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每天平均12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活性污泥指数较高达到160至180,而污泥浓度在4000至4500,且活性差,菌胶团松散。采用的是卡式氧化沟AO工艺两组,每组氧化沟有效容积为17325,进水COD值在170左右,BOD在65左右。设计污泥BOD负荷为0.108。污泥回流比为50%。经核算,目前系统污泥负荷基本在0.05。由于工程大,在操作上很多方法很难操作。所以想请各位高人指指点指点,该怎么控制,从哪里入手?
我一个每天平均12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活性污泥指数较高达到160至180,而污泥浓度在4000至4500,且活性差,菌胶团松散。采用的是卡式氧化沟AO工艺两组,每组氧化沟有效容积为17325,进水COD值在170左右,BOD在65左右。设计污泥BOD负荷为0.108。污泥回流比为50%。经核算,目前系统污泥负荷基本在0.05。由于工程大,在操作上很多方法很难操作。所以想请各位高人指指点指点,该怎么控制,从哪里入手?
2楼
测了SV没有?现象观察怎么样?
负荷太小。估计跟污泥膨胀有关系。长时间的低负荷,会导致丝状菌发展严重的。
具体的情况到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问问三丰老师吧
回复
3楼
感觉上进水负荷(水量*浓度)应该偏低,导致污泥性状不好.
至于控制,简单的以泥龄入手,控制泥龄15~20日.如果超出很多,污泥老化,性状自然不好.
回复
4楼
楼上的想法确是很好,之前也考虑控制泥龄,但现在我们的泥龄很短,也就只七八天而已,排泥量也达到最大负荷,
回复
5楼
泥龄只有七八天?这与"污泥浓度在4000至4500","进水COD值在170左右,BOD在65左右。设计污泥BOD负荷为0.108。污泥回流比为50%。经核算,目前系统污泥负荷基本在0.05"的前提肯定是有矛盾的.....
我的感觉,按类似低浓度城镇污水厂情况,MLSS控制在1500~2500足够了...
回复
6楼
是存在很多矛盾,现在也是通过降低污泥回流比至30%,慢慢降低曝气池污泥浓度至2000至3000,这样操作不知道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改善污泥的性能,还请多赐教
回复