢筋中的第一排应在 Ln/3 处截断",而是说,"处于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第一排钢筋可能在 Ln/3 处截断"。这里有三层意思:
(1) 当上部通长筋直径小于支座负筋直径的时候,上部通长筋在此处与支座负筋连接(搭接)。
(2) 当存在架立筋的时候,架立筋在此处与支座负筋搭接。
(3) 当不存在架立筋的时候,如果存在不与上部通长筋连接(搭接)的支座负筋,在此处截断。
2、所以,你问题中提出的"5φ25"钢筋,应该在 Ln/4 处截断。因为它在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第二排,而不论它是否为"非通长钢筋中的第一排"。
3、重复一遍:" Ln/3 "或"Ln/4"截断点的位置只与框架梁上部纵筋处于第一排或第二排有关,这是根据框架梁的"弯矩包络图"决定的。
CDF1、前后所说的没有矛盾。对于"第一排支座负筋",不管是否和架立筋搭接,它都在Ln/3 处截断。
2、只有当"上部通长筋"直径等于支座负筋直径的时候,可以不在Ln/3 处截断,而改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
回复
14楼
三十、请教陈老师,板支座处负弯矩筋上的分布筋长度如何确定?
在板角即负弯矩筋重叠处是否需要分布筋?
答: 1、"板角"处因为纵横方向的扣筋(负弯矩筋)互相交错,已经起到"互为分布筋"的作用,因此,"板角"处的扣筋可以不布置分布筋。
2、但是"板角"(矩形区域)以外部分扣筋的分布筋应该伸入板角区域一个长度,我们取定为150mm,这是参考了03G101-1图集第54页架立筋与负弯矩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的规定。
Qlchen对于这个问题有过一个回复,说:"重叠部分至少与一根与其正交的钢筋共同绑在一起" (2003-9-20 )
3、有的人说,我们偏要把分布筋通长布过去,也没办法。所以,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就作了灵活的处理,用户可以对"扣筋分布筋长度缩减不缩减"进行选择。
三十一、首先谢谢上次您给我的答复,其实是我上次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今天请教您还是关于隔一拉一的问题,也就是说我的柱子是间距100的箍筋,纵筋是b、h边各两根,四角四根,那么我的箍筋就是4*4的箍筋,我外面的大箍筋是不是保证间距100一档,里面的是不是保证200一档,这样来理解隔一拉一呢?
答:1、柱箍筋的间距如果是100的话,则"大箍"和"小箍"同时按100的间距进行布置。(这里没有"隔一拉一"的问题。)
2、你所举的例子不对。"纵筋是b、h边各两根,四角四根"的柱不一定要用"4*4的箍筋"。如果要用"4*4的箍筋",还是用我上次举的例子:"某柱除了4根角筋以外,b中部筋和h中部筋都是5根"。这样才符合"隔一拉一"的要求(即:b中部筋或h中部筋有箍筋拉住的纵筋旁边,就有一根纵筋没有拉箍筋的)。
回复
15楼
三十二、38页,c/Hb>=1/6情况,Hb<0.5Lae怎么办?
答: 柱纵筋必须保证在梁内有0.5LaE的直锚长度(在这里应该叫"连接长度")。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满足,应该找设计院联系解决办法。(例如:加大梁的截面高度,或减小柱纵筋的直径,等等。)
三十三、有一个Z字型暗柱两头横向有剪力墙水平筋通过那中间的竖向的还需要水平筋吗
答:CDF 1、这是一个我称之为"多节点暗柱"的问题。
2、在03G101-1图集中,只讨论了"单节点暗柱",没有讨论"多节点暗柱"。而我们做的"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既然要解决平法剪力墙的问题,那就不得不解决"多节点暗柱"的节点处理。下面说一下我的处理意见。
3、对于你所提出的"Z字型暗柱",对于"中间的竖向"部分应该没有贯通的水平分布筋,因为已经有暗柱的箍筋和拉筋。但是,作为"Z字型暗柱两头横向有剪力墙水平筋通过",这里的水平分布筋通到什么部位呢?我认为应该执行03G101-1图集第47页"转角墙"的做法,即:处于某个转角的"外侧水平分布筋",必须完整地绕过转角的外侧,伸入对面的另一个转角里去--此时,这根水平分布筋变成"内侧水平分布筋",采用伸到对面暗柱纵筋的内侧、然后弯15d的直钩。
kaijian你的意思是外侧的水平筋要伸到对面的柱里面,那么假如这个Z字柱中间竖向部分很长还需要伸到对面吗?假如这个Z字柱一面没有剪里墙一面的水平筋还需要伸到对面弯15d吗?假如是一个转角柱一面有剪力墙一面没有那这个水平筋该伸到什么位置?
三十四、框架柱中柱,在101上说自梁底起满足锚固就可以直锚,那我想请教一下假如柱子是80公分的梁是30公分的柱子的四个角上的钢筋怎么处理,中间的怎么处理
答:CDF 1、问题提得不够明确,而且没有指出是在图集的哪一页。现在,暂且按03G101-1图集第38页"抗震框架柱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来回答问题。原提问中的"柱子是80公分的梁是30公分"理解为柱截面宽度和梁截面宽度。
2、首先,要弄清楚谁是谁的支座?框架柱的支座是在基础,而框架梁和楼板都不是框架柱的支座,因此,不存在框架柱纵筋锚固在梁支座的问题。事实上,框架梁以框架柱为支座,楼板以框架梁为支座。而框架柱纵筋"伸入"框架梁或楼板之中,只是完成框架柱纵筋的收边,完成框架柱纵筋和框架梁或楼板的一种连接。
3、从03G101-1图集第38页"抗震框架柱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来看,不论哪种情况,框架柱纵筋都是要伸到柱顶的(也就是"伸到板顶")。不论梁截面宽度是多少,都不会改变这种做法。
kaijian那么中柱的四角纵筋是否要弯90度弯钩[12d],中柱的中间纵筋是否也要弯90度弯钩[12d].
回复
16楼
三十五、请教陈教授,在较厚的筏板基础中,柱,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锚固已达到要求还需要伸至基底,还需要弯90度弯钩吗
答:一、"在较厚的筏板基础中,当柱、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已达到锚固长度的要求"时:
1、框架柱纵筋的基础插筋必须"坐底"(即伸至基础梁下部纵筋的上面),而且弯"90度弯钩"。
2、剪力墙暗柱纵筋和端柱纵筋的基础插筋也必须"坐底",而且弯"90度弯钩"。
3、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基础插筋,在高抗震等级时,必须"坐底",而且弯"90度弯钩";在低抗震等级时,可以不"坐底"和不弯"90度弯钩"。
二、但是,当上述"竖向钢筋虽坐底但未达到锚固长度的要求"时,也必须大于等于0.5倍的锚固长度,且弯"90度弯钩"。
三十六、请教陈教授,水平筋是一级钢筋末端弯了一个90度之后还需要弯180度弯钩吗?规范上讲圆钢末端必须弯180度,可101上没有说明我该怎么做?
答:你问的是"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吧?
一级钢筋的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末端弯了一个90度之后,还需要弯180度弯钩。
回复
17楼
三十七、一KL.集中标注为KL-(2)350*600.B8-100/200.(2).2B22;2B20.左边原位标注为2B22+3B20。3/2。Lae=31d.左边柱为450*450。中柱为500*500。右边柱为450*450。左边跨长5400。右边跨长为7200。请问陈教授:通长筋2B22下料长度=450+500+450+L1+L2-2*d22-2*保护层-2*间距-2*弯曲调整值? 一排非通长筋1B20=5400/3+450-保护层-间距?弯曲调整值=多少倍d?
答: 1、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与钢筋的形状、每一处弯曲的角度有关。具体可参看《钢筋工》或《施工手册》。
2、对于上述具体的事例,你可以下载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把上述数据输入进去,输出《工程钢筋表》和《钢筋下料表》,加以对照即可知晓。
三十八、剪力墙顶部为一框架梁,请问剪力墙竖向钢筋封头时如何处理?
有两种意见,哪种正确:
(1)剪力墙竖向钢筋伸至梁顶后再弯折,即按照03G101-1剪力墙竖向钢筋封头做法施工。
(2)剪力墙竖向钢筋伸入框架梁中满足锚固长度即可。
哪种意见正确?请专家指点。
答:1、框架梁伸入剪力墙,就成为"边框梁"。而"边框梁"与剪力墙的墙身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梁是墙的支座"的问题。所以,上述"(2)"不正确,因为它含有"梁是墙的支座"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应该按"(1)"的方案施工。
[
本帖最后由 woaipanqun 于 2008-10-15 09:47 编辑 ]
回复
18楼
支持楼主的行为。平法图集很多内容确实要认真研究才行。
回复
19楼
很不错,又学到很多图集上没有的东西,有些模糊的概念也变得清晰了!
回复
20楼
平法问题现实中设计和施工的理解会有一些差异,所以这个汇总超好!但缺乏权威。怎么办?
回复
21楼
这个是有权威的!!呵,呵.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