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三大致命缺陷
zclx2005
zclx2005 Lv.2
2008年09月10日 16:43:39
只看楼主

不可重复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三百年间,一个最大的商业成就,就是诞生出了大量的大型厂商组织。在此之间,拥有几十人的雇工小作坊,就已经算是当时了不起的“庞大”商业组织了。  事实上,在传统的农业或商业文明时代,没有人会将小手工作坊看作是一个“组织”,因为人员少、品种单一、生产简单等等制约性的因素,老板与雇工之间是简单的、面对面的人际相处关系,因此,“管理就是管人”的定义显得恰如其分。那时,谁要是提出

不可重复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三百年间,一个最大的商业成就,就是诞生出了大量的大型厂商组织。在此之间,拥有几十人的雇工小作坊,

就已经算是当时了不起的“庞大”商业组织了。
  事实上,在传统的农业或商业文明时代,没有人会将小手工作坊看作是一个“组织”,因为人员少、品种单一、生产简单等等制

约性的因素,老板与雇工之间是简单的、面对面的人际相处关系,因此,“管理就是管人”的定义显得恰如其分。那时,谁要是提出

或使用组织结构、层次设计、绩效考核等等现代企业管理语言,就会让人笑掉大牙,或者说,它们在熟人式的小圈子里的手工作坊中

,完全派不上用场。
  但是,工业时代大型厂商组织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商业的管理逻辑。“人”在大型机器这个庞然怪物面前,显得是如此的无

奈和渺小,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机器的关系;同时,老板与雇工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关系,面对成

百上千的企业员工,假如一个老板不是特意想要见他的话,那么,这位员工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老板。这时,一个手工作坊的小老板

从未听过的一个词出现了,那就是“组织”,或者说,正是使用了各种“组织功能”,才使得过去的小老板们,懂得了如何管理成千

上万的陌生人、以及如何让散乱而复杂的生产变得通畅有序。
  这其中,“可重复性”成为了工业时代以来的、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企业管理最显著的标志,它使得传统的个人随意性管理的

不确定性,变得确定并且可以沿承,这意味着传统农业或商业时代的“管理就是管人”的定义,已经悄悄的被我们是在“管理一个组

织”所取代。
免费打赏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49:36
22楼
“蔑视数字”的中国式管理的传统由来
  中国的传统商业管理,一直习惯于毛估估的个人经验式的感觉,缺乏对于“数字”最起码的尊重。这种状况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

延续和强化,不但使得忽视数字、甚至是蔑视数字成为了事实,而且还被当作管理遗产继承了下来。
  事实上,中国传统商业管理蔑视“数字”的恶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不争的事实。首先,中国传统商业之间的竞争,并非是商业

组织之间的“效率竞争”、而是发生在人际关系层面之间的竞争。中国传统社会一直缺乏理性的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当中国传统商

人将亲戚/朋友/熟人/官员/权力/垄断等等,都当作了商业利润的可能来源,就意味着“效率”失去了管理的价值,通俗的说,假如

一个官员、一纸批文能够带来巨额暴利,那么,没有人会费劲力气的去面向企业内部挖掘组织效率——当组织“效率”变的毫无意义

,“数字”也就同时变得毫无意义。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49:51
23楼
其次,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历来缺少经济效益的“数字化”概念,即没有投入产出的基本概念,也没有机会成本

损失的管理意识,而是习惯于以纯粹的道德道义为标准来衡量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因此,商业成本意识常常成为了“斤斤计较”贪财

小人的代名词,商业资金周转运行意识常常被冠以“小气精明”的恶名,使得传统商人仅存的一点点数字意识原始本能,也被压抑得

无影无踪。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一直在封杀“精打细算”式的商业行为,并视他们为无耻商人。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0:04
24楼
显然,枯燥乏味的数字管理同中国传统的温和人情之间,不但相互抵触而且相互排斥,通俗的说,在中国人看来,用“数字”来

衡量和管理一个人的工作业绩,是滑稽可笑的,因为“数字”本身即无法衡量一个人的奉献精神、也无法判断是否具有忠诚的品德,

而判断一个人的忠诚与奸诈、奉献与偷懒等等道德范畴的价值标准,才是中国传统商业的主流管理。事实上,“数字”不但对于中国

传统商业的道德化管理毫无帮助,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数字意识越是清晰明确,就越是意味着斤斤计较的小人行为,而越是

刻意强调数字管理,就越是意味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丢失。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0:18
25楼
事实上,直到今天,中国企业管理依旧残留着“蔑视数字”的管理恶习,甚至于连法律严禁篡改的财务数字,都敢于虚报、瞒报

和编造,更遑论其它各种管理数字了。蔑视数字导致的第一个显著恶果,就是使得中国企业管理缺乏起码的“效率意识”,这里有个

误解是,没有效率不等于就无法实现目标,中国人可以修建起万里长城,但却是没有效率的,因为他使用的“人海战术”。就今天来

说,没有效率只意味着死亡,原因是这里面多了个“第三者”,即“竞争”。通俗的说,你自己跟自己玩,不讲成本、不讲时间,结

果总有一天会实现。但是,一旦出现了竞争者,没有效率就成了死亡的通行证。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0:34
26楼
“蔑视数字”导致了另一个直接恶果,就是“管理工具”的缺乏。今天的企业组织已经变得异常庞大和复杂,已经超越了凭借个

人直觉和经验管理和判断的极限,因此,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的、数字化的管理工具,做为管理的依据和支撑,事实上,对于西方企

业管理来说,缺失了管理工具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虽然中国企业的管理者比较厌恶管理工具,认为它教条和枯燥,但在实际上,

几乎每一家都不可避免的依赖基础性的管理工具,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基本的管理工具,几乎全部来自于西方管理理论或实践。
  事实上,我们低估了数字化“管理工具”背后的意义。当我们期待着某一项成功的管理模式得以延续时,它意味着管理模式需要

被工具化,而“数字”则是工具化最重要的技术性手段。在中国已经过去的二十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还

是外部的市场营销,都创造出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但是,这些所谓的经典的中国本土案例,却往往如过眼烟云,无法在相同的条件下

还原和复制,咎其原因,正是缺乏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数据、例证支持,或者说,我们的理论家们往往是一种事后诸葛亮般对既成事实

的解释,却并不能够揭示事实真相。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0:50
27楼
“中国式管理”在随意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长期以来,引导我们走向错误陷阱的思维是:管理是一种满怀理想的、激动人心的、轰轰烈烈的运动;然而,事实上,“管理得

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德鲁克语)。
  当我们习惯于以“运动”的方式管理企业时,就意味着“运动”成为了管理的常态,这显然是一种对于管理极大的误解和扭曲,

事实上,管理是一种平静的、连续性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不枯的河流,企业的战略执行、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等等工作,都是以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形态而存在,假如这些管理工作不能够成为持续性的日常形态,而是变成了只在本月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有效

,却下一个月的忽视中失效,那么,管理就会成为缺乏连续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抱佛脚的管理。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1:05
28楼
显然,我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是“数字”揭示了管理的真相,而并不是管理者个人毛估估的感觉。事实上,假如管理者忽视

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数字”在管理中的价值,那么,他完全可能被自己的直觉和情绪所欺骗,并由此得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和结论。当

一个管理者被销售业绩下降而搞得焦头烂额时,实际上,完全可能是产品质量或服务下降而导致的恶果,而与所谓的“销售人员的无

能”无关;当一个管理者被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折磨得睡不着觉时,实际上,完全可能是因为组织结构的设计不当而造成。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1:21
29楼
因此,当一个企业感觉到管理混乱而无处下手时,数字、图表、曲线等等一系列可靠的数字和工具,才会告诉你问题的真实来源

和事实真相。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式管理”所推崇的情/理/法式管理,毫不掩饰他们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字”的厌恶,他们更喜

欢教人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使得中国企业管理在个人随意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总是热忠于“管理是科

学、还是艺术”的伪问题的争论,这种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使得本就蔑视数字和混乱不堪中国企业管理,更加的雪上加

霜。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1:39
30楼
推崇所谓“中国式管理”,常常拥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国企业管理企业必须适应国情。然而,今天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

真实的国情,其实是来自于无法避免的国际化的竞争和碰撞。事实上,今天的中国企业,无论你是身处偏僻的小企业、还是业已成型

的大企业,都会和国际化的大企业构成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逃脱这种来自国际化竞争和碰撞的宿命,这意

味着中国的每一家企业,都会在逐渐的公开、透明、同质的市场环境下,早早晚晚的、无法避免的遭遇效率或绩效竞争,这才是今天

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最严峻的、最真实的国情。
回复
zclx2005
2008年09月10日 16:51:56
31楼
事实上,正是因为“组织数字化管理”取代了“个人随意性管理”,现代企业才会快速驶上高速公路,或者说,假如不懂得组织

如何自我复制、岗位如何自我重复、流程如何标准衔接,那么,所谓的企业做大做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今天中国企业必须面对“信

息化管理”的浪潮,而信息化管理实施结果的差强人意和扭曲变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岗位、职能和流程的“数字化”程度不

高,从而直接导致了岗位或流程的“可重复性”的缺失,而不能复制或重复的岗位或流程,则成为了个人凭借经验的随意性工作导致

管理不够规范的罪魁祸首。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